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329940发布日期:2022-08-31 06:44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公开涉及涉及隔墙和楼板(floor slab)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建筑标准法》中规定了用于构成建筑物的墙壁的防耐火性能,就墙壁的结构和构成材料而言,需要遵守《建筑标准法》中规定的内饰限制和防耐火性能。例如,《建筑标准法》中,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指定的地域等对作为耐火建筑物或半耐火建筑物的整体建筑物的结构进行了规定,另外还从建筑物的用途、规模、防止火势蔓延、疏散、排烟、灭火等的观点出发,对与内饰材料、内壁结构、配件结构、配管贯穿部等相关的防耐火性能进行了规定。根据当前的《建筑标准法》,建筑物的内饰材料的不燃性能可分为预定的不燃等级(不燃材料、半不燃材料、及难燃材料)。此外,建筑物的墙壁的防耐火性能也被分类为预定的结构类别(耐火结构、半耐火结构、防火结构、半防火结构等)。
3.另一方面,从建筑物的轻量化的观点出发,轻质钢制的立柱(stud)的两个表面上安装了石膏板、硅酸钙板等的耐火板且藉由干式工法进行了施工的耐火隔墙被用作竖孔区域及其相邻空间之间的隔墙。该竖孔区域包括电梯竖井、楼梯室等,与其相邻的相邻空间包括电梯厅、通道、起居室等。
4.此外,当进行竖孔区域被隔墙隔开且与竖孔区域相邻的由钢筋混凝土等制成的楼板的上下布置有上下层房间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时,现场施工的楼板经常会出现施工误差。为此,难以与楼板的竖孔区域侧端面齐平地设置滑道(runner)以内嵌(嵌入)(build-in)立柱(故,立柱也与楼板的竖孔区域侧端面齐平),并且也难以在立柱上进行面对(面向)竖孔区域的墙壁材料的施工。因此,采用了如下方法,即,在使上下的滑道从楼板的竖孔区域侧端面向竖孔区域侧进行了伸出的状态下将上下的滑道设置在楼板上,并在上下的滑道内嵌入立柱,然后再针对上下的立柱进行面对竖孔区域的墙壁材料的施工。
5.这里,参见图1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图1是对竖孔区域和位于与竖孔区域相邻的楼板的上下的上下层房间进行隔开的现有的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的一例的纵剖面图。
6.图1中,竖孔区域10的左侧具有现场施工的钢筋混凝土制的楼板20,该楼板20被由h型钢等型钢材料形成的楼板梁25所支撑。用于对位于楼板20的上下的上下层房间13、15和竖孔区域10进行隔开的上方的第一隔墙30和下方的第二隔墙40分别与楼板20和楼板梁25连接,藉此可形成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90。
7.由于存在施工误差,钢筋混凝土制的楼板20在其竖孔区域侧端面21上具有凹凸。该凹凸不仅沿着图1所示的纵方向存在,而且在图1的纸面深度方向上也存在。为此,用于构成上方的第一隔墙30且由建筑用钢基材形成的下滑道31在从竖孔区域侧端面21向竖孔区域侧伸出了宽度t1的状态下被配设在楼板20的上表面上,并藉由螺钉、螺栓等的固定部件70被固定在楼板20上。
8.另一方面,在楼板梁25的上下的法兰(flange)25a中的比腹板(web)25b还靠近竖孔区域的一侧,藉由焊接等固定有滑道接受材料37a、37b。此外,由建筑用钢基材形成的上
下的楼板梁内滑道35在使双方的开口彼此面对的姿势下藉由螺钉、自攻螺钉等的固定部件70被固定在滑道接受材料37a、37b上。另外,在上下的楼板梁内滑道35的内部还配设有楼板梁内立柱36。这些上下的楼板梁内滑道35也在从楼板20的竖孔区域侧端面21向竖孔区域侧伸出了宽度t1的状态下被安装在滑道接受材料37a、37b上。
9.此外,在楼板梁25的下方的法兰25a的下表面上藉由焊接等固定有滑道接受材料37c。另外,用于构成下方的第二隔墙40且由建筑用钢基材形成的上滑道33在从竖孔区域侧端面21向竖孔区域侧伸出了宽度t1的状态下被配设在滑道接受材料37c上,并藉由螺钉、自攻螺钉等的固定部件70被安装在滑道接受材料37c上。
10.第一隔墙30中,在上方的上滑道(未图示)和下滑道31之间沿墙壁的宽度方向(图1的深度方向)隔开间隔地内嵌有多个(plural)第一立柱32,各第一立柱32的室内侧安装有第二墙壁材料60a。另一方面,第二隔墙40中,在下方的下滑道(未图示)和上滑道33之间沿墙壁的宽度方向(图1的深度方向)隔开间隔地内嵌有多个第二立柱34,各第二立柱34的室内侧安装有第三墙壁材料60b。
11.此外,在第一立柱32、第二立柱34、及楼板梁内立柱36的竖孔区域侧的端面上还安装有从第一立柱32跨着延伸设置至二立柱34且面对竖孔区域10的第一墙壁材料50。
12.第一墙壁材料50、第二墙壁材料60a、及第三墙壁材料60b中的任一种材料例如均具有由衬垫材料51、61、64和装饰材料52、62、65沿壁厚方向进行了层叠的层叠结构,并藉由螺钉、自攻螺钉等的固定部件70被固定在第一立柱32、第二立柱34、及楼板梁内立柱36上。这里,衬垫材料51、61、64和装饰材料52、62、65均可由石膏板形成,或者,衬垫材料51、61、64和装饰材料52、62、65中的一方由石膏板形成,另一方由硅酸钙板等形成。
13.用于形成上层房间的第二墙壁材料60a、第一立柱32、下滑道31和上滑道(未图示)、及第一墙壁材料50构成了第一隔墙30。另一方面,用于形成下层房间的第三墙壁材料60b、第二立柱34、上滑道33和下滑道(未图示)、及第一墙壁材料50构成了第二隔墙40。之后,藉由在楼板梁25的周围进行耐火涂料28的喷涂施工等,可形成具有耐火性能的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90。
14.如图2所示,对例如大规模地震时的较大的水平力h作用于第一隔墙30和第二隔墙40的情形进行了验证。下滑道31、上滑道33、及楼板梁内滑道35从楼板20的竖孔区域侧端面21向竖孔区域侧伸出了宽度t1。为此,水平力h作用于第一隔墙30等后,第一隔墙30等上会产生由水平力h引起的朝向面外方向的力矩。据此,由从第一立柱32、第二立柱34、及楼板梁内立柱36朝向面外方向的力矩所引起的推压力p就会作用至由建筑用钢基材形成的下滑道31、上滑道33、及楼板梁内滑道35的伸出侧的内角处。这样,藉由该推压力p,第一立柱32、第二立柱34、及楼板梁内立柱36的至少一部分就会以超过宽度t1的方式进一步向竖孔区域侧移动(错位),导致下滑道31、上滑道33、及楼板梁内滑道35的伸出位置的至少一部分发生弯折,从而向下方和上方进行变形(变形δ)。其结果为,第一立柱32、第二立柱34、及楼板梁内立柱36的至少一部分从下滑道31、上滑道33、及楼板梁内滑道35中发生脱离,导致连接结构90的至少一部分发生损坏。此外,考虑到施工性,第二立柱34的上端可在具有间隙(clearance)的状态下被嵌入上滑道33。另外,从该点来看,使第一立柱32的上端嵌入未图示的上滑道时和使楼板梁内立柱36的上端嵌入上方的楼板梁内滑道35时也都一样。为此,第一立柱32、第二立柱34、及楼板梁内立柱36的上端很容易从未图示的上滑道、上滑道33、
及上方的楼板梁内滑道35中发生脱离,这样,如上所述当较大的水平力h发生作用时,第一立柱32、第二立柱34、及楼板梁内立柱36就会从未图示的上滑道、上滑道33、及上方的楼板梁内滑道35中发生脱离,这也会导致连接结构90受损。
15.如上所述,在形成藉由使下滑道31、上滑道33等的一部分从楼板20的竖孔区域侧端面21伸出从而允许楼板20具有施工误差并可使上方的第一隔墙30和下方的第二隔墙40与楼板20连接的连接结构90的情况下,当发生大地震等时,存在会导致连接结构90受损的可能性。
16.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已经提出了一种具备耐火接合材料的耐火隔墙,该耐火接合材料可防止基材表面材料的横向接缝和室内装饰板的纵向接缝的相交处所发生的局部耐火性能的劣化,由此可提高隔墙的耐火性能。具体而言,耐火接合材料被插入至在上下的水平耐火区域之间进行延伸的耐火隔墙的纵向接缝内,隔墙由在水平耐火区域之间进行延伸的垂直的轴部件、沿横向方向进行了配向的基材表面材料、及形成在基材表面材料之上的室内装饰板构成。耐火接合材料具备:插入部,可插入至室内装饰板的边缘部和基材表面材料之间;及接缝底部部分,可对室内装饰板的纵向接缝的接缝底部进行遮盖(掩盖),其中,耐火接合材料至少布置在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的相交处的纵向接缝内,并可遮盖纵向接缝的接缝底部(例如,参见专利文件1)。
17.[引证文件]
[0018]
[专利文件]
[0019]
[专利文件1](日本)特开2002-30969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0020]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21]
根据专利文件1记载的耐火隔墙,当一侧的房间发生了火灾时,隔墙的整个背面的温度可较为平均地进行上升,不会出现局部高温区域,故可发挥较佳的耐火性能。但是,即使采用专利文件1记载的耐火隔墙,也无法消除参见图2所说明的上述问题,即,以允许楼板存在施工误差并可避免由设置于楼板的上下的滑道的变形所引起的连接结构受损的方式高精度地将面向竖孔区域的墙壁材料连接至上下的立柱这样的问题。
[0022]
本公开提供一种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据此,当发生大地震等时,即使在推压力从立柱作用于滑道的情况下,连接结构也不会因滑道的变形而受损,并且还可高精度地将面向竖孔区域的墙壁材料安装在立柱上。
[0023]
[技术方案]
[0024]
基于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其中,
[0025]
用于对竖孔区域和与该竖孔区域相邻且位于楼板的上下的上层房间和下层房间进行隔开的上方的第一隔墙和下方的第二隔墙连接于所述楼板,
[0026]
所述楼板的上方设置有可容纳用于形成所述第一隔墙的第一立柱的下端的下滑道,
[0027]
所述楼板的下方设置有可容纳用于形成所述第二隔墙的第二立柱的上端的上滑道,
[0028]
所述竖孔区域内,从所述第一立柱跨着延伸设置至所述第二立柱的第一墙壁材料
隔着第一垫板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柱,且隔着第二垫板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柱,
[0029]
用于形成所述上层房间的第二墙壁材料、所述第一立柱、所述下滑道、及所述第一墙壁材料形成所述第一隔墙,
[0030]
用于形成所述下层房间的第三墙壁材料、所述第二立柱、所述上滑道、及所述第一墙壁材料形成所述第二隔墙。
[0031]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还提供一种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中,
[0032]
所述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中,用于对竖孔区域和与该竖孔区域相邻且位于楼板的上下的上层房间及下层房间进行隔开的上方的第一隔墙和下方的第二隔墙连接于所述楼板,
[0033]
所述施工方法具有滑道设置步骤、立柱嵌入步骤、及隔墙形成步骤,
[0034]
所述滑道设置步骤中,
[0035]
在所述楼板的上方设置可容纳用于形成所述第一隔墙的第一立柱的下端的下滑道,在所述楼板的下方设置可容纳用于形成所述第二隔墙的第二立柱的上端的上滑道,
[0036]
所述立柱嵌入步骤中,
[0037]
将所述第一立柱的下端容纳并嵌入(build-in)所述下滑道后,在该第一立柱的竖孔区域侧安装第一垫板,将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容纳并嵌入所述上滑道后,在该第二立柱的竖孔区域侧安装第二垫板,
[0038]
所述隔墙形成步骤中,
[0039]
在所述竖孔区域内,将从所述第一立柱跨着延伸设置至所述第二立柱的第一墙壁材料隔着所述第一垫板固定至所述第一立柱,并隔着所述第二垫板固定至所述第二立柱,
[0040]
将用于形成所述上层房间的第二墙壁材料固定至所述第一立柱,并由所述第二墙壁材料、所述第一立柱、所述下滑道、及所述第一墙壁材料形成所述第一隔墙,
[0041]
将用于形成所述下层房间的第三墙壁材料固定至所述第二立柱,并由所述第三墙壁材料、所述第二立柱、所述上滑道、及所述第一墙壁材料形成所述第二隔墙。
[0042]
[有益效果]
[0043]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据此,当发生大地震等时,即使在推压力从立柱作用于滑道的情况下,连接结构也不会因滑道的变形而受损,并且还可高精度地将面对竖孔区域的墙壁材料安装在立柱上。
附图说明
[0044]
〔图1〕对竖孔区域和位于与竖孔区域相邻的楼板的上下的上层房间和下层房间进行隔开的现有的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的一例的纵剖面图。
[0045]
〔图2〕用于对现有的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中由地震时的水平力作用于隔墙而引起的损坏的一例进行说明的纵剖面图。
[0046]
〔图3〕实施方式的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的一例的纵剖面图。
[0047]
〔图4〕用于对实施方式的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的步骤图。
[0048]
〔图5〕接着图4继续对实施方式的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的一例进行
说明的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方式的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存在对实质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了相同符号并对重复说明进行了省略的情况。
[0050]
[实施方式的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
[0051]
首先,参见图3对实施方式的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这里,图3是实施方式的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的一例的纵剖面图。
[0052]
图示的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100藉由使对竖孔区域10和与竖孔区域10相邻且位于楼板20的上下的上层房间13和下层房间15进行隔开的上方的第一隔墙30和下方的第二隔墙40分别与楼板20和楼板梁25进行连接而形成。
[0053]
可使用连接结构100的竖孔区域10包括电梯竖井、楼梯室、风道竖井、配管竖井等,与其相邻的相邻空间、即、上层房间13和下层房间15包括电梯厅、通道、起居室、会议室、管理室等。此外,就可使用连接结构100的建筑物而言,当然可为钢结构建筑物,也可为rc(reinforced concrete)建筑物、木制建筑物等,还可为工厂、仓库、大楼、公寓、一般的独立屋等。
[0054]
钢筋混凝土制的楼板20藉由现场施工而形成,并且施工误差会导致其竖孔区域侧端面21具有凹凸。该凹凸不仅在图示的纵方向上存在,而且在图3的纸面深度方向上也存在。
[0055]
在楼板20的上表面上,用于构成上方的第一隔墙30且由建筑用钢基材形成的下滑道31配设在楼板20的比竖孔区域侧端面21还往上层房间侧后退(setback)了宽度t3的位置处,并藉由螺钉、螺栓等的固定部件70被固定在了楼板20上。
[0056]
另一方面,滑道接受材料37a、37b藉由焊接等被固定在楼板梁25的上下的法兰25a中的比腹板25b还靠近竖孔区域的一侧,另外,由建筑用钢基材形成的上下的楼板梁内滑道35在使双方的开口彼此面对的姿势下藉由螺钉、自攻螺钉等的固定部件70被固定在了滑道接受材料37a、37b上。此外,上下的楼板梁内滑道35的内部配设有楼板梁内立柱36。这些上下的楼板梁内滑道35的竖孔区域侧的法兰35a被配设在了楼板20的比竖孔区域侧端面21还往下层房间侧后退了宽度t3的位置处,并藉由螺钉、自攻螺钉等的固定部件70被固定在了上下滑道接受材料37a、37b上。需要说明的是,上下的楼板梁内滑道35的竖孔区域侧的法兰35a在上方的滑道接受材料37a和下方的滑道接受材料37b之间被配设在下层房间侧。
[0057]
此外,滑道接受材料37c藉由焊接等被固定在楼板梁25的下方的法兰25a的下表面上。用于构成下方的第二隔墙40且由建筑用钢基材形成的上滑道33在楼板20的比竖孔区域侧端面21还往下层房间侧后退了宽度t3的位置处被配设在该滑道接受材料37c上,并藉由螺钉、自攻螺钉等的固定部件70被固定在了滑道接受材料37c上。
[0058]
第一隔墙30中,在上方的上滑道(未图示)和下滑道31之间沿墙壁的宽度方向(图3的深度方向)隔开间隔(例如,606mm以下的间隔,例如606mm、455mm等)地嵌入了由带有唇部(lip)的建筑用钢基材形成的多个第一立柱32。此外,各第一立柱32的室内侧还安装了第二墙壁材料63。
[0059]
另一方面,第二隔墙40中,在下方的下滑道(未图示)和上滑道33之间沿墙壁的宽度方向(图3的深度方向)隔开间隔(例如,606mm以下的间隔,例如,606mm、455mm等)地嵌入了由带有唇部的建筑用钢基材形成的多个第二立柱34。此外,各第二立柱34的室内侧还安装了第三墙壁材料66。
[006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立柱32、第二立柱34、及楼板梁内立柱36也可由带有唇部的建筑用钢基材之外的方钢等形成。用于第一立柱32、第二立柱34、及楼板梁内立柱36的建筑用钢基材可采用一般结构用轻量型钢(jis g 3350)、热浸镀锌钢板(jis g 3302)等。此外,作为建筑用钢基材,可使用45至500
×
45至75
×
8至32且厚度为0.4mm以上的建筑用钢基材,作为方钢的形状和尺寸,可使用45至500
×
40至350且厚度为0.4mm以上的方钢。
[0061]
另外,用于下滑道31、上滑道33、及楼板梁内滑道35的建筑用钢基材可采用一般结构用轻量型钢(jis g 3350)、热浸镀锌钢板(jis g 3302)等,可使用45至500
×
35至75且厚度为0.4mm以上的这些基材。
[0062]
此外,第一立柱32、第二立柱34、及楼板梁内立柱36的竖孔区域侧的端面上还安装了从第一立柱32跨着延伸设置至二立柱34的第一墙壁材料50。
[0063]
第一墙壁材料50、第二墙壁材料63、及第三墙壁材料66例如均具有衬垫材料51、61、64和装饰材料52、62、65沿壁厚方向进行了层叠的层叠结构,并藉由螺钉、自攻螺钉等的固定部件70被固定在了第一立柱32、第二立柱34、及楼板梁内立柱36上。这里,衬垫材料51、61、64和装饰材料52、62、65均可由石膏板形成,或者,衬垫材料51、61、64和装饰材料52、62、65中的一方由石膏板形成,另一方由硅酸钙板等形成。石膏板可使用例如jis a 6901中规定的厚度为9.5mm至25mm的石膏板,具体而言,可采用吉野石膏株式会社制造的「tiger board(注册商标)
·
typez」。此外,衬垫材料51、61、64和装饰材料52、62、65藉由粘合剂彼此进行了粘合。该粘合剂可使用醋酸乙烯酯树脂(vinyl acetate resin)系粘合剂、丙烯酸树脂(acrylic resin)系粘合剂、聚氨酯(urethane)系粘合剂、环氧树脂(epoxy resin)系粘合剂、硅胶(silicone)系粘合剂等。
[0064]
此外,尽管未图示,但在第一墙壁材料50的楼板梁25的下方的位置处,也可在用于构成第一墙壁材料50的衬垫材料51和装饰材料52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上设置宽度为10mm以下的穿孔。另外,该穿孔内可填充聚氨酯系、丙烯酸系、硅胶系等的密封材料。此外,尽管未图示,但也可在楼板20之上进行楼板装饰材料的施工,并可藉由壁纸、涂装等对装饰材料62、65的表面进行内部装饰,另外内部装饰面也可从室内侧露出。此外,尽管未图示,但还可采用横跨楼板20的上方所设置的楼板装饰材料和内部装饰面的方式来安装踢脚线。
[0065]
如图3所示,第一墙壁材料50和第一立柱32藉由螺钉、自攻螺钉、u型钉等的固定部件70隔着厚度为t2的第一垫板80a彼此进行了固定。此外,第一墙壁材料50和第二立柱34藉由固定部件70隔着同样厚度t2的第二垫板80b彼此进行了固定。另外,第一墙壁材料50和楼板梁内立柱36藉由固定部件70隔着同样厚度t2的第三垫板80c彼此进行了固定。
[0066]
这里,第一垫板80a、第二垫板80b、及第三垫板80c可由石膏板、增强(强化)石膏板、不燃层叠石膏板、纤维增强水泥板、玻璃棉、岩棉、玻璃纤维毡、岩棉毡等形成,厚度可为大约25mm以下,宽度可为40mm以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垫板80a、第二垫板80b、及第三垫板80c分别也可为藉由对2个以上的垫板进行层叠而使整体厚度超过25mm的形态。
[0067]
将用于在竖孔区域10内设置第一墙壁材料50的设置线l1作为起始线时,第一立柱
32、第二立柱34、及楼板梁内立柱36分别向上层房间侧和下层房间侧后退了第一垫板80a、第二垫板80b、及第三垫板80c的厚度t2。其结果为,下滑道31、上滑道33、及楼板梁内滑道35(的竖孔区域侧的法兰35a)均被配设在楼板20的比竖孔区域侧端面21还向上层房间侧和下层房间侧分别后退了宽度t3的位置处。据此,即使如图2所示在地震时的水平力h作用于第一隔墙30和第二隔墙40导致推压力p从第一立柱32、第二立柱34等作用至下滑道31、上滑道33等的情况下,下滑道31、上滑道33等也不会发生变形。因此,可防止下滑道31、上滑道33等的变形所引起的连接结构100的损坏。
[0068]
此外,第一垫板80a、第二垫板80b、及第三垫板80c夹在第一立柱32、第二立柱34、及楼板梁内立柱36与第一墙壁材料50之间。藉由该构成,即使在施工误差导致现场施工的钢筋混凝土制的楼板20在其竖孔区域侧端面21上出现了凹凸的情况下,也可高精度地将第一墙壁材料50安装在第一立柱32、第二立柱34、及楼板梁内立柱36上。
[0069]
连接结构100中,在楼板20的竖孔区域侧端面21和第一墙壁材料50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内可填充由岩棉等形成的耐火材料85。此外,还可藉由喷涂施工等在楼板梁25的周围形成耐火涂料28。该耐火涂料28例如可由成形为毡状的耐热岩棉、难燃性不织布的层叠体形成。
[0070]
如上所述,藉由具备具有耐火性能的第一隔墙30和第二隔墙40,在楼板梁25的周围设置耐火涂料28,以及在楼板20的竖孔区域侧端面21和第一墙壁材料50之间的间隙内填充耐火材料85,可形成耐火性能优异的连接结构100。
[0071]
[实施方式的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0072]
接下来,参见图4和图5并且再参见图3对实施方式的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这里,图4、图5、及图3是依次对实施方式的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的纵剖面图。
[0073]
实施方式的施工方法具有楼板施工步骤、滑道设置步骤、立柱嵌入步骤、及隔墙形成步骤。
[0074]
首先,如图4所示,以被由h型钢所形成的楼板梁25进行支撑的方式,对钢筋混凝土制的楼板20进行现场施工(楼板施工步骤)。
[0075]
然后,在楼板20的上方,藉由固定部件70对可容纳用于形成第一隔墙30的第一立柱32的下端的下滑道31进行固定。接下来,在用于对楼板20进行支撑的楼板梁25的下面的法兰25a上,藉由固定部件70对可容纳用于形成第二隔墙40的第二立柱34的上端的上滑道33进行固定。
[0076]
藉由焊接等将滑道接受材料37a、37b固定在楼板梁25的上下的法兰25a中的比腹板25b还靠近竖孔区域的一侧,并且藉由固定部件70将上下的楼板梁内滑道35在使双方的开口彼此面对的姿势下固定在滑道接受材料37a、37b上。接下来,在这些上下的楼板梁内滑道35的内部配设楼板梁内立柱36。
[0077]
这里,将用于在竖孔区域10内设置第一墙壁材料50的设置线l1作为起始线时,分别将下滑道31、上滑道33、及楼板梁内滑道35设置在从设置线l1上的起始点q开始向上层房间侧和下层房间侧后退了第一垫板80a、第二垫板80b、及第三垫板80c的厚度t2的位置处(以上为滑道设置步骤)。需要说明的是,滑道设置步骤结束后,可在楼板梁25的周围藉由喷涂施工等形成耐火涂料28,并可在楼板20的竖孔区域侧端面21的一侧填充耐火材料85。
[0078]
接下来,如图5所示,将第一立柱32的下端容纳并嵌入下滑道3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立柱32的上端嵌入未图示的上滑道。然后,将第一垫板80a安装在第一立柱32的竖孔区域侧。
[0079]
另外,将第二立柱34的上端容纳并嵌入上滑道33。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立柱34的下端嵌入未图示的下滑道。之后,将第二垫板80b安装在第二立柱34的竖孔区域侧。
[0080]
接下来,将第三垫板80c设置在楼板梁内立柱36的竖孔区域侧的侧面。这里,可藉由粘接胶带(包括两面粘接胶带)、粘接剂、自攻螺钉等将第一垫板80a、第二垫板80b、及第三垫板80c暂时固定在第一立柱32、第二立柱34、及楼板梁内立柱36上。另外,粘接剂的种类可为丙烯酸树脂系、聚酰胺系、天然橡胶系、合成橡胶系等的粘接剂,可使用厚度为3mm以下且宽度为100mm以下的尺寸的粘接胶带。
[008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垫板80c可被预先临时固定在楼板梁内立柱36上,也可在滑道设置步骤中当设置楼板梁内立柱36时同时完成第三垫板80c的设置(以上为立柱嵌入步骤)。
[0082]
接下来,如图3所示,在竖孔区域10内,将从第一立柱32跨着延伸设置至二立柱34的第一墙壁材料50藉由固定部件70隔着第一垫板80a固定在第一立柱32上,藉由固定部件70隔着第二垫板80b固定在第二立柱34上,并且藉由固定部件70隔着第三垫板80c固定在楼板梁内立柱36上。藉由这些固定部件70的固定,临时固定在第一立柱32等上的第一垫板80a等就可被牢固地固定在第一立柱32等上。
[0083]
接下来,藉由固定部件70将用于形成上层房间13的第二墙壁材料63固定在第一立柱32上,据此,可由第二墙壁材料63、第一立柱32、下滑道31和上滑道(未图示)、及第一墙壁材料50形成第一隔墙30。
[0084]
另外,藉由固定部件70将用于形成下层房间15的第三墙壁材料66固定在第二立柱34上,据此,可由第三墙壁材料66、第二立柱34、上滑道33和下滑道(未图示)、及第一墙壁材料50形成第二隔墙40,至此,完成了连接结构100的施工(以上为隔墙形成步骤)。
[0085]
根据实施方式的施工方法,可将下滑道31、上滑道33等设置在楼板20的从具有凹凸的竖孔区域侧端面21向上层房间侧和下层房间侧后退了预定量(预定距离)的位置处。据此,能够高效率地进行可避免地震等时的下滑道31等的损坏且可高精度地隔着第一垫板80a等将第一墙壁材料50安装在第一立柱32等上的连接结构100的施工。
[0086]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也可具有将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的构成等与其他构成要素进行了组合等的其他实施方式,另外,本公开也不限定于这里所述的这些构成。关于该点,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对其进行变更,也可根据其应用形态适当地对其进行确定。
[0087]
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2020年3月19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20-049538号的优先权,并将该申请的内容全部援引于本国际申请。
[0088]
[附图标记说明]
[0089]
10:竖孔区域
[0090]
13:上层房间
[0091]
15:下层房间
[0092]
20:楼板
[0093]
25:楼板梁
[0094]
28:耐火涂料
[0095]
21:竖孔区域侧端面
[0096]
30:第一隔墙
[0097]
31:下滑道
[0098]
32:第一立柱
[0099]
33:上滑道
[0100]
34:第二立柱
[0101]
35:楼板梁内滑道
[0102]
36:楼板梁内立柱
[0103]
37a:第一滑道接受材料(滑道接受材料)
[0104]
37b:第二滑道接受材料(滑道接受材料)
[0105]
37c:第三滑道接受材料(滑道接受材料)
[0106]
40:第二隔墙
[0107]
50:第一墙壁材料
[0108]
51:衬垫材料
[0109]
52:装饰材料
[0110]
60a、63:第二墙壁材料
[0111]
60b、66:第三墙壁材料
[0112]
61、64:衬垫材料
[0113]
62、65:装饰材料
[0114]
70:固定部件
[0115]
80a:第一垫板
[0116]
80b:第二垫板
[0117]
80c:第三垫板
[0118]
85:耐火材料
[0119]
100:隔墙和楼板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