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门式架模板支撑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6763阅读:1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门式架模板支撑体系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门式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门式架模板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也在飞速发展中,其中建筑行业作为房地产的主要支撑行业,也是在不断发展中,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行,传统的建筑工艺已经很难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而且传统工艺施工过程较为繁琐,使得施工进度大大减慢,使得整体周期增加,不利于人们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门式架模板支撑体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门式架模板支撑体系,包括门式架,所述门式架设置在混凝土梁和地面之间,其中位于门式架的顶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可调托座,其中位于门式架的底部与可调托座相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可调底座,其中位于门式架顶部两侧的可调托座的表面均设置有主楞,其中位于主楞和混凝土梁之间设置有次楞。

优选的,其中位于门式架的中部表面固定安装有水平加固杆,所述水平加固杆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水平拉杆,所述门式架包括边门式架和内门式架,其中位于边门式架和内门式架的顶面与可调托座之间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竖向支撑件。

优选的,所述门式架的中部表面固定安装有交叉支撑件,其中位于门式架的上部设置有调节架,其中所述调节架的上端与主楞接触,所述门式架的底部位于可调底座的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扫地杆。

优选的,所述主楞的朝向与门式架的安装方向一致,其中次楞与主楞为二比一对应结构,且次楞在主楞的上表面依次线性排列,其中次楞的排列方向与门式架的安装方向垂直。

优选的,所述可调底座为在门式架的底部沿门式架安装方向铺设的多个垫板,且每个垫板的厚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门式架模板支撑体系,通过由门式架、交叉斜撑、可调底座、可调托座及相应加固连接构件组合而成,具有拆装简单、承载性能好的优点,并且通过加入主楞和次楞的情况下,通过安装在门式架竖杆上的可调托座(简称“U型托”),将模板上的荷载传递到门式架上,以门式架和交叉斜撑有效连接形成稳定的竖向承载体系,再通过安装在门式架底端的可调底座,将荷载传递到底部楼板上,从而形成具有清晰承载力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同时通过加入水平加固杆、水平拉杆、竖向支撑件、交叉支撑件、调节架和扫地杆,以应对不同安装情况进行使用,使得支撑结构的调节更加灵活,适应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门式架梁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门式架边梁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门式架交叉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门式架、101边门式架、102内门式架、2可调底座、3可调托座、4主楞、5次楞、6水平加固杆、7水平拉杆、8竖向支撑件、9混凝土梁、10交叉支撑件、11调节架、12扫地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门式架模板支撑体系,包括门式架1,所述门式架1设置在混凝土梁9和地面之间,其中位于门式架1的顶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可调托座3,其中位于门式架1的底部与可调托座3相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可调底座2,其中位于门式架1顶部两侧的可调托座3的表面均设置有主楞4,其中位于主楞4和混凝土梁9之间设置有次楞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其中位于门式架1的中部表面固定安装有水平加固杆6,所述水平加固杆6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水平拉杆7,所述门式架1包括边门式架101和内门式架102,其中位于边门式架101和内门式架102的顶面与可调托座3之间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竖向支撑件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门式架1的中部表面固定安装有交叉支撑件10,其中位于门式架1的上部设置有调节架11,其中所述调节架11的上端与主楞4接触,所述门式架1的底部位于可调底座2的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扫地杆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主楞4的朝向与门式架1的安装方向一致,其中次楞5与主楞4为二比一对应结构,且次楞5在主楞4的上表面依次线性排列,其中次楞5的排列方向与门式架1的安装方向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可调底座2为在门式架1的底部沿门式架1安装方向铺设的多个垫板,且每个垫板的厚度相同。

工作原理:当人们使用该建筑门式架模板支撑体系,通过由门式架1、交叉支撑件10、可调底座2和可调托座3及相应加固连接构件组合而成,具有拆装简单、承载性能好的优点,并且通过加入主楞4和次楞5的情况下,通过安装在门式架1竖杆上的可调托座3(简称“U型托”),将模板上的荷载传递到门式架1上,以门式架1和交叉支撑件10有效连接形成稳定的竖向承载体系,再通过安装在门式架1底端的可调底座2,将荷载传递到底部楼板上,从而形成具有清晰承载力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同时通过加入水平加固杆6、水平拉杆7、竖向支撑件8、调节架11和扫地杆12,以应对不同安装情况进行使用,使得支撑结构的调节更加灵活,适应性更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