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输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7076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输送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泵车的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管。



背景技术:

小型泵车是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其由泵体和输送管组成。按结构形式分为活塞式、挤压式、水压隔膜式。小型泵车是由如下组成的:泵体装在汽车底盘上,再装备可伸缩或屈折的布料杆。

在建筑楼层中向铺设有钢筋网架的楼层地基基础浇筑混凝土时,启动小型泵车并将输送管抬高至楼层地基基础上方,在开启泵体,泵体将混凝土抽到输送管内,然后工作人员双手扶着输送管并推动以控制着输送管的管口朝向,使得输送管向基础不同的区域输送混泥土,由于输送管由橡胶材料制成,其具有较大的重量,因此不容易推动;但是期间工作人员仅仅通过双手扶着输送管,在持续操作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手臂酸痛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输送管,工作人员双手控制推杆,能够比较轻松地推动软质管道,继而避免长时间工作出现手臂酸痛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输送管,包括具有出料口的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外位于出料口处连接有软质管道,所述软质管道连接有推力组件,所述推力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软质管道外壁的两根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质管道受到外力作用容易发生形变,因此当小型泵车将管道本体移动到需要浇注混凝土的楼层基础上方,然后工作人员控制推力组件中的两根推杆驱动软质管道移动,使得软质管道的管口处于楼层基础在一定范围内不同位置的上方,进而可以使得不同的区域上均匀浇注有混泥土,然后再通过小型泵车调节管道本体的位置,接着对未浇注的区域进行输入混凝土,由于推杆推动软质管道较为容易,所以工作人员的手臂不容易产生酸痛,操作轻松简便。

作为优选地,所述推杆背离软质管道的一端与管道本体之间设有用于支撑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件用于将软质管道安装在管道本体上,同时满足软质管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移动。

作为优选地,所述支撑件为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使得软质管道连接管道本体的端部在外力作用下也能够发生一定量的位移,进一步提高软质管道的灵活性。

作为优选地,所述软质管道为波纹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纹管在外力作用下较为容易地发生形变。

作为优选地,所述推杆与软质管道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部,所述可拆卸连接部与软质管道呈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杆可以从软质管道上拆卸下来,因此可以先将软质管道与管道本体通过小型泵车吊运到楼层基础上方位置后再将推杆安装到软质管道外,使得推杆不会影响小型泵车吊运软质管道和管道本体,推杆不会碰撞到建筑物。

作为优选地,所述可拆卸连接部包括呈对称设置的两个弧形卡瓣,两个弧形卡瓣一端固定连接于推杆,另一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紧固件,且紧固件穿设通孔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紧固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弧形卡瓣贴合在软质管道外,然后背离推杆的一端通过紧固件穿设,并且再通过紧固帽旋紧,达到推杆与软质管道相互连接的目的。

作为优选地,所述推杆背离软质管道的一端设有握持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捏握,且捏握时较为舒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工作人员双手操作推杆以控制软质管道的下端混凝土的输出口,能够比较轻松地推动软质管道,继而避免手臂出现酸痛;同时设置了可拆卸连接部,使得推杆可拆卸连接于软质管道,可以先通过小型泵车将管道本体和软质管道吊运到楼层基础上,然后再将推杆连接在软质管道外,最后达到在吊运过程中,推杆不易碰撞到建筑物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连接小型泵车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推力组件与可拆卸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管道本体;2、支撑件;3、软质管道;31、输出口;4、推力组件;41、推杆;411、握持部;5、可拆卸连接部;51、弧形卡瓣;52、紧固件;53、紧固帽;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见图1与图2,一种混凝土输送管,包括连接在小型泵车头部的管道本体1,小型泵车可以将管道本体1吊运到楼层基础上的上方,并向管道本体1内供应混凝土,管道本体1下端为用于输出混凝土的出料口,在管道本体1的出料口处连接有软质管道3,软质管道3为波纹管,波纹管上端与出料口连通,下端为输出口31,管道本体1与软质管道3通过支撑件2进行连接,支撑件2为弹簧,弹簧较短且设置有三根,弹簧周向设置在管道本体1外,软质管道3套接在管道本体1外,并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软质管道3内壁。

软质管道3的下端连接有推力组件4,推力组件4包括固定连接于软质管道3外壁的两根推杆41,两根推杆41与软质管道3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部5,可拆卸连接部5包括呈对称设置的两个弧形卡瓣51,两个弧形卡瓣51一端固定连接于推杆41,另一端均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内穿设有紧固件52,且紧固件52穿设通孔6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紧固帽53,并且一根推杆41固定连接一个弧形卡瓣51,两个弧形卡瓣51各自靠近对应的推杆41处也通过紧固件52穿设,并且穿设端使用紧固帽53固定。同时在推杆41远离软质管道3的一端设有握持部411,握持部411具有方便工作人员捏握的特点,实现工作人员操作推杆41时较为舒适。

具体操作过程为:软质管道3受到外力作用容易发生形变,因此当小型泵车将管道本体1驱动到需要浇注混凝土的楼层基础上方,然后工作人员控制推力组件4中的两根推杆41驱动软质管道3移动,使得软质管道3的管口处于楼层基础在一定范围内不同位置的上方,然后浇注混凝土,这样可以使得不同的区域上均匀浇注有混泥土,然后再通过小型泵车调节管道本体1的位置,接着对未浇注的区域进行输入混凝土,由于推杆41推动软质管道3较为容易,所以工作人员的手臂不容易产生酸痛,操作轻松简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