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加水装置的多功能电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9259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具有自动加水装置的多功能电饭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饭锅,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加水装置的多功能电饭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饭锅都是人工直接加入水(通常为冷水)和米后才能煮饭,存在如下缺点:①在煮沸过程中冷水煮沸的时间较长,在此过程中锅内底部与上部受热不均匀,米在未煮开时容易糊化,米饭中的淀粉糊化层及营养物质逸出后溶于汤中,导致锅底米饭与上层米饭的含水量不均匀且口感不佳;②若要实现按需远程遥控进行煮饭操作,必须事先将冷水和米放入锅内,但长时间将米浸泡在水中容易变质,米粒在浸泡过程中吸收了过多水分煮出来的米饭品质较差,因此,现有电饭锅难于远程遥控煮饭操作,不符合物联网及智能家具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自动加水装置的多功能电饭锅,可自动定量加入水煮饭,煮饭时间较短,不仅煮出米饭口感好,还为远程控制煮饭提供了实现条件。

一种具有自动加水装置的多功能电饭锅,该电饭锅包括底座、连接底座的壳体、设于壳体内的锅胆及与壳体之间可开合相连的盖体,该电饭锅还包括自动加水装置,该自动加水装置包括通过水管依次相连的水箱、水泵及开水器,且开水器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通锅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自动加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开水器的出水口的三通阀,该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开水器的出水口连通,该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及第三阀口分别通过水管连通锅胆及设于壳体外侧面的开水出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自动加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盖体内或壳体上的操作显示线路板,该操作显示线路板上设有多个操作按键及显示屏;设于壳体内与操作显示线路板电性相连的电源控制线路板,该电源控制线路板连接水泵及开水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自动加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开水器的出水口的三通阀及控制三通阀工作的伺服电机,该伺服电机电性连接电源控制线路板,且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开水器的出水口连通,该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及第三阀口分别通过水管连通锅胆及设于壳体外侧面的开水出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盖体上设有连通锅胆的加水口,该加水口与开水器的出水口通过水管相连通,在加水口上设有硅胶制成的水嘴阀,且加水口的外侧设有密封圈。

在一个实施例中,盖体包括外盖、内盖以及设置在外盖与内盖之间的防溢电极,该防溢电极的上末端与外盖的内壳固定连接,该防溢电极的中部或下末端具有凸部,而内盖上设有容纳防溢电极的凸部的硅胶限位套。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箱内置于壳体,该水箱具有水箱盖及注水口;或者,水箱设置在壳体的外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具有自动加水装置的多功能电饭锅,该电饭锅包括底座、连接底座的壳体、设于壳体内的锅胆及与壳体之间可开合相连的盖体,该电饭锅还包括自动加水装置,该自动加水装置包括通过水管依次相连的水箱和水泵,且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通锅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自动加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盖体内或壳体上的操作显示线路板,该操作显示线路板上设有多个操作按键及显示屏;设于壳体内与操作显示线路板电性相连的电源控制线路板,该电源控制线路板连接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常规的电饭锅基础上增加了包括水箱、水泵、开水器等部件的自动加水装置,通过控制水泵实现按需加水,还可以利用开水器提供开水或给锅胆加入开水煮饭来提升煮饭效率及米饭口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可以满足用户的多种实际需要,且为利用无线网络实现远程煮饭提供了实现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一侧面具有开水出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4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款常规的电饭锅包括底座1、连接底座1的壳体2、设于壳体2内的锅胆3及与壳体2之间可开合相连的盖体4(盖体4上一般设有排气阀41),其中底座1中设有发热线盘11,而锅胆3的底部则位于发热线盘11的上方。本实施例对常规电饭锅的改进在于,该电饭锅还包括自动加水装置,该自动加水装置包括:通过水管依次相连的水箱51、水泵52及开水器53,且开水器53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通锅胆3。水箱51内置于壳体2内,该水箱51具有与盖体4集成为一体的水箱盖511及设于盖体4上的注水口512。

水泵52工作时,将水箱51抽送至开水器53,由开水器53将水迅速烧开后通过水管送至锅胆3内,利用开水进行煮饭,提高煮饭效率且使煮出米饭含水量更均匀、口感更佳。

另外,为了便于控制水泵52的工作来控制往锅胆3内加水的时机及加水量,故上述自动加水装置还包括:在盖体4或外壳2上设置了便于用户进行选择操作的操作显示线路板6,该操作显示线路板6上设有多个操作按键61及显示屏62,操作按键61预先设定了相应的加水的时机及加水量;在壳体2内设有与操作显示线路板6电性相连的电源控制线路板56,该电源控制线路板56连接水泵52及开水器53并为之提供工作电源。当用户在操作显示线路板6上按下某一个操作按键61时,由电源控制线路板56开始给水泵52及开水器53供电,通过供电时长来控制水泵52的抽水量,进而达到控制送入锅胆3中的水量。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因需要而对应选择不同操作按键61根据按键指令来控制不同的加水量,实现了因米量多寡加合适量的水进行煮饭;并且,还可以在电源控制线路板56上设置网络通信模块,利用网络通信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控制加水时机及加水量,从而为电饭锅作为智能家居之一联入物联网提供了实现条件。

第2实施例

如图2和图3所示,在第1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自动加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开水器53的出水口的三通阀54及控制三通阀54工作的伺服电机55,该伺服电机55电性连接电源控制线路板56。其中,该三通阀54的第一阀口与开水器53的出水口连通,该三通阀54的第二阀口541及第三阀口542分别通过水管连通锅胆3及设于壳体2外侧面的开水出口543。

预先设定某一个操作按键61为开水键,当按下开水键时,电源控制线路板56分别给水泵52、开水器53及伺服电机55供电,水泵52从水箱51抽取常温的水送入开水器53迅速加热成为开水,由伺服电机55控制连通三通阀54的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542而关闭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541之间的通路,从而使开水通过开水器53的出口、三通阀54第三阀口542及开水出口543排出壳体2外部。反之,当需要煮饭加水时,伺服电机55控制关断三通阀54 的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542而将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541连通,从而使开水可以通过第二阀口541经水管排至锅胆3内。因此,本实施例扩展了电饭锅的功能,使电饭锅在既可以煮饭的同时,还可以给用户提供热开水,满足用户的切实需要。

在盖体4上设有加水口,该加水口与第二阀口541的末端通过水管相连通,在加水口上设有硅胶制成的水嘴阀42,且加水口的外侧设有密封圈43。当有水从第二阀口541的末端通过水管流到水嘴阀42时,在水的重力作用下使水嘴阀42打开,从而使水可以流入下方的锅胆3内。而在煮饭过程中,国内因水蒸气的增多而压力增大,水蒸气反向推动水嘴阀42贴附在加水口附近的盖体4内侧面上,从而使水汽几乎无法通过水嘴阀42;为了彻底防止水蒸气从加水口泄漏,故在加水口的外部设置了密封圈43,从而可以彻底防止煮饭过程中水蒸气的泄露。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盖体4采用易拆洗结构。具体来说,盖体4包括外盖44、内盖45以及设置在外盖44与内盖45之间的防溢电极46,该内盖45上设有硅胶限位套451,其中外盖44包括内壳441和外壳442,防溢电极46的上末端通过固定件(比如螺母)461与内壳441固定相连。在使用状态下,防溢电极46中部的凸部容纳于硅胶限位套451之中,从而将外盖44与内盖45固定相连;当需要拆洗内盖45时,只需要向内盖45施加远离外盖44方向的外力,此时在外力作用下,防溢电极46中部的凸部从硅胶限位套451之中脱离,从而将外盖44与内盖45两者分离;而将内盖45安装在外盖44上时,也只需要用力将防溢电极46插入至硅胶限位套451之中并使得防溢电极46中部的凸部容纳于硅胶限位套451之中即可,从而内盖45拆洗简易,方便用户使用。

第3实施例

如图4所示,该第3实施例与第1、2实施例相比,改进之处在于将水箱51设置在壳体2的外部,电泵52通过一根水管连接水箱51即可。本实施例将水箱51外置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水箱外置后,电饭煲的体积可以更小,水箱的清洗、维护更简易。

第4实施例

如图5所示,与第1实施例或第3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自动加水装置不具有开水器53,水泵52从水箱51抽取水通过水管直接送至锅胆3内,而水箱51可以如第1实施例一样内置在壳体2内,也可以如第3实施例一样与壳体2分离设置。该实施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可以通过电源控制线路板56控制水泵52工作来达到按需加水,确保煮出米饭的含水量恰当,且电源控制线路板56还为利用无线网络远程控制水泵52提供了实现条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