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型筒状健康午睡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4666阅读:1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D”型筒状健康午睡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D”型筒状健康午睡枕。



背景技术: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午睡是人体生物钟的重要环节,我国古代医学巨著《皇帝内经》就有“午睡一刻值千金”之说。舒适、健康的午睡有利于消除疲劳,提高下午和晚上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但是,目前,绝大多数人的午睡还停留在原始阶段,即以手为枕趴在课桌(学生)、办公桌(工薪一族)或桌板(火车、动车、高铁旅客)上。这种头枕手臂休息的方式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随时能用,但是会导致人睡眠不舒适、不安稳、手臂酸麻、眼睛肿胀、脸颊留印、脖颈过度弯曲(人的生理颈椎C6/7凸起,易诱发颈椎病)等亚健康后果。因此,开发一种既能保证人午睡舒适安稳,又能护臂、护颈、护脸、护眼的健康午睡枕,对于解决人的午睡亚健康现状十分迫切。

本案发明人申请了4项护臂枕专利,分别是:一种可折叠护臂桌枕(申请号为 201420615093.4)、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护臂枕(申请号:201420337042.X)、一种便携式护臂枕(申请号:201520027056.6)、一种便携式护臂枕(申请号:201520268459.X),该4项专利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1)均设计了中空框架结构;(2)均具备使用后折叠成薄型结构的特点;(3)从功能上均实现了护臂、体积小、可折叠、易携带。本系列专利产品推向市场后,迅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但是,一部分客户也反映了如下几个问题:第一,由于填充工艺问题,枕头里面的填充物不均匀,一般是中间高,边缘低,有一部分顾客反映,当头脸靠在枕片上熟睡时,由于枕片的中间高边缘低,头会发生向边缘的侧滑的现象,如果严重,甚至会扭伤脖子;第二,弧形面靠在桌面上,尤其是一些表面光滑的玻璃桌面上,当头靠在枕片上时,由于受到头的向前向下的压力,枕头会向前方发生平移,睡眠时枕头不断发生平移会导致睡眠不安稳,影响舒适度;第三,护臂枕是一个日常用品,一年四季都要使用,希望能设计一款四个季节都能使用的护臂枕;第四,午睡具有时间的确定性和地点的随意性,即午睡受人的生物钟支配,一般而言,人在一天中的13:00点左右或午饭后,体温出现波动,意识开始模糊,睡意扑面而来,具有时间的固定性,但是,人群又是流动的,午睡地点和条件在变化,因此,午睡枕的设计要能适应人的迁徙特性,既能舒适趴睡,也能舒适坐睡。用户的体验和反馈,反映了该产品还有继续完善、改进的必要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头部滚动的“D”型筒状健康午睡枕。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在桌面上滑动的“D”型筒状健康午睡枕。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多季节使用的“D”型筒状健康午睡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D”型筒状健康午睡枕,包括面板、护臂板、固定结构以及防滚枕头;该面板的一端与该护臂板活动连接,该护臂板的长度较该面板长,且该护臂板弯曲后与面板形成“D”型筒状结构,并由固定结构进行固定;该防滚枕头固定在所述面板上,该防滚枕头的至少一面为两端高中间低的结构,或者至少一面为四周高中央低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防滚枕头包括一个枕芯和两层枕套,两层枕套即为不可拆卸的内枕套及可拆卸的外枕套,该枕芯制成两端高中间低或四周高中央低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枕芯由慢回弹海绵挤压成型。

优选地,所述的外枕套两面由不同材料制成,一面为适合冬天使用的具有温暖感觉的材料,另一面为适合夏天使用的具有冰爽感觉的材料。

优选地,所述外枕套的一面或两面分别缝接了一个口袋,该口袋里用以放置一块薄型棉垫。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结构为一根织带,该织带的一端固定在面板或者护臂板上,其两端设有子母扣;安装时,织带绕过“D”型筒状外侧将午睡枕固定。

优选地,所述面板远离护臂板的一端活动连接一连接板,所述的织带一端连接在该连接板上。

优选地,所述的织带上可滑动套设有一防滑垫片。

优选地,进一步设置一个弹性垫子,该弹性垫子在使用时垫在午睡枕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的弹性垫子为可折叠结构。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防滚,安稳睡眠。防滚枕头两端高、中间低,或者四周高、中央低,使得人在熟睡失去意识控制时,趴睡时头不会滚下枕头,坐着睡觉时也不会偏离枕头,不会造成睡眠不安稳甚至会扭到脖子。

(2)防滑。设置有可调节的防滑垫片,还可进一步设置弹性垫子,在使用时,将“D”型紧固件弧面放置在弹性垫子上面,平面朝上,调节防滑垫片,使其与弹性垫子接触(或者直接与桌面接触),增加摩擦力,可以有效防止健康枕滑动,增加睡眠的安稳性。

(3)多季节使用。枕头外枕套材质双层可以设计为不同面料,一面为有绒材质,一面为冰凉材质,适合在春夏两个季节分别使用。

(4)护臂护肘关节。双手伸入“D”型中空筒状紧固件中,没有深入筒状结构中的双手肘部压在弹性垫子上。睡眠时,两手手臂不酸麻,手臂肘部压在弹性垫子上,缓冲了肘部关节因长时间压在硬桌面上而导致的肘部关节酸麻感。

(5)吸收口水且易洗涤。枕头的内枕套和外枕套设计,外枕套里侧两个口袋加上薄型棉垫的设计,以及隐形拉链的设计,确保了该枕头既能充分吸收熟睡者流出的口水和汗液,防止弄脏里面的枕芯,同时又易于拆洗。

(6)抬颈护颈。趴睡时,头靠在枕头上,枕头放置在“D”型结构的硬质框架上,颈部被抬起的高度就是枕头和“D”型结构硬质框架的总高度,由于“D”型结构的硬质框架高度可以通过调节护臂板的长度来调节,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护臂板的长度自主调节抬颈的程度,以达到最大限度护颈的效果。

(7)坐睡靠睡。“D”型健康午睡枕,坐睡时,将“D”型健康午睡枕的弯曲弧面一部分放置在人自己的肩膀上,一部分靠在墙壁上、扶手上或者其它任何着力点上,人脸靠在“D”型健康午睡枕的枕头上,就可以坐睡靠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枕芯另一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面板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滚枕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外枕套另一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垫有弹性垫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是一种“D”型筒状健康午睡枕,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午睡枕包括面板1、护臂板2、固定结构以及防滚枕头3。其中:

所述的面板1供头部枕用,其一端与所述的护臂板2活动连接,该护臂板2的长度较该面板1长,且该护臂板2弯曲后与面板1形成“D”型筒状结构,并由固定结构进行固定。

所述的防滚枕头3固定在所述面板1上,该防滚枕头3的至少一面为两端高中间低的结构(如图1或图3所示),或者四周高中央低的结构。

使用时,将护臂板2弯曲并与面板1形成“D”型筒状结构,之后以固定结构进行固定,然后将防滚枕头3固定在面板1上,使曲面的一面朝上。伏案休息时,将护臂板2朝下,面板1朝上,再将手臂从“D”型筒状中间穿过,并使面板1与桌面呈一定角度(如图2所示),然后将头脸枕在防滚枕头3上,就可以休息了。由于防滚枕头3两端高、中间低,人的头脸嵌在枕头的凹陷内,因此,即使人在熟睡失去意识控制时,头也不会滚下枕头而造成睡眠不安稳甚至会扭伤脖子。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舒适度,所述的面板1及护臂板2外侧可以由面料套包覆(如图4所示即为包覆有面料套11的面板1的剖视图),并由面料本身形成面板1与护臂板2之间的活动连接。

此外,如图5所示,所述的防滚枕头3可以包括一个枕芯31和两层枕套,即不可拆卸的内枕套32及可拆卸的外枕套33。所述的枕芯31可以由慢回弹海绵挤压成型,制成两端高中间低或四周高中央低的结构。该枕芯31由所述内枕套32包套,内枕套32的作用主要是隔离保护枕芯,使枕芯31不与外枕套33直接接触,以免受到汗液、口水等浸湿。所述的外枕套33起到方便拆洗更换的目的。该外枕套33两面可以由不同材料制成,一面为适合冬天使用的具有温暖感觉的材料,例如绒布材料,以适合天气较冷时枕脸使用,另一面为适合夏天使用的具有冰爽感觉的材料,例如冰丝布料,以适合夏天天热时枕脸使用。在外枕套33两种不同材质的缝接口处可以安置一条隐形拉链34(如图6所示),以方便外枕套33的拆卸。

所述的防滚枕头3可以通过多种结构固定在面板1上。如图1所示,该防滚枕头3外侧以及面板1上分别设有魔术贴8,通过魔术贴8可以将防滚枕头3固定在面板1上,防止枕头掉落。

如图6所示,所述的外枕套33的两端分别延伸出一延伸部35,并在两个延伸部35外端部分别设置子母扣36。安装时,将两个延伸部35绕到面板1后侧,之后将两者通过子母扣36扣合,就可以将防滚枕头3固定在面板1上。也可以在该延伸部35及所述面板1上分别设置子母扣36(如图7所示),安装时将枕头上子母扣36和面板1上的子母扣36相互扣合,从而将枕头固定在面板1上。

继续配合图6所示,在所述外枕套33的两面或一面还可以各缝接了一个口袋37,该口袋37里可以放置一块薄型棉垫,以吸收因侧脸熟睡而流出的口水。

所述的固定结构也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图1、2所示,该固定结构为设置在所述面板1远离所述护臂板一端并与面板1活动连接的插接部4,该插接部4上设有可令护臂板2远离面板1的一端插入其内的插孔41。使用时,将护臂板2弯曲,之后将护臂板2远离面板1的一端插入到插接部4的插孔41内,直到护臂板2的端部与面板1的另一端接触,而弯曲后护臂板2呈拱形,并与面板1一起形成“D”型筒状结构。伏案休息时,插接部4被压在了下方的桌子上,因此可以有效防止护臂板2弹开。

如图7所示,所述固定结构为一根织带5,该织带5的一端可以固定在面板1或者护臂板2上,其两端设有子母扣51。本实施例是在面板1远离护臂板2的一端再活动连接一连接板6,该连接板6外侧也可以包覆面料套,且该连接板6可以是矩形或者梯形,所述的织带5一端连接在该连接板6上。使用时,将护臂板2弯曲,使护臂板2的端部与面板1和连接板6的接缝处重叠,将连接板6自然压触在护臂板2的外侧,形成一个中空“D”型筒状结构;然后将织带5绕这个“D”型结构外周一圈,再将织带5两端的子母扣51扣在一起,从而固定成一个稳固的“D”型硬质筒状结构。

进一步的,在所述织带5上可滑动套设有防滑垫片7。使用时,可以调节防滑垫片7在织带5上的位置,使防滑垫片7与桌子接触,增加摩擦力,从而可以有效防止枕头滑动,增加睡眼安稳性。

再者,为了进一步增加防滑效果以及使用舒适性,可以进一步设置一个弹性垫子9,该弹性垫子9在使用时垫在午睡枕的下方,如图8所示。该弹性垫子9可以是可折叠的片状,以方便携带。其形貌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或者梯形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于使用时,先安装枕头:首先将护臂板2弯曲,使护臂板2的一端与面板2和连接板6的布料封接处重叠,将连接板6自然压触在护臂板2的外侧,形成一个中空“D”型硬质筒状结构,然后将缝接在连接板6上的织带5绕这个“D”型结构一圈,将织带5上的子母扣51扣在一起,形成一个中空“D”型硬质筒状紧固件;将带内枕套32的枕芯31装入外枕套33中,拉上隐形拉链34,然后将防滚枕头3放置在 “D”型紧固件的面板1的外平面上,通过外枕套33的子母扣36固定防滚枕头3。

趴睡时,将弹性垫子9放在一个台面上,“D”型紧固件弧面放置在弹性垫子9上面,调节防滑垫片7在织带5上的位置,使其与弹性垫子9接触,增加摩擦力,可以有效防止午睡枕滑动,增加睡眠的安稳性。将双手伸入“D”型中空筒状紧固件中,没有深入筒状结构中的双手肘部压在弹性垫子9上,缓冲了肘部关节因长时间压在硬桌面上而导致的肘部关节酸麻感。头脸靠在防滚枕头3上,由于防滚枕头3两端高、中间低,使得人在熟睡失去意识控制时,头不会滚下枕头,造成睡眠不安稳甚至会扭伤脖子;当人趴睡进入熟睡状态时,可能留出的口水能被外枕套33里侧口袋37里的棉垫吸收,以免浸润里面的内枕套和枕芯。

坐睡时,将“D”型紧固件放置在睡眠者自己的肩膀上,其中“D”型外平面(即面板1)上的防滚枕头3靠在脸颈上,外弯曲面(即护臂板2)的一部分放置在肩膀上,另一部分靠在一个硬的支点上,如墙壁上、扶手上或者其它任何着力点上,人脸靠在“D”型健康午睡枕的防滚枕头3,就可以安稳坐着靠睡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但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