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21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一种窗帘有关,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指一种可有效简易组成构造,并降低生产制作与组装成本的叶片角度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窗帘,尤指百叶窗帘,通常会在上轨一侧安装一角度调整装置,主要包含有一基座,其上枢设有一滚动条,可受二拉绳或一调频杆掣转作动产生正、逆转,且滚动条上穿套固定有一转轴,该转轴预定部位与多数个安装于上轨的轴座固定心相互穿套固定,同时,该固定心分别与相对的梯绳二吊索顶端相互连结,以便令使用者拉掣任一拉绳或往预定方向掣转调频杆时,可同步带动滚动条、转轴及固定心同步正转或逆转,使连结于各固定心上梯绳一侧吊索得以上升,另侧吊索自然垂降,进而使支撑于梯绳连接在线的各叶片得以往预定侧产生角度偏摆运动。
现有窗帘叶片的角度调整装置,除基座、滚动条等构件外,仍必须配合一转轴及多数个轴座及固定心,故构件数较多,且组成构造复杂,须要较高的生产制作与组装成本,因此,如何有效简化现有角度调整装置的组成构造,并获得良好角度偏摆调整功能,确有其必要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其是包含有一安装于上轨一侧的基座,该基座上枢设有一滚动条,可受一掣转组件带动作正、逆转,且滚动条上卷挠有一卷线,该卷线具有二穿出基座的穿出端,可分别与邻近侧及远离侧的梯绳二吊索相互连接。
一种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是安装于窗帘的上轨,供带动支撑各叶片的梯绳前、后吊索上升或下降,以调整各叶片的偏摆角度,其包含有一基座,是安装于上轨一侧;一滚动条,是枢设于基座上;一掣转组件,分别用以带动滚动条作正、逆转;一卷线,是卷绕于滚动条上,并具有二穿出基座的穿出端,可分别与邻近侧及远离侧的梯绳二吊索相互连接。
所述的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其中,该掣转组件为二分别用以拉掣带动滚动条作正、逆转的拉绳。
所述的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其中,该掣转组件为一调频杆。
所述的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其中,该卷线更包含有一拉掣段与二衔接段,该拉掣段是卷绕于滚动条上,并具有二穿出基座的自由端,可分别与邻近侧的梯绳二吊索相互连接,该衔接段是分别连接于拉掣段的自由端上,并与远离侧的梯绳二吊索相连接。
所述的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其中,该衔接段是由伸长率低的线体所组成。
所述的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其中,该衔接段为金属线。
所述的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其中,该滚动条预定部位形成有一卷绕部及一蜗轮,该卷绕部可供卷线卷绕定位,另该基座上枢设有一传动杆,该传动杆中段形成有一蜗杆部,可与滚动条的蜗轮相互啮合传动,二端则分别形成有一卷绕部,可分别供二拉绳形态的掣转件连结卷绕,使传动杆可分别受该拉绳拉掣产生正、逆转。
所述的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其中,该滚动条预定部位形成有一卷绕部及一蜗轮,该卷绕部可供卷线卷绕定位,另该基座上枢设有一调频杆形态的掣转组件,该调频杆一端具有一蜗杆部,可与滚动条的蜗轮相互啮合传动。
所述的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其中,更搭配有二安装于上轨二侧的收绳装置,可受安装于上轨中段处的弹性机构透过转轴弹性扭转作用,使收绳装置可适当卷收穿结于各叶片上的牵引绳,藉以收合或展开各叶片。
所述的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其中,该收绳装置更包含有一线轴枢座,是安装于上轨处,且底部与一侧壁分别贯设有一供牵引绳穿伸的穿绳孔;一卷线轴,具有轴设于线轴枢座上的第一端,以及外周面可供牵引绳第一端部固定的第二端,且外周面形成有一自第一端往第二端渐缩的斜锥面,可供牵引绳于斜锥面上卷收时自动往渐缩的第二端推进;一导绳座,是与线轴枢座相互分离地安装于线轴枢座侧边的上轨部位,且具有一垂直壁,该垂直壁中央顶缘凹设有一弧形槽,可供卷线轴相对部位容置后与弧形槽相隔预定间隙,同时,该垂直壁位于弧形槽邻侧处贯设有一穿绳孔,可供牵引绳第二端部由此经线轴枢座侧壁及底部的穿绳孔穿出,另垂直壁朝卷线轴第二端的壁面在弧形槽侧缘预定部位至少突设有一推块,可将卷收过程中自垂直壁穿绳孔陆续穿出的牵引绳往卷线轴渐缩的第二端导引推进,使每一圈牵引绳可彼此紧密靠抵。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角度调整装置,是可有效简化角度调整装置的组成构造,使生产制作与组装成本得以降低者。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叶片角度调整装置安装于窗帘的外观组合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叶片角度调整装置与收绳装置的局部外观组合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叶片角度调整装置与收绳装置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叶片角度调整装置调整作动叶片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叶片角度调整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局部立体分解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基座20滚动条21蜗轮22卷绕部30传动杆31蜗杆部 32卷绕部40拉绳
50卷线51拉掣段511自由端52衔接段60调频杆61蜗杆部70上轨71弹性机构 72转轴80叶片81梯绳 811吊索812连接线 82牵引绳821第一端部 822第二端部90收绳装置91线轴枢座 911穿绳孔92卷线轴921第一端922第二端 923斜锥面93导绳座931垂直壁932弧形槽 933穿绳孔934第一推块 935第二推块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并以无拉绳窗帘为较佳实施例,该角度调整装置是安装于无拉绳窗帘的上轨70上,用以带动支撑各叶片80的左、右侧梯绳81前、后吊索811上升或下降,进而可调整受梯绳81中间连接线812支撑的各叶片80偏摆角度,另该角度调整装置主要包含有一基座10、一滚动条20、一传动杆30、二拉绳40、一卷线50;其中该基座10,是安装于上轨70一侧;该滚动条20,是枢设于基座10上,且一端形成有一蜗轮21,另端形成有一卷绕部22;该传动杆30,是枢设于基座10上,且中段具有一蜗杆部31,可与滚动条20的蜗轮21相互啮合,并带动滚动条20正、逆转,同时,其二端分别形成有一卷绕部32;该拉绳40,是分别连结卷绕于传动杆30二端的卷绕部32上,可分别用以带动传动杆30正、逆转;该卷线50,是包含有一拉掣段51及二衔接段52,该拉掣段51是卷绕于滚动条20的卷绕部22上,并具有二穿出基座10的自由端511,可分别与邻近侧的梯绳81二吊索811相互连接,该衔接段52则分别由伸长率低的金属线所组成,且一端分别透过邻近侧的梯绳81二吊索811靠近自由端511部位与拉掣段51的二自由端511相互连接,另端分别与远离侧的梯绳81二吊索811相互连接;另,上述衔接段52亦可由拉掣段51的自由端511一体延伸而成。
其次,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角度调整装置,主要是利用一调频杆60取代原有的传动杆30与拉绳40,该调频杆60是略为斜向枢设于基座10上,且一端具有一蜗杆部61,可与滚动条20的蜗轮21相互啮合,使调频杆60被掣转作动时,亦可啮合带动滚动条20产生正、逆转。
再者,请再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整装置主要搭配有二安装于上轨70二侧的收绳装置90,可受安装于上轨70中段处的弹性机构71透过转轴72弹性扭转作用,使收绳装置90可适当卷收穿结于各叶片80上的牵引绳82,以收合或展开各叶片80;其中,该收绳装置90更包含有一线轴枢座91、一卷线轴92及一导绳座93;该线轴枢座91是安装于上轨70处,且底部与一侧壁分别贯设有一供牵引绳82穿伸的穿绳孔911,该卷线轴92具有轴设于线轴枢座91上的第一端921,以及外周面可供牵引绳82第一端部821固定的第二端922,同时,该卷线轴92外周面形成有一自第一端921往第二端922渐缩的斜锥面923,可供牵引绳82于斜锥面923上卷收时自动往渐缩的第二端922推进,该导绳座93是与线轴枢座91相互分离地安装于线轴枢座91侧边的上轨70部位,且具有一垂直壁931,该垂直壁931中央顶缘凹设有一弧形槽932,可供卷线轴92相对部位容置后与弧形槽932相隔适当间隙,同时,该垂直壁931位于弧形槽932邻侧处贯设有一穿绳孔933,可供牵引绳82第二端部822由此经线轴枢座91侧壁及底部的穿绳孔911穿出,另垂直壁931朝卷线轴92第二端922的壁面在弧形槽932侧缘沿卷收方向依序突设有一第一推块934及一第二推块935,且第一推块934具有等高的顶面,第二推块935具有渐高的倾斜面,可分别将卷收过程中自垂直壁931穿绳孔933陆续穿出的牵引绳82往卷线轴92渐缩的第二端922导引推进,使每一圈牵引绳82可彼此紧密靠抵。
为供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构造特征、运用技术手段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兹将本实用新型使用方式加以叙述,相信当可由此而对本实用新型有更深入且具体的了解,如下所述请参阅图4,当使用者欲调整叶片80角度时,是可拉掣角度调整装置其中一拉绳40,使该拉绳40得以带动传动杆30正转或逆转,之后,再透过传动杆30中段的蜗杆部31与滚动条20的蜗轮21相互啮合,而间接带动滚动条20正转或逆转,此时,该卷绕于滚动条20上的卷线50拉掣段51一自由端511便会被往内卷收位移,而连动邻近侧的梯绳81一侧吊索811往上位移提升,并透过其中一条衔接段52连动远离侧的一侧吊索811同步往上位移提升,使相对该吊索811侧的连接线812相对端亦可被连动往上提升,而作用于各叶片80相对侧,同时,该卷线50拉掣段51另一自由端511则会被往外施放,使邻近侧的梯绳81另侧吊索811会受支撑于连接线812上的各叶片80重量作用自动往下位移,而连结于另一条衔接段52的远离侧另侧吊索811亦会同步往下位移,如此,即可使支撑于梯绳81连接线812上的各叶片80得以随连接线811一侧往上提升及另侧往下位移而产生角度偏摆,而达到调整各叶片80偏摆角度的目的;需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角度调整装置除基座与滚动条等构件外,仅须再配合卷线50即可,因此,不须设置现有转轴及多数个轴座及固定心等诸多构件,而可有效简化角度调整装置的构造,并以降低生产制作与组装成本;除此之外,由于上述卷线50用以连接远离侧梯绳81二吊索811的二衔接段52,可由伸长率低的金属线所制成,因此,当衔接段52在反复拉掣施力状态下,仍不易受轴向力作用产生伸长变形或疲劳松弛现象,故可以确保邻近侧的梯绳81与远离侧的梯绳81二吊索811上升或下降的高度距离相同,使支撑于梯绳81连接线812上的各叶片80左、右侧高度及偏摆角度可达到一致性而不会产生落差,而可确保叶片角度调整的品质、稳定性与美观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同类产品中实有其极佳的进步实用性,同时遍查国内外关于此类结构的技术数据,文献中亦未发现有相同的构造存在在先,所以,本实用新型实已具备新型专利要件。
但,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数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故举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是安装于窗帘的上轨,供带动支撑各叶片的梯绳前、后吊索上升或下降,以调整各叶片的偏摆角度,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座,是安装于上轨一侧;一滚动条,是枢设于基座上;一掣转组件,分别用以带动滚动条作正、逆转;一卷线,是卷绕于滚动条上,并具有二穿出基座的穿出端,可分别与邻近侧及远离侧的梯绳二吊索相互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掣转组件为二分别用以拉掣带动滚动条作正、逆转的拉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掣转组件为一调频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卷线更包含有一拉掣段与二衔接段,该拉掣段是卷绕于滚动条上,并具有二穿出基座的自由端,可分别与邻近侧的梯绳二吊索相互连接,该衔接段是分别连接于拉掣段的自由端上,并与远离侧的梯绳二吊索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衔接段是由伸长率低的线体所组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衔接段为金属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滚动条预定部位形成有一卷绕部及一蜗轮,该卷绕部可供卷线卷绕定位,另该基座上枢设有一传动杆,该传动杆中段形成有一蜗杆部,可与滚动条的蜗轮相互啮合传动,二端则分别形成有一卷绕部,可分别供二拉绳形态的掣转件连结卷绕,使传动杆可分别受该拉绳拉掣产生正、逆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滚动条预定部位形成有一卷绕部及一蜗轮,该卷绕部可供卷线卷绕定位,另该基座上枢设有一调频杆形态的掣转组件,该调频杆一端具有一蜗杆部,可与滚动条的蜗轮相互啮合传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更搭配有二安装于上轨二侧的收绳装置,可受安装于上轨中段处的弹性机构透过转轴弹性扭转作用,使收绳装置可适当卷收穿结于各叶片上的牵引绳,藉以收合或展开各叶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收绳装置更包含有一线轴枢座,是安装于上轨处,且底部与一侧壁分别贯设有一供牵引绳穿伸的穿绳孔;一卷线轴,具有轴设于线轴枢座上的第一端,以及外周面可供牵引绳第一端部固定的第二端,且外周面形成有一自第一端往第二端渐缩的斜锥面,可供牵引绳于斜锥面上卷收时自动往渐缩的第二端推进;一导绳座,是与线轴枢座相互分离地安装于线轴枢座侧边的上轨部位,且具有一垂直壁,该垂直壁中央顶缘凹设有一弧形槽,可供卷线轴相对部位容置后与弧形槽相隔预定间隙,同时,该垂直壁位于弧形槽邻侧处贯设有一穿绳孔,可供牵引绳第二端部由此经线轴枢座侧壁及底部的穿绳孔穿出,另垂直壁朝卷线轴第二端的壁面在弧形槽侧缘预定部位至少突设有一推块,可将卷收过程中自垂直壁穿绳孔陆续穿出的牵引绳往卷线轴渐缩的第二端导引推进,使每一圈牵引绳可彼此紧密靠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窗帘叶片角度调整装置,是包含有一安装于上轨一侧的基座,该基座上枢设有一滚动条,可受一掣转组件带动作正、逆转,且滚动条上卷挠有一卷线,该卷线具有二穿出基座的穿出端,可分别与邻近侧及远离侧的梯绳二吊索相互连接,据此,以便可有效简化角度调整装置的构造,进而降低生产制作与组装成本。
文档编号E06B9/322GK2809174SQ200520105108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5日
发明者粘铭, 温优泽, 张智尧 申请人: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