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7909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廊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廊模具。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的使用,将管线集约化的容纳在综合管廊中,不但美化了环境,也避免了由于埋设或维修管线而导致路面重复开挖的麻烦。目前综合管廊建设通常是如下两种方式:一是现场现浇,二是工厂预制;现场现浇式地下管廊的所有工作均在现场完成,所以侧墙及顶板均要配置模板,不仅造成大量模板的浪费,同时施工周期长,为保证施工的操作空间,土方开挖量大,回填量也较大,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的同时延长的施工周期,所有原材料均以散装形式运到现场,现场的制作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也会照成破坏和污染,现场浇注的方式对人工振捣要求高,振捣不实管廊后期出现微裂纹的可能性较大,会留下漏水隐患。预制管廊由多节预制管节在现场拼接而成,多采用一次性的浇筑模具,但上述浇筑模需要重复搭建,费时费料,并且浇筑模具的脱模作业步骤十分繁琐,不利于量产浇筑。

综上所述,亟需开发一种结构合理,可提高管廊生产效率的管廊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提高管廊生产效率的管廊模具。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管廊模具,包括内模和外模,所述外模包括底模、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模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模,所述内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模相连,所述侧模和底模包括连接支架和混凝土预制件,所述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模通过所述连接支架相连,所述混凝土预制件设置在连接支架与端模构成的缺口内,所述混凝土预制件与端模和连接支架相连并紧密拼接。如此,脱模时将内模、连接支架分别与端模拆开,然后将内模与端模拆除与管廊分离即可实现脱模,脱模后管廊底部以及侧部的预制件紧贴在管廊上,对管廊的侧壁以及底部起到加强作用,减少结构钢筋的使用,这样可管廊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用量,减少管廊中现浇混凝土体积,改善混凝土内部散热效果,也可防止开裂,同时管廊的侧壁与底部无需拆模,降低了脱模难度,加快了施工进程。优选,所述混凝土预制件为混凝土预制板,所述混凝土预制板与管廊现浇层的接触面为粗糙面,连接支架可在脱模过程中拆除,也可不拆与管廊构成整体,也可起到一定的加强作用。

进一步,所述连接支架至少包括四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平行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模的角部通过所述的四个连接板连接。优选,端模用耐磨材料制备可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混凝土预制件与连接支架、端模的拼接处设有密封件。如此设置,可避免管廊现浇层浇筑的过程中出现漏浆现象。

进一步,所述密封件为橡胶垫片。

进一步,至少所述连接板设有卡槽,所述混凝土预制件的侧边嵌入所述卡槽中。如此设置,混凝土预制件与连接板形成可靠连接,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预制件脱落。当然,上述的二者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连接,如螺栓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设有螺杆,所述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模设有螺孔,所述螺杆穿接所述螺孔。如此设置,通过旋转螺栓即可实现连接板与端模的紧固。

进一步,相对设置的端模通过对拉杆紧固连接。优选,相对设置的端模的顶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有卡槽,所述对拉杆为对拉螺杆,所述对拉螺杆的两端卡入卡槽内,并与螺母配合使用进行紧固。如此设置,相对设置的端模之间有一定的对拉力,避免管廊的制备过程中混凝土的浆液对端模的侧压力导致其变形,进而导致制备的管廊异形。

进一步,所述内模与所述端模通过所述锁紧装置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穿接孔成型杆,所述穿接孔成型杆穿过相对设置的端模的角部。如此设置,可在所制备的管廊的角部形成预应力穿筋孔。

进一步,至少所述内模设有加强肋。如此设置,加强内模的防变形能力,避免管廊的制备过程中混凝土的浆液对内模模的侧压力导致其变形,进而导致制备的管廊异形,同时防止漏浆。

进一步,还包括内模调节机构,所述内模调节机构分别与相对设置的内模侧壁相连,并用于调节相对设置的内模侧壁之间的相对距离,所述内模顶壁与所述内模侧壁的连接部设有变形空间,所述连接部由弹性材料制备。如此设置,脱模时,通过调节内模调节机构给相对设置的内模侧壁施加相向的作用力,二者之间的相对距离有变小的趋势并略变下,使得侧壁克服混凝土的粘附力,实现侧壁与管廊内侧壁的脱离。由于相对设置的侧壁之间的相对距离略变下时,由于侧模的上部与顶模连接,此时,侧模与顶模的连接部发生弹性变形,顶壁与侧壁的连接部设有变形空间以及所述连接部弹性材料制备,这样为侧模与顶模的连接部发生弹性变形提供了必要条件,避免在内模脱模的过程中由于内模刚度过大导致脱模难的问题,同时也可避免内模调节机构施加的力过大时造成内模损坏。

进一步,所述内模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套筒和两个连接螺杆,所述调节套筒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两个连接螺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相对的侧模连接。如此设置,脱模时,仅需转动调节套筒,使得连接螺杆向着调节套筒移动,进而实现给相对设置的内模侧壁施加相向的作用力,使得二者之间的相对距离略变下。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和图2分别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廊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涉及的连接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

1 内模 2 端模 3 混凝土预制件 4 连接板

5 对拉杆 6 内模调节机构 7 连接部 8 变形空间

9 调节套筒 10 连接螺杆 11 安装孔 12 自攻螺钉

13 内模侧壁 14 内模顶壁 15 加强肋 16 底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一种管廊模具,包括内模1和外模,所述外模包括底模16、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模2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模,所述内模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模2相连,所述侧模和底模16包括连接支架和混凝土预制件3,所述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模2通过所述连接支架相连,所述混凝土预制件3设置在连接支架与端模2构成的缺口内,所述混凝土预制件3与端模2和连接支架相连并紧密拼接。如此,脱模时将内模1、连接支架分别与端模2拆开,然后将内模1与端模2拆除与管廊分离即可实现脱模,脱模后管廊底部以及侧部的预制件紧贴在管廊上,对管廊的侧壁以及底部起到加强作用,减少结构钢筋的使用,这样可管廊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用量,减少管廊中现浇混凝土体积,改善混凝土内部散热效果,也可防止开裂,同时管廊的侧壁与底部无需拆模,降低了脱模难度,加快了施工进程。优选,所述混凝土预制件3为混凝土预制板3,所述混凝土预制板3与管廊现浇层的接触面为粗糙面,连接支架可在脱模过程中拆除,也可不拆与管廊构成整体,也可起到一定的加强作用。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述连接支架至少包括四个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平行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模2的角部通过所述的四个连接板4连接。优选,端模2用耐磨材料制备可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预制件3与连接支架、端模2的拼接处设有密封件。如此设置,可避免管廊现浇层浇筑的过程中出现漏浆现象。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为橡胶垫片。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至少所述连接板4设有卡槽,所述混凝土预制件3的侧边嵌入所述卡槽中。如此设置,混凝土预制件3与连接板4形成可靠连接,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预制件3脱落。当然,如图2,连接板4上可设置安装孔11,当混凝土预制件3的侧边嵌入卡槽中后,连接板4混凝土预制件3采用自攻螺钉12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4的两端设有螺杆,所述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模2设有螺孔,所述螺杆穿接所述螺孔。如此设置,通过旋转螺栓即可实现连接板4与端模2的紧固。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相对设置的端模2通过对拉杆5紧固连接。优选,相对设置的端模2的顶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有卡槽,所述对拉杆5为对拉螺杆,所述对拉螺杆的两端卡入卡槽内,并与螺母配合使用进行紧固。如此设置,相对设置的端模2之间有一定的对拉力,避免管廊的制备过程中混凝土的浆液对端模2的侧压力导致其变形,进而导致制备的管廊异形。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内模1与所述端模2通过所述锁紧装置可拆卸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穿接孔成型杆,所述穿接孔成型杆穿过相对设置的端模2的角部。如此设置,可在所制备的管廊的角部形成预应力穿筋孔。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至少所述内模1设有加强肋15。如此设置,加强内模1的防变形能力,避免管廊的制备过程中混凝土的浆液对内模1模的侧压力导致其变形,进而导致制备的管廊异形,同时防止漏浆。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还包括内模调节机构6,所述内模调节机构6分别与相对设置的内模侧壁13相连,并用于调节相对设置的内模侧壁13之间的相对距离,所述内模顶壁14与所述内模侧壁13的连接部7设有变形空间8,所述连接部7由弹性材料制备。如此设置,脱模时,通过调节内模调节机构6给相对设置的内模侧壁13施加相向的作用力,二者之间的相对距离有变小的趋势并略变下,使得侧壁克服混凝土的粘附力,实现侧壁与管廊内侧壁的脱离。由于相对设置的侧壁之间的相对距离略变下时,由于侧模的上部与顶模连接,此时,侧模与顶模的连接部7发生弹性变形,顶壁与侧壁的连接部7设有变形空间8以及所述连接部7弹性材料制备,这样为侧模与顶模的连接部7发生弹性变形提供了必要条件,避免在内模1脱模的过程中由于内模1刚度过大导致脱模难的问题,同时也可避免内模调节机构6施加的力过大时造成内模1损坏。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述内模调节机构6包括调节套筒9和两个连接螺杆10,所述调节套筒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螺杆10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两个连接螺杆10的另一端分别与相对的侧模连接。如此设置,脱模时,仅需转动调节套筒9,使得连接螺杆10向着调节套筒9移动,进而实现给相对设置的内模侧壁13施加相向的作用力,使得二者之间的相对距离略变下。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端模2、连接支架与混凝土预制件3的拼接部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件设置于密封槽中,所述密封槽呈阶梯型。为保证密封效果,通常密封件会略长于密封槽的的长度,即密封件会伸出密封槽一定长度,当外模装配完成后,密封件会受到一定的挤压,为了减少密封件伸出部分的损坏,将密封槽设置为阶梯型,即密封槽底部的尺寸大于密封件的尺寸,给予密封件伸出部分一定的容置空间。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由柔性材料制备。如此设置,密封件具有一定的变形量,在挤压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密封效果仍保持较好,同时也便于将密封件卡接与密封槽中,增加密封件与密封槽的贴合力。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的一端设有增大部,所述增大部伸入所述密封槽内。如此设置,密封件设置的增大部略大于密封槽的尺寸,这样,密封件与密封槽贴合的更为紧密,可避免管廊的制备过程中因振动导致密封件与密封槽的脱落。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增大部设有中心孔。如此设置,进一步增加密封件与密封槽的贴合力。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端模2之间呈预定的夹角。如此设置,通过调整端模2与底模16之间的角度制备不同端面形状的管廊,以便针对特殊地形,如有高差,或有孤石的情况下实现管廊拼装过程中的拐弯转角。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管廊模具还包括夹持件,所夹持件包括连接部以及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连接部与端模2相连,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固定在连接诶部上,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设有张紧件,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配合将侧模上的混凝土预制板固定在连接支架上。如此,可有效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漏浆以及避免管廊异形。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内模1呈缩口设置。如此设置,便于本发明的内模1拆卸和从管廊内壁中取出。此处所述的内模1呈缩口设置是指内模1一端的开口大于另外一端的开口,当然内模1两端的开口大于的区别不宜太大。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与内模1小口的一端相连的端模2设有用于内模1脱模的顶出件,所述顶出件包括设置在端模2上的套筒以及可调件,所述可调件穿接所述套管并可沿套管的轴向移动。脱除内模1时,现将内模1大口端的端模2拆除通过调节可调件,使得可调件穿过套筒并抵住内模1,进一步调节可调件,使得可调件相对套筒的轴向移动,由于内模1小口端的端模2与连接支架和混凝土预制件3相连,实际即与管廊相连,可调件的实际并未移动,内模向管廊外部移动,直至内模1脱离管廊内壁混凝土的吸附,然后即可轻松取出内模1。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可调件为螺杆,所述螺杆穿接套筒的一端固定或可拆卸连接顶板。顶板的设置起到封闭套筒的作用,避免出现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浆液进入通孔套筒中是的螺杆转动困难的问题,同时相应增加顶板的直径增加顶板与内模1的受力面积,易于将内模1顶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