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壁料理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溢结构与杯盖一体式的破壁料理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破壁料理机,一般都具备防溢功能,而现有的防溢功能多数是利用防溢探针来实现,其工作原理是,例如中国专利号:ZL201520663455.1公开的食物料理机的防溢探针连接结构专利文献,该方案的防溢探针结构复杂,安装繁琐,制造成本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新的防溢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高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快速的防溢结构与杯盖一体式的破壁料理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溢结构与杯盖一体式的破壁料理机,包括底座和电控装置,底座上可拆式安装有杯体,杯体上设有杯盖,其特征是,所述杯盖上开设有与杯体导通的开口,开口向下设有延伸入杯体内的防溢内筒,防溢内筒的外壁构成第一防溢端面,第一防溢端面通过一体式注塑连接有防溢板。
采用该结构的防溢结构与杯盖一体式的破壁料理机,通过将防溢板与防溢内筒利用注塑一体式连接在一起,不存在连接间隙,节省后续多个安装工序,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安装效率,在生产杯盖的同时就可以将防溢结构(防溢板)连接好,后续只需要通过导线将防溢板与电控装置导通,并配合利用搅拌刀组本身的金属导电性能与防溢板形成防溢回路接入电控装置实现防溢功能,即可在工作时起到防溢功能;减少螺丝固定的成本,美化外观,防止防溢板金属体和防溢外盖分离产生间隙让液体进入内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所述杯体底部设有搅拌刀组,搅拌刀组构成导电体,防溢板和导电体分别与电控装置接通,使防溢板与导电体形成防溢回路;本方案作为形成回路的一种方式,导电体还可以是杯体内任意位置设置的金属体。
杯盖的顶部内壁构成第二防溢端面,防溢板顶端横向延伸有防溢连接板,防溢连接板与第二防溢端面通过一体式注塑连接;防溢连接板除了起到防溢作用外,还具备与导线连接的作用,杯盖上开设有适于导线穿过的接线孔;导线与防溢连接板连接后,穿过接线孔与杯盖的耦合器连接,耦合器再通过另外的导线与杯体底部的另一耦合器接通,杯体底部的另一耦合器在于底座的耦合器电连接后,由于底座的耦合器与电控装置接通,即完成了防溢板与电控装置的接通。
所述防溢内筒的底端设有第一插接槽,防溢板的底端弯接有与第一插接槽配合的防溢延伸板;第一插接槽在注塑模具中预先设计好,通过注塑过程的包胶工艺,使防溢内筒的塑料可以与防溢板融为一体。
所述第二防溢端面设有第二插接槽,防溢连接板的末端与第二插接槽配合;第二插接槽在注塑模具中预先设计好,通过注塑过程的包胶工艺,使第二防溢端面的塑料可以与防溢板融为一体。
开口向上设有延伸出杯体外的防溢外筒;当液体由下向上涌,防溢外筒可以缓冲液体外流,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液体溢出。
所述防溢外筒的延伸高度为A,其中A≥1mm;根据不同大小的杯体、加热功率进行确定高度A的尺寸。
所述防溢外筒的直径为D1,其中D1≥58mm;根据不同大小的杯体、加热功率进行确定高度D1的尺寸。
所述防溢内筒的延伸高度为I,其中I≥1mm;根据不同大小的杯体、加热功率进行确定高度D1的尺寸。
防溢内筒的直径为D2,其中D2≥1mm;根据不同大小的杯体、加热功率进行确定高度D1的尺寸;防溢内筒的作用是把搅打时产生汽流有效地排出,达到安全防溢。
所述杯盖外周延伸有与杯体内壁配合的杯盖连接筒,杯盖连接筒与防溢内筒之间构成防溢缓冲间距为F,其中F≥5mm;
杯盖连接筒的延伸高度为C,其中C≥1mm;当搅打时,液体产生涡流,杯盖连接筒与防溢内筒之间构成防溢缓冲腔体,防溢缓冲腔体内的防溢缓冲间距为F以达安全防溢;当搅打的时候,液体时会形成蜗流,水位上升,作为杯盖需要有一定空间(延伸高度为C)。
所述防溢内筒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防溢排气孔,第一防溢排气孔的直径为D3,D3≥1mm;第一防溢排气孔贯穿所述防溢板,当杯体内食物搅体时间产生涡流,防溢缓冲腔体内部汽流需有效排出,在防溢内筒上开设第一防溢排气孔能有效排出,以达到防溢效果。
防溢外筒与防溢内筒之间的杯盖上设有防溢过渡板。
所述防溢过渡板由防溢外筒往防溢内筒向下倾斜,倾斜的角度为B,其中B≥1°;防溢过渡板倾斜一定角度,让液体可以回流杯体内。
防溢过渡板上有多个第二防溢排气孔,第二防溢排气孔的直径为D4,D4≥1mm;第二防溢排气孔贯穿所述防溢板,当杯体内食物搅体时间产生涡流,防溢缓冲腔体内部汽流需有效排出,在防溢过渡板上开设第二防溢排气孔能有效排出,以达到防溢效果。
所述杯体上设有标称水位线,标称水位线与防溢内筒之间的距离为G,其中10mm ≤ G ≤ 63mm;防溢电路中一种有效的安全物理距离,缓冲加热余热所产生反应时间,这样能高效煮沸食物,距离G的有效设定,可以合理利用该反应时间在达到防溢板之前利用余热的补充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溢结构与杯盖一体式的破壁料理机,通过将防溢板与防溢内筒利用注塑一体式连接在一起,不存在连接间隙,节省后续多个安装工序,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安装效率,在生产杯盖的同时就可以将防溢结构(防溢板)连接好,后续只需要通过导线将防溢板与电控装置导通,并配合利用搅拌刀组本身的金属导电性能与防溢板形成防溢回路接入电控装置实现防溢功能,即可在工作时起到防溢功能;减少螺丝固定的成本,美化外观,防止防溢板金属体和防溢外盖分离产生间隙让液体进入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除防溢板后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防溢结构与杯盖一体式的破壁料理机,包括底座1和电控装置2,底座1上可拆式安装有杯体3,杯体3上设有杯盖4,其特征是,所述杯盖4上开设有与杯体3导通的开口401,开口401向下设有延伸入杯体3内的防溢内筒5,防溢内筒5的外壁构成第一防溢端面501,第一防溢端面501通过一体式注塑连接有防溢板6。
采用该结构的防溢结构与杯盖一体式的破壁料理机,通过将防溢板6与防溢内筒5利用注塑一体式连接在一起,不存在连接间隙,节省后续多个安装工序,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安装效率,在生产杯盖4的同时就可以将防溢结构(防溢板6)连接好,后续只需要通过导线将防溢板6与电控装置2导通,并配合利用搅拌刀组7本身的金属导电性能与防溢板6形成防溢回路接入电控装置2实现防溢功能,即可在工作时起到防溢功能;减少螺丝固定的成本,美化外观,防止防溢板金属体和防溢外盖分离产生间隙让液体进入内部。
本作为本实施例的更具体实施方案:
所述杯体3底部设有搅拌刀组7,搅拌刀7组构成导电体,防溢板6和导电体分别与电控装置2接通,使防溢板6与导电体形成防溢回路;本方案作为形成回路的一种方式,导电体还可以是杯体3内任意位置设置的金属体。
杯盖4的顶部内壁构成第二防溢端面402,防溢板6顶端横向延伸有防溢连接板601,防溢连接板601与第二防溢端面402通过一体式注塑连接;防溢连接板601除了起到防溢作用外,还具备与导线连接的作用,杯盖4上开设有适于导线穿过的接线孔403;导线与防溢连接板601连接后,穿过接线孔403与杯盖4的耦合器8连接,耦合器8再通过另外的导线与杯体3底部的另一耦合器9接通,杯体3底部的另一耦合器9在于底座1的耦合器10电连接后,由于底座1的耦合器10与电控装置2接通,即完成了防溢板6与电控装置2的接通。
所述防溢内筒5的底端设有第一插接槽503,防溢板6的底端弯接有与第一插接槽503配合的防溢延伸板602;第一插接槽503在注塑模具中预先设计好,通过注塑过程的包胶工艺,使防溢内筒5的塑料可以与防溢板6融为一体。
所述第二防溢端面402设有第二插接槽404,防溢连接板601的末端与第二插接槽404配合;第二插接槽404在注塑模具中预先设计好,通过注塑过程的包胶工艺,使第二防溢端面402的塑料可以与防溢板连接板601融为一体。
开口401向上设有延伸出杯体外的防溢外筒11;当液体由下向上涌,防溢外筒11可以缓冲液体外流,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液体溢出。
所述防溢外筒11的延伸高度为A,其中A≥1mm;根据不同大小的杯体、加热功率进行确定高度A的尺寸。
所述防溢外筒11的直径为D1,其中D1≥58mm;根据不同大小的杯体、加热功率进行确定直径为D1的尺寸。
所述防溢内筒5的延伸高度为I,其中I≥1mm;根据不同大小的杯体、加热功率进行确定延伸高度I的尺寸。
防溢内筒5的直径为D2,其中D2≥1mm;根据不同大小的杯体、加热功率进行确定直径D2的尺寸;防溢内筒5的作用是把搅打时产生汽流有效地排出,达到安全防溢。
所述杯盖4外周延伸有与杯体3内壁配合的杯盖连接筒405,杯盖连接筒405与防溢内筒5之间构成防溢缓冲间距为F,其中F≥5mm;
杯盖连接筒405的延伸高度为C,其中C≥1mm;当搅打时,液体产生涡流,杯盖连接筒405与防溢内筒5之间构成防溢缓冲腔体12,防溢缓冲腔体12内的防溢缓冲间距为F以达安全防溢;当搅打的时候,液体时会形成蜗流,水位上升,作为杯盖需要有一定空间(延伸高度为C)。
所述防溢内筒5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防溢排气孔504,第一防溢排气孔504的直径为D3,D3≥1mm;第一防溢排气孔504贯穿所述防溢板6,当杯体内食物搅体时间产生涡流,防溢缓冲腔体12内部汽流需有效排出,在防溢内筒5上开设第一防溢排气孔504能有效排出,以达到防溢效果。
防溢外筒11与防溢内筒5之间的杯盖4上设有防溢过渡板406。
所述防溢过渡板406由防溢外筒11往防溢内筒5向下倾斜,倾斜的角度为B,其中B≥1°;防溢过渡板406倾斜一定角度,让液体可以回流杯体3内。
防溢过渡板406上有多个第二防溢排气孔406-1,第二防溢排气孔406-1的直径为D4,D4≥1mm;第二防溢排气孔406-1贯穿所述防溢板6,当杯体3内食物搅体时间产生涡流,防溢缓冲腔体12内部汽流需有效排出,在防溢过渡板406上开设第二防溢排气孔406-1能有效排出,以达到防溢效果。
所述杯体3上设有标称水位线301,标称水位线301与防溢内筒5之间的距离为G,其中10mm ≤ G ≤ 63mm;防溢电路中一种有效的安全物理距离,缓冲加热余热所产生反应时间,这样能高效煮沸食物,距离G的有效设定,可以合理利用该反应时间在达到防溢板之前利用余热的补充加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