一种空间斜放圆管形钢构件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3631阅读:1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间斜放圆管形钢构件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间斜放圆管形钢构件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城市综合体建筑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建筑业发展的一大主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正在不断的改变我国城市的经济结构与城市景观。近年来,钢结构因其抗侧力性能好,耗能小,构件自重轻,抗震性能佳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城市综合体建筑中,如何保证钢结构构件的快速安全施工和质量,让城市综合体建筑早日投入运营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圆管类截面以其各向同性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城市综合体造型钢结构的设计中,同时,因造型钢结构较多的设计为空间斜交斜放的结构形式,给施工带来极大困难,对于此类异形钢结构的施工,安装定位的精度、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技术保障措施等关键环节是完成施工任务,完美实现设计意图的重中之重。

目前,国内空间斜放圆管形钢结构施工方法不尽相同,采用的施工措施也各式各样,比如平钢板支承、垫枕木缓冲等。各种方式在起吊作业时均或多或少存在某些局限性,如支承结构与圆管形钢结构接触面积小,在荷载作用下易造成圆管形截面变形;单点接触致使结构安装过程中稳定性不足(如图1所示),卸载时采用沙箱或千斤顶等经济性较差,同时管形钢构件的安装精度控制难度大,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间斜放圆管形钢构件的支撑装置,采用上述支撑装置对于圆管形钢构件的安装精度容易控制,圆管形钢构件的变形较小,侧向支撑力稳定,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空间斜放圆管形钢构件的支撑装置,包括瓦片板、支撑件、平台板和胎架型钢,所述支撑件的上端与瓦片板相固定,所述支撑件的下端与平台板的上部相固定,所述支撑件与瓦片板和平台板为倾斜固定,所述平台板的下部与胎架型钢相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瓦片板为半包围式结构,所述瓦片板内壁上黏贴有橡胶垫。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垫的厚度大于20mm。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采用规格为H200×200×8×12的型钢。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与胎架型钢的倾斜角度为45°~60°。

作为优选,所述平台板采用规格为20×300×650mm的钢板。

作为优选,所述平台板与胎架型钢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胎架型钢的下部与结构钢梁全焊连接。

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瓦片板与空间斜放圆管形钢构件表面接触承压,安装精度便于控制,安装效率高,同时斜放圆管形钢构件表面多向受力,安装过程中稳定性高。

2、本实用新型所述瓦片板采用半包围式设计,瓦片板的内壁与圆管形钢构件表面的接触面积增大,减少了圆管形钢构件表面的局部承压,避免造成截面变形。

3、本实用新型所述瓦片板采用H型钢支承与胎架型钢连接,可采用切割H型钢支承进行卸载,卸载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空间斜放圆管形钢构件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间斜放圆管形钢构件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间斜放圆管形钢构件的支撑装置施工过程中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所示:1、瓦片板,2、支撑件,3、平台板,4、胎架型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间斜放圆管形钢构件的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握裹并支托圆管形钢构件的瓦片板1、用于支撑瓦片板1的支撑件2、用于固定支撑件2的平台板3和与结构钢梁全焊连接的胎架型钢4,所述支撑件2的上端与瓦片板1相固定,所述支撑件2的下端与平台板3的上部相固定,所述支撑件2与瓦片板1和平台板3为倾斜固定,所述平台板1的下部与胎架型钢4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瓦片板1采用半包围式设计,扩大圆形及圆管截面构件与瓦片板1的接触面积,瓦片板1对空间斜放圆管形钢构件进行支托并形成握裹,从而有效的防止构件截面的局部应力过大造成的变形。在瓦片板1对圆管形钢构件支承的同时,可施加一定强度的侧向支撑,约束构件就位后因重力或外在因素产生的位移,确保构件在施工过程中,承受各类荷载时,不至于产生移位、倾倒或受压变形等问题。同时,在圆管钢构件就位后,瓦片板1与圆管形钢构件的管壁的完美贴合,形成半包围式的抱箍,对钢构件形成较强的侧向约束力。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瓦片板1内壁上黏贴有橡胶垫(图中未标示),所述瓦片板1的尺寸为20mm×400mm×600mm,所述瓦片板1的半径=所支撑圆钢管半径+橡胶垫厚度(最好大于20mm)+5~10mm。

如图2和3所示,为了将荷载有效向下传递至地面,在支撑件2下部设计有平台板3和胎架型钢4,通过计算,确定合理的型钢截面和钢板板厚,确保施工和卸载过程中,受力满足要求。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2采用规格为H200×200×8×12的型钢,所述平台板3选用规格为20×300×650mm的钢板,所述胎架型钢4选用规格为H650×300×11×17(上述材料的选用均为计算所确定),胎架型钢4下部与结构钢梁全焊连接。

在施工效率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装置以卸载计算结果为依托,依据构件卸载方案,可直接进行支撑件的切割卸载,方便快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间斜放圆管形钢构件的支撑装置能切实的运用到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等方案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并能大幅度的提升施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