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烹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046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加热烹调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具有对烹调容器内的烹调物进行搅拌的搅拌体的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与图15~图17一起对以往的这种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

图15是以往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的立体图。如图15所示,搅拌体100具有:按压部101,其在搅拌体100以旋转轴100a为中心在烹调容器内旋转时将烹调物朝向烹调容器的内周面按压;以及翻转部102,其使位于烹调容器的内周面侧的烹调物朝向烹调容器的中心部翻转。按压部101形成为:在俯视时朝向旋转方向x100的下游侧呈凸状弯曲,且高度随着靠近翻转部102而变低。此外,翻转部102具有:第1倾斜面102a,其随着朝向旋转方向x100的上游侧而向上方倾斜;以及第2倾斜面102b,其与第1倾斜面102a相邻,从第1倾斜面102a的顶部朝向旋转轴a100侧向下方倾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16是以往的其他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的俯视图,图17是该搅拌体的侧视图。如图16、图17所示,搅拌体200具有俯视时朝向旋转方向x200的下游侧呈凸状弯曲的刀片201。刀片201是大致板状的部件,且遍及其全长地设置为随着朝向旋转方向x200的上游侧而向上方倾斜。此外,刀片201形成为随着远离旋转轴a200而高度变低,其末端部形成为高度稍稍变高。即,在刀片201的比末端部靠旋转轴a200侧的位置形成有倾斜较平缓的凹陷部201b。此外,在刀片201的旋转方向x200的上游侧的中心部设置有沿着与刀片201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翅片202。翅片202形成为高度比刀片201的上端部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2504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4-53354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专利文献1的加热烹调器中,在对炸薯条那样的比较大的烹调物进行烹调的情况下,该烹调物通常伴随着搅拌体100在旋转方向x100上的旋转而被按压部101向烹调容器的内周面侧按压。被向烹调容器的内周面侧按压的烹调物被该内周面限制了朝向远离旋转轴a100的方向的移动而沿着翻转部102的第1倾斜面102a爬上第1倾斜面102a的顶部,然后沿着第2倾斜面102b向旋转轴a100侧落下。此时,旋转力作用于该烹调物,使该烹调物翻转。其结果是,认为抑制了加热不均。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的加热烹调器中,在对切成小片的洋葱那样的比较小的烹调物进行加热烹调的情况下,该烹调物在加热的初始阶段通常与较大的烹调物同样地移动。即,该烹调物沿着按压部101、第1倾斜面102a以及第2倾斜面102b移动并翻转。

但是,随着加热继续,当水分开始从该烹调物的内部排出时,该烹调物容易附着于搅拌体100,并且来自烹调容器的底面的阻力减小。因此,该烹调物不容易借助按压部101向烹调容器的内周面侧移动,并且不容易在翻转部102的第1倾斜面102a上上爬。此外,第1倾斜面102a相对于半径方向平行设置,不具有使烹调物朝向旋转轴a100侧的分量。因此,第1倾斜面102a成为堰,该烹调物容易与搅拌体100一起旋转。其结果,烹调物的同一部分被持续加热而产生加热不均。

此外,在专利文献2的加热烹调器中,在对切成小片的洋葱那样的比较小的烹调物进行加热烹调的情况下,该烹调物通常被刀片201向烹调容器的内周面按压。由于凹陷部201b的高度较低,因此,被向该烹调容器的内周面侧按压的烹调物以越过凹陷部201b的方式移动。如果烹调容器的内周面侧的烹调物的量较多,则烹调物能够容易地越过凹陷部201b,因此,该现象不仅在加热的初始阶段产生,也在后期阶段产生。因此,抑制了该烹调物与搅拌体200一起旋转。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的加热烹调器中,在对炸薯条那样的比较大的烹调物进行加热烹调的情况下,该烹调物的一部分爬到刀片201上,与翅片202接触并越过刀片201。此时,旋转力作用于该烹调物,该烹调物翻转。但是,该烹调物的大部分通常与小的烹调物同样地被刀片201向烹调容器的内周面按压,从而以越过凹陷部201b的方式移动。在该情况下,由于凹陷部201b的高度较低,因此,作用于该烹调物的旋转力变弱,该烹调物不容易翻转。其结果,烹调物的同一部分被持续加热而产生加热不均。

因此,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加热烹调器中,在更均匀地对比较大的烹调物以及比较小的烹调物双方进行加热烹调的观点方面,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提供能够更均匀地对比较小的烹调物以及比较大的烹调物双方进行加热烹调的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

本发明是一种加热烹调器,其是具有搅拌体的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所述搅拌体对收纳于烹调容器内的烹调物进行搅拌,其中,搅拌体具有:壳体,其旋转自如地安装于烹调容器的底面的中心部;以及刀片,其从壳体的外周面朝向烹调容器的内周面延伸,并且在俯视时朝向壳体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呈凸状弯曲。此外,刀片具有:前缘,其位于旋转方向的下游侧;以及后缘,其位于比前缘靠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而且,刀片的末端部分在俯视时以沿着烹调容器的内周面的方式弯曲,并且刀片的末端部分随着朝向旋转方向的上游侧而向上方倾斜,在壳体的附近,前缘位于比后缘靠下方的位置,在末端部分的附近,前缘位于比后缘靠上方的位置。

通过该结构,能够更均匀地对比较小的烹调物以及比较大的烹调物双方进行加热烹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将盖体卸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的俯视图。

图7a是沿图6的7a-7a的剖视图。

图7b是沿图6的7b-7b的剖视图。

图7c是沿图6的7c-7c的剖视图。

图7d是沿图6的7d-7d的剖视图。

图7e是沿图6的7e-7e的剖视图。

图7f是沿图6的7f-7f的剖视图。

图8a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对烹调物进行搅拌的样子的俯视图。

图8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对烹调物进行搅拌的样子的俯视图。

图8c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对烹调物进行搅拌的样子的俯视图。

图8d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对烹调物进行搅拌的样子的俯视图。

图9a是沿图8a的9a-9a的剖视图。

图9b是沿图8b的9b-9b的剖视图。

图9c是沿图8c的9c-9c的剖视图。

图9d是沿图8d的9d-9d的剖视图。

图10a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对烹调物进行搅拌时的搅拌体、阻挡部、烹调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10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对烹调物进行搅拌时的搅拌体、阻挡部、烹调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10c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对烹调物进行搅拌时的搅拌体、阻挡部、烹调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10d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对烹调物进行搅拌时的搅拌体、阻挡部、烹调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11a是图10a所示的位置关系下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以局部截面所示的立体图。

图11b是图10b所示的位置关系下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以局部截面所示的立体图。

图11c是图10c所示的位置关系下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以局部截面所示的立体图。

图11d是图10d所示的位置关系下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以局部截面所示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将盖体卸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的立体图。

图15是以往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的立体图。

图16是以往的其他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的俯视图。

图17是以往的其他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被接下来说明的实施方式所限定。

(第1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是具有对收纳于烹调容器内的烹调物进行搅拌的搅拌体的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具有:大致有底筒状的设备主体1;以及盖体2,其将设备主体1的上部开口部覆盖为开闭自如。如图2所示,盖体2转动自如地安装于设置在设备主体1的上方后部(图2的右上侧)的铰链部1a。

在设备主体1的前部设置有进行烹调菜单的选择等各种操作的操作部3。操作部3具有操作键组3a以及显示部3b。操作键组3a例如包含开始键、取消键以及选择烹调菜单等的选择键。显示部3b例如由液晶显示面板构成,对通过操作键组设定的信息等各种信息进行显示。

如图2所示,在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将烹调容器4收纳为装卸自如的有底筒状的收纳部5。在收纳部5的底部的中心部,大致筒状的马达保持部6的一部分设置为贯通该底部的中心部。在马达保持部6的内部设置有圆环状的驱动侧磁铁7以及对驱动侧磁铁7进行保持的磁铁保持部8。在磁铁保持部8的中心部插入有产生旋转驱动力的马达9的驱动轴9a。马达9设置于收纳部5的外侧,被马达保持部保持。通过对马达9进行驱动,驱动轴9a绕轴旋转,伴随着该旋转,磁铁保持部8以及驱动侧磁铁7旋转。

在收纳部5的内侧下方且马达保持部6的外侧设置有对烹调容器4进行加热的加热器10。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器10是与烹调容器4的底壁接触来传递热的铠装加热器。加热器10形成为大致环状,设置于与烹调容器4的底壁的外周部对置的位置。

马达9以及加热器10的驱动被控制部11控制。控制部11配置于设备主体1的内部且收纳部5的外侧。控制部11根据通过操作部3设定的各种信息和设置于设备主体1内的温度传感器(未图示)等来对包含马达9以及加热器10在内的各部分、各装置的驱动进行控制。

烹调容器4是能够收纳炸薯条那样比较大的烹调物和切成小片的洋葱那样比较小的烹调物等多个烹调物的容器。在烹调容器4的内部设置有对烹调物进行搅拌的搅拌体20。

搅拌体20具有:壳体21,其旋转自如地安装于烹调容器4的底面的中心部;以及刀片31,其从壳体21的外周面朝向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延伸。

在壳体21的内部设置有作为旋转轴的轴体22以及配置于轴体22的周围的圆环状的从动侧磁铁23。从动侧磁铁23与上述驱动侧磁铁7构成磁耦合。搅拌体20通过该磁耦合而装卸自如地安装于烹调容器4的底面的中心部,通过马达9被驱动而绕着轴体22旋转。

图3是示出图1的加热烹调器的将盖体2卸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搅拌体20的刀片31形成为俯视时朝向壳体21的旋转方向x1的下游侧呈凸状弯曲。刀片31具有:前缘32,其位于旋转方向x1的下游侧;以及后缘33,其位于比前缘32靠旋转方向x1的上游侧的位置。刀片31的末端部分34形成为俯视时沿着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弯曲。另外,刀片31的末端部分34不限于以与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的曲率完全相同的曲率进行弯曲,只要以与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的曲率大致相同的曲率进行弯曲即可。

此外,在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设置有朝向烹调容器4的中心部侧突出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阻挡部4a。刀片31的末端部分34以在绕轴体22旋转时不与阻挡部4a接触的方式相对于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隔开规定的间隙地配置。关于阻挡部4a,在后文进行详细说明。

图4是搅拌体20的立体图,图5是搅拌体20的侧视图。图6是搅拌体20的俯视图。图7a是沿图6的7a-7a的剖视图,图7b是沿图6的7b-7b的剖视图,图7c是沿图6的7c-7c的剖视图。图7d是沿图6的7d-7d的剖视图,图7e是沿图6的7e-7e的剖视图,图7f是沿图6的7f-7f的剖视图。

如图3~图7f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刀片31是使一张板材扭转而构成的。在壳体21的附近,刀片31的前缘32位于比后缘33靠下方的位置。即,在壳体21的附近,刀片31形成为随着朝向旋转方向x1的上游侧而向上方倾斜。该刀片31的壳体21的附近部分以伴随着刀片31的旋转而将烹调物朝向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按压的方式发挥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刀片31的包含壳体21附近的部分在内的具有该功能的区域称为“第1搅拌区域e1”。

另外,在刀片31与壳体21的连接部处,当图7a所示的、该连接部相对于与旋转方向x1平行的面s1所成的倾斜角度θ1为50°以上时,在表面具有水分的小的烹调物附着于刀片31的第1搅拌区域e1而使得朝向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的搅拌力下降。另一方面,当倾斜角度θ1为10°以下时,较大的烹调物容易越过刀片31的第1搅拌区域e1,结果,朝向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的搅拌力下降。因此,倾斜角度θ1优选是20°~40°,更优选是30°~40°。

此外,刀片31形成为后缘33的高度随着远离壳体21的外周面而变低,如图7c以及图7d所示,在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的附近,前缘32与后缘33形成为相同的高度或者大致相同的高度。该刀片31的处于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附近的部分以伴随着刀片31的旋转而使刀片31越过烹调物的方式发挥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具有这样的功能的区域称为“第2搅拌区域e2”。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刀片31的末端部分34形成为随着朝向旋转方向x1的上游侧而向上方倾斜。该刀片31的末端部分34以伴随着刀片31的旋转而将在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的附近蓄积的烹调物向上方抬起并在该烹调物落下时使其翻转的方式发挥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具有这样的功能的区域称为“第3搅拌区域e3”。

另外,在刀片31的末端部分34的前缘32处,当图5所示的、该前缘32相对于与旋转方向x1平行的面s1所成的倾斜角度θ2为20°以下时,较大的烹调物不容易翻转。另一方面,当倾斜角度θ2为60°以上时,刀片31的末端部分34成为堰,从而使得较小的烹调物容易与刀片31一起旋转。其结果,烹调物的同一部分被持续加热而产生加热不均。此外,在该情况下,需要增加用于使刀片31旋转的转矩。因此,倾斜角度θ2优选是30~50°,更优选是30°~40°。

此外,在刀片31的末端部分34的附近,如图7e以及图7f所示,后缘33形成为位于比前缘32靠下方的位置并且位于比前缘32靠壳体21侧的位置。换言之,在刀片31的末端部分34的附近,前缘32形成为位于比后缘33靠上方的位置。即,刀片31的末端部分34形成为朝向壳体21侧而向下方倾斜。由此,伴随着刀片31的旋转而爬上刀片31的末端部分34的烹调物容易朝向壳体21侧(第2搅拌区域e2的旋转方向x1的上游侧)落下。其结果,抑制了刀片31的末端部分34成为堰的情况,能够生成使得烹调物在刀片31的第2搅拌区域e2以及第3搅拌区域e3中一边翻转一边越过该第2搅拌区域e2以及该第3搅拌区域e3的流动,从而能够对烹调物更均匀地加热。此外,通过使刀片31的末端部分34朝向壳体21侧向下方倾斜,末端部分34对烹调物的阻力的朝向成为相对于旋转切线方向朝中心侧倾斜的方向。因此,旋转切线方向的反作用力的分量变小,能够使刀片31从烹调物受到的负荷减轻,从而能够降低用于使刀片31旋转的转矩。

此外,如图5所示,刀片31的末端部分34的上端p1位于比刀片31与壳体21的连接部的上端p2靠上方的位置。由此,能够使随着刀片31的旋转而爬上刀片31的末端部分34的烹调物的势能变大,从而能够更可靠地使烹调物翻转。

此外,如图6以及图7a~图7f所示,构成为,在俯视时,在旋转方向x1上剖切的截面中的前缘32与后缘33之间的最短距离随着朝向末端部分34而变小。由此,能够减轻刀片31从烹调物受到的负荷,从而能够降低用于使刀片31旋转的转矩。

接下来,说明搅拌体20搅拌烹调物的搅拌动作。

图8a~图8d是示出搅拌体20对烹调物进行搅拌的样子的俯视图。图9a是沿图8a的9a-9a的剖视图,图9b是沿图8b的9b-9b的剖视图,图9c是沿图8c的9c-9c的剖视图,图9d是沿图8d的9d-9d的剖视图。

以下说明对切成小片的洋葱那样比较小的烹调物进行加热烹调的情况。

首先,对马达9进行驱动,当马达9的旋转力通过由驱动侧磁铁7和从动侧磁铁23构成的磁耦合传递到搅拌体20时,搅拌体20向旋转方向x1旋转。由此,如图8a以及图9a所示,搅拌体20的刀片31与烹调物接触。

此后,当搅拌体20进一步向旋转方向x1旋转时,如图8b以及图9b所示,壳体21侧的烹调物(在图8a~图8d、图9a~图9d上被赋予了斜线的阴影线的烹调物)被第1搅拌区域e1向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侧按压。由此,存在沿着刀片31的前缘32的形成方向即箭头m2方向移动的烹调物、和以爬到第1搅拌区域e1上的方式沿着箭头m1方向移动的烹调物。此外,此时,第2搅拌区域e2附近的烹调物(在图8a~图8d、图9a~图9d上被赋予了梨皮状的阴影线的烹调物)被向箭头m2方向移动的烹调物按压,并且被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限制了朝向远离壳体21的方向的移动,从而以爬上第2搅拌区域e2的方式向箭头m3方向移动。另外,此时,由于第2搅拌区域e2的高度较低,因此,大烹调物以及小烹调物双方都能够容易地爬上第2搅拌区域e2。

此后,当搅拌体20进一步向旋转方向x1旋转时,如图8c以及图9c所示,被向烹调容器的内周面4a侧按压并爬上第2搅拌体区域e2的烹调物的一部分向箭头m5的方向上升并爬到第3搅拌区域e3上。该烹调物的剩余部分向箭头m4的方向越过第2搅拌区域e2,并向刀片31的旋转方向x1的上游侧即箭头m4方向落下。此外,爬到第1搅拌体区域e1上的烹调物的一部分由于持续作用的、壳体21侧的烹调物的爬到第1搅拌区域e1上的移动而从第1搅拌体区域e1的稍微变低的后缘落下。该烹调物的剩余部分由于持续作用的、壳体21侧的烹调物的爬到第1搅拌区域e1上的移动而向箭头m6的方向越过第2搅拌体区域e2,向旋转方向x1的上游侧落下。

此后,当搅拌体20进一步向旋转方向x1旋转时,如图8d以及图9d所示,在第3搅拌区域e3上上升并爬到第3搅拌区域e3的末端附近的烹调物向刀片31的旋转方向x1的上游侧即箭头m10方向落下。此时,对于越过第3搅拌区域e3的烹调物而言,由于较大的势能而作用有较强的旋转力,该烹调物容易翻转。由此,也能够使较大的烹调物与较小的烹调物一起翻转。

通过以上的动作,搅拌体20旋转之前的壳体21侧的烹调物(在图8a、图9a上被赋予了斜线的阴影线的烹调物)与第2搅拌区域e2附近的烹调物(在图8a、图9a上被赋予了梨皮状的阴影线的烹调物)如图8d、图9d所示那样混合并被搅拌。因此,利用加热器10并经由烹调容器4对烹调物进行加热,由此,烹调物被均匀地加热。

以下,在搅拌体20向旋转方向x1旋转的期间,重复图8a~图8d以及图9a~图9d所示的动作。由此,烹调物被更均匀地搅拌。

接下来,对设置在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上的阻挡部4a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10a~图10d是示出搅拌体20对烹调物进行搅拌时的搅拌体20、阻挡部4a、以及烹调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11a是通过局部截面来示出图10a所示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11b是通过局部截面来示出图10b所示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11c是通过局部截面来示出图10c所示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11d是通过局部截面来示出图10d所示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如图2以及图11a所示,阻挡部4a被设置为从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向烹调容器4的中心部侧突出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阻挡部4a朝向烹调容器4的中心部侧突出的突出量例如为6mm。阻挡部4a的沿水平方向剖切的截面例如是半圆形。

阻挡部4a的下端部4aa形成为沿着烹调容器4的底面与内周面4a之间的角部4b弯曲。阻挡部4a的下端部4aa的起始端位于烹调容器4的底面上。由此,伴随着刀片31的旋转,由刀片31和阻挡部4a的端面所形成的三角区域向上方移动。

首先,当马达9被驱动且马达9的旋转力通过由驱动侧磁铁7和从动侧磁铁23构成的磁耦合传递到搅拌体20时,搅拌体20向旋转方向x1旋转。由此,如图10a以及图11a所示,搅拌体20的刀片31将烹调物c1向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侧按压。此时,无法爬上刀片31的第2搅拌区域e2以及第3搅拌区域e3而与刀片31一起旋转的烹调物c1由于刀片31继续旋转而被夹在刀片31与阻挡部4a之间。

此后,当搅拌体20进一步向旋转方向x1旋转时,如图10b以及图11b所示,由刀片31和阻挡部4a的端面形成的三角区域向上方移动,由此,烹调物c1以沿着阻挡部4a的下端部4aa的弯曲部被抬起的方式移动。

此后,当搅拌体20进一步向旋转方向x1旋转时,如图10c以及图11c所示,烹调物c1被向刀片31的第3搅拌区域e3按压而沿着阻挡部4a向上方移动。

此后,当搅拌体20进一步向旋转方向x1旋转时,如图10d以及图11d所示,烹调物c1到达刀片31的第3搅拌区域e3的上部。在此后或者在该过程中,烹调物c1越过第3搅拌区域e3或者沿着第3搅拌区域e3的向壳体21侧倾斜的倾斜面而落下。此时,烹调物c1受到基于势能的旋转力而翻转。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刀片31构成为:在俯视时朝向壳体21的旋转方向x1的下游侧呈凸状弯曲,并且在壳体21的附近,前缘32位于比后缘33靠下方的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烹调物向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移动。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刀片31的末端部分34构成为:在俯视时以沿着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的方式弯曲,并且随着朝向旋转方向x1的上游侧而向上方倾斜。根据该结构,烹调物随着搅拌体20的旋转而爬上刀片31的末端部分34,由此,能够使烹调物容易地翻转。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构成为,在刀片31的末端部分34的附近,前缘32位于比后缘33靠上方的位置。根据该结构,伴随着刀片31的旋转而爬上刀片31的末端部分34的烹调物容易朝向远离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的一侧落下。

这样的结果,能够更均匀地对比较小的烹调物以及比较大的烹调物双方进行加热烹调。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前缘32和后缘33形成为在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的附近为相同或者大致相同的高度。根据该结构,位于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侧的烹调物能够更可靠地越过刀片31。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刀片31是使一张板材扭转而构成的。根据该结构,由于不是专利文献1的搅拌体100那样的复杂的形状,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形成刀片31,作为刀片31的材料,也能够使用金属。

此外,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在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设置有阻挡部4a,阻挡部4a的下端部形成为沿着烹调容器4的角部4b弯曲。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刀片31与阻挡部4a之间的间隙更狭窄,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刀片31与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的之间间隙而导致大的烹调物堵塞从而导致刀片31的旋转停止。另外,阻挡部4a只要在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上至少设置1个即可。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搅拌体20通过磁耦合而装卸自如地安装于烹调容器4的底面的中心部。根据该结构,例如,能够无需为了向搅拌体20传递旋转力而在烹调容器4的底部设置供作为旋转轴的轴贯通的贯通孔等。此外,根据该结构,即使当烹调物在刀片31与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或者阻挡部4a)的间隙中堵住的情况下,搅拌体20也能够以释放负荷的方式在磁力作用的范围内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刀片31的旋转停止。

(第2实施方式)

图12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剖视图。图13是示出图12的加热烹调器的将盖体卸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4是图12的加热烹调器的搅拌体的立体图。第2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与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不同的点在于:在刀片31的末端部分34的前缘32处,设置有以沿着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的方式向上方立起设置的立壁35。

立壁35以抑制如下情况的方式发挥功能:伴随着刀片31的旋转而爬到第3搅拌区域e3上的烹调物向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侧落下并附着于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那样,将立壁35的部分作为“第4搅拌区域e4”。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由于能够通过第4搅拌区域e4抑制烹调物附着于烹调容器4的内周面4a,因此,能够更均匀地对比较小的烹调物以及比较大的烹调物双方进行加热烹调。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其他各种方式实施。例如,在图11a所示的结构中,阻挡部4a的下端部4aa的起始端位于烹调容器4的底面上,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阻挡部4a的下端部4aa的起始端也可以位于烹调容器4的角部4b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刀片31是使一张板材扭转而构成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刀片31可以通过树脂的注塑成型而立体地构成。

另外,通过将多种实施方式中的任意的实施方式适当组合,能够实现各自具有的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更均匀地对比较小的烹调物以及比较大的烹调物双方进行加热烹调,因此,对带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是有用的。

标号说明

1:设备主体;1a:铰链部;2:盖体;3:操作部;3a:操作键组;3b:显示部;4:烹调容器;4a:内周面;4a:阻挡部;4aa:下端部;4b:角部;5:收纳部;6:马达保持部;7:驱动侧磁铁;8:磁铁保持部;9:马达;9a:驱动轴;10:加热器;11:控制部;20、100、200:搅拌体;21:壳体;22:轴体;23:从动侧磁铁;31、201:刀片;32:前缘;33:后缘;34:末端部分;35:立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