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电缆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15102发布日期:2020-01-31 19:0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电缆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缆施工的辅助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电缆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输变电工程的大面积建设,为满足供电可靠性和城市环境美化等要求,电力电缆因其具有隐蔽耐用、安全可靠、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输变电工程中。尤其是城郊地区的高压线路一般均是采用地下电缆敷设,这就要求高压输电线路必须能够实现地下电缆部分和地上架空线路部分的切换连接,因此,需通过电缆终端将电力电缆与架空输电线路连接在一起。

电缆终端支撑平台是用来支撑安装电缆终端头和线路避雷器的,一般将电缆终端支撑平台固定在电缆终端塔上,该方法可有效节约土地的使用面积,减少占地。在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的施工过程中,对外界环境中的温湿度、灰尘浓度等要求比较高,需使用具备防风、防水,防灰尘等性能的密闭性施工平台才能进行施工作业。而现有的电缆施工作业平台一般是采用脚手架、木板以及防水布等材料搭建完成,搭建时间久、搭建质量不高、并且施工人员需要长时间进行高空作业安全风险极大,此外施工过程中无法实时自动的调节作业平台内部的温湿度,难以达到户外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的施工工艺要求。

实际工程中无论是冷缩式电缆终端还是热缩式电缆终端均对施工环境要求比较高,外界环境的温湿度、降雨、风沙、灰尘等均会对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的安装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当作业平台内部的湿度过高或有灰尘风沙侵入时,潮气或灰尘杂质一旦入侵到电缆终端或中间接头内部时,会对电缆终端或中间接头造成一定的缺陷,使其绝缘性能大大降低,极易造成绝缘击穿事故的发生。根据实际运行经验可知,因施工环境不佳、安装工艺不当所造成的电缆终端绝缘击穿事故的比例高达40%,此类电缆终端缺陷在竣工验收时比较隐蔽难以被发现,因此在电缆终端或中间接头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好环境因素和施工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快速电缆施工平台,旨在克服以上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快速电缆施工平台,包括支撑组件、外罩支撑组件的支撑布、作业平台、温控系统和电源,支撑组件的一端与铁塔塔材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作业平台可拆卸式连接;作业平台、支撑组件和支撑布构成一个密闭空间,以供施工作业;温控系统设于密闭空间,其与电源连接,以供密闭空间的温度自动调控。

优选地,所述温控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模块和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温度传感器采集密闭空间的温度并将之传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密闭空间的温度向温度调节模块发出温度调控指令,以将密闭空间的温度调控在电缆施工所需的环境温度。

优选地,所述温控系统还包括湿度传感器和湿度调节模块,湿度传感器和湿度调节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湿度传感器采集密闭空间的湿度并将之传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密闭空间的湿度向湿度调节模块发出湿度调控指令,以将密闭空间的湿度调控在电缆施工所需的环境湿度。

优选地,还包括与电源电连接的照明,所述照明可拆卸式设于支撑组件,或者是,镶嵌于支撑布的顶部和/或四周。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斜梁式部件和顶式部件,斜梁式部件包括数根纵向支撑杆,数根纵向支撑杆绕支撑布四周排列,每根支撑杆的一端与铁塔塔材横向固定,其另一端与作业平台可拆卸式连接,顶式部件设有横向设置的骨架,骨架的自由端分别与支撑杆可活动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式部件呈伞状骨架,其伞沿分别与支撑杆可活动地连接,其伞中心轴的自由端支撑于作业平台。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作业平台上分布有数个螺栓孔,支撑组件的所述另一端通过螺栓孔与作业平台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布采用具有防水、防风的布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支撑布设有可收合的拉链。

本发明通过支撑组件的一端与电缆施工附近的铁塔塔材固定连接,先圈好施工空间的所需范围;再将作业平台固定于支撑组件的另一端;通过作业平台、支撑组件和支撑布构成一个密闭空间,提供施工作业的密闭空间;通过温控系统提供施工作业所需的环境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快速电缆施工平台,包括支撑组件2、外罩支撑组件2的支撑布1、作业平台3、温控系统5和电源,支撑组件2的一端与铁塔塔材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作业平台3可拆卸式连接;作业平台3、支撑组件2和支撑布1构成一个密闭空间,以供施工作业;温控系统5设于密闭空间,其与电源连接,以供密闭空间的温度自动调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支撑组件2的一端与电缆施工附近的铁塔塔材固定连接,先圈好施工空间的所需范围;再将作业平台3固定于支撑组件2的另一端;通过作业平台3、支撑组件2和支撑布1构成一个密闭空间,提供施工作业的密闭空间;通过温控系统5提供施工作业所需的环境温度。

本发明通过采用由支撑组件2支撑的支撑布1为施工空间遮风挡雨、还可防风、防沙、防飘浮物的干扰;通过温控系统5提供施工作业所需的环境温度。

优选地,所述温控系统5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模块和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温度传感器采集密闭空间的温度并将之传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密闭空间的温度向温度调节模块发出温度调控指令,以将密闭空间的温度调控在电缆施工所需的环境温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温控系统5具体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模块和控制模块,通过三者之间的连接关系,实现温度调控功能。

优选地,所述温控系统5还包括湿度传感器和湿度调节模块,湿度传感器和湿度调节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湿度传感器采集密闭空间的湿度并将之传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密闭空间的湿度向湿度调节模块发出湿度调控指令,以将密闭空间的湿度调控在电缆施工所需的环境湿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包括湿度传感器和湿度调节模块,通过两者与控制模块的连接关系,实现对密闭空间的湿度调控,进一步地为电缆施工提供适宜的环境。

优选地,还包括与电源电连接的照明6,所述照明6可拆卸式设于支撑组件2,或者是,镶嵌于支撑布1的顶部和/或四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照明6的设置,以保证在密闭空间施工作业的亮度。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斜梁式部件和顶式部件,斜梁式部件包括数根纵向支撑杆,数根纵向支撑杆绕支撑布四周排列,每根支撑杆的一端与铁塔塔材横向固定,其另一端与作业平台3可拆卸式连接,顶式部件设有横向设置的骨架,骨架的自由端分别与支撑杆可活动地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顶式部件采用横向设置的骨架搭建起平顶式的密闭空间。

优选地,所述顶式部件呈伞状骨架,其伞沿分别与支撑杆可活动地连接,其伞中心轴的自由端支撑于作业平台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顶式部件采用伞状骨架搭建起锥顶式的密闭空间。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式结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支撑杆采用可伸缩式结构,方便收纳,灵活支撑。

优选地,所述作业平台3上分布有数个螺栓孔,支撑组件的所述另一端通过螺栓孔与作业平台3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布1采用具有防水、防风的布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支撑布1设有可收合的拉链7。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业平台3通过螺栓孔与支撑组件2配合连接,形成承载平台。支撑布1通过拉链7收合,开闭密闭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