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压釜余气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98320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压釜余气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蒸压釜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蒸压釜、软水池、锅炉,所述蒸压釜通过余气输入管一与设置在软水池中的散热管一的一端连通,所述散热管一的另一端与余气输出管一一端连通,余气输出管一的另一端从回收罐顶部穿入,回收罐顶端另设置余气输入管二,所述余气输入管二连通回收罐和软水池,与软水池内设的散热管二一端连通,散热管二的另一端与余气输出管二连通,所述余气输出管二从回收罐靠近余气输出管一的位置穿入,所述回收罐还设有排气管和排水管,所述的排水管设置在回收罐的底部,所述排气管和排水管上分别设有压力控制开关一和排水管开关;所述软水池通过软水排水管与锅炉连通,软水排水管上设有压力控制开关二;所述软水池还设有的补水管,补水管上设有补水泵。
【专利说明】
一种蒸压釜余气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量回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蒸压釜余气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蒸压釜又称蒸养釜,是一种体积庞大、重量较大的大型压力容器。蒸压釜用途十分广泛,大量应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管粧、灰砂砖等建筑材料的蒸压养护。由于体积大,在工作过程中消耗蒸汽量很大。但是,由于是直接加热,蒸汽在与产品换热后产生的冷凝水受到污染而且污染物较复杂,冷凝水不能直接回收进入锅炉利用。蒸压釜的每个生产周期总有大量余热,仅余汽和冷凝水部分就约占35%,利用价值可观。所以现在很多使用单位直接排掉,这样造成浪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压釜余气回收利用系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技术中蒸压釜的余热直接排出,造成节能效益低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压釜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蒸压釜、软水池、锅炉,所述蒸压釜通过余气输入管一与设置在软水池中的散热管一的一端连通,使得蒸压釜中排出的高温的余气经过余气输入管一进入散热管一,余气通过散热管一与软水池中的水进行第一次热传递;
[0005]所述散热管一的另一端与余气输出管一的一端连通,余气输出管一的另一端从回收罐顶部穿入,回收罐顶端另设置余气输入管二,所述余气输入管二连通回收罐和软水池,与软水池内设的散热管二的一端连通,散热管二的另一端与余气输出管二连通,所述余气输出管二从回收罐靠近余气输出管一的位置穿入,因为蒸压釜中排出余气的速率快,使得余气经过散热管一进行第一次热传递后温度依旧较高,所以通过回收罐后可以起到减速的作用,同时余气经过散热管二与软水池中的水进行第二次热传递,甚至多次循环的热传递;
[0006]所述回收罐还设有排气管和排水管,所述的排水管设置在回收罐的底部,所述排气管和排水管上分别设有压力控制开关一和排水管开关,当回收罐中的气压到预设值时压力控制开关一自动开启放出余气,小于预设值后关闭,防止回收罐中气压过大;
[0007]所述软水池通过软水排水管与锅炉连通,软水排水管上设有压力控制开关二,所述软水池还设有的补水管,补水管上设有补水栗,当软水池中水压达到预设值后,压力控制开关二自动开启,小于预设值后关闭。
[000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可以是:
[0009]所述的软水池上还设有水位标一,当软水池中水温低于预设值时,开启补水栗,补充软水池中的水。
[00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可以是:
[0011]所述的回收罐上还设有水位标二,当软水池中水温高于预设值时,开启排水管开关,排出回收罐中的水。
[00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可以是:
[0013]所述的余气输出管一与余气输出管二的开口朝向一致,回收罐内正对余气输出管一与余气输出管二的开口朝向处还设有隔挡,隔挡的设置促使余气输出管一与余气输出管二排出的余气中的液态水与气态水分离。
[00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可以是:
[0015]所述的软水排水管上设有与压力控制开关并联的温感控制开关,使得软水池中水温达到预设值就自动开启温感控制开关,与压力控制开关共同控制。
[0016]本实用新型就是通过及时充分的利用余热,从而实现更大的节能效益。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18]图中符号说明:蒸压釜I,软水池2,回收罐3,排水管31,排水管开关311,锅炉4,余气输入管一 51,余气输出管一 52,余气输入管二 53,余气输出管二 54,排气管55,压力控制开关一 551,散热管一 61,散热管二 62,软水排水管71,温感控制开关711,压力控制开关二 712,补水管72,补水栗72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20]下面结合附图并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002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压釜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蒸压釜1、软水池2、锅炉4,所述蒸压釜I通过余气输入管一 51与设置在软水池2中的散热管一 61的一端连通,所述散热管一 61的另一端与余气输出管一 52—端连通,余气输出管一 52的另一端从回收罐3顶部穿入,回收罐3顶端另设置余气输入管二53,所述余气输入管二53连通回收罐3和软水池2,与软水池2内设的散热管二 62—端连通,散热管二 61的另一端与余气输出管二 54连通,所述余气输出管二 54从回收罐3靠近余气输出管一 52的位置穿入,所述回收罐3还设有排气管55和排水管31,所述的排水管31设置在回收罐3的底部,所述排气管55和排水管31上分别设有压力控制开关一 551和排水管开关311;所述软水池2通过软水排水管71与锅炉4连通,软水排水管71上设有压力控制开关二712;所述软水池2还设有的补水管72,补水管72上设有补水栗721。
[002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可以是:
[0023]所述的软水池2上还设有水位标一 21。
[002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可以是:
[0025]所述的回收罐3上还设有水位标二 33。
[0026]所述的余气输出管一52与余气输出管二54的开口朝向一致,回收罐3内正对余气输出管一 52与余气输出管二 54的开口朝向处还设有隔挡32。
[002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可以是:
[0028]所述的软水排水管71上设有与压力控制开关712并联的温感控制开关711。
[0029]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一种蒸压釜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蒸压釜(I)、软水池(2)、锅炉(4),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压釜(I)通过余气输入管一 (51)与设置在软水池(2)中的散热管一 (61)的一端连通,所述散热管一 (61)的另一端与余气输出管一 (52)—端连通,余气输出管一 (52)的另一端从回收罐(3)顶部穿入,回收罐(3)顶端另设置余气输入管二(53),所述余气输入管二(53)连通回收罐(3)和软水池(2),与软水池(2)内设的散热管二(62) —端连通,散热管二(61)的另一端与余气输出管二(54)连通,所述余气输出管二(54)从回收罐(3)靠近余气输出管一(52)的位置穿入,所述回收罐(3)还设有排气管(55)和排水管(31),所述的排水管(31)设置在回收罐(3)的底部,所述排气管(55)和排水管(31)上分别设有压力控制开关一 (551)和排水管开关(311);所述软水池(2)通过软水排水管(71)与锅炉(4)连通,软水排水管(71)上设有压力控制开关二(712);所述软水池(2)还设有的补水管(72),补水管(72)上设有补水栗(7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压釜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水池(2)上还设有水位标一(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压釜余气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罐(3)上还设有水位标二(3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压釜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气输出管一(52)与余气输出管二(54)的开口朝向一致,回收罐(3)内正对余气输出管一(52)与余气输出管二 (54)的开口朝向处还设有隔挡(3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压釜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水排水管(71)上设有与压力控制开关(712)并联的温感控制开关(711)。
【文档编号】F22D1/00GK205480927SQ201620259457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0日
【发明人】陈国峰
【申请人】遵义县大鼎正新型环保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