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保温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8376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静音保温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音保温窗,具体是一种四层静音保温窗。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环境保护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人们逐渐意识噪音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一部分,会对人的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在闹市区工作的人员,一旦外界出现噪音,比如汽车的鸣笛声或者建筑工地上发出的声响等都会严重干扰工作人员的情绪进而影响工作质量,而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城市的车辆拥有率越来越高,楼房越建越多,噪音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噪音的发生基本上很难控制发生源,既然噪音源的问题难解决,因此解决噪音污染,更多的还是要通过降噪来实现,除了墙体具有降噪效果外,门窗也需要具备降噪效果,将噪音拒之门外。

现有的降噪门窗有的是通过密封的方式来实现降噪的,有的是在双层或多层玻璃窗内设置降噪填充材料,有的是设置通风道,在气流通道内设置消音除尘材料,气流通过消音除尘材料后再进入到室内,但是,这种降噪通风窗的结构比较复杂,透光性也比较差;另外,现有的窗户大多为单层玻璃窗或双层玻璃窗,这种玻璃窗保温性能差,室内外的温度热交换快,尤其是一些极热或者极寒地区,如果门窗的保温性能不佳,更是容易造成房屋取暖能源的浪费。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9223258.9的高保温高节能四层玻璃窗,通过设置四层玻璃来解决保温性能差的问题,但是根据说明书及说明书附图来看该高保温高节能四层玻璃窗为封闭式,不可移动,不利于通风。据此发明人设计出了一种窗框可移动、具有通风功能、降噪效果好且保温效果强的静音保温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框可移动、具有通风功能、降噪效果好且保温效果强的静音保温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音保温窗,包括嵌入墙体的窗框和与窗框滑动配合的移动窗体,所述移动窗体包括活动扇和内嵌在活动扇内的玻璃层,所述活动扇与窗框接插连接,所述移动窗体的数量为四扇,所述活动扇上设置有滑轮,所述活动扇通过滑轮沿窗框左右移动,两所述移动窗体之间滑移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轮通过螺钉安设在活动扇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层玻璃之间连接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位于玻璃层两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扇包括呈空心设置的铝条,所述铝条内设置有分子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玻璃层与活动扇之间通过粘贴层紧密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扇和相邻的活动扇或窗框之间连接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内嵌在活动扇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层的制作材料为丁基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最外两层所述玻璃为低辐射镀膜玻璃。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通过设置四层中空玻璃,外层的玻璃采用低辐射镀膜玻璃,仅有少量的热辐射被其吸收后再通过辐射和对流交换散失,有效地阻止室内的热量泄向室外,减缓室内外的温度热交换,再通过将窗框可左右移动或上下移动,使得该静音保温窗具有窗体可移动、具有通风功能、降噪效果好且保温效果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静音保温窗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静音保温窗图1的A-A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静音保温窗图1的B-B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静音保温窗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移动窗体;2、滑轮;3、玻璃层;4、螺钉;5活动扇、;6、窗框;7、玻璃;8、空气层;9、密封层;10、粘贴层;11、分子筛;12、连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一的静音保温窗,包括嵌入墙体的窗框6和与窗框6滑动配合的移动窗体1,所述移动窗体1包括活动扇5和内嵌在活动扇5内的玻璃层3,所述活动扇5与窗框6接插连接,所述移动窗体1的数量为四扇,所述活动扇5上设置有滑轮2,所述活动扇5通过滑轮2沿窗框6左右移动,两所述移动窗体1之间滑移连接。

玻璃层3由两块玻璃7通过密封层9连接密封,两块玻璃7与两端的密封层9之间形成有空气层8,空气层8的厚度在10毫米-16毫米之间,一般是越厚越好,增加移动窗体1整体的厚度,起到保温、降噪和节能的作用,作为优选,最外两空气层8的厚度为16毫米,里面两空气层8的厚度为12毫米,在制作过程中,可在空气层8中填充入惰性气体,比如氮气或者氩气,尽可能多的排除空气层8内的氧气,根据实验结果,可排除85%的氧气,进一步降低噪音和起到保温作用;密封层9的制作材料优选为丁基胶,也可以为其他可用于密封的橡胶制品,密封效果好,有利于降低噪音,玻璃层3两端且紧挨着密封层9放置有分子筛11,分子筛11位于铝条的空心位置处,分子筛11的制作材料优选为硅胶或蒙脱石等,硅胶和蒙脱石为现有技术,具有吸附性强且热稳定性好的效果,即防止外界空气和室内产生对流而导致热量散失,更能起到保温作用,也可用于净化空气。

玻璃层3制作好之后再将活动扇5套设在玻璃层3的两端,玻璃层3与活动扇5之间通过粘贴层10紧密连接,再将活动扇5嵌入窗框6内,活动扇5和相邻的活动扇5或窗框6之间连接有连接层12,所述连接层12内嵌在活动扇5内,活动扇5和窗框6之间通过锁可拆卸固定连接,方便窗框6的安装和拆卸,还有利于降低成本,其中一扇移动窗体1组装完毕;同理,余下的移动窗体1依次间隔设置,如图2所示,一移动窗体1包括一个玻璃层3,两移动窗体1之间水平滑移连接,非同一移动窗体1的两移动窗体1之间通过滑轮2滑移连接,滑轮2通过螺钉4安设在活动扇5上,打开或关闭窗户,增强窗户的通风功能,因此同一移动窗体1的两玻璃层3之间形成有供另一滑移连接的移动窗体1移动的通道,前后两移动窗体1为一组,通过该设置每一组移动窗体1包括四块玻璃7、两个空气层8以及两通道,大大增加了移动窗体1的厚度,更能将噪音阻挡在窗户外,进一步削弱噪音,达到降噪作用。此外,各相邻两移动窗体1之间能够互相移动连接,能够形成通风口,有利于室内通风。

移动时,其中一扇移动窗体1固定,另外三扇移动窗体1可移动,将该固定的移动窗体1安装在最外侧,增强窗户的强度,且安装性能增加,杜绝移动窗体1向外脱落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最外两层的玻璃7采用低辐射镀膜玻璃,又称“Low-E”玻璃,为现有技术,根据百度百科记载,是一种对波长4.5~25um的红外线有较高反射比的镀膜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还可以复合阳光控制功能,成为阳光控制低辐射玻璃,因此,仅有少量的热辐射被其吸收后再通过辐射和对流交换散失,有效地阻止室内的热量泄向室外,减缓室内外的温度热交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