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窗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1586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新型窗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新型窗框。



背景技术:

窗户对于人们的日常家居生活是必不可少的部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居环境采光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大多的建筑设计在窗户上方都没有设计雨蓬,同时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也没有设计雨蓬;上述设计结构雨水很容易漂淋到窗户。或者即使设计了雨蓬,在南方多雨和多风的环境下,由于设计的雨蓬的面积不够大,倾斜的雨水也很容易漂淋到窗户上。但是,窗户的窗框与混凝土墙体的连接由于料性质不同,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连接不能实现密封连接,以及窗框的侧器和横框连接处是非密封连接,在雨水的漂淋下,雨水会沿着窗框的侧器和横框的连接角浸渗到室内的墙面;在墙面形成水斑,影响到房屋的装修效果;以及造成室内环境的潮湿,不适宜居住。同时,现有的窗户在清洗时,会在窗框底的卡槽中沉积污水,一方面会造成上述所介绍的影响家居环境的现象外;另一方面污水沿底部横框外侧的开口流出,沿着窗台向外排除时会造成窗台、房屋建筑外墙的二次污染,在污水过多时,还会造成下层住户窗户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解决窗框与墙体连接不密封、以及侧器与下滑连接不密封造成雨水沿着窗框产生浸渗而影响家居环境,以及清洗窗户排污不方便的新型窗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新型窗框,包括窗框,在所述窗框的下端两底角上分别设置有积水排污盒,所述积水排污盒形成对底角的包覆;所述窗框的下滑在底角处设置有与积水排污盒联通的通孔;所述积水排污盒设置连接有超过墙体厚度的排污管。

进一步地,所述积水排污盒包括竖板、前侧板、后侧板、底板,所述底板一端呈倾斜状,所述竖板、前侧板、后侧板、底板依次焊接连接形成包覆所述底角的容腔;所述竖板与窗框的侧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侧板、后侧板的高度高于所述底板倾斜端的最高处,使窗框的下滑与积水排污盒连接时前侧板、后侧板形成对所述下滑的两侧的包覆。

进一步地,所述竖板的内侧还焊接有横板一,紧贴所述底板倾斜端的最高处的内侧焊接有横板二,所述横板一与横板二的上端面高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排污管焊接在底板的最低处,使排污管内径的下底壁的高度低于或等于底板最低处的上端面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竖板与窗框的侧器连接采用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粘接其中任一种方式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使用了包覆窗框的下端两底角的积水排污盒,联通窗框的下滑底角与积水排污盒的通孔;以及积水排污盒连接超过墙体厚度的排污管等技术特征。使得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窗框与墙体连接不密封、侧器与下滑连接不密封造成雨水沿着窗框产生浸渗而影响家居环境的技术问题,当雨水沿着窗框浸渗时,由于窗框底角有积水排污盒的包覆,所浸渗的雨水将会被积水排污盒收集,通过连接的排污管向外排除;有效解决了雨水浸渗到室内影响家居环境的技术问题。

同时在清洗窗户时,沉积到窗框底卡槽的污水和尘土将会通过联通窗框的下滑底角与积水排污盒的通孔排放到积水排污盒内,在通过排污管排除;具体使用中还可以在排污管上连接软管,将软管与楼层排水管或空调排水等连接实现完全无污染排放。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污水和尘土沿着窗台和外墙流淌造成窗台和墙体的二次污染,甚至影响到下层住户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附图标记3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附图1所示,新型窗框,包括窗框1,在窗框1的下端两底角2上分别设置有积水排污盒3,积水排污盒3形成对底角2的包覆。窗框1的下滑4在底角处设置有与积水排污盒3联通的通孔5;积水排污盒3上还根据窗框与墙体配合安装时墙体的厚度,连接有超过墙体厚度的排污管6,以便将污水和尘土排除到墙体外侧。

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沿着窗框1两侧底角渗漏时,渗漏的雨水会被积水排污盒3所收集;以及清洗窗户时,污水和尘土也会从通孔5流向积水排污盒3,再通过与积水排污盒3连接的排污管6向外排除。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滑和侧器连接不密封、以及窗框与墙体连接不密封存在的雨水浸渗破坏家居环境的技术问题;以及清洗窗户时不方便排污的技术问题。具体实施中可以使用软管将排污管6与楼层排水管或家居使用空调、洗衣机排水管连接,实现完全无污染排放。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积水排污盒3包括竖板7、前侧板8、后侧板9、底板10,底板10一端呈倾斜状,并将竖板7、前侧板8、后侧板9、底板10依次焊接连接形成能包覆底角2的容腔;将竖板7与窗框1的侧器11采用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粘接其中任一种方式连接;本案具体实施中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

为了提供包覆效果,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前侧板8、后侧板9的高度高于底板10倾斜端的最高处,使窗框1的下滑4与积水排污盒3连接时前侧板8、后侧板9形成对下滑4的两侧的包覆;具体实施中,前侧板8、后侧板9的高度略高于下滑4底部的高度。为了提高积水排污盒3对窗框1的支撑强度,以及提高积水排污盒3与窗框1装配的效率和效果,在竖板7的的内侧焊接横板一12,紧贴底板10倾斜端的最高处的内侧焊接横板二13,使横板一12与横板二13的上端面高度相同,以保证装配后窗框1的平整性。为了提高排污效果,使污水不残留在积水排污盒3内,排污管6焊接在底板10的最低处,具体焊接时使排污管6内径的下底壁的高度低于或等于底板10最低处的上端面的高度。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