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物低压高温蒸压养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3639发布日期:2019-04-05 21:40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绿色生物低压高温蒸压养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生物低压高温蒸压养护系统。



背景技术:

高寒低压地区大多属于温带和寒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季节变化不明显,年温差小而日温差大,雨季分明和高山地区高差大,气候垂直变化极为明显等特点。由于地理环境特殊,地貌差异悬殊,构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新浇筑混凝土初凝后产生水化热,内部温度高,此时若外部温度得不到保障,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差裂缝。裂缝的存在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力学性能。地处高海拔、高寒地区混凝土内部及外界温差控制尤为关键。由于混凝土浇筑后随着时间增长,温度逐步升高,高寒地区外在温度过低(尤其冬季)。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后混凝土表面会产生大量温差裂缝,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力学性能。单从原材料、配合比方面无法解决温差过大问题,所以必须改变外在温度,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相对平衡,从而解决混凝土表面温差裂缝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生物低压高温蒸压养护系统,解决传统喷淋养护只解决了混凝土初凝过程中表面水化热造成的收缩裂缝,在高寒低压地区水温较低加大了新浇筑混凝土内外温差,温差裂缝容易出现扩张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绿色生物低压高温蒸压养护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蒸压管道系统、保温棚和智能测温系统构成,t梁设置在保温棚内,保温棚通过蒸压管道系统与蒸汽发生器连接,保温棚内设置有智能测温系统,智能测温系统与蒸汽发生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生物燃烧器和低压高温锅炉,低压高温锅炉选用立式生物燃料低压高温锅炉,燃料由炉门投入在炉膛内层状燃烧,炉膛内布置有横水管,高温烟气对横水管进行横向冲刷并进行充分对流换热,再进入烟气集箱,烟气集箱中设置集气箱,烟气冲刷集气箱,气最后排入大气。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发生器选用燃料原料为农林剩余物,原料经过切片、粉碎、除杂、细粉、混合、调质、烘干、挤压、包装制备。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发生器工作包括以下过程:预制梁浇筑完成后,连接好立式生物燃料低压高温锅炉和生物质燃烧机,立式生物燃料低压高温锅炉燃料仓加满燃料,将生物质燃烧机出火口对立式生物燃料低压高温锅炉燃烧仓,布设好蒸汽管道,并对梁体进行封闭式篷布覆盖,查看锅炉内水位线,准备工作完毕后,启动燃烧机点火开关,观测水温上升情况,水温达到90℃即可打开供蒸汽阀门进行供蒸汽,测量新浇筑混凝土内部温度及外围环境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蒸压管道系统是将立式生物燃料低压高温锅炉蒸汽出口采用同径钢管接出,接好分管,接8根分管备用,将帆布橡胶管与三通钢管连接,三通管间距5米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棚在t梁浇筑完成后用养生篷布覆盖,并将连接好的帆布橡胶管从模板两侧布置好,连接橡胶管与蒸汽出口分管。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测温系统包括蒸汽养护和温湿监控,具体步骤如下:

(1)混凝土蒸养分为静停、升温、恒温、降温4个阶段;

a、静停阶段:

保温棚内的温度先保持在10℃~20℃,时间为2~6h;

b、升温阶段:

静停后再逐渐增大送气量,温度逐渐上升,升温速度不大于15℃/h,升温过程直至棚内温度至50℃;

c、恒温阶段:

升温后调整送气量,保持棚内温度在40℃~50℃,直至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降温脱模强度,恒温时间不少于26h;

d、降温阶段:

当砼强度达到脱模强度后,逐渐减小送气量,降温开始4h内,速度为5℃/h,其后可按10℃/h进行,直至使梁体、棚内与外界温度差不大于20℃时止;

(2)蒸养过程:监控保温棚内温度的变化情况,每1~2h测一次温度,并做好记录;

a、t梁养护系统:

梁浇筑完成后立即搭设暖棚进入增温养生,养生采用蒸汽养生,梁场内制梁台座两侧铺设蒸汽管道,管道每1m设置1处透气孔,并在管道前设置蒸汽阀门,随时调整蒸汽排出量以控制养生温度,蒸汽养生时混凝土的升降温速度分别不超过10℃/h和15℃/h;蒸汽养生温度不超过80℃,养生时间控制以使混凝土设计强度的80%为宜;

b、智能温控:

温度进行控制,7天温度不得低于25℃;现场要每两个小时观测、记录温度数据;预应力管道压浆在暖棚内白天进行真空压浆,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小时每一小时测温一次;压浆水温进行每盘浆拌和用水控制测量,并每半小时测一次浆体温度加以校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生物质燃料低压高温锅炉使用于高海拔、高寒地区预制t梁混凝土养护,不仅解决了因温差变化大及混凝土内表温差大引起的混凝土表面、深层开裂问题,同时大大节约了工期和成本。

2、生物质燃料低压高温锅炉应用于高海拔、高寒地区混凝土养护,燃烧机可调节温差,生物质颗粒燃料是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农林剩余物制成成型环保燃料、热值高、燃烧充分的燃料且是一种洁净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无污染,燃烧耗材低,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缩短了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蒸汽发生器、2-蒸压管道系统、3-保温棚、4-智能测温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绿色生物低压高温蒸压养护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1、蒸压管道系统2、保温棚3和智能测温系统4构成,t梁设置在保温棚3内,保温棚3通过蒸压管道系统2与蒸汽发生器1连接,保温棚3内设置有智能测温系统4,智能测温系统4与蒸汽发生器1电连接;在t梁浇筑完成后保温棚3,保温棚3内由蒸压管道系统2通入蒸汽发生器1的蒸汽进行高温蒸压养护,且同时智能测温系统4对保温棚3进行监测,利于t梁浇筑完成后的高温蒸压养护,生物质燃料低压高温锅炉使用于高海拔、高寒地区预制t梁混凝土养护,不仅解决了因温差变化大及混凝土内表温差大引起的混凝土表面、深层开裂问题,同时大大节约了工期和成本。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蒸汽发生器1包括生物燃烧器和低压高温锅炉,低压高温锅炉选用立式生物燃料低压高温锅炉,燃料由炉门投入在炉膛内层状燃烧,炉膛内布置有横水管,高温烟气对横水管进行横向冲刷并进行充分对流换热,再进入烟气集箱,烟气集箱中设置集气箱,烟气冲刷集气箱,气最后排入大气;低压高温锅炉选用lsg0.35-0.09-bmf立式生物燃料低压高温锅炉,燃料由炉门投入在炉膛内层状燃烧,炉膛内布置有横水管,高温烟气对横水管进行横向冲刷并进行充分对流换热,然后进入烟气集箱,烟气集箱中设置集气箱,烟气冲刷集气箱,降低了烟气温度,提高蒸汽温度,烟气最后排入大气,锅炉负荷适应能力强,在60-100%额定负荷范围内均能安全正常运行,蒸汽温度可达到170℃以上。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蒸汽发生器1选用燃料原料为农林剩余物,原料经过切片、粉碎、除杂、细粉、混合、调质、烘干、挤压、包装制备;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经切片、粉碎、除杂、细粉、混合、调质、烘干、挤压、包装的工艺,最后制成成型环保燃料,燃料的热值高、燃烧充分、且是一种洁净低碳的可再生能源,燃烧时间长,强化燃烧,炉膛温度高,而且经济实惠,同时对环境无污染。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蒸汽发生器1工作包括以下过程:预制梁浇筑完成后,连接好立式生物燃料低压高温锅炉和生物质燃烧机,立式生物燃料低压高温锅炉燃料仓加满燃料,将生物质燃烧机出火口对立式生物燃料低压高温锅炉燃烧仓,布设好蒸汽管道,并对梁体进行封闭式篷布覆盖,查看锅炉内水位线,准备工作完毕后,启动燃烧机点火开关,观测水温上升情况,水温达到90℃即可打开供蒸汽阀门进行供蒸汽,测量新浇筑混凝土内部温度及外围环境温度;如内外温差大于20℃,及时供蒸汽,确保内外温差平衡,如气温过高及时调节燃烧机燃烧档位,减小燃烧速率,过程中随时监测温度,如过高或过低及时调整。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蒸压管道系统2是将立式生物燃料低压高温锅炉蒸汽出口采用同径钢管接出,接好分管,接8根分管备用,将帆布橡胶管与三通钢管连接,三通管间距5米一个;锅炉安装在通风良好,光线充足,距人口集聚处远离的房内,应有足够的照明、降温和防冻措施,将锅炉蒸汽出口采用同径钢管接出,并接好分管,接8根分管备用,将帆布橡胶管与三通刚管连接,三通管间距5米一个,利于蒸压管道的布设,且利于养护。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保温棚3在t梁浇筑完成后及养生篷布覆盖,并将连接好的帆布橡胶管从模板两侧布置好,连接橡胶管与蒸汽出口分管;利于养护。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6的基础上,所述智能测温系统4包括蒸汽养护和温湿监控,具体步骤如下:

(1)混凝土蒸养分为静停、升温、恒温、降温4个阶段;

a、静停阶段:

保温棚内的温度先保持在10℃~20℃,时间为2~6h;

b、升温阶段:

静停后再逐渐增大送气量,温度逐渐上升,升温速度不大于15℃/h,升温过程直至棚内温度至50℃;

c、恒温阶段:

升温后调整送气量,保持棚内温度在40℃~50℃,直至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降温脱模强度,恒温时间不少于26h;

d、降温阶段:

当砼强度达到脱模强度后,逐渐减小送气量,降温开始4h内,速度为5℃/h,其后可按10℃/h进行,直至使梁体、棚内与外界温度差不大于20℃时止;

(2)蒸养过程:监控保温棚内温度的变化情况,每1~2h测一次温度,并做好记录;

a、t梁养护系统:

梁浇筑完成后立即搭设暖棚进入增温养生,养生采用蒸汽养生,梁场内制梁台座两侧铺设蒸汽管道,管道每1m设置1处透气孔,并在管道前设置蒸汽阀门,随时调整蒸汽排出量以控制养生温度,蒸汽养生时混凝土的升降温速度分别不超过10℃/h和15℃/h;蒸汽养生温度不超过80℃,养生时间控制以使混凝土设计强度的80%为宜;

b、智能温控:

温度进行控制,7天温度不得低于25℃;现场要每两个小时观测、记录温度数据;预应力管道压浆在暖棚内白天进行真空压浆,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小时每一小时测温一次;压浆水温进行每盘浆拌和用水控制测量,并每半小时测一次浆体温度加以校核;

静停阶段即使保温棚内的温度先保持在10℃~20℃,时间为2~6h;升温阶段经静停之后再逐渐增大送气量,使温度逐渐上升,升温速度不大于15℃/h,防止升温过快,也不用蒸气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使混凝土表面急剧凝固而产生裂纹,升温过程直至棚内温度至50℃;恒温阶段是升温过后调整送气量,保持棚内温度在40℃~50℃,直至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降温脱模强度,恒温时间一般不少于26h。降温阶段是当砼强度达到脱模强度后,逐渐减小送气量,降温速度不宜太快,降温开始4h内,速度为5℃/h左右,其后可按10℃/h进行,直至使梁体、棚内与外界温度差不大于20℃时止;在蒸养过程中,专人随时监控保温棚内温度的变化情况,每1~2h测一次温度,并做好记录;t梁养护系统是梁浇筑完成后立即搭设暖棚进入增温养生,养生采用蒸汽养生,梁场内制梁台座两侧铺设蒸汽管道,管道每1m设置1处透气孔,并在管道前设置蒸汽阀门,随时调整蒸汽排出量以控制养生温度,蒸汽养生时,因梁体的表面系数较大,蒸汽养生时混凝土的升降温速度分别不超过10℃/h和15℃/h,且严禁温度的突然升降;水灰比适当调小,梁体的边缘、端部及边角处等易冷却的部位,特别加强保温,禁止往混凝土里洒水;蒸汽养生温度不超过80℃,养生时间控制以使混凝土设计强度的80%为宜;智能温控中梁的养生由专人负责,随时注意监测温度情况,对温度进行控制,7天温度不得低于25℃,为防止产生温差裂缝,梁表面和内部温度差不宜超过25℃,现场负责人员要每两个小时观测、记录温度数据,预应力管道压浆在暖棚内白天进行真空压浆,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小时每一小时测温一次;压浆水温进行每盘浆拌和用水控制测量,并每半小时测一次浆体温度加以校核,期间不得撤除暖棚、并须保持梁体两端覆盖严实。封端混凝土采用暖棚内施工,塑料布覆盖养生。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