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连接结构及剪力墙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053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剪力墙连接结构及剪力墙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墙结构装配,特别是墙体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剪力墙连接结构及剪力墙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连接技术日趋成熟,并且编制了国家规范和图集。

但是,大部分结构体系节点采用现浇暗柱连接,而现有的预制墙板和预制暗柱采用出筋设计,给构件的生产、运输及安装带来了诸多不便,导致综合成本提高。

在这种背景下,建筑行业亟需一种全新的连接方式,能够使得对应的预制构件制作简单、安装方便,且使得装配式剪力墙的结构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力墙连接结构及剪力墙连接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连接构件不便于安装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剪力墙连接结构,包括预埋部及连接部;

所述预埋部设于预制墙板的连接面、预制暗柱的连接面或预制基础的连接面;

所述连接部活动设于所述预埋部内,能够使相邻两块预制墙板上的预埋部相互连接、预制墙板上的预埋部与预制暗柱上的预埋部连接或预制墙板上的预埋部与预制基础上的预埋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环及连接筋;

所述连接环活动设于所述预埋部内;

所述连接筋活动设于所述连接环内,能够使相邻两块预制墙板上的预埋部相互连接或预制墙板上的预埋部与预制暗柱上的预埋部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环包括杆体及环体;

所述杆体一端活动设于所述预埋部内;

所述环体固定设于所述杆体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一端用于活动设于所述预制墙板上的预埋部内,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用于活动设于所述预制基础上的预埋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预埋部包括预埋套筒。

进一步地,所述预埋部包括预埋套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预留槽;

所述预留槽用于设于预制墙板的连接面、预制暗柱的连接面或预制基础的连接面;

所述预埋部设于所述预留槽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剪力墙连接系统,包括预埋部、连接部、预制楼板及第一预制墙板;

所述预制楼板设于所述第一预制墙板顶部;

所述预埋部设于所述第一预制墙板顶部的连接面;

所述连接部活动设于所述预埋部内;

所述预制楼板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预制墙板;

所述第二预制墙板设于所述第一预制墙板顶部,且所述预制楼板位于所述第一预制墙板与所述第二预制墙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制墙板底部的连接面设有预埋部;

所述连接部一端活动设于所述第一预制墙板顶部的预埋部内,所述连接部另一端活动设于所述第二预制墙板底部的预埋部内。

本发明提供的剪力墙连接结构及剪力墙连接系统,预埋部设于预制墙板的连接面、预制暗柱的连接面或预制基础的连接面,将连接部设于预埋部内,使相邻两块预制墙板上的预埋部相互连接、预制墙板上的预埋部与预制暗柱上的预埋部连接或预制墙板上的预埋部与预制基础上的预埋部连接,从而连接部与预埋部配合使得相邻两块预制墙板连接、预制墙板与预制暗柱连接或预制墙板与预制基础连接,避免了连接构件出筋,解决了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连接构件不便于安装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墙结构装配技术,以及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剪力墙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剪力墙连接结构中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剪力墙与预制暗柱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剪力墙与预制暗柱连接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剪力墙与预制暗柱连接结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剪力墙连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剪力墙与预制基础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预埋部;2-连接部;3-预制墙板;

4-预制暗柱;5-预制基础;6-预留槽;

7-第一预制墙板;8-第二预制墙板;9-预制楼板;

11-预埋套管;21-连接环;22-连接筋;

23-连接杆;91-伸出部;92-连接筋;

211-杆体;212-环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剪力墙连接结构,包括预埋部1及连接部2;预埋部1用于设于预制墙板3的连接面、预制暗柱4的连接面或预制基础5的连接面;连接部2活动设于预埋部1内,能够使相邻两块预制墙板3上的预埋部1相互连接、预制墙板3上的预埋部1与预制暗柱4上的预埋部1连接或预制墙板3上的预埋部1与预制基础5上的预埋部1连接。

现有的装配式剪力墙的大部分结构体系节点采用预制暗柱连接,而现有的预制暗柱出筋,给构件安装、生产以及运输带来了诸多不便,并且现有的预制暗柱的钢筋布置复杂,给构件安装带来了更多的不便。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活动连接在预埋部1内,将相邻两块预制墙板3连接、预制墙板3与预制暗柱4连接、预制墙板3与预制基础5连接;预埋部1与连接部2的配合使用,取代了现有的预制暗柱连接构件的连接方式,避免连接构件出筋的问题,使得装配式剪力墙相互之间的连接以及装配式剪力墙与其他结构构件的连接更加方便,也免去了现有的连接构件由于钢筋布置复杂而带来的生产上的多种不便,同时也避免了运输上的不便。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连接部2包括连接环21及连接筋22;连接环21活动设于预埋部1内;连接筋22活动设于连接环21内,能够使相邻两块预制墙板3上的预埋部1相互连接或预制墙板3上的预埋部1与预制暗柱4上的预埋部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筋22活动套设于连接环21内,连接环21又活动设于预埋部1内。

预制墙板3之间连接时,使两块相邻的预制墙板3之间相互对应的连接面上的连接环21重叠,并在重叠的连接环21内插入连接筋22,即通过连接筋22将两块预制墙板3上的连接环21串联在一起,而后灌入浆料,浆料填满两块预制墙板3的连接面之间的缝隙,实现两块预制墙板3的连接。

具体地,两块预制墙板3可一字连接,即连接后两块预制墙板3在同一平面内;两块预制墙板3也可转角连接,即连接后两块预制墙板3之间成夹角;经常地,两块预制墙板3成直角连接。

可以理解,不同的预制墙板3上的预埋部1设于各自连接面的位置有所差别,为了相互连接时相邻预制墙板3上的预埋部1能够相互错位,进而能够相互重叠,从而使连接于预埋部1上的连接环21能够相互重叠;具体地,同一预制墙板3的相对的连接面上的预埋部1相互错位设置,即同一预制墙板3的左右两个连接面上的预埋部1相互错位设置、上下两个连接面上的预埋部1亦相互错位设置。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3所示,连接环21包括杆体211及环体212;杆体211一端活动设于预埋部1内,环体212固定设于杆体211另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环体212通过杆体211连接在预埋部1上。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预埋部1包括预埋套筒。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预埋套筒采用螺纹套筒;杆体211采用螺杆结构;螺杆结构与螺纹套筒配合连接,连接方便。

配套地,连接筋22采用钢筋,穿入环体212,将相邻预制墙板3上的多个环体212串联;采用钢筋使得连接部2整体的结构更加简单,安装更加方便,同时,钢筋为建筑行业常用构件,生产和获取均较为容易,并且,也便于批量运输。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还包括预留槽6;预留槽6用于设于预制墙板3的连接面、预制暗柱4的连接面或预制基础5的连接面;预埋部1设于预留槽6内。

在本实施例中,预留槽6能够容纳连接浆料,通过连接筋22将两块预制墙板3上的连接环21串联在一起之后,灌入浆料,浆料填满预留槽6及相邻两块预制墙板3的连接面之间的缝隙,使得两面预制墙板3的连接更加稳固;预埋部1安装在预留槽6内,而不是直接安装在预制墙板3的连接面上,使得相邻两块预制墙板3之间能够以较小的缝隙连接成一体,使得由预制墙板3构筑而成的墙体的结构更加稳定。

并且,预留槽6的数量与预埋部1的数量相同,或者,预留槽6的数量多于预埋部1的数量,且预制墙板3的同一连接面上的多个预留槽6间隔均匀设置,使得预制墙板3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进一步,可以理解,本连接组件还可构成新的预制暗柱结构,同样包括预埋部1及连接部2;预埋部1设于预制暗柱4的连接面。

预制暗柱4与预制墙板3连接时,使预制暗柱4上的连接环21与预制墙板3上的连接环21重叠,并在重叠的连接环21内插入连接筋22,而后灌入浆料,浆料填满预制墙板3的连接面与预制暗柱4的连接面之间的缝隙,实现预制墙板3与预制暗柱4的连接。

具体地,可以理解,如图4所示,两块预制墙板3可通过“l型预制暗柱”实现相互连接;如图5所示,三块预制墙板3可通过“t型预制暗柱”实现相互连接;如图6所示,四块预制墙板3可通过“十字型预制暗柱”实现相互连接。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区别于实施例一,连接部2包括连接杆23;连接杆23一端用于活动设于预制墙板3上的预埋部1内,连接杆23另一端用于活动设于预制基础5上的预埋部1内。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预制墙板3上的预埋部1包括预埋套管11;预埋套管11优选为波纹管;并且,连接杆23优选为螺杆。

同时,预制基础5上的预埋部1包括预埋套筒;优选地,预埋套筒采用螺纹套筒。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剪力墙连接系统,包括预埋部1、连接部2、预制楼板9及第一预制墙板7;预制楼板9设于第一预制墙板7顶部;预埋部1设于第一预制墙板7顶部的连接面,连接部2活动设于预埋部1内;预制楼板9上设有伸出部91,伸出部91与连接部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伸出部91通过连接部2与预埋部1连接,实现预制楼板9与第一预制墙板7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还包括第二预制墙板8;第二预制墙板8设于第一预制墙板7顶部,且预制楼板9位于第一预制墙板7与第二预制墙板8之间。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二预制墙板8底部的连接面设有预埋部1;连接部2一端活动设于第一预制墙板7顶部的预埋部1内,连接部2另一端活动设于第二预制墙板8底部的预埋部1内。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实施例二中的连接部2,即第二预制墙板8底部的预埋部1包括预埋套管11,优选为波纹管;连接杆23优选为螺杆;同时,第一预制墙板7顶部的预埋部1包括预埋套筒,优选为螺纹套筒。

预制楼板9与第一预制墙板7及第二预制墙板8连接时,将连接杆2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预制墙板7的预埋部1内,即连接在预埋套筒内;伸出部91通过连接筋92与连接杆23连接,优选地,连接筋92为“l型钢筋”,其一端与伸出部91搭接,另一端与连接杆23相交;而后在相交的节点处现浇连接浆料,即现浇混凝土,并在现浇面上坐浆;进而,再设置第二预制墙板8,使连接杆23的另一端设于第二预制墙板8底部的预埋部1内,即设于预埋套管11内,固定第二预制墙板8,再向预埋套管11内灌浆,浆料填满预埋套管11及预制楼板9与第一预制墙板7和第二预制墙板8之间的缝隙,从而实现预制楼板9与第一预制墙板7及第二预制墙板8的连接。

进一步,可以理解,如图8所示,预制基础5与预制墙板3连接时,采用同样的连接结构,即预制基础5顶部的连接面设有预埋套筒,预制墙板3底部的连接面设有预埋套管11,将连接杆23的一端连接在预埋套筒内,再设置预制墙板3,将连接杆23的另一端设于预埋套管11内,而后向预埋套管11内灌浆,浆料填满预制基础5与预制墙板3之间的缝隙,实现预制基础5与预制墙板3的连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预制楼板9,区别于现有的或全预制,或下层预制、上层现浇的预制楼板结构,本预制楼板9下层预制、上层中间部分预制,施工时在中间部分周边现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