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架与滑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0497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托架与滑轨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托架与滑轨总成,特别是指一种能增加该托架与该轨件彼此间连接强度的构造。
背景技术
Baiza 等人所发明的美国专利 U. S. 6,726,164 号的“Mounting bracket having a tapered plunger latch”,其图 8 (Fig. 8)揭示一轨件(rail 52)及一托架(bracket 54)。 其中,该托架具有一本体(body 98),以及三个槽(slots 95)沿着该本体的长度设置,并利用锁件(fasteners 68)穿过该托架的槽而连接该轨件。然而,该托架仅靠其本体连接该轨件,以致其耐荷重能力的强度有限。Milligan 所发明的美国专利 U. S. 6,854,816 号的“Three member thin drawer slide”,其图l(Fig. 1)揭示包括一托架(bracket 151)滑动地连接于一外轨(outer member 11),一中轨(intermediate slide member 19)连接该夕卜轨、以及一内轨(inner slide member 27)连接该中轨。其中,该托架151具有一对凸缘(flanges 171,173)抵于该外轨的上、下部位。然而,当该内轨及中轨承受重物而连带使该外轨荷重时,该托架与该外轨仅以中央处的滑槽与连接钉件做支撑,该托架的凸缘恐会再受该外轨的压抵而容易变形。因此,鉴于现有技术存有上述使用上的缺失,尤其当前述的托架与外轨做薄型设计而更加窄化时,其结合的强度更加受到考验,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更佳的设计,以改善前述的缺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架与滑轨总成,以实现托架与轨件之间的动态位移调整或是静态配置,皆可强化其结合强度与抗弯曲的能力。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托架与滑轨总成,包含一托架及一轨件,其特点是所述托架包括一上托部、一下托部相对该上托部、一侧部连接该上托部与该下托部、以及一支撑体对应该侧部固定地设置,其中,该上托部、该下托部、及该侧部共同定义一纵向通道,该支撑体是位于该托架的纵向通道内,且该支撑体包含有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远离该侧部;以及所述轨件穿接于该托架的纵向通道,该轨件包括一上墙、一下墙相对该上墙、一侧墙连接该上墙与该下墙,其中,该侧墙形成一凹陷而具有一凹入面的补强通道,该补强通道沿着该轨件长度的方向形成而相对于该托架的支撑体,且该补强通道的上、下侧包含有一第一凸体及一第二凸体;其中,该轨件的上墙是相对于该托架的上托部被抱持,该轨件的下墙是相对于该托架的下托部被抱持,该轨件的侧墙对应于该托架的侧部,以及该支撑体以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相对抵于该第一凸体、该第二凸体,且该支撑体穿接于该补强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凸体连接于该轨件的侧墙且往下延伸至该补强通道内,以及该第二凸体连接于该轨件的侧墙且往上延伸至该补强通道内。其中,所述托架的侧部相邻于该支撑体形成一突出肋,该突出肋延伸至该纵向通道内。其中,所述支撑体包括一中间部连接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以及多个连接壁连接在该支撑体的中间部与该托架的侧部之间。其中,所述支撑体包括一中间部连接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该中间部固接于该托架的侧部,该第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弯折段而远离该托架的侧部,且该支撑体的第二连接部具有一第二弯折段相对该第一弯折段。其中,所述支撑体包括一中间部连接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该托架的侧部相对该支撑体的中间部形成一突出部,且该中间部与该突出部固接。其中,所述支撑体包括一中间部连接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该托架的侧部具有一开口相对该支撑体的中间部,且该支撑体的中间部具有弯折的固定段穿过该开口而连接于该托架的侧部。其中,所述托架的侧部具有一开口,该支撑体的第一连接部与该开口的一端壁体之间具有一第一弯折段相连接,且该支撑体的第二连接部与该开口的另一端壁体之间具有一第二弯折段相连接,以及该第二弯折段相对于该第一弯折段。其中,所述托架的侧部具有一第一开口相对该支撑体的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开口相对该支撑体的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一开口的壁体之间具有一第一弯折段相连接,以及该第二连接部与该第二开口的壁体之间具有一第二弯折段相连接,其中,该第一连接部是由该第一弯折段延伸朝上;该第二连接部是由该第二弯折段延伸朝下。其中,所述第一凸体连接于该补强通道的凹入面而往上延伸,该第二凸体连接于该补强通道的凹入面而往下延伸,该托架的侧部具有一第一开口相对该支撑体的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开口相对该支撑体的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一开口的壁体之间具有一第一弯折段相连接,以及该第二连接部与该第二开口的壁体之间具有一第二弯折段相连接,其中,该第一连接部是由该第一弯折段延伸朝下;该第二连接部是由该第二弯折段延伸朝上。其中,所述第一凸体与该第二凸体之间具有一连接片相连,该连接片固定于该补强通道的凹入面,使该第一凸体远离该补强通道的凹入面而往上延伸,该第二凸体远离该补强通道的凹入面而往下延伸;该托架的侧部具有一第一开口相对该支撑体的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开口相对该支撑体的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一开口的壁体之间具有一第一弯折段相连接,以及该第二连接部与该第二开口的壁体之间具有一第二弯折段相连接,其中,该第一连接部是由该第一弯折段延伸朝下;该第二连接部是由该第二弯折段延伸朝上。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托架与轨件之间的结合强度与抗弯曲的能力均能有效提升,且其无论是动态位移调整或是静态配置,皆是具有强化结构的效果。


为进一步说明证实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3/5页
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托架与轨件的分解图。图加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支撑体与该托架的第一种连接关系型态的示意图。图2b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支撑体与该托架的第二种连接关系型态的示意图。图2c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支撑体与该托架的第三种连接关系型态的示意图。图3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托架与轨件的组合剖视图。图如是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支撑体与该托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b是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托架与轨件的组合剖视图。图fe是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支撑体与该托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恥是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托架与轨件的组合剖视图。图6a是显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支撑体与该托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6b是显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托架与轨件的组合剖视图。图7a是显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支撑体与该托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7b是显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托架与轨件的组合剖视图。图是显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支撑体与该托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8b是显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托架与轨件的组合剖视图。图9a是显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托架与该轨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9b是显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托架与轨件的组合剖视图。图IOa是显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托架与该轨件的分解示意图。图IOb是显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托架与轨件的组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托架与滑轨总成,其至少包括一托架10及一轨件12,其中;该托架10包括一上托部14a、一下托部14b相对该上托部14a、一侧部16连接该上托部Ha与该下托部14b、以及一支撑体18对应该侧部16固定地设置。其中,该上托部 14a、该下托部14b、及该侧部16共同定义一纵向通道20。该支撑体18是位于该托架10的纵向通道20内。最好是,该支撑体18以一手段,例如是冲压手段由该侧部16延伸至该纵向通道20内。该支撑体18包括一第一连接部2 及一第二连接部22b,此实施例中,还以一中间部M连接该第一连接部2 与该第二连接部22b,且相邻于该支撑体18由该侧部16 延伸一突出肋26至该纵向通道20内,以及包含有多个连接壁观连接在该中间部M与该侧部16(或该突出肋26)之间,其型态之一可如图加所示,该连接壁观以垂直方向呈上、 下分布连接在该支撑体18的中间部对与该托架10的侧部16之间;或是型态之二如图2b 所示,该连接壁观以水平方向呈前、后分布连接在该支撑体18的中间部M与该侧部16所延伸的该突出肋26之间。或者前述两种型态的综合,如图2c所示。藉此,该支撑体18的第一连接部2 及第二连接部22b相对该托架10的侧部16远离而有间隙。
6
该轨件12包括一上墙30a、一下墙30b相对该上墙30a、一侧墙32连接该上墙30a 与该下墙30b,其中,该侧墙32的中间部位形成一凹陷而具有一凹入面34的补强通道36相对于该托架10的支撑体18,且该补强通道36大体上是沿着该轨件12的长度方向形成,使该轨件12藉该补强通道36的弯曲断面增加其本身的抗弯强度,以及包含有一第一凸体38 及一第二凸体40分别位于该补强通道36的上、下侧。更详细地说,该第一凸体38是连接于该轨件12的侧墙32且往下延伸至该补强通道36内,该第二凸体40是连接于该轨件12 的侧墙32且往上延伸至该补强通道36内。最好是,还包括有多个第一凸体38及该第二凸体40沿着该补强通道36设置,且该第一凸体38及该第二凸体40是由该侧墙32以一手段, 例如是冲压手段由该侧墙32延伸至该补强通道36内。如图3显示,并依图加的型态揭示,该托架10与该轨件12的组合,该轨件12是穿接于该托架10的纵向通道20内,其中,该轨件12的上墙30a是相对于该托架10的上托部Ha被抱持;该轨件12的下墙30b是相对于该托架10的下托部14b被抱持;该轨件12 的侧墙32对应于该托架10的侧部16 ;该托架10的支撑体18是位在该轨件12的补强通道36,且该支撑体18的第一连接部2 是相对抵于该补强通道36内的第一凸体38,该支撑体18的第二连接部22b是相对抵于该补强通道36内的第二凸体40,使该支撑体18活动地穿置于该补强通道36。因此,该托架10与该轨件12的组合,其动态位移调整或是静态配置皆可强化其结合强度与抗弯曲的能力。根据前述“支撑体18的第一连接部2 及第二连接部22b相对该托架10的侧部 16远离而有间隙”的技术特征,其可达成的运用手段,另有如下的实施方式图4a、图4b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包含一托架200及一轨件202被该托架200 所抱持,其中,该托架200包括一侧部204,该支撑体206包括一中间部207连接该第一连接部208a与该第二连接部208b,该中间部207以一固接手段,例如是铆接手段固定于该托架200的侧部204,且该第一连接部208a具有一第一弯折段210a而远离该托架200的侧部204,以及该支撑体206的第二连接部208b具有一第二弯折段210b相对该第一弯折段 210a。图5a、图恥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包含一托架300及一轨件302被该托架300 所抱持,其中,该托架300包括一侧部304,该支撑体306包括一中间部310连接该第一连接部308a及第二连接部308b,且该托架300的侧部304相对该支撑体306的中间部310形成一突出部312,以及该中间部310与该突出部312以一固接手段,例如是铆接手段相互固接。图6a、图6b显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包含一托架400及一轨件402被该托架400 所抱持,其中,该托架400包括一侧部404,该支撑体406包括一中间部410连接该第一连接部408a及第二连接部408b,且该托架400的侧部404具有一开口 412相对该支撑体406 的中间部410,以及该支撑体406的中间部410具有弯折的固定段414穿过该开口 412而以一固接手段,例如是铆接手段连接于该托架400的侧部404。图7a、图7b显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包含一托架500及一轨件502被该托架500 所抱持,其中,该托架500包括一侧部504,该侧部504具有一开口 508。该支撑体506的第一连接部510a与该开口 508的一端壁体之间具有一第一弯折段51 相连接,且该支撑体 506的第二连接部510b与该开口 508的另一端壁体之间具有一第二弯折段512b相连接,以及该第二弯折段512b相对于该第一弯折段51加。图8a、图8b显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包含一托架600及一轨件602被该托架600 所抱持,其中,该托架600包括一侧部604,该托架600的侧部604具有一第一开口 608相对该支撑体606的第一连接部610a、及一第二开口 612相对该支撑体606的第二连接部610b。 其中,包括一第一弯折段61 连接在该第一连接部610a与该第一开口 608的壁体之间,以及一第二弯折段614b连接在该第二连接部610b与该第二开口 612的壁体之间。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部610a是由该第一弯折段61 延伸朝上;该第二连接部610b是由该第二弯折段614b延伸朝下。图9a、图9b显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包含一托架700及一轨件702被该托架700 所抱持,其中,该托架700包括一侧部704,该托架700的侧部704具有一第一开口 708相对该支撑体706的第一连接部710a、及一第二开口 712相对该支撑体706的第二连接部 710b。其中,包括一第一弯折段71 连接在该第一连接部710a与该第一开口 708的壁体之间,以及一第二弯折段714b连接在该第二连接部710b与该第二开口 712的壁体之间。该轨件702的第一凸体716连接于该补强通道718的凹入面720而往上延伸,以及该第二凸体722连接于该补强通道718的凹入面720而往下延伸。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部710a 是由该第一弯折段71 延伸朝下;该第二连接部710b是由该第二弯折段714b延伸朝上。 藉此配置,该托架700与该轨件702亦能以该支撑体706活动地连接于该补强通道718。图10a、图IOb显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包含一托架800及一轨件802被该托架800 所抱持,其中,该托架800包括一侧部804,该托架800的侧部804具有一第一开口 808相对该支撑体806的第一连接部810a、及一第二开口 812相对该支撑体806的第二连接部810b。 其中,包括一第一弯折段81 连接在该第一连接部810a与该第一开口 808的壁体之间,以及一第二弯折段814b连接在该第二连接部810b与该第二开口 812的壁体之间。该轨件 802包含一连接片拟4相连于该第一凸体816与该第二凸体822之间,该连接片824以一固接手段,例如是铆接手段固定于该补强通道818的凹入面820,且该第一凸体816远离该补强通道818的凹入面820而往上延伸,以及该第二凸体822远离该补强通道818的凹入面 820而往下延伸。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部810a是由该第一弯折段81 延伸朝下;该第二连接部810b是由该第二弯折段814b延伸朝上。藉此配置,该托架800与该轨件802亦能以该支撑体806活动地连接于该补强通道818。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发明的增进功效与优点即在于托架与轨件之间的结合强度与抗弯曲的能力均能有效提升,且其无论是动态位移调整或是静态配置,皆是具有强化结构的效果。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托架与滑轨总成,包含一托架及一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一上托部、一下托部相对该上托部、一侧部连接该上托部与该下托部、 以及一支撑体对应该侧部固定地设置,其中,该上托部、该下托部、及该侧部共同定义一纵向通道,该支撑体是位于该托架的纵向通道内,且该支撑体包含有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远离该侧部;以及所述补轨件穿接于该托架的纵向通道,该轨件包括一上墙、一下墙相对该上墙、一侧墙连接该上墙与该下墙,其中,该侧墙形成一凹陷而具有一凹入面的补强通道,该补强通道沿着该轨件长度的方向形成而相对于该托架的支撑体,且该补强通道的上、下侧包含有一第一凸体及一第二凸体;其中,该轨件的上墙是相对于该托架的上托部被抱持,该轨件的下墙是相对于该托架的下托部被抱持,该轨件的侧墙对应于该托架的侧部,以及该支撑体以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相对抵于该第一凸体与该第二凸体而容纳于该补强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与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体连接于该轨件的侧墙且往下延伸至该补强通道内,以及该第二凸体连接于该轨件的侧墙且往上延伸至该补强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与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包括一中间部连接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以及多个连接壁连接在该支撑体的中间部与该托架的侧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与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侧部相邻于该支撑体形成一突出肋,该突出肋延伸至该纵向通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架与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包括一中间部连接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以及多个连接壁连接在该支撑体的中间部与该托架的突出肋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与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包括一中间部连接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该中间部固接于该托架的侧部,该第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弯折段而远离该托架的侧部,且该支撑体的第二连接部具有一第二弯折段相对该第一弯折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与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包括一中间部连接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该托架的侧部相对该支撑体的中间部形成一突出部,且该中间部与该突出部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与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包括一中间部连接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该托架的侧部具有一开口相对该支撑体的中间部,且该支撑体的中间部具有弯折的固定段穿过该开口而连接于该托架的侧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与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侧部具有一开口, 该支撑体的第一连接部与该开口的一端壁体之间具有一第一弯折段相连接,且该支撑体的第二连接部与该开口的另一端壁体之间具有一第二弯折段相连接,以及该第二弯折段相对于该第一弯折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与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侧部具有一第一开口相对该支撑体的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开口相对该支撑体的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CN 102525149 A部与该第一开口的壁体之间具有一第一弯折段相连接,以及该第二连接部与该第二开口的壁体之间具有一第二弯折段相连接,其中,该第一连接部是由该第一弯折段延伸朝上;该第二连接部是由该第二弯折段延伸朝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与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体连接于该补强通道的凹入面而往上延伸,该第二凸体连接于该补强通道的凹入面而往下延伸;该托架的侧部具有一第一开口相对该支撑体的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开口相对该支撑体的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一开口的壁体之间具有一第一弯折段相连接,以及该第二连接部与该第二开口的壁体之间具有一第二弯折段相连接,其中,该第一连接部是由该第一弯折段延伸朝下;该第二连接部是由该第二弯折段延伸朝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与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体与该第二凸体之间具有一连接片相连,该连接片固定于该补强通道的凹入面,使该第一凸体远离该补强通道的凹入面而往上延伸,该第二凸体远离该补强通道的凹入面而往下延伸;该托架的侧部具有一第一开口相对该支撑体的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开口相对该支撑体的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一开口的壁体之间具有一第一弯折段相连接,以及该第二连接部与该第二开口的壁体之间具有一第二弯折段相连接,其中,该第一连接部是由该第一弯折段延伸朝下;该第二连接部是由该第二弯折段延伸朝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有关一种托架与滑轨总成,包括一托架及一轨件。该托架包括一上托部、一下托部、一侧部连接该上托部与该下托部、以及一支撑体对应该侧部固定地设置。该上托部、该下托部、及该侧部共同定义一纵向通道。该支撑体是位于该托架的纵向通道内。该轨件是穿接于该托架的纵向通道,其包括一上墙、一下墙、一侧墙连接该上墙与该下墙。其中,该侧墙形成一凹入的补强通道相对于该托架的支撑体,且该补强通道的上、下侧设有凸体,使该支撑体相对于该凸体与该补强通道滑动地连接。
文档编号A47B88/04GK102525149SQ20101059206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0日
发明者王俊强, 陈庚金, 黄建立 申请人: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