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拐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5911发布日期:2018-11-09 21:01阅读:10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拐角。



背景技术:

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用的建筑模板结构,主要由面板、支撑结构和连接件三部分组成。面板是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支撑结构则是支承面板、混凝土和施工荷载的临时结构,保证建筑模板结构牢固地组合,做到不变形、不破坏;连接件是将面板与支撑结构连接成整体的配件。

建筑模板组件,包括内墙模板和楼面模板,在两面内墙模板及一面楼面模板相交的内转角处设有内拐角,在内墙模板上连接有用于与内墙模板和内拐角以及楼面模板连接的龙骨。

现有的内拐角如图1所示,包括L型的本体1,本体1包括与楼面模板接触的A面板11,与A面板11平行设置的B面板12,与内墙模板连接的C面板13和与C面板13平行设置的D面板14,B面板12竖直设置,B面板12的上边沿与D面板14连接,B面板12的下边沿与C面板13连接,C面板13与D面板14均水平设置,D面板14远离B面板12的一端与A面板11连接,A面板11与B面板12平行设置,其中C面板13上设置有与连接件配合将该内拐角固定在内墙模板上的第一通孔131,虽然该内拐角能够完成对楼面模板的定位,但是该内拐角在运输过程中因重物挤压等原因可能会产生形变,造成该内拐角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拐角,具有提高内拐角的稳定性,减少内拐角产生形变几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内拐角,包括呈L型设置的本体,本体上包括本体上内凹的A面板、本体上外凸的B面板、用于与内墙模板连接的C面板和与C面板正对设置的D面板,所述B面板竖直设置,B面板的上边沿与D面板连接,B面板的下边沿与C面板连接,所述C面板与D面板均水平设置,所述D面板远离B面板的一端与A面板连接,所述A面板与B面板平行设置,所述C面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内墙模板相配合固定的多个第一通孔,所述A面板上开设有将容置腔与外界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靠近C面板设置,所述C面板面积小于D面板,所述本体上与龙骨接触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周向均与A面板、B面板、C面板和D面板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的设置使得A面板、B面板、C面板与D面板间的位置被固定,减少了因挤压等原因使A面板与D面板或B面板与D面板或B面板与C面板间不再垂直的现象发生,减少了该内拐角被损坏的几率。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与本体的横截面形状大小一致。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与本体的横截面形状大小一致,减少了操作人员将手伸进容置腔内固定时支撑板对操作人员的影响,同时使得制作支撑板的材料减少,减少了支撑板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供连接件穿过用以连接龙骨的第三通孔。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龙骨可与该内拐角连接,使得该内拐角与内墙模板以及龙骨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稳定。

进一步,所述A面板上设置有多个供连接件穿过以连接楼面模板的第二通孔。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该内拐角与楼面模板间的定位关系更加稳定。

进一步,所述A面板远离D面板的边沿设置有定位条,且定位条背离B面板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条的设置对楼面模板的安装起到定位的作用,同时也对楼面模板起到支撑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定位条远离A面板的侧壁均设置有第一倒圆角。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倒圆角的设置减少了操作人员在使用该内拐角时被定位条划伤的现象,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开口的侧壁上均设有第二倒圆角。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倒圆角的设置减少操作人员在使用该内拐角时被开口边沿划伤的现象。

进一步,所述A面板的内凹处且靠近开口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A面板的一端与C面板转角处连接且靠近开口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的设置使得该内拐角的结构更加稳固,减少了该内拐角因挤压等因素被损坏的几率。

进一步,所述D面板与B面板间设置有加强筋,且加强筋位于容置腔内。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的设置增加了D面板与B面板间的稳定性,减少了因楼面模板的重量使D面板与B面板的连接处断裂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一、支撑板与支撑杆的设置增加了该内拐角的稳定性;

二、第一倒圆角与第二倒圆角的设置减少了操作人员在使用该内拐角时被划伤的现象,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本体;11、A面板;111、第二通孔;112、定位条;12、B面板;13、C面板;131、第一通孔;14、D面板;15、开口;16、支撑板;161、第三通孔;2、支撑杆;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如图2、3所示,一种内拐角,包括呈L型设置的本体1,本体1上包括本体1上内凹的A面板11、本体1上外凸的B面板12、用于与内墙模板连接的C面板13和与C面板13正对设置的D面板14,B面板12竖直设置,B面板12的上边沿与D面板14连接,B面板12的下边沿与C面板13连接,C面板13与D面板14均水平设置,D面板14远离B面板12的一端与A面板11连接,A面板11与B面板12平行设置,C面板13上设置有用于与内墙模板相配合固定的多个第一通孔131,A面板11上开设有将容置腔与外界连通的开口15,开口15靠近C面板13设置,开口15的侧壁上均设有第二倒圆角,A面板11上设置有多个供连接件穿过以连接楼面模板的第二通孔111。本实施例中连接件设置为销钉与销片,A面板11远离D面板14的边沿设置有定位条112,且定位条112背离B面板12设置。定位条112远离A面板11的侧壁均设置有第一倒圆角。C面板13面积小于D面板14,本体1上与龙骨接触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本体1的横截面形状大小一致支撑板16,支撑板16的周向均与A面板11、B面板12、C面板13和D面板14连接。支撑板16上设置有供连接件穿过用以连接龙骨的第三通孔161。

安装该内拐角时,将连接件穿过第一通孔131,使该内拐角的C面板13被固定在内墙模板上,再将龙骨固定在内墙模板上,同时使龙骨的端面与支撑板16贴合。使用连接件穿过第三通孔161,将龙骨与该内拐角相固定。将楼面模板的拐角处与A面板11贴合,同时使楼面模板放置在定位条112上,将连接件穿过第二通孔111,将楼面模板与该内拐角的位置固定。

如图2、3所示,A面板11的内凹处且靠近开口15设置有支撑杆2,支撑杆2远离A面板11的一端与C面板13转角处连接且靠近开口15设置。

支撑杆2的设置使得该内拐角的结构更加稳固,减少了该内拐角因挤压等因素被损坏的几率。

如图3所示,D面板14与B面板12间设置有加强筋3,且加强筋3位于容置腔内。

加强筋3的设置增加了D面板14与B面板12间的稳定性,减少了因楼面模板的重量使D面板14与B面板12的连接处断裂的情况。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