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作多方向调整的扶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7040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作多方向调整的扶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作多方向调整的扶手结构。
背景技术
台湾专利公告第563478号公开了一种扶手升降调整结构,扶手升降调整结构由一扶手支架及一升降套管组成;其中该扶手支架的直立状座体内有一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内缘壁面对应凹设有二排扣合槽;该升降套管对应滑动定位于该扶手支架的容置空间内,且于升降套管的中空管壁上对应有二对穿孔,能供容设嵌扣组装一钳型扣件,该钳型扣件可藉由一插销以轴枢于升降套管内,且钳型扣件底端的二扣合端对应嵌扣于该扶手支架的二侧扣合槽;上述扶手升降调整结构,其调整功效仅止于上、下升降位移,虽可因此依照不同身材使用者以作最佳乘坐状态的调整,然若进一步分析,使用者在操作如打字、吃饭…等动作时,其二手臂将因此作前移、后退、展开及内缩,而上述扶手结构未能配合以作调整,因此,该习知扶手结构在实际使用上仍有未臻成熟之处,待于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作多方向调整的扶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作多方向调整的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扶手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结合至椅子之侧;一承载装置,设置于扶手杆的第二端;一结合装置,设于承载装置内;一固定块,设于结合装置内,且可与扶手杆第二端固结,该结合装置可与承载装置相对于固定块作多段的枢摆角度调整,且该固定块亦可将结合装置定位,而使承载装置单独相对于扶手杆作轴向位移,且该结合装置亦可与承载装置同时相对于凸柱作多段的枢转角度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优点和特点将从
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合于椅子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承载装置轴向位移调整的示意图之一;图4是本实用新型承载装置轴向位移调整的示意图之二;图5是本实用新型承载装置枢摆调整的示意图之一;图6是本实用新型承载装置枢摆调整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说明1扶手结构;2椅子;3扶手垫;10扶手杆;11连接板;12结合部;13凸柱;20承载装置;21容置槽;22长形孔;23卡掣部;30结合装置;31凹槽;32轴;33滑轮;34容置槽;35穿孔;36定位部;40固定块;41孔;42螺栓;43垫体;44卡掣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的为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实施例的结构,此仅供说明之用,在实用新型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参阅图1及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结合于椅子时的立体外观图,以及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分解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结构1主要设于椅子2的二侧,且任一扶手结构1皆由一扶手杆10、一承载装置20、一结合装置30及一固定块40组成;其中该扶手杆10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藉由一连接板11以与椅子2结合,而该第二端则设为一结合部12,该结合部12中段适处设有一非呈圆形的凸柱13,藉以供固定块40结合固定;该承载装置20平设于扶手杆10的结合部,且可与扶手垫3结合,该承载装置20还设有一容置槽21以供结合装置30容置,且该容置槽21底面设有一长形孔22以供凸柱13穿伸,并该长形孔22宽度大于凸柱13的宽度;该承载装置20容置槽21的二侧壁,还相对应设有数个呈凹弧状的卡掣部23,且该数卡掣部23连续设置;该结合装置30设于承载装置20的容置槽21内,且该结合装置30设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二端的二侧各设有开口朝承载装置20方向的凹槽31,且该数凹槽31的中央各设有轴32,藉以分别供数个滑轮33结合;该数滑轮33的材质具有弹性(例如橡胶),且该数个滑轮33结合于轴32时,其轮面皆略突出于结合装置30的二侧,藉以与承载装置20的数卡掣部23相互卡掣;该结合装置30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还设有一开口朝异于承载装置20方向的容置槽34,且该容置槽34可供该固定块40容置,并该容置槽34的底面设有一穿孔35以供该凸柱13穿伸,又,该穿孔35的二端分别呈扇形的分布凹有数个定位部36;该固定块40于本实施例中为菱形,且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固定块40于二端之间设有一孔41,藉以供一螺栓42穿设,并得以因此与该扶手杆10的凸柱13螺合固定,且该固定块40无法相对于凸柱13以作转动;该固定块40二端朝结合装置30的方向,各设置有垫体43,且垫体43还与一卡掣件44结合,当结合装置30相对于固定块40作枢摆调整时,该二卡掣件44可选择性地与该数定位部36作相互卡掣定位。
参阅图3及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承载装置轴向位移调整的示意图之一和之二。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承载装置20可依使用者需要而作轴向的位移调整;其中,该承载装置20因设有一长形孔22以供凸柱13穿伸,因而当承载装置20相对于扶手杆10作位移调整时,可藉凸柱13止挡于长形孔22二端,而限止承载装置20的位移范围;而此处必须加以注意的是,该承载装置20相对于扶手杆10作位移调整时,该承载装置20可藉由结合装置30以作定位,其中,该结合装置30二端的二侧皆设有滑轮33,因此当该承载装置20作位移调整时,则可藉该数个滑轮33而与容置槽21二侧的数卡掣部23相互卡掣,藉以达段位细调的功效。
参阅图5及图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承载装置枢摆调整的示意图之一和之二。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承载装置20与结合装置30可同时相对于扶手杆10作枢摆调整;其中,该承载装置20的长形孔22(参考图2)的宽度因大于扶手杆10的凸柱13,且该结合装置30的穿孔35(参考图2)宽度亦大于扶手杆10的凸柱13,因此该承载装置20及结合装置30皆可相对于该扶手杆10作枢摆调整;而此处必须加以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块40因与凸柱13为固定无法转动状态,因此当承载装置20与结合装置30皆相对于扶手杆10作枢摆调整时,该固定块40不致随着枢摆位移,另外,该固定块40因于二端皆设置有卡掣件44,故当结合装置30枢摆位移时,该二卡掣件44可选择性地卡掣于结合装置30的数定位部36内,并因此可达到段位细调的功效。
从以上说明中可以归纳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在本实用新型的可作多方向调整的扶手结构中,扶手结构的承载装置可相对于结合装置作轴向的位移调整,且藉由承载装置数个连续的凹弧状卡掣部,可提供结合装置滑轮的卡掣定位,因此还可达段位细调的功效,因此,使用者在面对各种不同工作环境时,即可依身体操作惯性以作细微调整。
2、在本实用新型的可作多方向调整的扶手结构中,扶手结构的承载装置及结合装置,可同时相对于扶手杆(固定块)以作枢摆调整,且藉由结合装置数个定位部的设置,可提供固定块的二卡掣件的卡掣定位,因此更可达段位细调之效,如此一来,使用者更可因应面对各种不同的工作环境,并可加以作出更为适当的角度调整。
本实用新型已通过最佳实施例加以描述。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可从最佳实施例衍生许多变化而毋须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因此,最佳实施例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定义。
权利要求1.一种可作多方向调整的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扶手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结合至椅子之侧;一承载装置,设置于扶手杆的第二端;一结合装置,设于承载装置内;一固定块,设于结合装置内,且可与扶手杆第二端固结,该结合装置与承载装置相对于固定块作多段的枢摆角度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作多方向调整的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承载装置设有一容置槽以供容置结合装置,且该容置槽的二侧壁相对设有数个连续的卡掣部,而该结合装置于二侧设有滑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作多方向调整的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数个卡掣部为连续凹弧,且数个滑轮的材质具弹性以与凹弧卡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作多方向调整的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结合装置二端的二侧分别设有开口朝向承载装置方向的凹槽,且该数凹槽中央各设有轴,供数个滑轮结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作多方向调整的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扶手杆第二端设有一凸柱,且该凸柱穿伸出承载装置及结合装置,与固定块结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作多方向调整的扶手结构,其中该承载装置设有一长形孔以供凸柱穿设。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作多方向调整的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长形孔的宽度大于凸柱的宽度,承载装置相对于该凸柱枢转。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作多方向调整的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结合装置设有一穿孔以供凸柱穿设,并穿孔的宽度大于该凸柱,结合装置相对于凸柱枢转。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作多方向调整的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结合装置设有一容置槽以容置该固定块,该容置槽的二端各设有数个定位部,而该固定块的二端相对设有数个卡掣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作多方向调整的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数个定位部呈扇形分布在容置槽二端,固定块为菱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作多方向调整的扶手结构,包括一扶手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可结合至椅子之侧,第二端设有一凸柱;一承载装置,设于扶手杆第二端,可结合扶手垫;一结合装置,设于承载装置内,且可藉由一固定块以结合于扶手杆的凸柱,因而使得该承载装置可相对于结合装置及扶手杆作轴向的多段调整位移,且该结合装置亦可与承载装置同时相对于凸柱作多段的枢转角度调整。
文档编号A47C1/03GK2688146SQ20042004973
公开日2005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8日
发明者王清章 申请人:王清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