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5268发布日期:2020-04-14 21:1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预制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需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进行装配,就完成了房屋的建造。这种将预制件在工地装配形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

然而,预制梁柱之间的拼装,涉及到预制柱的吊装和预制梁的吊装等技术难题。预制柱在吊装时,容易出现柱筋和吊索之间发生碰撞的情况,影响吊装效率;预制梁在吊装时,容易出现预制梁放置不到位,调整耗时长,影响施工效率;况且,在现浇时,需要进行复杂的支撑,不仅安全风险高,而且还会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预制件安装结构。该预制件安装结构,吊装方便,施工效率高。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制件安装结构,包括预制柱和预制梁;及辅助安装装置,辅助安装装置包括支撑架和u型架,支撑架设于预制柱的侧部,u型架设于支撑架,u型架设有第一调节螺栓,第一调节螺栓与u型架的侧板螺接,预制梁的一端搭设于u型架的u型槽内,第一调节螺栓在u型架的侧板上伸缩调节,使第一调节螺栓的一端抵压预制梁,以调整预制梁的位置。

上述预制件安装结构,支撑架设在预制柱的侧部,当吊装支撑架以吊装预制柱时,避免了吊索与预制柱的端部柱筋发生碰撞,吊装方便;吊装预制梁时,通过第一调节螺栓的伸缩调节,能够直接调整预制梁的水平放置位置,提高了调整效率,从而提升了整体的装配施工效率。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包括固定板和支撑板,固定板与预制柱可拆卸固定,支撑板与固定板呈夹角固定,支撑板和固定板之间还设有加强板,u型架可拆卸固设于支撑板;或u型架与支撑架一体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u型架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固设于底板的相对两端,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形成u型槽,底板与支撑板可拆卸固定;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调节螺栓,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还均固设有至少一个螺帽,第一调节螺栓与螺帽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制件安装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支撑板设有吊孔,底板设有与吊孔对应的紧固孔,紧固件与吊孔和紧固孔配合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板设有间隔的至少两个第一通孔,底板设有间隔的至少两个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孔为螺孔或/和第二通孔为螺孔,预制件安装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调节螺栓,第二调节螺栓与第一通孔或/和第二通孔螺接,使第二调节螺栓伸缩移动,以调节预制梁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制件安装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调节螺栓,支撑板的下表面设有间隔的至少两个支撑块,支撑块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螺孔,第二调节螺栓与支撑块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辅助安装装置为多个,辅助安装装置设于预制柱的外周,预制梁为多个,并与辅助安装装置对应设置,相邻辅助安装装置之间还设有缝隙模板,缝隙模板设有第一弯折部,以形成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分别与u型架的侧板对接,使多个预制梁的一端、预制柱的一端和多个缝隙模板配合形成梁柱节点浇筑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缝隙模板还设有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第二弯折部设于第一弯折板,以形成第三弯折板,第三弯折部设于第二弯折板以形成第四弯折板,第三弯折板和第四弯折板配合于预制梁的侧部和u型架的侧板之间的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之间呈垂直设置,第三弯折板和第一弯折板之间呈垂直设置,第四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之间呈垂直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预制件安装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预制件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预制件安装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图1实施例中的进行预制柱吊装施工时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支撑架和u型架一体设置的结构图;

图6为实施例中u型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支撑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缝隙模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辅助安装装置,100、支撑架,110、固定板,111、固定安装孔,120、支撑板,121、吊孔,130、第一通孔,140、第二调节螺栓,150、加强板,160、支撑块,200、u型架,210、第一侧板,220、第二侧板,230、底板,231、紧固孔,232、第二通孔,240、u型槽,250、第一调节螺栓,260、螺帽,300、缝隙模板,310、第一弯折部,311、第一弯折板,312、第二弯折板,320、第二弯折部,321、第三弯折板,330、第三弯折部,331、第四弯折板,400、预制柱,500、预制梁,600、梁柱节点浇筑空间,700、吊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称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连接”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预制件安装结构,包括预制柱400和预制梁500;及辅助安装装置10,辅助安装装置10包括支撑架100和u型架200,支撑架100设于预制柱400的侧部,u型架200设于支撑架100,u型架200设有第一调节螺栓250,第一调节螺栓250与u型架200的侧板螺接,预制梁500的一端搭设于u型架200的u型槽240内,第一调节螺栓250在u型架200的侧板上伸缩调节,使第一调节螺栓250的一端抵压预制梁500,以调整预制梁500的位置,具体为调整预制梁500的水平放置位置。

该预制件安装结构,支撑架100设在预制柱400的侧部,当吊装支撑架100以吊装预制柱400时,避免了吊索700与预制柱400的端部柱筋发生碰撞,吊装方便;吊装预制梁500时,通过第一调节螺栓250的伸缩调节,能够直接调整预制梁500的水平放置位置,提高了调整效率,从而提升了整体的装配施工效率。

传统的预制柱400吊装施工,通常是在预制柱400的顶部设置吊点(吊点埋件),吊装时,吊索700很容易与预制柱400端部的柱筋发生碰撞,从而影响吊装效率;预制梁500的梁底支撑通常采用双排布置的支撑结构及横向方木的方式进行,在吊装预制梁500时,首先需要调整方木的标高,然后才能将预制梁500落在方木上,由于支撑结构及方木设置较多,架设过程和标高调整过程均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导致吊装效率极低;另外,由于预制梁500放置到方木上后,较多的方木提供了较多的支点,此时,若要进行预制梁500的位置调整,则非常困难。

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制件安装结构,应用于预制梁500和预制柱400的装配,尤其是节点位置的支撑对接,在吊装预制柱400时,支撑架100设在预制柱400的侧部,从而在吊装时,如图4所示,吊索700的一端支撑架100配合挂接,另一端与钢扁担连接,从而不会与预制柱400的柱筋之间发生碰撞,使吊装过程更加便捷顺利,提升了吊装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预制梁500在吊装后,其一端搭设在u型架200的u型槽240内,u型架200设在支撑架100上,由支撑架100提供u型架200的底部支撑,预制梁500的一端搭设在u型槽240内后,第一调节螺栓250在u型架200的侧板上进行伸缩移动,第一调节螺栓250伸缩时,其一端抵压预制梁500,从而通过抵压作用力调整预制梁500的位置,进而实现对预制梁500的水平位置调节(可以是微调),使预制梁500的位置更加精准,相比多支点的方木结构调整,大大提升了位置调节效率,使预制梁500的吊装效率也大大提升。

支撑架100设置在预制柱400的侧部,其主要起对u型架200的支撑作用,而u型架200通过u型槽240的设置,使预制梁500能够首先大致搭设在u型槽240内,实现预定位,然后再通过第一调节螺栓250微调,进而实现快速调整预制梁500位置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u型架200和u型槽240中的“u”并非限定该结构为严格的u形底部结构(指底部呈圆弧状),该叫法采用机械通用领域中的u型含义确定,如u型钢等的叫法,其中的u并非指底部只能为弧形,其可以是直角夹角的底部结构等,u型架200只要能够形成槽体,并使预制梁500的一端能够搭设即可,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u型架200的两个侧板均设有第一调节螺栓250,进而能够通过多个第一调节螺栓250对预制梁500进行更为精致的位置调节。

另外,辅助安装装置10可以设置多个,并分布在预制柱400的多个侧部,以实现多个预制梁500的吊装搭设;当然,预制梁500在吊装搭设时,预制梁500的两端可以分别搭设在两个间隔的预制柱400上的对应辅助安装装置10的u型架200上,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1、图2、图5和图7,支撑架100包括固定板110和支撑板120,固定板110与预制柱400可拆卸固定,支撑板120与固定板110呈夹角固定,支撑板120和固定板110之间还设有加强板150,u型架200可拆卸固设于支撑板120。

固定板110与预制柱400的侧面可拆卸固定,支撑板120与固定板110垂直一体固定,以起到对其上的u型架200的支撑作用;加强板150进一步提升了支撑能力。

进一步地,预制件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第一螺母预埋于预制柱400,固定板110设有固定安装孔111,第一螺栓通过固定安装孔111与第一螺母螺接,以将固定板110固设于预制柱400的侧面。

固定安装孔111可以设有多个,固定安装孔111也可以是螺孔,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5,u型架200与支撑架100一体设置。一体设置时,支撑板120作为u型架200的底板230,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5和图6,u型架200包括底板230、第一侧板210和第二侧板220,第一侧板210和第二侧板220分别固设于底板230的相对两端,第一侧板210、第二侧板220和底板230形成u型槽240,底板230与支撑板120可拆卸固定;第一侧板210和第二侧板220上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调节螺栓250,第一侧板210和第二侧板220上还均固设有至少一个螺帽260,第一调节螺栓250与螺帽260螺纹连接。

第一调节螺栓250可以只在第一侧板210上设置,也可以只在第二侧板220上设置,也可以在第一侧板210和第二侧板220上均设置。

螺帽260的设置提高了第一调节螺母的调节作用效果,避免在第一侧板210或第二侧板220上设置螺孔无法提供足够的阻力来保持调节后的位置的问题,满足精准调节的要求,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支撑架100可以是钢牛腿结构。

请参照图6和图7,预制件安装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支撑板120设有吊孔121,底板230设有与吊孔121对应的紧固孔231,紧固件与吊孔121和紧固孔231配合固定。

紧固件用于固定支撑板120和底板230,以将支撑架100和u型架200固定在一起。因此,紧固孔231和吊孔121可以均是通孔结构,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配合,以进行紧固;也可以其中之一为螺孔或均为螺孔,而紧固件为螺栓,不再赘述。

施工时,先在预制柱400上固定支撑架100;接着,如图4所示,通过支撑架100上的吊孔121与吊索700的配合进行吊装,以使预制柱400呈竖直方向设置;接着,再将u型架200固定在支撑架100上。此时,由于预制柱400已经吊装完毕,吊孔121的作用已经实现,后续则与紧固孔231配合,以实现紧固件的装配固定,从而将底板230和支撑板120固定在一起,实现将u型架200固定在支撑架100上的作用。

请参照图6和图7,支撑板120设有间隔的至少两个第一通孔130,底板230设有间隔的至少两个第二通孔232,第一通孔130和第二通孔232对应设置。

第一通孔130和第二通孔232用于实现对预制梁500的竖直方向放置位置的调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可以在支撑板120的底部设置螺母结构,螺母结构的设置位置与第一通孔130对应,并利用第二调节螺栓140与螺母结构的配合实现伸缩,以调整预制梁500的竖直方向设置位置。

另外,还可以通过以下两种具体实施方式实现:

第一种:第一通孔130为螺孔或/和第二通孔232为螺孔,预制件安装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调节螺栓140,第二调节螺栓140与第一通孔130或/和第二通孔232螺接,使第二调节螺栓140伸缩移动,第二调节螺栓140伸缩移动,以调节预制梁500的位置。

第二调节螺栓140的作用原理与第一调节螺栓250的作用原理类似,通过第二调节螺栓140的上下伸缩移动,使第二调节螺栓140的上端位于某个高度,从而调整好预制梁500的放置高度,至少两个第二调节螺栓140的设置,使预制梁500的一端可以平稳的在某个高度放置,若另一端同样有两个第二调节螺栓140,则四个第二调节螺栓140的上端均调节至某个相同高度,以使预制梁500的放置高度更加精准。

另外,实施时,紧固件可以形成第二调节螺栓140,紧固孔231为螺孔。该种情况下,紧固件也为第二调节螺栓140,此时,至少有三个第二调节螺栓140,三个第二调节螺栓140的上端确定一个平面,使预制梁500的竖直方向设置高度更加精准,不再赘述。

第二种,可以参照图5和图7,预制件安装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调节螺栓140,支撑板120的下表面设有间隔的至少两个支撑块160,支撑块160设有与第一通孔130对应的螺孔,第二调节螺栓140与支撑块160螺纹连接。

由于支撑板120的支撑作用有限,因此,设置支撑块160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提升第二调节螺栓140对预制梁500的支撑作用。

请参照图1至图4、图8,辅助安装装置10为多个,辅助安装装置10设于预制柱400的外周,预制梁500为多个,并与辅助安装装置10对应设置,相邻辅助安装装置10之间还设有缝隙模板300,缝隙模板300设有第一弯折部310,以形成第一弯折板311和第二弯折板312,第一弯折板311和第二弯折板312分别与u型架200的侧板对接,使多个预制梁500的一端、预制柱400的一端和多个缝隙模板300配合形成梁柱节点浇筑空间600。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施工的需要,预制柱400可以只对应一根或两根或三根或更多根的预制梁500,以满足实际的需要,因此,这里的多个可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传统的浇筑模板结构通常采用木模板加木方的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属于高空作业,不仅效率低,而且风险大(出现漏浆涨模),成本高。

本实施例中采用缝隙模板300进行模板的围设,缝隙模板300可以采用钢材等金属材质或带弹性材料制作,且在预制梁500吊装完毕后,将第一弯折板311和第二弯折板312插入对应位置即可完成围设,操作简单方便,人力物力消耗低,相比木模板的结构安全性更高。

第一弯折板311和第二弯折板312之间可以是垂直夹角设置,对应预制柱400的边角结构,以形成方形结构的梁柱节点浇筑空间600,不再赘述。

缝隙模板300主要用于填充相邻预制梁500的端部之间的缝隙,以进行后续的梁柱节点的浇筑施工,因此,缝隙模板300可以是任何能够实现封闭该缝隙作用的模板结构,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3和图8,缝隙模板300还设有第二弯折部320和第三弯折部330,第二弯折部320设于第一弯折板311,以形成第三弯折板321,第三弯折部330设于第二弯折板312以形成第四弯折板331,第三弯折板321和第四弯折板331配合于预制梁500的侧部和u型架200的侧板之间的间隙。

具体地,可以是:第三弯折板321和第一弯折板311之间呈垂直设置,第四弯折板331和第二弯折板312之间呈垂直设置。

u型架200的侧板(第一侧板210或第二侧板220)与预制梁500的侧部之间存在间隙,因此,缝隙模板300的第三弯折板321和第四弯折板331正好可以填充在对应的间隙内,在安装时,缝隙模板300直接插入对应缝隙内即可完成安装,不仅具有卡固的作用,还起到了对缝隙的填充作用。

当然,根据需要,还可以设置海绵胶条等结构实现对缝隙部位的全方位封堵,保证后续的浇筑施工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