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古建筑的防护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2940发布日期:2019-09-06 20:36阅读:8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古建筑的防护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古建筑防护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古建筑的防护棚。



背景技术: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让中国古建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城市中,为满足人们住房和办公的需要,城市中的土地上逐渐屹立起一幢又一幢现代化高楼大厦。其中,部分高楼建筑需要建造在城市中任然保留着的古建筑的旁边,这些古建筑的当施工人员在古建筑旁边进行高楼建筑的施工作业时,往往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大型的施工机械以及高楼掉落的物体因素,可能会对古建筑造成一定的损坏,从而存在待改进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古建筑的防护棚,其通过设置支撑结构、棚顶结构、第一遮蔽板以及第二遮蔽板形成防护棚,从而对古建筑进行遮蔽和保护,有效防止了古建筑在建筑高楼施工过程中受到的破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古建筑的防护棚,包括支撑结构以及棚顶结构,所述棚顶结构固定安装在支撑结构上并与支撑结构一体成型为防护架,所述防护架罩设在古建筑的外围,所述支撑结构外围安装有第一遮蔽板,所述棚顶结构的外围安装有第二遮蔽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棚顶结构固定安装在支撑结构上构成用于保护古建筑的防护架,再在支撑结构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遮蔽板,在棚顶结构的顶面安装有第二遮蔽板,形成防护棚,将防护棚罩设在古建筑的外围,从而能够对古建筑起到防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棚顶结构包括若干支撑架以及铺设在支撑架上的若干横杆,所述第二遮蔽板安装在所述横杆上,且各所述支撑架均通过安装在立柱上的连接件与立柱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连接件,由于连接件能够可拆卸安装,从而便于支撑架与立柱之间的安装和拆卸。同时,在横杆上固定有第二遮蔽板,其能够遮风避雨,对古建筑起到保护作用,使得整体的棚顶结构防护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支撑架均包括第一安装杆、第二安装杆以及固定在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之间的加强支撑杆,所述第一安装杆与第二安装杆的两端均通过连接件与立柱固定,所述横杆铺设在第一安装杆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安装杆以及第二安装杆的两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立柱上,再在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支撑杆,从而形成支撑架结构,且其用于铺设横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安装杆之间穿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安装杆之间穿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设有若干固定杆,使得支撑架之间连接更稳定,再通过穿设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使得相邻的支撑架之间连接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第一安装杆之间、相邻所述第二安装杆之间以及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均拉设有拉紧件,所述拉紧件包括拉紧绳以及设置在拉紧绳两端的连接件,相邻所述第一安装杆之间、相邻所述第二安装杆之间以及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均通过连接件连接有拉紧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第一安装杆之间、相邻第二安装杆之间以及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均设有拉紧件,从而使得整个棚顶结构的整体性更强,棚顶结构的内部更加牢固和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紧件包括与待固定物体固定的连接片以及与拉紧绳固定连接的拉紧片,所述拉紧片与连接片可拆卸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片与拉紧片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待连接的物体的各种待连接角度,合理调节拉紧片与连接片之间的夹角,从而能够很方便的将拉紧绳拉设在棚顶结构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若干立柱以及穿设在立柱之间的若干横条,所述第一遮蔽板安装在横条上,所述棚顶结构与立柱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棚顶结构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立柱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立柱上穿设横条,使得支撑结构中的立柱之间连接更稳定,安全性更高,且横条能够用于安装第一遮蔽板,同时,将棚顶结构安装在立柱上,形成整体防护棚,对古建筑进行防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以及将第一固定片与第二固定片固定连接的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片与立柱固定,所述第二固定片与棚顶结构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立柱以及棚顶结构之间通过固定件固定,相比焊接固定,更方便作业人员将棚顶结构安装在立柱上和从立柱上拆卸下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遮蔽板上开设有透气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遮蔽板上开设有透气孔,从而使得防护棚内空气更流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上横向安装有放置平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立柱上设置有放置平板,从而,能够便于在防护棚内的人们放置各种物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棚顶结构安装在支撑结构上构成防护架,且在支撑结构的一侧设有第一遮蔽件板,在棚顶结构的顶部设有第二遮蔽板,再通过将防护架罩设在古建筑的外围,从而起到对古建筑的保护作用;

(2)通过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拉设有拉紧件,在相邻的第一安装杆之间拉设有拉紧件,且在相邻的第二安装杆之间拉设有拉紧件,从而整个棚顶结构的稳定性更高,进而使得棚顶结构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防护棚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展示棚顶结构中的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展示棚顶结构中连接件位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放大视图;

图6为展示连接件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防护架;2、支撑结构;21、立柱;22、横条;23、第一遮蔽板;231、透气孔;24、放置平板;3、棚顶结构;31、支撑架;311、第一安装杆;312、第二安装杆;313、加强支撑杆;314、第一连接杆;315、第二连接杆;316、固定杆;32、横杆;33、第二遮蔽板;4、拉紧件;41、拉紧绳;42、拉紧片;43、连接片; 5、连接件;51、第一固定片;52、第二固定片;53、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古建筑的防护棚,包括两组支撑结构2、棚顶结构3、第一遮蔽板23以及第二遮蔽板33,支撑结构2的下端埋设固定在地面上用于支撑,棚顶结构3固定安装在两组支撑结构2上,从而形成防护架1,在支撑结构2的外侧设有第一遮蔽板23,在棚顶结构3的顶部设有第二遮蔽板33,从而形成防护棚,将防护棚罩设在古建筑的外围。防护棚能够遮风避雨,对古建筑起到第一层保护作用,同时,其能够阻挡建筑施工过程中掉落的物体,有效防止掉落的物体砸坏古建筑,起到第二层防护作用。

支撑结构2包括一端埋设固定在地下的若干立柱21以及横向穿设在立柱21上的若干横条22,横条22用于将相邻的立柱21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稳定的整体。同时,横条22上安装有第一遮蔽板23,且第一遮蔽板23上开设有透气孔231。为了使得立柱21之间连接更稳定,在立柱21之间设置有拉紧件4,拉紧件4的一端与立柱21固定,其另一端与相邻的立柱21固定。为了方便防护棚内的人员放置各种物品(如:设备、电器等),在立柱21上横向固定安装有放置平台24。

如图1和图3所示,棚顶结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立柱21上的支撑架31以及铺设在支撑架31上横杆32,且立柱21与支撑架31呈一一对应设置,横杆32用于将相邻的支撑架31连接在一起,参照图2,且横杆32上安装有第二遮蔽板33,第二遮蔽板33能够起到对古建筑的防护作用。

支撑架31包括第一安装杆311、第二安装杆312以及设置在第一安装杆311和第二安装杆312之间的加强支撑杆313,第一安装杆3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立柱21的顶端,第二安装杆312的两端也分别固定在两组立柱21上,加强支撑杆3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杆311和第二安装杆312焊接固定。同时,为了使得第一安装杆311与立柱21之间的固定方式更便于安装和拆卸,参照图5和图6,在第一安装杆311与立柱21之间设有连接件5,具体的,连接件5包括与第一安装杆311固定焊接的第二固定片52、与立柱21固定焊接的第一固定片51以及将第一固定片51与第二固定片52固定连接的固定件53。

如图4所示,为了对棚顶结构3进行加固以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加固。第一种方式是,将相邻的支撑架31进行连接加固,具体的,在相邻的第一安装杆311之间穿设固定第一连接杆314,在相邻的第二安装杆312之间穿设固定第二连接杆315,同时,在第一连接杆314与第二连接杆315之间焊接固定有固定杆316。

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在相邻的支撑架31之间以及支撑架31内部均拉设拉紧件4实现加固的目的。具体的,在第一连接杆314与第二连接杆315之间拉设有拉紧件4,在相邻的第一安装杆311之间拉设有拉紧件4,在相邻的第二安装杆312之间拉设有所述拉紧件4。其中,拉紧件4包括拉紧绳41以及设置在拉紧绳41两端的连接件,相邻第一安装杆311之间、相邻第二安装杆312之间以及第一连接杆314与第二连接杆315之间均通过连接件连接有拉紧绳41。连接件包括与待固定物体固定的连接片43以及与拉紧绳41固定连接的拉紧片42,拉紧片42与连接片43可拆卸固定连接。在需要使用拉紧片42进行加强固定时,先调整好连接片43与拉紧片42之间的夹角,使得其适用于不同物体之间的拉设。所以,使得整体棚顶结构3的稳定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如下:

在需要对城市中某处古建筑进行防护时,首先在古建筑的外围两侧的地面上埋设两组立柱21且立柱21一一对应,同时在两组立柱21上均横向安装若干横条22进行连接固定,形成支撑架构2;然后在对应的立柱21上通过连接件5固定安装第一安装杆311以及第二安装杆312形成支撑架31,在支撑架31上铺设横杆32,形成棚顶结构3,再配合支撑架构2以形成防护架1,此时可以在横条22上固定第一遮蔽板23,在横杆32上固定第二遮蔽板33,以形成防护棚,实现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最后,在支撑架31之间以及支撑架31的内部拉设拉紧件4,使得棚顶结构更加稳定牢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