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弹出闭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619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弹出闭合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弹出闭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公共场合需要保管的个人物品及保密资料越来越多,人们自己私人物品的保存要求也越来越高,个人隐私相对非常重视,人工操作保管存在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弹出闭合装置,解决现有物品保管通过人工操作,出错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弹出闭合装置,其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开合抽屉,以及连接开合抽屉与外壳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传动连杆组件和连接传动电机、传动连杆组件的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连杆组件一端连接于开合抽屉后部,另一端与传动齿轮组相连接,所述传动电机和传动齿轮组固定于外壳内;所述开合抽屉后部设有第一传感器,于外壳上对应所述第一传感器设有第二传感器。

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和底板,所述第二传感器、传动电机、传动齿轮组和传动连杆组件均固定于所述底板上。

所述开合抽屉通过一固定于外壳两侧内壁的平衡导轨与外壳相连接,并通过该平衡导轨,在传动机构的传动下,在外壳内部前后移动。

所述传动电机通过电机架固定于底板上。

所述传动连杆组件由两根“S”型连杆活动连接而成,两根“S”型连杆通过连杆轴承相互连接。

所述传动连杆组件一端,通过“コ”型连接件活动连接于开合抽屉后部,传动连杆组件另一端固定在传动齿轮组上。

于外壳后部设有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控制电路,及与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控制信号接收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用户把需要存储的贵重物品及资料放入到开合抽屉内,通过手机APP进行控制开合,每个抽屉均有一个编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设定密码进行管理。装置通过上盖固定在设备内部,所有部件安装到上盖上面。通过接收天线收到客户信号,传达到PCB控制主板,由PCB控制主板内部程序控传动电机,通过传动齿轮组带到传动连杆,传动连杆带动开合抽屉,开合抽屉通过平衡导轨进行开合,达到用户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机运动,从而带动传动连杆,传动连杆带动抽屉开合,从而实现抽屉自动开合,而解决了人工服务和人工出错的机率,保证属于自己的材料及贵重物品的保密性、安全性,也可以合理节约空间及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后视图。

图中:1.上盖 2.底板 3.接收天线 4.平衡导轨 5.开合抽屉

6.传动连杆 7.传动电机 8.PCB控制主板

9.传动齿轮组 10.电机固定架 11.连杆轴承

12.第一传感器 13.第二传感器 14.“コ”型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弹出闭合装置,其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开合抽屉5,以及连接开合抽屉5与外壳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7、传动连杆组件6和连接传动电机7、传动连杆组件6的传动齿轮组9,所述传动连杆组件6一端连接于开合抽屉5后部,另一端与传动齿轮组9相连接,所述传动电机7和传动齿轮组6固定于外壳内;所述开合抽屉5后部设有第一传感器12,于外壳上对应所述第一传感器12设有第二传感器13。

所述外壳包括上盖1和底板2,所述第二传感器12、传动电机7、传动齿轮组9和传动连杆组件6均固定于所述底板2上。

所述开合抽屉5通过一固定于外壳两侧内壁的平衡导轨4与外壳相连接,并通过该平衡导轨4,在传动机构的传动下,在外壳内部前后移动。

所述传动电机7通过电机架10固定于底板2上。

所述传动连杆组件6由两根“S”型连杆活动连接而成,两根“S”型连杆通过连杆轴承相互连接。

所述传动连杆组件6一端,通过“コ”型连接件14活动连接于开合抽屉5后部,传动连杆组件6另一端固定在传动齿轮组9上。

于外壳后部设有控制电路板8,该控制电路板8上设有控制电路,及与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控制信号接收天线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