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5177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帐篷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支撑架,适用于搭建一种较大空间的帐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市场上所销售的帐篷,为了使帐篷的外观圆润且具有较大的使用空间,一般使用的帐篷支撑杆有两种:一种具有弹性的杆件以让帐篷呈现圆弧形,例如穿杆帐篷。中国专利号:201120144241.5,专利名称:一种帐篷支撑架架所公开的技术:包括若干根支撑杆,各支撑杆内端枢接在一顶模块上,每根支撑杆均由若干节中空杆件连接而成;所述顶模块内设有容置腔,该空置腔内安装有一棘轮绞盘,该棘轮绞盘上设有若干棘齿,在顶模块上还安装有一棘轮销,该棘轮销的内端与棘轮绞盘的其中一个棘齿相对,其外端伸出顶模块之夕卜;所述支撑杆内设置有一根钢丝,该钢丝的一端连接在支撑杆的外端,另一端固定在棘轮绞盘上;所述支撑杆的相邻两根杆件的连接端端部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球头及球形凹槽;该帐篷支撑杆本身因材质的问题,造成其在搭建后的帐篷不具备稳定的结构,容易变形或者坍塌,而且在搭建或收折的时候,需要将所有的杆件组装或者拆卸下来,增加了搭建或收折时所消耗的时间。另一种是将金属管件进行预先弯曲加工后,进行套接使用,该种帐篷虽然可以保证搭建后帐篷的稳定性,但是其无法完成快速的搭建和收折的工作,而且它收折后也会占用较大的空间,造成携带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帐篷支撑架。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种帐篷支撑架,包括位于顶部的中心座,所述中心座上铰接有帐篷支撑杆,所述帐篷支撑杆呈圆弧状。
[000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帐篷支撑杆包括至少两根弧形弯管,所述弧形弯管相套接,,口径小的弧形弯管位于口径大的弧形弯管内,且该口径小的弧形弯管能够在口径大的弧形弯管内做伸缩运动。
[000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相配合的弧形弯管中:口径小的弧形弯管与口径大的弧形弯管连接处设置有一弹片;所述弹片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口径大的弧形弯管上设置有用于与凸块卡接配合的卡槽;上述口径大的弧形弯管与口径小的弧形弯管连接处设置有用于按压弹片的按钮。
[000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弹片呈U型状;所述凸块设置在弹片开口的一端,所述卡槽设置在按钮上。
[000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相配合的弧形弯管中:口径小的弧形弯管与口径大的弧形弯管连接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弹片位于口径小的弧形弯管内,所述凸块与弹片相联接并经第一连接孔穿出口径小的弧形弯管;所述口径大的弧形弯管与口径小的弧形弯管连接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上安装有按钮;当两弧形弯管伸开时,凸块穿出第二连接孔置于设在按钮上的卡槽内。
[00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帐篷支撑杆位于口径最大弧形弯管的端部与一连接套的一端相联接,所述连接套的另一端联接有用于与帐篷布扣合的卡接块。
[0011]本实用新型中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
[0012]1、在保证搭建后帐篷稳定性的情况下,可以快速完成搭建或者收折外观圆润且具有较大使用空间的帐篷,缩短了搭建和收折所需要的时间;
[0013]2、将支撑杆合为一体的设计,在收折的时候:杆件的收缩,减少了以往分离时所占用的空间,方便了携带,非常适用于户外活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帐篷支撑架使用时的立体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帐篷支撑架使用时的俯视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帐篷支撑杆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帐篷支撑杆伸开时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帐篷支撑杆收缩后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相配合弧形弯管的爆炸图。
[0020]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相配合弧形弯管的截面图。
[0021 ]图中:10—帐篷支撑架;100—帐篷支撑杆;110弧形弯管;111-- 口径最大的弧形弯管;112— 口径较小的弧形弯管;113—口径最小的弧形弯管;200—弹片;210—凸块;300—按钮;310—卡槽;120—第一连接孔;130—第二连接孔;400—连接套;500—卡接块;600—中心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下文的细节描述中,组件符号会标示在随附的图示中成为其中的一部份,并且以可实行该实施例之特定范例描述方式来表示。这类实施例会说明足够的细节俾使该领域的一般技艺人士得以具以实施。阅者须了解到本实用新型中亦可利用其他的实施例或是在不悖离所述实施例的前提下作出结构性、逻辑性、及电性上的改变。因此,下文之细节描述将不欲被视为是一种限定,反之,其中所包含的实施例将由权利要求范围来加以界定。
[002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帐篷支撑架10,包括位于顶部的中心座600,所述中心座上铰接有帐篷支撑杆100,所述帐篷支撑杆呈圆弧状。
[0024]请参考说明书附图图1和图2,以中心座600上配合有4根帐篷支撑杆100为例进行阐述:上述帐篷支撑杆100包括至少两根弧形弯管110,本实用新型中的:弧形弯管由硬质材料制成,比如:金属、硬质塑料(ABS、POM、PS、PMMA、PC、PET、PBT、PPO等)。所述弧形弯管相套接,,口径小的弧形弯管位于口径大的弧形弯管内,且该口径小的弧形弯管能够在口径大的弧形弯管内做伸缩运动。
[0025]请参考说明书附图图3和图4,口径最大的弧形弯管111内套接有口径较小的弧形弯管112,口径较小的弧形弯管内套接有口径最小的弧形弯管113; 口径最大的弧形弯管与口径较小的弧形弯管、口径较小的弧形弯管与口径最小的弧形弯管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弹片、按钮等卡接用的零部件,这样可以确保在搭建帐篷时,帐篷支撑杆具有稳定的结构;同时可以快速的完成搭建和收折帐篷的工作:也减小了收折后帐篷各部件所占用的空间,携带方便。
[0026]下述所说的相配合的弧形弯管是指两根相互套接的弧形弯管:
[0027]相配合的弧形弯管中:口径小的弧形弯管与口径大的弧形弯管连接处设置有一弹片200;所述弹片上设置有凸块210,所述口径大的弧形弯管上设置有用于与凸块卡接配合的卡槽310;上述口径大的弧形弯管与口径小的弧形弯管连接处设置有用于按压弹片的按钮300,具体请参考说明书附图7,在需要搭建帐篷时:两根相配合的弧形弯管处于相对拉伸状态,凸块卡接在卡槽内,防止两弧形弯管之间产生相对的位置变化,确保搭建后的帐篷具有稳定的结构;当需要收折帐篷时,只需要按下按钮,使凸块和卡槽解除卡接的状态,此时可以将口径小的弧形弯管缩进口径大的弧形弯管内。
[0028]更具体的说:所述弹片呈U型状;所述凸块设置在弹片开口的一端,所述卡槽设置在按钮上;上述相配合的弧形弯管中:口径小的弧形弯管与口径大的弧形弯管连接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20,所述弹片位于口径小的弧形弯管内,所述凸块与弹片相联接并经第一连接孔穿出口径小的弧形弯管;所述口径大的弧形弯管与口径小的弧形弯管连接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30,所述第二连接孔上安装有按钮;当两弧形弯管伸开时,凸块穿出第二连接孔置于设在按钮上的卡槽内,具体请参考说明书附图6。
[0029]该帐篷支撑杆位于口径最大弧形弯管的端部与一连接套400的一端相联接,所述连接套的另一端联接有用于与帐篷布扣合的卡接块500。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内,所作的更动及润饰的等效替换,仍为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帐篷支撑架(10),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顶部的中心座(600),所述中心座上铰接有帐篷支撑杆(100),所述帐篷支撑杆(100)呈圆弧状; 上述帐篷支撑杆(100)包括至少两根弧形弯管(110),所述弧形弯管相套接,口径小的弧形弯管位于口径大的弧形弯管内,且该口径小的弧形弯管能够在口径大的弧形弯管内做伸缩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上述相配合的弧形弯管中:口径小的弧形弯管与口径大的弧形弯管连接处设置有一弹片(200);所述弹片上设置有凸块(210),所述口径大的弧形弯管上设置有用于与凸块卡接配合的卡槽(310);上述口径大的弧形弯管与口径小的弧形弯管连接处设置有用于按压弹片的按钮(3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帐篷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200)呈U型状;所述凸块(210)设置在弹片开口的一端,所述卡槽(310)设置在按钮(300)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帐篷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上述相配合的弧形弯管中:口径小的弧形弯管与口径大的弧形弯管连接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20),所述弹片位于口径小的弧形弯管内,所述凸块(210)与弹片(200)相联接并经第一连接孔(120)穿出口径小的弧形弯管;所述口径大的弧形弯管与口径小的弧形弯管连接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30),所述第二连接孔上安装有按钮(300);当两弧形弯管伸开时,凸块(210)穿出第二连接孔置于设在按钮上的卡槽(310)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帐篷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帐篷支撑杆(100)位于口径最大弧形弯管的端部与一连接套(400)的一端相联接,所述连接套(400)的另一端联接有用于与帐篷布扣合的卡接块(50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支撑架,包括位于顶部的中心座,所述中心座上铰接有帐篷支撑杆,所述帐篷支撑杆呈圆弧状;所述帐篷支撑杆包括至少两根弧形弯管,所述弧形弯管相套接,口径小的弧形弯管位于口径大的弧形弯管内,且该口径小的弧形弯管能够在口径大的弧形弯管内做伸缩运动,该帐篷支撑架快速的完成对帐篷的搭建和收折工作。
【IPC分类】E04H15/38, E04H15/36, E04H15/42
【公开号】CN205206464
【申请号】CN201520810311
【发明人】陈主荣
【申请人】路华(厦门)贸易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