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斜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6277阅读:24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体斜撑装置。



背景技术:

骨架墙系指填充或悬挂于框架或排架柱间,并由框架或排架承受其荷载的墙体。它在多层、高层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中应用较多。框架外墙板的类型按所使用的材料,外墙板可分为三类,即单一材料墙板、复合材料墙板、玻璃幕墙。外墙板可以布置在框架外侧,或框架之间,或安装在附加墙架上,轻型墙板通常需安装在附加墙架上,以使外墙具有足够的刚度,保证在风力和地震力的作用下不会变形,在施工阶段常需要在墙体的外侧设置斜撑装置,用于稳固墙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墙体斜撑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墙体斜撑装置,包括顶架、操作平台、穿墙螺栓、紧固螺母、斜支撑杆、内斜杆、气缸件、支撑柱、底部固定件、内撑杆和钢模板,墙体两侧设置有垂直于地面的钢模板,在钢模板的顶端设置有操作平台,在操作平台上为顶架,在钢模板之间设置有穿墙螺栓,穿墙螺栓横穿墙体并在钢模板两侧穿出,在穿墙螺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紧固螺母,在钢模板的两侧分别设置倾斜设置有斜支撑杆,斜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气缸件,气缸件与地面平行设置,在气缸件的远离墙体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垂直于地面,在支撑柱的底端设置有底部固定件,在气缸件之间在钢模板设置有内撑杆。

而且,所述的斜支撑杆与地面形成的角度为30-50度。

而且,所述的内撑杆与斜支撑杆呈人字形设置,与地面形成的角度为40-50度。

而且,所述的支撑柱的高度为30-80cm。

而且,所述的内撑杆与内斜杆均为圆柱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斜撑装置解决了墙体的在施工过程中钢模板的支撑问题,斜支撑杆和内斜杆呈人字形的设置使结构更加稳固,气缸件与支撑柱的配合使墙体在底部从两侧有向内的支撑力,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本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施工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顶架,2为操作平台,3为穿墙螺栓,4为紧固螺母,5为斜支撑杆,6为内斜杆,7为气缸件,8为支撑柱,9为底部固定件,10 为内撑杆,11为钢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中所示,一种墙体斜撑装置,包括顶架1、操作平台2、穿墙螺栓3、紧固螺母4、斜支撑杆5、内斜杆6、气缸件7、支撑柱8、底部固定件9、内撑杆10和钢模板11,墙体两侧设置有垂直于地面的钢模板,在钢模板的顶端设置有操作平台,在操作平台上为顶架,在钢模板之间设置有穿墙螺栓,穿墙螺栓横穿墙体并在钢模板两侧穿出,在穿墙螺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紧固螺母,在钢模板的两侧分别设置倾斜设置有斜支撑杆,斜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气缸件,气缸件与地面平行设置,在气缸件的远离墙体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垂直于地面,在支撑柱的底端设置有底部固定件,在气缸件之间在钢模板设置有内撑杆。

而且,所述的斜支撑杆与地面形成的角度为30度。所述的内撑杆与斜支撑杆呈人字形设置,与地面形成的角度为40度。所述的支撑柱的高度为30cm。所述的内撑杆与内斜杆均为圆柱状。斜撑装置解决了墙体的在施工过程中钢模板的支撑问题,斜支撑杆和内斜杆呈人字形的设置使结构更加稳固,气缸件与支撑柱的配合使墙体在底部从两侧有向内的支撑力,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本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施工简单。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