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帐篷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8407阅读:18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帐篷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户外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户外帐篷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拆下转移。帐篷是以部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所以,需要各种部件和工具帐篷,是以部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所以,需要各种部件和工具。了解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熟悉帐篷的构造,才能快速、方便地搭起帐篷。户外运动的帐篷分为三季帐篷和四季帐篷,前者用于普通户外活动用,后者则是冬季或高山用。

普通的帐篷也分不同的形式,最简单的形式是单层帐。单层帐基本上,这种帐只是一块用帐杆撑起来的带有几个通风口的雨布,在较温暖的天气中,可以将通风口的拉链打开,以加强通风。穹顶型帐篷:大部分的四季帐篷都采用了圆润的球形顶设计。穹顶避免了在帐篷顶部出现平面并且不易积雪,而且这种设计也能更好的抗风,还能提供足够高的内部空间。营房帐:三季帐采用了营房帐的设计形式。这种形式的帐底面为矩形,帐体窄,呈长条形。营房帐所使用的支撑杆和面料都较少,整体呈楔形。但是它的顶面较平,容易积雪,一旦遇到强降雪容易造成帐篷的垮塌。

其中穹顶型的帐篷是可以自支撑的。这就意味着,它不需要额外的桩或者栓支撑就可以自行支立。你可以轻易的把这样的帐篷抬起并移位,就像是拎一个大充气气球一样,也可以很容易的抖、甩、拍打这样的帐篷,以在拆解打包之前抖掉上面的脏东西。

但是现有常用的三季帐篷长采用营房帐,除了空间感狭小之外,帐篷的承重性能差,不能经受大雪积压、大雨的冲击和大风的狂压。因此,现有的营房帐基本用于天气较好无风的夜晚。

因此,设计一种轻巧便携的三季帐篷是必然的,使其不仅可以抵御江南梅雨时节的阴雨绵绵,还可避免夜晚突如其来的风雨,提高安全性能和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户外帐篷,解决了传统三季帐篷防水性能差、空间感狭小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户外帐篷,包括支架和布罩,布罩将支架包裹形成封闭式区域,所述支架包括:

顶篷:由弯曲杆连接而成得到图3中所示的支架结构,弯曲杆的一端通过四通管的一个接口相连,四通管的四个接口均与弯曲杆相连形成顶篷;和

主体:平直杆首尾连接形成矩形底面,矩形底面的每一个转角垂直连接等长的平直杆,平直杆与弯曲杆的另一端通过二通连接,主体和顶篷形成一体化结构;其中平直杆与弯曲杆的连接处安装有挂钩。

所述布罩包括顶布、侧布、底布、门帘布和锁紧带,门帘布的开口处缝合有拉链;鉴于支架采用分段连接,因此为了布罩可以更好的贴合在支架上,将布罩分部设计,将弯曲杆形成的区域设计为篷顶,篷顶区域覆盖顶布;支架的四周和底部均是由平直杆支撑,由于底部和四周的所需要的布料情况不同,也将侧布和底布分开处理,使其每部分具有其特有的功能;帐篷均需要有一个开口便于人员进出,当门帘布的拉链打开时,形成一个半开放区域,当门帘布拉链合上时,形成一个全封闭的区域。顶布与支架中的顶篷贴合,侧布与支架的主体的四个侧面贴合,底布与支架的主体中接触地表的一面贴合,锁紧带位于底布的四角。

进一步地,所述布罩的布外层均匀涂覆防水pu涂层。为了增加帐篷的在布罩的外表面的防水性能,使其不仅可以在春深露重的时节使用,还可以在抵御狂风暴雨。防水涂层经固化后形成的防水薄膜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弹塑性、抗裂性、抗渗性及耐候性,能起到防水、防渗和保护作用。防水涂层有良好的温度适应性,操作简便,易于维修与维护。布罩外的防水涂层不仅可以增强防水性能,还可以对布罩形成保护,涂层受损后便于修复,延长布罩的使用时间。pu涂层采用的pu涂料为贵州中科万通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万通白色超弹聚氨酯防水涂料室内室外墙体单组份橡胶涂膜防水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顶布、门帘布和侧布包括内层布料和外层布料,内层布料为聚酯纤维,外层布料为聚氨酯纤维;其中聚酯纤维由对苯二甲酸与1,4-环己烷二甲醇缩聚而得的高聚物纺丝而成,与传统涤纶相比,比重较轻,为1.22,熔点较高为290~295℃,耐分解性能较强,纤维的强度和伸长率稍低,制成的织物弹性、手感、耐皱和抗起球性能较好,但强度和耐磨性较差,成本低廉,性价比高;其中聚氨酯纤维以聚氨酯为原料经干法纺丝或湿法纺丝制得的合成纤维,具有类似橡胶丝的高弹性回复率和高断裂伸长,其弹性伸长达400%~700%,当伸长为500%~600%时弹性回复率为97%~998%,与棉、丝等混纺时,显著改善织物的防水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底布依次包括内层布料、防潮板、石棉布料和外层布料,内层布料为聚酯纤维,外层布料为聚氨酯纤维。其中聚酯纤维由对苯二甲酸与1,4-环己烷二甲醇缩聚而得的高聚物纺丝而成,与传统涤纶相比,比重较轻,为1.22,熔点较高为290~295℃,耐分解性能较强,纤维的强度和伸长率稍低,制成的织物弹性、手感、耐皱和抗起球性能较好,但强度和耐磨性较差,成本低廉,性价比高;其中聚氨酯纤维以聚氨酯为原料经干法纺丝或湿法纺丝制得的合成纤维,具有类似橡胶丝的高弹性回复率和高断裂伸长,其弹性伸长达400%~700%,当伸长为500%~600%时弹性回复率为97%~98%,与棉、丝等混纺时,显著改善织物的防水性能。其中石棉布料中含有石棉纤,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所以将其置于下层,以便于达到防水防潮的效果的同时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其中防潮板是生活中常见的防水防潮且质地轻巧的塑料,不仅可以减轻睡在不平坦地面造成的不舒适。双层防水防潮使得在使用帐篷的过程中与地表隔绝,对身体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门帘布上设有翻折板和固定连接的固定支撑架;所述门帘布与翻折板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翻折板上安装有支撑杆。布罩的外部材料均采用防水材料,且在外部涂覆一层防水涂层,使其空间密闭性增强的同时,也不利于夜晚安全入睡,因此在门帘布上剪裁安装一个翻折板。当睡眠时,将翻折板翻出,将支撑杆旋转一定角度后放在固定支撑架上,使其成为一个半封闭区域,空气流通的同时,翻折板也可以抵御雨水,不会使帐篷内部被雨水淋湿。

一种户外帐篷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支架的制备:按照图纸要求制备平直杆、平直杆和弯曲杆;

s2套头的制备:按照图纸要求制备三头套口、四头套口和带挂钩的两头套口;

s3底布的制作:按照图纸将石棉布料、防潮板裁剪,将底布的内层布料和外层布料沿着石棉布料四周缝合,在外层布料上均匀涂覆防水涂层;

s4顶布和侧布的制作:按照图纸将顶布和侧布的内层布料和外层布料四周缝合,在外层布料上均匀涂覆防水涂层;

s5门帘布的制作:按照图纸将门帘布的内层布料和外层布料四周缝合,在外层布料上均匀涂覆防水涂层;按照图纸将翻折板处的布料裁剪去除,将裁剪处三边缝合,将转轴缝合在门帘布裁剪处的第四边,安装带支撑架的翻折板;按照图纸将将固定支撑架固定在门帘布上;按照图纸将拉链缝合在门帘布上;

s6布罩的制作:按照图纸将顶布、侧布、底布、门帘布和锁紧带缝合在一起,在缝合处用热熔胶进行封边;

s7帐篷的组装:按照图纸将支架和布罩组装,将锁紧带固定,得到帐篷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涂层为聚氨酯涂层或丙烯酸,涂层的厚度为1-3mm。聚氨酯即聚氨基甲酸酯体型结构中由于交联密度不同,可呈现硬质、软质或介乎两者之间的性能,具有高强度、高耐磨、耐溶剂和防水等特点。其中丙烯酸涂层具有极好的弹性和回复性,对侵蚀性元素、紫外光和雨水有极好的抵抗能力。将涂层控制在1-3mm时,是通过权衡防水性能和物料成本得到的。

进一步地,所述门帘布裁剪处缝合有纱布在内层面料上。纱布的主要作用在于防蚊虫;此外纱布还能起到过滤掉一部分进入帐篷的尘埃及杂物、阻挡视线、装饰的作用;并且还能防止一些小杂物掉到帐篷内。

进一步地,所述石棉布料和防潮板厚度均为1-2cm。石棉布料置于下层,防潮板置于上层,双层结构使得防水防潮性能更好,其中防潮板是生活中常见的防水防潮且质地轻巧的塑料,不仅可以减轻睡在不平坦地面造成的不舒适。

进一步地,所述翻折板为硅胶板或塑料板。其中硅胶板和塑料板都属于成本低廉的材料,具有有一定强度和硬度,但质感交轻,并不会增加负重感。硅胶板和塑料板均具有防水效果,当翻折板处于支撑状态时具有一定角度,使其具有挡雨的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支架分段连接使其结构更多变,也更加便于携带,各段通过套口连接后依然十分稳固。鉴于支架采用分段连接,因此为了布罩可以更好的贴合在支架上,将布罩分部设计,将弯曲杆形成的区域设计为篷顶,篷顶区域覆盖顶布;支架的四周和底部均是由平直杆支撑,由于底部和四周的所需要的布料情况不同,也将侧布和底布分开处理,使其每部分具有其特有的功能;帐篷均需要有一个开口便于人员进出,当门帘布的拉链打开时,形成一个半开放区域,当门帘布拉链合上时,形成一个封闭的区域;

2.增加帐篷的在布罩的外表面的防水性能,使其不仅可以在春深露重的时节使用,还可以在抵御狂风暴雨。防水涂层经固化后形成的防水薄膜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弹塑性、抗裂性、抗渗性及耐候性,能起到防水、防渗和保护作用;防水涂层有良好的温度适应性,操作简便,易于维修与维护;布罩外的防水涂层不仅可以增强防水性能,还可以对布罩形成保护,涂层受损后便于修复,延长布罩的使用时间;

3.石棉布料置于下层,防潮板置于上层,双层结构使得防水防潮性能更好,其中防潮板是生活中常见的防水防潮且质地轻巧的塑料,不仅可以减轻睡在不平坦地面造成的不舒适;

4.纱布与翻折板相结合,使其在帐篷内外空气可以流通的同时阻挡了帐篷外的虫、物进入帐篷内;硅胶板和塑料板都属于成本低廉的材料,具有有一定强度和硬度,但质感交轻,并不会增加负重感。硅胶板和塑料板均具有防水效果,当翻折板处于支撑状态时具有一定角度,使其具有挡雨的功能;

5.在帐篷布罩的缝合处均采用热熔胶封边,进行空隙填充增强防水性能;且热熔胶为固体,避免了边缘卷起、气泡和开裂,而引起的被粘件的变形、错位和收缩等弊病。

附图说明

图1为帐篷拉链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帐篷拉链闭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帐篷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平直杆,12-平直杆,2-弯曲杆,3-顶布,4-侧布,5-底布,6-门帘布,7-锁紧带,8-拉链,91-翻折板,92-固定支撑架,9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户外帐篷,包括支架和布罩,所述支架包括:

顶篷:由弯曲杆2连接而成;和

主体:平直杆11首尾连接形成矩形底面,矩形底面的每一个转角垂直连接等长的平直杆12,平直杆12与弯曲杆2连接,主体和顶篷形成一体化结构,其中平直杆12与弯曲杆2的连接处安装有挂钩;

所述布罩包括:

顶布3;

侧布4;

底布5;

锁紧带7;和

门帘布6:门帘布6的开口处缝合有拉链8,拉链8闭合后布罩为封闭式。

具体地,所述布罩的布外层均匀涂覆防水涂层。

具体地,所述顶布3、门帘布6和侧布4包括内层布料和外层布料,内层布料为聚酯纤维,外层布料为聚氨酯纤维。

具体地,所述底布5依次包括内层布料、防潮板、石棉布料和外层布料,内层布料为聚酯纤维,外层布料为聚氨酯纤维。

具体地,所述门帘布6上设有翻折板91和固定连接的固定支撑架92;所述门帘布6与翻折板91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翻折板91上安装有支撑杆93。

实施例1

一种户外帐篷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支架的制备:按照图纸要求制备平直杆i11、平直杆ii12和弯曲杆2;

s2套头的制备:按照图纸要求制备三头套口、四头套口和带挂钩的两头套口;

s3底布5的制作:按照图纸将石棉布料、防潮板裁剪,将底布5的内层布料和外层布料沿着石棉布料四周缝合,在外层布料上均匀涂覆防水涂层;

s4顶布3和侧布4的制作:按照图纸将顶布3和侧布4的内层布料和外层布料四周缝合,在外层布料上均匀涂覆防水涂层;

s5门帘布6的制作:按照图纸将门帘布6的内层布料和外层布料四周缝合,在外层布料上均匀涂覆防水涂层;按照图纸将翻折板8处的布料裁剪去除,将裁剪处三边缝合,将转轴缝合在门帘布6裁剪处的第四边,安装带支撑架93的翻折板91;按照图纸将将固定支撑架92固定在门帘布6上;按照图纸将拉链8缝合在门帘布6上;

s6布罩的制作:按照图纸将顶布3、侧布4、底布5、门帘布6和锁紧带7缝合在一起,在缝合处用热熔胶进行封边;

s7帐篷的组装:按照图纸将支架和布罩组装,将锁紧带7固定,得到帐篷成品。

具体地,所述防水涂层为聚氨酯涂层,涂层的厚度为1mm。

具体地,所述门帘布6裁剪处缝合有纱布在内层面料上。

具体地,所述石棉布料和防潮板厚度均为1cm。

具体地,所述翻折板91为硅胶板或塑料板。

实施例2

一种户外帐篷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支架的制备:按照图纸要求制备平直杆i11、平直杆ii12和弯曲杆2;

s2套头的制备:按照图纸要求制备三头套口、四头套口和带挂钩的两头套口;

s3底布5的制作:按照图纸将石棉布料、防潮板裁剪,将底布5的内层布料和外层布料沿着石棉布料四周缝合,在外层布料上均匀涂覆防水涂层;

s4顶布3和侧布4的制作:按照图纸将顶布3和侧布4的内层布料和外层布料四周缝合,在外层布料上均匀涂覆防水涂层;

s5门帘布6的制作:按照图纸将门帘布6的内层布料和外层布料四周缝合,在外层布料上均匀涂覆防水涂层;按照图纸将翻折板8处的布料裁剪去除,将裁剪处三边缝合,将转轴缝合在门帘布6裁剪处的第四边,安装带支撑架93的翻折板91;按照图纸将将固定支撑架92固定在门帘布6上;按照图纸将拉链8缝合在门帘布6上;

s6布罩的制作:按照图纸将顶布3、侧布4、底布5、门帘布6和锁紧带7缝合在一起,在缝合处用热熔胶进行封边;

s7帐篷的组装:按照图纸将支架和布罩组装,将锁紧带7固定,得到帐篷成品。

具体地,所述防水涂层为聚氨酯涂层,涂层的厚度为3mm。

具体地,所述门帘布6裁剪处缝合有纱布在内层面料上。

具体地,所述石棉布料和防潮板厚度均为2cm。

具体地,所述翻折板91为硅胶板或塑料板。

实施例3

一种户外帐篷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支架的制备:按照图纸要求制备平直杆i11、平直杆ii12和弯曲杆2;

s2套头的制备:按照图纸要求制备三头套口、四头套口和带挂钩的两头套口;

s3底布5的制作:按照图纸将石棉布料、防潮板裁剪,将底布5的内层布料和外层布料沿着石棉布料四周缝合,在外层布料上均匀涂覆防水涂层;

s4顶布3和侧布4的制作:按照图纸将顶布3和侧布4的内层布料和外层布料四周缝合,在外层布料上均匀涂覆防水涂层;

s5门帘布6的制作:按照图纸将门帘布6的内层布料和外层布料四周缝合,在外层布料上均匀涂覆防水涂层;按照图纸将翻折板8处的布料裁剪去除,将裁剪处三边缝合,将转轴缝合在门帘布6裁剪处的第四边,安装带支撑架93的翻折板91;按照图纸将将固定支撑架92固定在门帘布6上;按照图纸将拉链8缝合在门帘布6上;

s6布罩的制作:按照图纸将顶布3、侧布4、底布5、门帘布6和锁紧带7缝合在一起,在缝合处用热熔胶进行封边;

s7帐篷的组装:按照图纸将支架和布罩组装,将锁紧带7固定,得到帐篷成品。

具体地,所述防水涂层为丙烯酸涂层,涂层的厚度为3mm。

具体地,所述门帘布6裁剪处缝合有纱布在内层面料上。

具体地,所述石棉布料和防潮板厚度均为2cm。

具体地,所述翻折板91为硅胶板或塑料板。

实施例4

一种户外帐篷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支架的制备:按照图纸要求制备平直杆i11、平直杆ii12和弯曲杆2;

s2套头的制备:按照图纸要求制备三头套口、四头套口和带挂钩的两头套口;

s3底布5的制作:按照图纸将石棉布料、防潮板裁剪,将底布5的内层布料和外层布料沿着石棉布料四周缝合,在外层布料上均匀涂覆防水涂层;

s4顶布3和侧布4的制作:按照图纸将顶布3和侧布4的内层布料和外层布料四周缝合,在外层布料上均匀涂覆防水涂层;

s5门帘布6的制作:按照图纸将门帘布6的内层布料和外层布料四周缝合,在外层布料上均匀涂覆防水涂层;按照图纸将翻折板8处的布料裁剪去除,将裁剪处三边缝合,将转轴缝合在门帘布6裁剪处的第四边,安装带支撑架93的翻折板91;按照图纸将将固定支撑架92固定在门帘布6上;按照图纸将拉链8缝合在门帘布6上;

s6布罩的制作:按照图纸将顶布3、侧布4、底布5、门帘布6和锁紧带7缝合在一起,在缝合处用热熔胶进行封边;

s7帐篷的组装:按照图纸将支架和布罩组装,将锁紧带7固定,得到帐篷成品。

具体地,所述防水涂层为丙烯酸涂层,涂层的厚度为2mm。

具体地,所述门帘布6裁剪处缝合有纱布在内层面料上。

具体地,所述石棉布料和防潮板厚度均为1cm。

具体地,所述翻折板91为硅胶板或塑料板。

实施例5

一种户外帐篷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支架的制备:按照图纸要求制备平直杆i11、平直杆ii12和弯曲杆2;

s2套头的制备:按照图纸要求制备三头套口、四头套口和带挂钩的两头套口;

s3底布5的制作:按照图纸将石棉布料、防潮板裁剪,将底布5的内层布料和外层布料沿着石棉布料四周缝合,在外层布料上均匀涂覆防水涂层;

s4顶布3和侧布4的制作:按照图纸将顶布3和侧布4的内层布料和外层布料四周缝合,在外层布料上均匀涂覆防水涂层;

s5门帘布6的制作:按照图纸将门帘布6的内层布料和外层布料四周缝合,在外层布料上均匀涂覆防水涂层;按照图纸将翻折板8处的布料裁剪去除,将裁剪处三边缝合,将转轴缝合在门帘布6裁剪处的第四边,安装带支撑架93的翻折板91;按照图纸将将固定支撑架92固定在门帘布6上;按照图纸将拉链8缝合在门帘布6上;

s6布罩的制作:按照图纸将顶布3、侧布4、底布5、门帘布6和锁紧带7缝合在一起,在缝合处用热熔胶进行封边;

s7帐篷的组装:按照图纸将支架和布罩组装,将锁紧带7固定,得到帐篷成品。

具体地,所述防水涂层为丙烯酸涂层,涂层的厚度为1mm。

具体地,所述门帘布6裁剪处缝合有纱布在内层面料上。

具体地,所述石棉布料和防潮板厚度均为2cm。

具体地,所述翻折板91为硅胶板或塑料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