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装配式保温节能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7885发布日期:2020-04-21 21: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装配式保温节能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1),墙板(1)侧面开设数个矩形分布的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底面均开设第二凹槽(3),第一凹槽(2)外侧设置连接装置(4),连接装置(4)左侧面固定安装第一l形板(5),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3)与第一l形板(5)插接配合,连接装置(4)右端通过第二l形板(6)与保温墙板(7)连接,且位于最上方的保温墙板(7)顶面与搭建的临时房屋屋顶接触配合,保温墙板(7)左侧面固定安装数个第二l形板(6),第二l形板(6)的位置与连接装置(4)一一对应,第二l形板(6)内拐角处均通过铰接安装第一竖板(8),其中连接装置(4)包括箱体(41),箱体(41)右侧面开口,箱体(41)内部顶面开设导向槽(42),导向槽(42)侧面为圆弧凸起,且第二l形板(6)顶部侧面为圆弧凹槽,且圆弧凸起和圆弧凹槽相互配合,使第二l形板(6)顶部只能在导向槽(42)中左右移动,导向槽(42)上安装滑块(43),滑块(43)左侧面通过弹簧(44)与箱体(41)内部左侧面固定连接,滑块(43)底面固定安装第二竖板(45),第二竖板(45)底面通过铰接安装连杆(46),连杆(46)只能相对于第二竖板(45)左右转动,第二竖板(45)与连杆(46)的铰接处安装限位块(47),限位块(47)使连杆(45)无法转到第二竖板(45)右侧,箱体(1)开口处安装水平的挡板(48),第一竖板(8)在竖直状态的时候其下端低于挡板(48)顶面,挡板(48)前后侧面与箱体(41)内部固定连接,挡板(48)左端面呈弧面,挡板(48)左侧下方设置前后方向的转轴(49),转轴(49)两端通过轴承与箱体(41)连接,转轴(49)一端固定安装第一棘轮(410),第一棘轮(410)上方设置棘爪(411),棘爪(411)通过转轴与箱体(41)内壁连接,第一棘轮(410)与棘爪(411)相互配合,转轴(49)周向方向设置均布的数个前后方向的长板(412),转轴(49)对应连杆(45)的位置处固定套装第二棘轮(413),连杆(45)底端与第二棘轮(413)相配合,挡板(48)斜上方设置横杆(414),横杆(414)一端与箱体(41)内部固定连接,第二竖板(45)对应横杆(414)处开设第三凹槽(4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保温节能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棘轮(413)为八个齿,且与连杆(45)接触的齿的相邻的两个齿的顶端与连杆(45)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保温节能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竖板(8)的铰接处安装扭簧,使第一竖板(8)始终有向第二l形板(6)竖直板转动的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保温节能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板(412)远离转轴(49)的一端与侧面呈一定角度,且长板(412)运动到挡板(48)的位置时,且一端呈水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保温节能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竖板(8)底端面呈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保温节能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墙板(7)四周呈阶梯状,且相对边之间阶梯相反,上方的阶梯位于外侧,下方的阶梯位于内侧,前方的阶梯位于外侧,后方的阶梯位于内侧。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装配式保温节能墙板,包括墙板,墙板侧面开设数个矩形分布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面均开设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外侧设置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左侧面固定安装第一L形板,连接装置右端通过第二L形板与保温墙板连接,且位于最上方的保温墙板顶面与搭建的临时房屋屋顶接触配合,保温墙板左侧面固定安装数个第二L形板。本发明可以在不破坏保温墙板表面的情况下安装在连接装置上,而且安装在四周的保温墙板与屋顶顶面没有间隙,能够提高保温墙板的保温效果,连接装置也能够快速安装在墙板上,且使用方便,只需要通过推动保温墙板即可实现安装和拆卸,而且保温墙板也方便运输和搬运,保温墙板与墙板之间存在一定间隙,能够起到一定的隔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董峻岩;李克超;张天天;全震;孙丹丹;孙睿珩;张宁;万传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工程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23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