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扎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2941发布日期:2019-09-06 20:36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线束扎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用性强的线束扎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上各种系统的线束固定主要通过扎带及支架的配合将线束装配在钣金上,由于整车使用的线路极多,多个线束相应存在多个固定方向,线束的固定及装配位置直接影响到管线布置效果。

现有的线束固定装置包括扎带以及固定连接于扎带的钣金卡头。该线束固定装置通过钣金卡头装配于钣金上时,只能适用于装配一个方向布置的线束。若想要通过此线束固定装置装配其他方向布置的线束时,就需要扭动扎带,改变扎带的的捆扎方向,以适应其他方向布置的线束走向。但是扭动后的扎带,改变了扎带的原有固定方向和受力属性,容易导致扎带与线束发生松脱现象,降低了线束装配时的可靠性。另外,亦可以通过增加其他不同结构的线束固定装置,以满足其他方向线束的布置需求,但是相应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线束固定装置的开模成本。

线束生产厂家在研发过程中,对于线束装配结构还有待改善,以适应安装多个不同方向的线束,提高线束装配结构的通用性,满足多个方向线束的装配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宜装配多个方向线束的线束扎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束扎带,包括卡头以及可拆卸地连接于卡头的扎带,所述卡头包括U型卡套、设于U型卡套内并能咬合钣金边缘的卡夹、设于U型卡套外侧的用以装配所述扎带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U型卡套的顶端面,第一连接部设有容扎带前后方向贯穿的第一贯穿空间以及容扎带左右方向贯穿的第二贯穿空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U型卡套的侧面并与第一连接部垂直布置,第二连接部设有容扎带前后方向贯穿的第三贯穿空间以及容扎带上下方向贯穿的第四贯穿空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线束扎带的卡头设有装配扎带的贯穿空间。贯穿空间的数量为四个,每一个装配扎带的贯穿空间对应于一个方向的线束,四个贯穿空间分别对应于装配四个方向的线束,提高了该线束扎带的通用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贯穿空间连通于所述第二贯穿空间,所述第三贯穿空间连通于所述第四贯穿空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贯穿空间与第二贯穿空间层叠布置,该两个贯穿空间彼此不相通;所述第三贯穿空间与第四贯穿空间层叠布置,该两个贯穿空间亦彼此不相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贯穿空间、第二贯穿空间、第三贯穿空间以及第四贯穿空间匹配于所述扎带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衔接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U型卡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连接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的横梁,所述卡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臂和第二卡臂,所述第一卡臂和第二卡臂呈对折结构;所述第一卡臂卡持于第一卡体,所述第二卡臂卡持于第二卡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体的底端设有固定第一卡臂的第一弯钩,所述第二卡体的底端设有固定第二卡臂的第二弯钩,所述第一弯钩和第二弯钩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体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卡臂设有卡合于第一限位块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卡体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卡臂设有卡合于第二限位块的第二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臂设有向第二卡臂方向弯折的第一卡齿、第二卡齿以及第三卡齿,所述第二卡臂设有向第一卡臂方向弯折的第四卡齿、第五卡齿以及第六卡齿;所述第一卡齿与第四卡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卡齿与第五卡齿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卡齿与第六卡齿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卡夹通过金属板弯折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束扎带的扎带贯穿于第一贯穿空间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束扎带的扎带贯穿于第二贯穿空间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束扎带的扎带贯穿于第三贯穿空间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束扎带的扎带贯穿于第四贯穿空间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卡头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卡头的主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卡头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卡夹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U型卡套与卡夹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限制。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简化文字描述以区别于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特定的次序间的先后关系。

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扎带,包括卡头1以及可拆卸地连接于卡头的扎带2。扎带2用以捆扎线束,并通过卡头1卡接于钣金边缘,实现对线束的装配。

参阅图5、图6及图7,卡头1包括U型卡套3、设于U型卡套3内并能咬合钣金边缘的卡夹4、设于U型卡套3外侧的用以装配扎带2的第一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部6。第一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部6通过衔接块7固定连接,以提高第一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部6的结构牢固性。U型卡套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体31和第二卡体32、连接第一卡体31和第二卡体32的横梁33。第一连接部5设于横梁33上,位于U型卡套3的顶端面。第一连接部5设有容扎带2前后方向贯穿的第一贯穿空间51(如图1所示)以及容扎带2左右方向贯穿的第二贯穿空间52(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部6设于第一卡体31上,位于U型卡套3的左侧面。当然,第二连接部6亦可以设于第二卡体32上,位于U型卡套的右侧面。第二连接部6与第一连接部5垂直布置。第二连接部6设有容扎带2前后方向贯穿的第三贯穿空间61(如图3所示)以及容扎带2上下方向贯穿的第四贯穿空间62(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线束扎带的卡头1设有装配扎带2的贯穿空间。贯穿空间的数量为四个,每一个装配扎带2的贯穿空间对应于一个方向的线束,四个贯穿空间分别对应于装配四个方向的线束,提高了该线束扎带的通用性。

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贯穿空间51连通于第二贯穿空间52,即:第一贯穿空间51与第二贯穿空间52彼此相互贯通,该贯通的空间具有四个与外界连通的开口。第三贯穿空间61连通于第四贯穿空间62,即:第三贯穿空间61与第四贯穿空间62彼此相互贯通,该贯通的空间亦具有四个与外界连通的开口。有利于模具制作,并方便于卡头1的浇注成型。第一贯穿空间51、第二贯穿空间52、第三贯穿空间61以及第四贯穿空间62匹配于扎带2的宽度,方便于装配扎带2。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贯穿空间51与第二贯穿空间52亦可以层叠布置,即:第一贯穿空间51与第二贯穿空间52单独开设于第一连接部5,且彼此不相通,该第一连接部5可同时装配两个扎带2,两个扎带呈十字型装配于第一连接部5,以增加对线束的捆扎牢固性。同理:第三贯穿空间61与第四贯穿空间62亦可以层叠布置,即:第三贯穿空间61与第四贯穿空间62单独开设于第二连接部6,且彼此不相通,该第二连接部6亦可以同时装配两个扎带2,两个扎带2呈十字型装配于第二连接部6,以增加对线束的捆扎牢固性。

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5设有第一定位块53,当扎带2贯穿于第一贯穿空间51或第二贯穿空间52装配于卡头1时,第一定位块53顶持于扎带2上的卡齿,对扎带2起到进一步锁紧的作用,防止扎带2相对卡头1的第一连接部5窜动,以提高线束固定的牢靠性。该第一定位块53呈凸起的半球体。

第二连接部6亦设有第二定位块63,当扎带2贯穿于第三贯穿空间61或第四贯穿空间62装配于卡头1时,第二定位块63顶持于扎带2上的卡齿,对扎带2起到进一步锁紧的作用,防止扎带2相对卡头1的第二连接部6窜动,以提高线束固定的牢靠性。该第二定位块63亦呈凸起的半球体。

参阅图5、图6及图8,本实施例中,卡夹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臂41和第二卡臂42。卡夹4通过金属板弯折设置,第一卡臂41和第二卡臂42呈对折结构。第一卡臂41卡持于第一卡体31,第二卡臂42卡持于第二卡体32,以将卡夹4装配于U型卡套3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卡体31的底端设有固定第一卡臂41的第一弯钩34,第二卡体32的底端设有固定第二卡臂42的第二弯钩35。第一弯钩34和第二弯钩35相对设置,以配合组装卡夹4,提高卡夹装配的牢靠性。

参阅图8及图9,第一卡体31设有第一限位块(图中未示出),第一卡臂41设有卡合于第一限位块的第一限位槽43。第二卡体32设有第二限位块36,第二限位块36与第一限位块相对设置。第二卡臂42设有卡合于第二限位块36的第二限位槽44。卡夹4自U型卡套3的下方向上组装于U型卡套3内,通过第一限位槽43卡合于第一限位块以及第二限位槽44卡合于第二限位块36,可以限制卡夹4相对U型卡套3前后移动,进一步提高卡夹装配的牢靠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卡臂41设有向第二卡臂42方向弯折的第一卡齿411、第二卡齿412以及第三卡齿413。第二卡臂42设有向第一卡臂41方向弯折的第四卡齿421、第五卡齿422以及第六卡齿423。第一卡齿411与第四卡齿421相对设置,第二卡齿412与第五卡齿422相对设置,第三卡齿413与第六卡齿423相对设置。装配人员将卡头1卡接于钣金边缘时,三组相对设置的卡齿分别抵持于钣金的两侧,并呈张口状态,抵压于钣金面形成压紧力,利用卡齿和钣金面咬合防止卡头1松脱于钣金,提高了装配卡头1的牢靠性。不同宽度的U型卡套3及卡夹4可安装于不同厚度范围的钣金边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