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智能立体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8611发布日期:2019-03-02 02:3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小型智能立体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停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型智能立体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停车装置主要是作为为小型私家车提供停车空间与为私家车司机提供便利的一种辅助工具。在当今的时代大背景下,国人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在出行方面,私家车的数目逐年增加,在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原有的建筑物建设的基础上,可利用的停车空间是一定的,车辆的增多带来了停车难等问题。特别是在一些人口密集、人流量较大的商场,与一些已经划定固定停车位的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十分的突出,得到当今社会广泛的关注。同时,在一些旧小区内,建立一个新的停车库已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在原有的停车设施上,设计一种不改变占用面积,增加停车数目并且方便车主停取车的停车装置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停车装置存在占用空间较大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约占用空间、使用方便的小型智能立体停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型智能立体停车装置,包括停车框架、用于承载车辆的载车板、用于车辆平移输送的输送装置、提升装置和锁车装置,所述停车框架的下方设有底层停车位,所述停车框架上设有上层停车位,所述输送装置安装在所述停车框架上,所述锁车装置设置在上层停车位上,用于将车辆轮胎锁住;所述输送装置、提升装置和锁车装置分别与控制板连接;

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外置移动框架、推拉机构、前后平移机构、升降机构、用于外置移动框架与停车框架进行展开折叠的滑块摇杆机构和旋转平台,所述外置移动框架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外置移动框架通过推拉机构安装在前后平移机构上,所述前后平移机构安装在停车框架上,所述滑块摇杆机构安装外置移动框架与前后平移机构之间,所述旋转平台与旋转平台驱动机构连接,同时通过升降机构安装在外置移动框架上;

在需要停车时,输送装置将载车板从上层停车位输送到旋转平台上,推拉机构和滑块摇杆机构通过工作,将外置移动框架展开,旋转平台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向下运动直至到地面,接着旋转平台在旋转平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进行旋转,带动载车板旋转一定角度,便于车辆开到载车板上,在车辆开到载车板上之后,旋转平台在旋转平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复位,接着旋转平台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上升至初始位置,外置移动框架在推拉机构和滑块摇杆机构的作用下进行折叠靠近停车框架,使得载车板位于输送装置上,在输送装置的带动下将车辆输送到相应的上层停车位上。

进一步,所述外置移动框架包括两个前后布置的竖杆、两个横杆和两个纵杆,每根横杆的右端与一根竖杆的上端连接,其中一根位于上方的纵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两根横杆的右端分别连接,另一根位于下方的纵杆上安装有旋转平台,另一根的纵杆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升降机构安装在两根竖杆之间;

所述前后平移机构包括前后平移电机、前后平移导轨和前后平移齿条,在前后平移导轨的前后两端上分别设有一个前后平移齿轮箱,每个前后平移齿轮箱与一个前后平移电机连接,所述前后平移齿条沿着前后方向固定安装在停车框架的右侧纵杆上,所述前后平移齿轮箱的输出齿轮与所述前后平移齿条啮合且形成前后移动副;

每根横杆对应一个推拉机构,所述推拉机构包括推拉电机、推拉齿轮箱和推拉齿条,所述推拉齿轮箱固定在所述前后平移导轨上,所述推拉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拉齿轮箱连接,所述推拉齿条固定在所述外置移动框架的横杆的底部上,所述推拉齿轮箱的输出齿轮与所述推拉齿条啮合且形成左右移动副;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升降齿轮箱和升降齿条,所述升降齿条固定安装在竖杆上,所述升降齿轮箱的输出齿轮与所述升降齿条啮合且形成上下移动副,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齿轮箱连接,安装有旋转平台的纵杆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应的升降齿轮箱上;

在外置移动框架的竖杆与前后平移导轨之间分别设有一个滑块摇杆机构,所述滑块摇杆机构包括摇杆电机、摇杆齿轮箱、摇杆齿条、连杆和摇杆,所述摇杆的上端与所述竖杆的上部铰接,所述摇杆的下端与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前后平移导轨铰接,所述连杆的下端与摇杆电机壳体铰接,所述摇杆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摇杆齿轮箱连接,所述摇杆齿条固定安装在竖杆的下部上,所述摇杆齿轮箱的输出齿轮与所述摇杆齿条啮合且形成上下移动副。

再进一步,所述锁车装置包括气泵装置和锁车架,所述气泵装置与蓄电池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个丝杆螺母机构、输送驱动电机和输送架,两个丝杆螺母机构的丝杆前后间隔布置,所述输送架固定在两个丝杆螺母机构的螺母上,螺母的沿着左右方向运动;每个丝杆螺母机构的丝杆的左端上分别固定一个从动链轮,所述输送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链轮连接,所述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所述从动链轮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停车框架上还设有安全警示灯,所述安全警示灯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

1、在老小区的原有的停车空位上进行改造,无需占用更多的土地面积,只增加了其高度,对小区道路上的设施影响较小;

2、采取了旋转平台,车辆直接驶入载车板,无需进行侧放停车等一系列的停车操作,降低了一些由于操作不当所产生的风险,并使驾驶员的操作更加的简便,节约了停取车的时间;

3、操作简单,使用者所需要操作的只有三个按键;

4、使用范围广阔,不仅仅可使用于老小区,只要在一些道路两边有停车位,停车位的另一边未有一些特殊的建设,都可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停车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置移动框架的上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外置移动框架的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滑块摇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5,一种小型智能立体停车装置,包括停车框架6、用于承载车辆的载车板、用于车辆平移输送的输送装置、提升装置和锁车装置,所述停车框架6的下方设有底层停车位,所述停车框架6上设有上层停车位,所述输送装置安装在所述停车框架6上,所述锁车装置设置在上层停车位上,用于将车辆轮胎锁住;所述输送装置、提升装置和锁车装置分别与控制板5连接;

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外置移动框架9、推拉机构、前后平移机构、升降机构、用于外置移动框架9与停车框架6进行展开折叠的滑块摇杆机构7和旋转平台11,所述外置移动框架9的底部设有万向轮10,所述外置移动框架9通过推拉机构安装在前后平移机构上,所述前后平移机构安装在停车框架6上,所述滑块摇杆机构7安装外置移动框架9与前后平移机构之间,所述旋转平台11与旋转平台驱动机构连接,同时通过升降机构安装在外置移动框架9上;

在需要停车时,输送装置将载车板从上层停车位输送到旋转平台 11上,推拉机构和滑块摇杆机构7通过工作,将外置移动框架9展开,旋转平台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向下运动直至到地面,接着旋转平台11 在旋转平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进行旋转,带动载车板旋转一定角度,便于车辆开到载车板上,在车辆开到载车板上之后,旋转平台11在旋转平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复位,接着旋转平台11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上升至初始位置,外置移动框架9在推拉机构和滑块摇杆机构7的作用下进行折叠靠近停车框架6,使得载车板位于输送装置上,在输送装置的带动下将车辆输送到相应的上层停车位上。

进一步,所述外置移动框架9包括两个前后布置的竖杆、两个横杆和两个纵杆,每根横杆的右端与一根竖杆的上端连接,其中一根位于上方的纵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两根横杆的右端分别连接,另一根位于下方的纵杆上安装有旋转平台11,另一根的纵杆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升降机构安装在两根竖杆之间;

所述前后平移机构包括前后平移电机1、前后平移导轨和前后平移齿条3,在前后平移导轨的前后两端上分别设有一个前后平移齿轮箱,每个前后平移齿轮箱与一个前后平移电机1连接,所述前后平移齿条沿着前后方向固定安装在停车框架6的右侧纵杆上,所述前后平移齿轮箱的输出齿轮与所述前后平移齿条啮合且形成前后移动副;

每根横杆对应一个推拉机构,所述推拉机构包括推拉电机2、推拉齿轮箱和推拉齿条,所述推拉齿轮箱固定在所述前后平移导轨上,所述推拉电机2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拉齿轮箱连接,所述推拉齿条固定在所述外置移动框架的横杆的底部上,所述推拉齿轮箱的输出齿轮与所述推拉齿条啮合且形成左右移动副;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升降齿轮箱和升降齿条15,所述升降齿条15固定安装在竖杆上,所述升降齿轮箱的输出齿轮与所述升降齿条15啮合且形成上下移动副,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齿轮箱连接,安装有旋转平台11的纵杆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应的升降齿轮箱上;

在外置移动框架的竖杆与前后平移导轨之间分别设有一个滑块摇杆机构7,所述滑块摇杆机构7包括摇杆电机、摇杆齿轮箱、摇杆齿条、连杆和摇杆,所述摇杆的上端与所述竖杆的上部铰接,所述摇杆的下端与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前后平移导轨铰接,所述连杆的下端与摇杆电机壳体铰接,所述摇杆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摇杆齿轮箱连接,所述摇杆齿条固定安装在竖杆的下部上,所述摇杆齿轮箱的输出齿轮与所述摇杆齿条啮合且形成上下移动副。

再进一步,所述锁车装置包括气泵装置和锁车架,所述气泵装置与蓄电池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个丝杆螺母机构、输送驱动电机和输送架,两个丝杆螺母机构的丝杆4前后间隔布置,所述输送架固定在两个丝杆螺母机构的螺母上,螺母的沿着左右方向运动;每个丝杆螺母机构的丝杆4的左端上分别固定一个从动链轮,所述输送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链轮连接,所述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所述从动链轮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停车框架6上还设有安全警示灯,所述安全警示灯与所述控制板5连接。在外置移动框架9移动、旋转平台转动、旋转平台垂直方向移动、锁车装置的运转,这一系列的运动中,安全警示灯都会开启,用于提醒附近人员,装置在运转。

本实施例中,升降齿条15通过升降导轨固定在竖杆上,升降齿轮箱的箱体安装在升降导轨上且与升降导轨形成上下滑动副;摇杆齿条通过摇杆导轨固定在竖杆上,摇杆齿轮箱的箱体安装在摇杆导轨上且与摇杆导轨形成上下滑动副;滑块摇杆机构7的连杆可以是两段连杆组成。在停车框架6的顶部,装上了遮蔽物,用于防雨、防晒;在顶部加上了太阳能电板,与蓄电池相连接,为其充电;另有后置电源,防止蓄电池电量不足。

如图1所示,静止不动的停车框架6,包括原有的底层停车位与新建立的上层停车位。

所述输送装置是指输送驱动电机通过链传动联动的两根丝杆 4,能与载车板构成组合运动的装置。由输出动力的电机,链条连接,两条等速转动的丝杆4,两条丝杆4的长度为3000mm,两条丝杆4之间的间隔为2500mm。

如图2、3和5所示,万向轮10与框架底部相连接,前后平移导轨长度为n*6000,(n为横向车位的数目)。在外置移动框架9的前后两侧,分别有一个滑块摇杆机构如图5,与外置移动框架9构成折叠装置。

如图4所示,所述旋转平台11是置于外置移动框架9上,底部为旋转电机14。锁车装置由气泵进行控制,直到接触到车辆两侧的车轮时停止。气泵处的电源由蓄电池控制,为气泵装置的启动供电。

如图4和5初始状态下,载车板处于丝杆4上,此时还无车,外置移动框架9未在车位处,并且折叠装置未展开。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包括停车方法与取车方法。

停车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一、当有车辆需要停车时,前后平移电机1带动外置移动框架9,在前后平移导轨上前后水平移动,移动至车主所需要的停车位置处。

步骤二、处于停车框架内的丝杆螺母机构开始运转,通过输送驱动电机有链条连接,带动两条丝杆同速度、同方向转动,从而使丝杆4上的载车板平稳的运出。

步骤三、当载车板水平运出的同时,在旋转平台11上的推力向外运动,给予载车板足够的空间,能使其运转到旋转平台上端(未接触)。当载车板运动到一定的位置时,丝杆螺母机构与推拉机构停止。

步骤四、旋转平台11在外置移动框架的升降齿条15上运动,向上抬起一定的距离,将载车板与丝杆4分开,重心处于旋转平台内,直到触碰到触点开关,从而旋转平台11停止移动。

步骤五、外置移动框架离开停车框架,在停车框架上端有两条推拉齿条与外置框架垂直,有齿轮传动带动外置移动框架的移动,与此同时,外置移动框架两侧的滑块摇杆机构随之开始运动,辅助外置移动框架的水平移出,使运动更加的平稳。到移动至一定的位置时,所有的主动力都停止转动。

步骤六、旋转平台11与外置移动框架的连接处有升降机构,该装置运动,带动旋转平台11平稳的向下运动,到达地面时,触发开关,使运动停止。

步骤七、旋转电机14开始运转,使旋转平台11顺时针旋转25°角度之后停止。车主可在这时可将车辆开上旋转平台11上的载车板。

步骤八、当车主离开车子之后,触发开关,旋转电机14转动,旋转平台11逆时针转过25°。

车辆放入上层停车位的步骤与上述步骤过程相反。直到车辆入库后,停止在相应的上层停车位上,锁车装置启动,锁车架抵住车轮,防止车辆由于滑动发生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取车方法与上述的操作步骤一致。只是在步骤一之前,需要加上一步去除锁车装置的步骤,触发装置,气泵内气压减小,锁车架收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