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烹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0462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加热烹调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具有对烹调容器内的烹调物进行搅拌的搅拌体的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以往,这种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安装在烹调容器的底面的中心部,并且构成为通过在烹调容器的底面附近进行旋转来对烹调物进行搅拌(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2504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第2014-53354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例如在对罗宋汤(borscht)等包含有液体和固形物的烹调物进行烹调的情况下,对于以往的搅拌体而言,存在这样的课题:固形物超出预期地发生变形,或者液体和固形物没有很好地混合,从而难以对烹调物按照所希望那样进行搅拌。

本发明提供能够对包含有液体和固形物的烹调物更加按照所希望的那样进行搅拌的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是一种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其具有对收纳于烹调容器内的包含有液体和固形物的烹调物进行搅拌的搅拌体。并且,搅拌体具有:外壳,其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于烹调容器的底面的中心部;以及下叶片,其从外壳的外周面朝向烹调容器的内周面延伸,并且构成为将位于烹调容器的底面侧的烹调物朝向烹调容器的内周面按压。另外,搅拌体具有上叶片,该上叶片从外壳的外周面朝向烹调容器的内周面延伸,并且构成为使位于下叶片的上方的烹调物朝向烹调容器的底面下沉。

根据该结构,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能够对包含有液体和固形物的烹调物更加如所希望那样进行搅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的卸下了盖体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的俯视图。

图6a是沿图5中的6a-6a线的剖视图。

图6b是沿图5中的6b-6b线的剖视图。

图6c是沿图5中的6c-6c线的剖视图。

图6d是沿图5中的6d-6d线的剖视图。

图7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对烹调物进行搅拌的情形的俯视图。

图7b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对烹调物进行搅拌的情形的俯视图。

图7c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对烹调物进行搅拌的情形的俯视图。

图7d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对烹调物进行搅拌的情形的俯视图。

图8a是沿图7a中的8a-8a线的剖视图。

图8b是沿图7b中的8b-8b线的剖视图。

图8c是沿图7c中的8c-8c线的剖视图。

图8d是沿图7d中的8d-8d线的剖视图。

图9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的下叶片对烹调物进行搅拌时的下叶片、阻挡部以及烹调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9b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的下叶片对烹调物进行搅拌时的下叶片、阻挡部以及烹调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9c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的下叶片对烹调物进行搅拌时的下叶片、阻挡部以及烹调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9d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的下叶片对烹调物进行搅拌时的下叶片、阻挡部以及烹调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10a是图9a所示的加热烹调器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10b是图9b所示的加热烹调器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10c是图9c所示的加热烹调器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10d是图9d所示的加热烹调器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基础的知识见解)

为了能够对包含有液体和固形物的烹调物更加如所希望那样进行搅拌,本发明的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是得出以下的知识见解。

以往的搅拌体构成为,通过在烹调容器的底面附近进行旋转来对烹调物进行搅拌。然而,在固形物中,还存在比重比液体轻而在液体的表面附近漂浮的固形物。在这种情况下,仅通过使搅拌体在烹调容器的底面附近以通常的速度进行旋转的话,无法对在该液体的表面附近漂浮的固形物充分地进行搅拌。

与之相对,在使搅拌体高速旋转的情况下,搅拌力提升从而能够对在液体的表面附近漂浮的固形物充分地进行搅拌。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烹调容器的底面附近的固形物与搅拌体之间的碰撞次数和碰撞力增加,其结果是,固形物超出预期地发生变形。

本发明的发明人等根据这些新的知识见解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下叶片的基础上再设置上叶片,其中,该上叶片构成为使位于下叶片的上方的烹调物朝向烹调容器的底面下沉,由此能够对包含有液体和固形物的烹调物更加如所希望那样进行搅拌。在这几点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发明人等得到了以下所说明的发明。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是具有对收纳于烹调容器内的烹调物进行搅拌的搅拌体的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加热烹调器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具有:大致有底筒状的设备主体1;以及以开闭自如的方式对设备主体1的上部开口部进行覆盖的盖体2。如图2所示,盖体2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被安装于铰接部1a,该铰接部1a被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上方后部(图2的右上侧)。

在设备主体1的前部设置有进行烹调菜单的选择等各种操作的操作部3。操作部3具有操作键组3a和显示部3b。在操作键组3a中,例如包括开始键、取消键、以及选择烹调菜单的选择键。显示部3b例如由液晶显示板构成,并且对通过操作键组所设定的信息等各种信息进行显示。

如图2所示,在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将烹调容器4收纳成装卸自如的有底筒状的收纳部5。在收纳部5的底部的中心部处,马达保持部6的一部分被设置成贯通该底部的中心部。在马达保持部6的内部设置有圆环状的驱动侧磁铁7以及对驱动侧磁铁7进行保持的磁铁保持部8。在磁铁保持部8的中心部插入有产生旋转驱动力的马达9的驱动轴9a。马达9设置在收纳部5的外侧,由马达保持部6保持。通过驱动马达9,驱动轴9a绕轴旋转,随着该旋转,磁铁保持部8和驱动侧磁铁7旋转。

在收纳部5的内侧下方且在马达保持部6的外侧设置有对烹调容器4进行加热的加热器10。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器10是与烹调容器4的底壁接触而传递热的铠装加热器。加热器10形成为大致环状,并且设置在与烹调容器4的底壁的外周部对置的位置处。

马达9和加热器10的驱动是由控制部11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1配置在设备主体1的内部并且配置在收纳部5的外侧。控制部11根据由操作部3设定的各种信息和在设备主体1内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未图示)等,对包括马达9和加热器10在内的各部分、各装置的驱动进行控制。

烹调容器4是能够收纳包含有水等液体和肉块或蔬菜等固形物的烹调物的容器。在烹调容器4的内部设置有对烹调物进行搅拌的搅拌体20。

搅拌体20具有: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在烹调容器4的底面4a的中心部处的外壳21;以及从外壳21的外周面朝向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延伸的下叶片31和上叶片41。下叶片31构成为将位于烹调容器4的底面4a侧的烹调物向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按压。上叶片41构成为使位于下叶片31的上方的烹调物朝向烹调容器4的底面4a下沉。

外壳21具有安装有下叶片31的下外壳部22和安装有上叶片41的上外壳部23。

下外壳部22例如形成为中空的大致圆柱形状。下叶片31被固定在下外壳部22的外周面上。在下外壳部22的内部设置有作为旋转轴的轴体24、以及配置在轴体24的周围的圆环状的从动侧磁铁25。从动侧磁铁25与配置在烹调容器4的外侧下方的驱动侧磁铁7构成磁耦合。搅拌体20通过该磁耦合拆装自如地安装于烹调容器4的底面4a的中心部,通过驱动马达9,由此搅拌体20绕轴体24的轴旋转。

上外壳部23例如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上叶片41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连接在上外壳部23的外周面。上外壳部23的下端部以拆装自如的方式与下外壳部22的上端部连结。另外,上外壳部23被配置成中心轴与轴体24同轴。

上叶片41具有能够沿着上外壳部23的外周面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大致圆筒形状的移动部42。上叶片41通过移动部42能够在上外壳部23的外周面上沿上下方向移动,并且上叶片41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上外壳部23的外周面连接。另外,上叶片41被配置成在上下方向上横切液体的表面,并且构成为使液体的表面附近的烹调物向烹调容器4的底面4a下沉。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叶片41构成为借助液体的浮力而浮起。移动部42构成为对应于液体的表面的变动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移动部42的侧壁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产生浮力的中空部43。另外,上叶片41在上叶片41借助液体的浮力而浮起从而从液体中露出的部分即移动部42的上端部处具有把手部44。通过该把手部44,上叶片41相对于上外壳部23的拆装变得容易。

图3是示出图1的加热烹调器的卸下了盖体2的状态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搅拌体20的下叶片31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向外壳21的旋转方向x1的下游侧弯曲成凸状。下叶片31具有位于旋转方向x1的下游侧的前方缘32、以及位于比前方缘32靠旋转方向x1的上游侧处的后方缘33。下叶片31的末端部分34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以沿着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的方式弯曲。

搅拌体20的上叶片41构成为随着搅拌体20的旋转而将位于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侧并且位于液体的表面附近的烹调物向外壳21侧牵引。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叶片41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向外壳21的旋转方向x1的上游侧弯曲成凸状。

另外,上叶片41被配置成在俯视观察时相对于下叶片31在旋转方向x1上错开。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叶片41被配置成在俯视观察时相对于下叶片31在旋转方向x1上错开大约180°。另外,上叶片41具有位于旋转方向x1的下游侧的前方缘45、以及位于比前方缘45靠旋转方向x1的上游侧处的后方缘46。

另外,在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上设置有向烹调容器4的中心部侧突出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阻挡部4a。下叶片31的末端部分34和上叶片41以在绕轴体24的轴旋转时不与阻挡部4a接触的方式相对于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隔开规定的间隙配置。对于阻挡部4a,在后文中详细进行说明。

接着,对下叶片31和上叶片41的结构更加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4是搅拌体20的立体图,图5是搅拌体20的俯视图。图6a是沿图5中的6a-6a线的剖视图,图6b是沿图5中的6b-6b线的剖视图,图6c是沿图5中的6c-6c线的剖视图,图6d是沿图5中的6d-6d线的剖视图。

如图3~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下叶片31是通过将一块板材扭转而构成的。在下外壳部22的附近,下叶片31的前方缘32位于比后方缘33靠下方的位置处。即,在下外壳部22的附近,下叶片31形成为随着朝向旋转方向x1的上游侧而向上方倾斜。该下叶片31的下外壳部22附近的部分以随着下叶片31的旋转而将烹调物向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按压的方式发挥功能。

另外,下叶片31形成为后方缘33的高度随着从下外壳部22的外周面离开而变低,在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的附近,前方缘32和后方缘33形成为相同的高度或大致相同的高度。该下叶片31的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附近的部分以随着下叶片31的旋转而使下叶片31越过烹调物的方式发挥功能。

下叶片31的末端部分34形成为随着朝向旋转方向x1的上游侧而向上方倾斜。该下叶片31的末端部分34以如下方式发挥功能:伴随下叶片31的旋转,将蓄积在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的附近的烹调物向上方抬起,并在该烹调物下落时使其翻转。

另外,在下叶片31的末端部分34的附近,后方缘33形成为位于比前方缘32靠下方的位置并且位于比前方缘32靠外壳21侧的位置。即,下叶片31的末端部分34形成为朝向外壳21侧向下方倾斜。由此,随着下叶片31的旋转而到达下叶片31的末端部分34上的烹调物容易向外壳21侧下落。

另外,如图3~图6d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叶片41的叶片部分是通过将一块板材扭转而构成的。在上外壳部23的附近,如图6b所示,上叶片41的前方缘45位于比后方缘46靠上方的位置。即,在上外壳部23的附近,上叶片41形成为随着朝向旋转方向x1的上游侧而向下方倾斜。该上叶片41的上外壳部23附近的部分以如下方式发挥功能:随着上叶片41的旋转,使位于下叶片31的上方的烹调物朝向烹调容器4的底面4a下沉。

另外,如图6b~图6d所示,上叶片41相对于与旋转方向x1平行的面s1的倾斜角度θ1随着从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侧朝向外壳21的外周面侧而变小。由此,上叶片41能够更加可靠地捕捉位于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侧的烹调物并将其向外壳21侧牵引。另外,能够随着使该烹调物向内侧靠近而使向下方按压该烹调物的力增加,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使烹调物朝向烹调容器4的底面4a下沉。

另外,成为上叶片41的上端部的前方缘45具有随着从外壳21的外周面朝向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侧而向上方弯曲或倾斜的部分45a。由此,上叶片41的从液体的表面露出的部分变大,能够更加可靠地捕捉液体的表面附近的烹调物并使其向烹调容器4的底面4a下沉。

接着,对搅拌体20搅拌烹调物的搅拌动作进行说明。

图7a~图7d是示出搅拌体20对烹调物进行搅拌的情形的俯视图。图8a是沿图7a中的8a-8a线的剖视图,图8b是沿图7b中的8b-8b线的剖视图,图8c是沿图7c中的8c-8c线的剖视图,图8d是沿图7d中的8d-8d线的剖视图。

以下,对烹调罗宋汤(borscht)等包含有液体和固形物的烹调物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图7、图8所示的被附加斜线的阴影的部分表示烹调物中的固形物。

首先,马达9被驱动,马达9的旋转力在通过由驱动侧磁铁7和从动侧磁铁25所构成的磁耦合传递到搅拌体20时,搅拌体20在旋转方向x1上旋转。由此,如图7a和图8a所示,下叶片31与固形物接触。另外,此时,上叶片41与液体的表面l附近的固形物接触。

然后,在搅拌体20进一步在旋转方向x1上旋转时,如图7b和图8b所示,下叶片31将外壳21侧的固形物向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侧按压,该固形物爬上下叶片31的末端部分34。另外,此时,上叶片41将液体的表面l附近的固形物向外壳21侧牵引。

然后,在搅拌体20进一步在旋转方向x1上旋转时,如图7c和图8c所示,爬上下叶片31的末端部分34的固形物被向下叶片31的上方抬起。另外,此时,上叶片41使被牵引到外壳21侧的液体的表面l附近的固形物朝向烹调容器4的底面4a下沉。

然后,在搅拌体20进一步在旋转方向x1上旋转时,如图7d和图8d所示,通过上叶片41朝向烹调容器4的底面4a下沉的固形物向下叶片31的旋转方向x1的下游侧移动。

然后,在搅拌体20进一步在旋转方向x1上旋转时,如图7a和图8a所示,下叶片31与位于烹调容器4的底面4a附近且位于外壳21侧的固形物接触。另外,此时,上叶片41与被下叶片31向上方抬起而到达了液体的表面l附近的固形物接触。

以下,在搅拌体20在旋转方向x1上旋转的期间内,重复执行图7a~图7d和图8a~图8d所示的动作。由此,能够在包含有液体和固形物的烹调物中产生上下的对流,从而能够更加按照所希望那样搅拌烹调物。

接着,对设置在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的阻挡部4a更加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9a~图9d是示出下叶片31搅拌烹调物时的下叶片31、阻挡部4a以及烹调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10a是图9a所示的加热烹调器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10b是图9b所示的加热烹调器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10c是图9c所示的加热烹调器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10d是图9d所示的加热烹调器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另外,这里省略了上叶片41和上外壳部23的图示和说明。

如图2和图10a所示,阻挡部4a被设置成从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向烹调容器4的中心部侧突出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延伸。阻挡部4a向烹调容器4的中心部侧突出的突出量例如是6mm。阻挡部4a的在水平方向上剖切的截面例如是半圆形。

阻挡部4a的下端部4aa形成为沿着烹调容器4的底面4a与内周面4b之间的角部4b弯曲。阻挡部4a的下端部4aa的起始端位于烹调容器4的底面4a上。由此,随着下叶片31的旋转,由下叶片31和阻挡部4a的端面所形成的三角区域向上方移动。

首先,当马达9被驱动且马达9的旋转力通过由驱动侧磁铁7和从动侧磁铁25所构成的磁耦合被传递到搅拌体20时,下叶片31在旋转方向x1上旋转。由此,如图9a和图10a所示,下叶片31将烹调物c1向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侧按压。此时,无法爬到下叶片31的末端部分34而与下叶片31一同旋转的烹调物c1由于下叶片31继续旋转而被夹在下叶片31与阻挡部4a之间。

然后,在搅拌体20进一步在旋转方向x1上旋转时,如图9b和图10b所示,烹调物c1由于由下叶片31和阻挡部4a的端面所形成的三角区域向上方移动而以沿着阻挡部4a的下端部4aa的弯曲部被抬起的方式移动。

然后,在搅拌体20进一步在旋转方向x1上旋转时,如图9c和图10c所示,烹调物c1被下叶片31的末端部分34推压而沿着阻挡部4a被向上方抬起。

然后,在搅拌体20进一步在旋转方向x1上旋转时,如图9d和图10d所示,烹调物c1到达下叶片31的末端部分34的上部。然后,烹调物c1向液体的表面l附近移动,并与上叶片41接触。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搅拌体20除了具有下叶片31外,还具有上叶片41,该上叶片41构成为使位于下叶片31的上方的烹调物向烹调容器4的底面4a下沉。根据该结构,通过利用上叶片41使在液体的表面l附近漂浮的固形物向烹调容器4的底面4a下沉,由此无需使搅拌体20高速旋转就能够充分地搅拌该固形物。因此,能够对包含有液体和固形物的烹调物更加如所希望那样进行搅拌。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上叶片41被配置成在上下方向上横切液体的表面l。根据该结构,即使对于浮在液体的表面l上的固形物,也能够更加可靠地使其向烹调容器4的底面4a下沉,并且能够对包含有液体和固形物的烹调物更加如所希望那样进行搅拌。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上叶片41构成为将位于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侧并且位于下叶片31的上方的烹调物向外壳21侧牵引。根据该结构,由于对位于下叶片31的上方的烹调物作用有将其向外壳21侧牵引这样的左右方向上的力和使其向烹调容器4的底面4a下沉这样的上下方向上的力,因此能够提高搅拌力。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下叶片31构成为将朝向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按压的烹调物向上方抬起。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烹调物在下外壳部22附近、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的下方附近、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的上方附近以及上外壳部23附近这4个区域内循环。其结果是,能够使搅拌力提高。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上叶片41被配置成在俯视观察时相对于下叶片31在旋转方向x1上错开。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被下叶片31向上方抬起的烹调物的移动被上叶片41阻碍的现象。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上叶片41构成为能够沿着外壳21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根据该结构,能够根据液体的表面l的位置对上叶片41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由此,能够通过上叶片41更加可靠地使在液体的表面l附近漂浮的固形物向烹调容器4的底面4a下沉。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上叶片41构成为通过液体的浮力而浮起。根据该结构,使用者本人无需对应于液体的表面l的位置调整上叶片41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上叶片41具有中空部43。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中空部43而具有浮力,因此能够用比重比液体高的材料构成上叶片41。其结果是,能够使上叶片41的刚性和耐热性提高,以便即使在压力式的加热烹调器中也能够使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在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上设置有阻挡部4a,阻挡部4a的下端部形成为沿着烹调容器4的角部4b弯曲。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下叶片31与阻挡部4a之间的间隙变小,因此能够抑制如下现象:比下叶片31与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之间的间隙大的烹调物发生堵塞而导致下叶片31停止旋转。另外,能够更加可靠地将烹调物向上方抬起。另外,阻挡部4a只要在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上至少设置1个即可。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搅拌体20通过磁耦合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安装在烹调容器4的底面4a的中心部。根据该结构,能够卸下搅拌体20从而容易地进行清扫,并且安装也很容易等,便利性优异。另外,根据该结构,例如无需为了将旋转力传递至搅拌体20而设置使作为旋转轴的轴贯通烹调容器4的底部的贯通孔等。另外,根据该结构,即使在烹调物阻塞于下叶片31与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或阻挡部4a)之间的间隙中的情况下,搅拌体20也能够在磁力起作用的范围内移动以便释放负载。因此,能够抑制下叶片31的旋转停止这一现象。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多种方式进行实施。例如,在图4所示的结构中,成为上叶片41的上端部的前方缘45具有随着从外壳21的外周面朝向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侧而向上方弯曲或倾斜的部分45a,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1所示,也可以是如下这样的结构:成为上叶片41的下端部的后方缘46具有随着从外壳21的外周面朝向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b侧而向下方弯曲或倾斜的部分46a,并且使上叶片41的末端部分向下方扩大。根据该结构,即使烹调物没有被下叶片31抬起到液体的表面l附近,但由于上叶片41的末端部分向下方拡大,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捕捉烹调物。

另外,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上叶片41被配置成在俯视观察时相对于下叶片31在旋转方向x1上错开大约180°,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如果上叶片41与下叶片31所成的角度过小,则可能发生如下情况:在烹调物被下叶片31向上方充分地抬起之前,上叶片41就通过了。另一方面,如果上叶片41与下叶片31所成的角度过大,则可能发生如下情况:在通过上叶片41使烹调物向底面4a充分下沉之前,下叶片31就通过了。因此,上叶片41与下叶片31所成的角度优选是90°~270°。

另外,在图10a所示的结构中,阻挡部4a的下端部4aa的起始端位于烹调容器4的底面4a上,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阻挡部4a的下端部4aa的起始端位于烹调容器4的角部4b上。

另外,在图4所示的结构中,下叶片31和上叶片41分别是通过将一块板材扭转而构成的,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下叶片31和上叶片41通过树脂的注塑成型而立体地构成。

另外,通过适当地组合各种实施方式中的任意的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各实施方式所具有的效果。

工业上的可利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对包含有液体和固形物的烹调物更加如所希望那样进行搅拌,因此在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中是有用的。

标号说明

1:设备主体;1a:铰接部;2:盖体;3:操作部;3a:操作键组;3b:显示部;4:烹调容器;4a:底面;4b:内周面;4a:阻挡部;4aa:下端部;4b:角部;5:收纳部;6:马达保持部;7:驱动侧磁铁;8:磁铁保持部;9:马达;9a:驱动轴;10:加热器;11:控制部;20:搅拌体;21:外壳;22:下外壳部;23:上外壳部;24:轴体;25:从动侧磁铁;31:下叶片;32:前方缘;33:后方缘;34:末端部分;41:上叶片;42:移动部;43:中空部;44:把手部;45:前方缘;46:后方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