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钢管束加强套管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56323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钢管束加强套管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民用、市政、工业等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钢管束加强套管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结构系统之一,通常采取为纯粹的混凝土框架柱与框梁连接,施工现场搭设大量的脚手架工程作为模板系统,并且每一模板结构都是独立形成,仅在混凝土浇筑阶段起作用,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尤其是大跨度,大荷载结构工程中,混凝土框架柱钢筋根据受力需要配得密而粗,混凝土框架梁也是,尤其是在负弯矩区段,通常钢筋笼的绑扎需要在梁柱连接节点处安置纵筋,因而容易和混凝土框架梁纵筋位置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再有甚者,会出现梁柱连接区域混凝土浇不下去或浇不密实的情况,从而降低了结构的安全等级,容易形成隐患;

在施工工艺上,传统的模板系统需要有大量的木方,脚手架管作为模板系统的浇筑混凝土时的支撑构件。并且每一模板结构都是独立形成,仅在混凝土浇筑阶段起作用;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新的建造系统与施工方法,用以解决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弊端,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钢管束加强套管及其装配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施工繁琐和钢筋位置冲突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钢管束加强套管,包括四角钢管束、牛腿、钢管束连接板、盖板、混凝土预制梁、混凝土柱和插筋;其中,所述四角钢管束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所述钢管束连接板,并且每两个所述四角钢管束通过所述钢管束连接板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一长方体套管;所述牛腿安置于所述钢管束连接板上;所述混凝土预制梁插入上下两个所述钢管束连接板之间的空隙,与另一端的所述混凝土预制梁连接,且搁置于所述牛腿上;所述套管的上下面及所述混凝土柱的连接面均设置有所述盖板;所述混凝土柱的连接面设置有所述插筋,所述定型钢模通过所述盖板与所述插筋连接于所述套筒。

优选的,所述四角钢管束排列于所述套管的四个角部,通常采用钢管结构。

优选的,所述四角钢管为空腔结构。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预制梁安置有负筋。

在本发明中,还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钢管束加强套管的装配方法,用于装配所述的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钢管束加强套管,所述方法包括:

(1)、利用钢管束连接板将四角钢管束的下上端进行两两连接,从而形成一长方体套筒;

(2)、在所述套筒四个侧面的所述钢管束连接板上分别安置牛腿,并且所述套筒的上下面分别安置盖板;

(3)、在预先浇筑完成的混凝土柱的连接面安置插筋和所述盖板。

(4)、通过把所述插筋插入所述四角钢管束以及盖面之间的衔接来将所述混凝土柱和所述套管进行连接。

(5)、将混凝土预制梁插入上下两个所述钢管束连接板之间的空隙,与另一端的所述混凝土预制梁连接,且搁置于所述牛腿上。

(6)、对整体进行混凝土浇筑。

优选的,在步骤(4)中,所述盖面之间通过连接螺栓来连接。

优选的,在步骤(5)中,所述混凝土预制梁通过负筋之间的连接与另一端的混凝土预制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所述混凝土预制梁插入上下两个所述钢管束连接板之间的空隙,与另一端的所述混凝土预制梁连接,且搁置于所述牛腿上,便于梁钢筋穿越;四角钢管束代替了部分节点区域的部分柱子纵向钢筋;负筋的设计代替了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区域的箍筋;牛腿的设置,便于搁置混凝土预制梁,避免了传统做法的预埋件,更坚固,更可靠;由于节点区域的套箍效应,使得节点受力能力大大增强,使整体建筑有更好的抗震能力;工厂化生产,尺寸精准,现场吊装,便捷而安全;与柱相连的梁,可以是预制混凝土梁,也可以是钢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际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钢管束加强套管的例题示意图;

图2为一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钢管束加强套管与混凝土柱和混凝土预制梁连接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在本发明中体现出了一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钢管束加强套管,包括四角钢管束1、牛腿2、盖板3、连接螺栓4、钢管束连接板5、混凝土预制梁6、负筋7、插筋8、定型钢模9混凝土柱10;

其中,所述四角钢管束1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所述钢管束连接板5,并且每两个所述四角钢管束1通过所述钢管束连接板5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一长方体套管;所述牛腿2安置于所述钢管束连接板5上;便于搁置混凝土预制梁,避免了传统做法的预埋件,更坚固,更可靠。所述混凝土预制梁6插入上下两个所述钢管束连接板5之间的空隙,与另一端的所述混凝土预制梁6连接,且搁置于所述牛腿2上,便于负筋7穿越,防止出现纵筋为止相互冲突的现象;所述套管的上下面及所述混凝土柱10的连接面均设置有所述盖板3;所述混凝土柱10的连接面设置有所述插筋,所述混凝土柱10根据需要先通过所述定型钢模9预先加工成型,再通过所述盖板3与所述插筋8连接于所述套筒。其节点区域形成套箍效应,使得节点受力能力大大增强,使整体建筑有更好的抗震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四角钢管束1排列于所述套管的四个角部,通常采用钢管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四角钢管束1为空腔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预制梁6安置有负筋7,负筋7的设计代替了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区域的箍筋。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了一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钢管束加强套管的装配方法,用于装配所述的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钢管束加强套管,所述方法包括:

(1)、利用钢管束连接板5将四角钢管束1的下上端进行两两连接,从而形成一长方体套筒;

(2)、在所述套筒四个侧面的所述钢管束连接板5上分别安置牛腿2,并且所述套筒的上下面分别安置盖板3;

(3)、在预先浇筑完成的混凝土柱10的连接面安置插筋8和所述盖板3。

(4)、通过把所述插筋8插入所述四角钢管束1以及盖面3之间的衔接来将所述混凝土柱10和所述套管进行连接。

(5)、将混凝土预制梁6插入上下两个所述钢管束连接板5之间的空隙,与另一端的所述混凝土预制梁6连接,且搁置于所述牛腿2上。

(6)、对整体进行混凝土浇筑。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4)中,所述盖面3之间通过连接螺栓4来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5)中,所述混凝土预制梁6通过负筋7之间的连接与另一端的混凝土预制梁6连接。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发明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发明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钢管束加强套管及其装配方法。其中,混凝土预制梁插入上下两个钢管束连接板之间的空隙,与另一端的混凝土预制梁连接,且搁置于牛腿上,便于梁钢筋穿越;四角钢管束代替了部分节点区域的部分柱子纵向钢筋;负筋的设计代替了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区域的箍筋;牛腿的设置,便于搁置混凝土预制梁,避免了传统做法的预埋件,更坚固,更可靠;由于节点区域的套箍效应,使得节点受力能力大大增强,使整体建筑有更好的抗震能力;工厂化生产,尺寸精准,现场吊装,便捷而安全;与柱相连的梁,可以是预制混凝土梁,也可以是钢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际的选择。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欧本钢结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19
技术公布日:2017.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