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锚索预应力损失的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7116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少锚索预应力损失的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锚索预应力损失的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土木工程领域预应力锚索张拉施工过程一般先采用“锚垫板+锚具(带锚塞)+限位板+千斤顶”的顺序进行安装,再进行锚索的张拉锁定。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千斤顶施加作用力对锚索进行张拉,在张拉后锚索回收,带动锚塞回缩,直至锚索被夹紧为止。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锚索带动锚塞回缩,锚索中的预应力会有一部分转化为锚塞回缩力用于克服回缩过程中的摩擦力,造成一定的预应力损失。就国内而言,由于上述因素,锚索张拉中预应力很难达到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一种减少锚索预应力损失的限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少锚索预应力损失的限位装置,包括锚具主体,锚具主体为柱体结构,锚具主体中间开设有阶梯状的锚具通孔,锚具主体内阶梯平台处内凹形成环形的油槽,油槽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油槽内的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之间设有活塞;锚具主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工作锚环、工作夹片、穿线套和油缸螺母,钢索依次穿过锚具主体、油缸螺母、穿线套、工作夹片和工作锚环,油缸螺母内部安装有穿线套,油缸螺母与锚具主体相连,工作锚环与油缸螺母相连,工作夹片位于工作锚环与穿线套之间。

优选地,所述活塞为阶梯状的环状柱体结构,活塞沿轴线方向上的截面为“T”形。

优选地,所述活塞厚度较薄的一端的延长线通过穿线套。

优选地,所述活塞能在油槽内上下滑动。

优选地,所述工作夹片呈喇叭状,工作夹片较大的开口方向朝向穿线套。

优选地,所述工作锚环的外表面为螺纹结构,工作锚环与油缸螺母为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工作锚环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工作锚环孔。

优选地,所述穿线套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的穿线套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控方便,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减少锚索预应力损失的限位装置的总装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锚具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锚具主体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工作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穿线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锚具主体;2、锚具通孔;3、油槽;4、活塞;5、工作锚环;6、工作夹片;7、穿线套;8、油缸螺母;9、钢索;31、第一油孔;32、第二油孔;51、工作锚环孔;71、穿线套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到图4所示,一种减少锚索预应力损失的限位装置,包括锚具主体1,锚具主体1为柱体结构,锚具主体1中间开设有阶梯状的锚具通孔2,锚具主体1内阶梯平台处内凹形成环形的油槽3,油槽3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一油孔31和第二油孔32,油槽3内的第一油孔31和第二油孔32之间设有活塞4;锚具主体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工作锚环5、工作夹片6、穿线套7和油缸螺母8,钢索9依次穿过锚具主体1、油缸螺母8、穿线套7、工作夹片6和工作锚环5,油缸螺母8内部安装有穿线套7,油缸螺母8与锚具主体1相连,工作锚环5与油缸螺母8相连,工作夹片6位于工作锚环5与穿线套7之间。

工作夹片6呈喇叭状,工作夹片6较大的开口方向朝向穿线套7,钢索9穿过工作夹片6。工作夹片6位于工作锚环5和穿线套7之间,工作夹片6中的孔、穿线套孔71和工作锚环孔同心,中间穿设有钢索9。

穿线套7位于油缸螺母8的中间,初始状态即在本实用新型不工作时,穿线套7的端面与油缸螺母8靠近工作锚环5的端面齐平。

工作锚环5的外表面为螺纹结构,工作锚环5与油缸螺母8为螺纹连接。如图5所示,工作锚环5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工作锚环孔51。

如图6所示,穿线套7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的穿线套孔71,穿线套孔71均匀分布在穿线套7上,穿线套孔71为通孔,穿线套孔71的直径大于钢索9的直径。

活塞4为阶梯状的环状柱体结构,活塞4沿轴线方向上的截面为“T”形。活塞4厚度较薄的一端的延长线通过穿线套7,活塞4能在油槽3内上下滑动。初始状态时,活塞4位于油槽3的最下端;工作时,第二油孔32通入液压油,第一油孔31回油,即第一油孔31输出位于油槽3内的液压油,液压油推动活塞4向上运动,活塞4向靠近穿线套7的方向运动。

活塞4向上运动与穿线套7接触,穿线套7推动工作夹片6向上运动,当钢索9夹紧后,第一油孔31通入液压油,第二油孔32输出液压油,活塞4向下运动,远离穿线套7。

在本实施例中穿线套孔71、工作锚环孔51和工作夹片6的数量都为5个,但在具体的实际案例中可以根据需要数量可以有所增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