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管柱结构支撑件的建筑物顶升用的顶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3628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用于管柱结构支撑件的建筑物顶升用的顶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顶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管柱结构支撑件的建筑物顶升用的顶帽。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物的顶升基本上都是通过液压千斤顶来进行的。顶升时,将液压千斤顶倒置悬挂于需要顶升的建筑物上,通过千斤顶头部朝下顶住基础,给建筑物以反向升力,从而将建筑物顶升。由于千斤顶的行程有限,因此,在整个顶升过程中,必须在千斤顶与基础之间不断垫置支撑件。由于顶升的支撑件为轻型管柱结构,在千斤顶和支撑件之间需要设置适用的连接部件,使千斤顶的顶升力能够可靠地传递到支撑件,不容易发生倒歪。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203583664U,公开日为2014年5月7日,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顶升用顶帽,包括内筒、外筒、上端面、下端面和支撑板,其中外筒、内筒均与下端面连接,内筒与上端面连接,支撑板连接上端面、下端面、外筒和内筒,下端面上设置数个螺栓孔,用来将顶帽固定在管柱形支撑件上。采用这种螺纹固定的顶帽在拆装时非常麻烦,尤其对于设有多个支撑的支撑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拆装螺栓,拖慢了整个施工的进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管柱结构支撑件的建筑物顶升用的顶帽,具有快速安装、快速拆卸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管柱结构支撑件的建筑物顶升用的顶帽, 包括顶帽盖、固定于所述顶帽盖下端的顶帽柱,所述顶帽柱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顶芯,所述顶帽柱上位于所述顶帽盖与所述顶芯之间套设有托盖,所述托盖与所述顶帽盖之间形成有可供所述顶帽盖上下活动的空间,所述托盖的下表面铰接有顶块,所述顶块靠近所述顶芯的一侧为斜面,所述顶块受所述顶芯的抵触向外张开以压紧在支撑件的内管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托盖放置在圆柱支撑件的端面上,顶帽盖可在托盖上部的空间内活动,带动顶芯也上下活动,顶芯与顶块上的斜面接触,当顶芯上下移动时,使顶块绕与托盖铰接部分转动;顶芯向下移动,顶块向外扩张,抵住支撑件内壁,使顶帽与支撑件连接。锁紧后,千斤顶施加力在顶帽盖上,所施加的力越大,顶芯下移量越大,顶块抵在支撑件内壁上的力越大;通过上述结构实现顶帽盖连接到支撑件上,代替了传统的螺纹连接,拆卸时只需要轻轻晃动顶帽盖并向上拔出即可,使顶帽盖具有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

进一步,所述顶芯螺纹连接于所述顶帽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芯通过螺纹可以在顶帽柱上活动;因为在千斤顶工作的时候托盖与顶帽盖之间的空间越小越安全,因此通过调节顶芯的位置可以使千斤顶在工作的时候托盖与顶帽盖之间留有相对安全的空间;

进一步,所述顶帽柱靠近下端面的位置套有卡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环对顶芯起到限位作用,防止顶芯无限制的下移,最后从顶帽柱脱离,带来麻烦。

进一步,所述顶帽柱下端面的边沿设有倒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可以方便顶芯旋入顶帽柱,还可以防止锋利的边角对人产生伤害。

进一步,所述顶芯上固定连接有凸柱,所述顶块上设有与所述凸柱相配合的滑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与凸柱的配合使凸柱只能在滑槽内上下移动;把托盖放置在支撑件上端面上,旋转顶帽盖使顶芯上下移动,由于与顶芯固定连接的凸柱只能在滑槽内上下移动,因此可以防止在转动顶帽盖时带动顶芯一起转动。

进一步,所述顶块的外侧壁和底端的交接处为圆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角是顶芯与支撑件内壁的接触处,采用圆角一方面增大了与支撑件内壁的接触面积,增大了摩擦力,另一方面通过面接触可以减少磨损,使顶帽寿命更长久。

进一步,所述顶帽盖上端面有防滑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条可以增大顶帽与千斤顶接触时的摩擦,防止在顶升过程中千斤顶滑脱顶帽,产生安全事故。

进一步,所述顶帽盖两侧固定连接有耳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施加转力于顶帽盖上,使施力更方便。

综上述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代了传统顶帽中用螺纹连接实现顶帽与支撑件的连接,具有方便拆装,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沿顶帽柱轴向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一顶帽的轴测图;

图5为实施例二沿顶帽柱轴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1、顶帽盖;11、防滑条;2、顶帽柱; 3、托盖;31、凸块; 4、顶芯;41、凸柱;5、顶块;51、连接块;52、连接柱;53、圆角;54、滑槽;6、耳帽;7、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管柱结构支撑件的建筑物顶升用的顶帽,参见图1、图2,包括圆柱形的顶帽盖1,顶帽盖1上表面加工有长条形纹路的防滑条11,用于在千斤顶与顶帽盖1接触时增大摩擦力,预防打滑。

参见图1,顶帽盖1下端面中心固定有圆柱形顶帽柱2,顶帽柱2上有螺纹。还包括托盖3,托盖3为圆柱形,托盖3中心设有能使顶帽柱2插入的孔,托盖3的直径大于管柱支撑件的内管径,使托盖3能盖在支撑件端口上。

参见图1、图3,托盖3下端面靠近圆周边缘固定连接有凸块31,凸块31中部开孔,托盖3下方铰接有两个顶块5,每个顶块5顶部固定有两个连接块51,两个连接块51中间形成槽,凸块31嵌在槽内,连接块51固定连接有连接柱52,连接柱52插在凸块31中部的孔内,顶块5可以绕铰接处转动。

参见图1,顶块5靠近顶帽柱2一侧的面倾斜设置,另一侧的面垂直于下底面,且与下底面交接处为圆角53。托盖3下方有呈倒圆台形状的顶芯4,顶芯4外侧斜面与顶块5的斜面相配合,顶芯4中间开有与顶帽柱2配合的螺纹孔。在顶帽柱2的靠近下端面套有卡环7,卡环7可以防止顶芯4无限制下移而脱离顶帽柱2。顶帽柱2下端面加工有倒角,使顶芯4比较容易旋入顶帽柱2上。

参见图1、图4,顶芯4两侧固定有凸柱41,顶块5锥形斜面中部开有与凸柱41相配合的滑槽54。顶帽盖1两侧固定连接有耳帽6,耳帽6可以方便对顶帽1施加力。

操作过程为:把托盖3放置到管柱支撑件端面上,旋转顶帽盖1,顶帽柱2和顶芯4上的螺纹可以驱动顶芯4沿着顶帽柱2上下滑动,顶芯4通过顶块5的斜面驱动顶块5绕与托盖3的铰接处转动,顶块5被撑开,圆角53抵在支撑件管柱内壁上。千斤顶施力在顶帽盖1上,使顶帽柱2产生向下的力,通过螺纹连接传递到顶芯4上,顶芯4通过与顶块5的接触面把力传递给顶块5,顶块5向外扩张抵住支撑件内壁,随着千斤顶施力的不断增加,顶块5施加在连接件内壁上的力也不断增加,使顶帽与支撑件牢固连接;拆卸时,只需把顶帽盖1向上提即可。

实施例二:

参见图5,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顶帽,顶帽柱2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不可沿顶帽柱2上下移动的顶芯4,本实施例的顶帽比实施例一中的顶帽适应的支撑件直径范围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