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机的机头和食品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5468发布日期:2019-05-15 21:57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料理机的机头和食品料理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机头套装在杯体上,机头内安装有电机、控制板等,电机的转轴从机头向下伸出并伸入到杯体的杯腔内,对杯腔内的食材进行搅拌、粉碎加工等。

豆浆机都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通常安装在杯体或机头内。其中,对于安装在豆浆机杯体内的加热组件,当加热杯体内浆液时,很容易导致出现糊底、加热效率低的问题,从而影响豆浆的风味和品质。同时,焦糊的杯体内壁很难被清洗干净,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而对于现有安装在机头内的加热组件,由于通常机头的电机腔的纵深较长,且加热装置往往要安装在最接近杯体食物的机头下盖内的底端,而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螺钉等紧固件或通过钎焊的方式将加热组件固定在机头下盖内。因此,现有的加热组件的固定方式的操作往往比较困难且步骤繁琐,增加了加工组装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料理机的机头,以及具有该机头的食品料理机,机头内的加热组件的结构新颖、组装方便,且安装牢固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料理机的机头,包括筒状的机头下盖和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安装在所述机头下盖内,所述机头设置有防溢电极,所述机头下盖设有防溢电极通孔,所述机头还包括环状的机头加热组件,所述电机支架、机头加热组件和机头下盖径向向外依次嵌套,所述机头加热组件与所述电机支架之间隔热设置,所述机头加热组件的外周壁贴合所述机头下盖的内周壁加热。

优选地,所述机头下盖和所述机头加热组件均形成为上大下小的锥体形状。

优选地,所述机头下盖和所述机头加热组件的横截面轮廓为圆形或正多边形。

优选地,所述电机支架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头下盖的底壁的顶端面上,所述电机支架的顶部形成有轴向限位凸缘,所述机头加热组件固定在所述轴向限位凸缘与所述机头下盖的底壁之间。

优选地,所述机头加热组件与所述电机支架之间嵌设有隔热套,所述隔热套的顶部形成有隔热凸缘以间隔开所述轴向限位凸缘与所述机头加热组件的顶端。

优选地,所述轴向限位凸缘的底部设有弹性垫。

优选地,所述电机支架的底部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头下盖的底壁的顶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机头加热组件包括沿周向依次间隔布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加热单元,相邻的所述加热单元之间的间隙处设有周向弹性件,所述周向弹性件沿周向弹性施压于两侧的所述加热单元。

优选地,所述机头加热组件为ptc加热器、氮化硅加热器、电热膜加热器或电热管加热器;和/或,

所述加热单元为一体结构的金属压铸组合件或金属型材组合件;和/或,

所述周向弹性件为u形件、v形件、星形件或圆形件。

另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品料理机,所述食品料理机包括杯体和上述所述的料理机的机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料理机的机头为一种新型嵌套式装配结构的机头,通过将电机支架、隔热套、机头加热组件和机头下盖径向向外依次嵌套,机头加热组件与电机支架之间有隔热设置,将机头加热组件轴向压紧在机头下盖的内周壁上,确保机头加热组件不发生移动,同时还保证了机头加热组件的导热性能。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螺钉等紧固件或钎焊工艺等繁琐又复杂的固定安装方式,操作更方便、节约组装成本。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食品料理机的剖视图,图中展示了豆浆机机头的内部安装结构;

图2为图1的机头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中仅展示了机头下盖及其内部结构,机头上盖部分未示出;

图3为图2的装配爆炸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食品料理机(豆浆机)的剖视图,图中展示了机头加热组件的安装结构;

图6为图5的机头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中仅展示了机头下盖及其内部结构,机头上盖部分未示出;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机头加热组件的俯视图,其中展示了加热单元与周向弹性件的安装位置关系;

图9为图8所示的机头加热组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头下盖2搅拌电机

3螺钉4电机支架

5弹性垫6隔热套

7机头加热组件8紧固件

9周向弹性件10防溢电极

11防溢电极通孔

41轴向限位凸缘61隔热凸缘

71第一加热单元72第二加热单元

91第一周向弹性件92第二周向弹性件

y机头下盖的倾斜锥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豆浆机的机头中的加热组件安装工艺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加热组件的安装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料理机的机头中,包括筒状的机头下盖1和搅拌电机2,搅拌电机2通过电机支架4安装在机头下盖1内,机头设置有防溢电极10,机头下盖1设有防溢电极通孔11,机头还包括机头加热组件7和隔热套6,电机支架4、隔热套6、机头加热组件7和机头下盖1径向向外依次嵌套,机头加热组件7与电机支架4之间隔热设置,机头加热组件7的外周壁贴合机头下盖1的内周壁加热。其中,机头加热组件7或电机支架4可设置有隔热层,或者电机支架4本身由隔热材质组成,从而使得电机2能与机头加热组件7隔离,避免影响电机2的正常使用。

因此,本发明的料理机的机头为一种新型嵌套式装配结构的机头,通过将电机支架4、隔热套6、机头加热组件7和机头下盖1径向向外依次嵌套,将机头加热组件7轴向压紧在机头下盖1的内周壁上,确保机头加热组件7不发生移动,同时还保证了机头加热组件7的导热性能,从而取代现有技术中通过螺钉等紧固件或钎焊工艺等繁琐又复杂的固定安装方式,方便操作、节约成本。

其中,机头加热组件7与电机支架4之间嵌可设有隔热套6,隔热套6为具有隔热效果的隔热材料,隔热套6用于包覆在电机支架4上,确保了电机支架4和搅拌电机2免受机头加热组件7的热干扰。

优选地,机头加热组件7的外周壁与机头下盖1的内周壁的轮廓一致,便于安装且能使得机头加热组件7更贴合机头下盖1,以便通过机头下盖1更好地热传导至外部浆液中。

进一步地,机头下盖1和机头加热组件7均形成为上大下小的锥体形状。这样,在机头加热组件7由上而下装配到机头下盖1的过程中,机头加热组件7与机头下盖1之间的侧向周壁的配合间隙会逐渐变小直到贴紧装配。不仅方便机头加热组件7嵌套在机头下盖1内的装配操作,同时,对于一般的机头下盖1,由于其外轮廓通常会选用有利于浆液的顺利滑落且便于机头的清洗的上大下小的锥体形状,因此整个机头下盖1的内、外均呈倾斜锥度y(见图1),这也便于机头下盖1加工制造。

在本发明的料理机的机头中,位于机头下盖1段的部分机头的外形不限于圆筒状,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优选地,机头下盖1和机头加热组件7的横截面轮廓为圆形或正多边形。

为实现对机头加热组件7的轴向限位,电机支架4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机头下盖1的底壁的顶端面上,电机支架4的顶部优选地形成有轴向限位凸缘41,机头加热组件7固定在轴向限位凸缘41与机头下盖1的底壁之间。其中,电机支架4的轴向限位凸缘41的结构形式不限,还可以为轴向凸块(如图3),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和预留出安装部,使得增设的隔热套6能安装在电机支架4上(以下将进一步阐述),并使得隔热套6轴向向下压实加热组件7,实现机头加热组件7的轴向限位。

对应的,隔热套6的顶部形成有隔热凸缘61以间隔开轴向限位凸缘41与机头加热组件7的顶端,并可通过螺钉3等紧固件将隔热套6与机头下盖1固定。

另外,轴向限位凸缘41的底部优选地设有弹性垫5。当在机头加热组件7与电机支架4之间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弹性垫5时,比如硅胶垫等,可以提高轴向安装的适配性,同时垫设弹性垫5,还能使得在电机工作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减震、降噪效果。

如图1所示,电机支架4的底部可通过紧固件8固定安装在机头下盖1的底壁的顶端面上,以实现电机支架4的轴向固定,从而在整个机头下盖1内部嵌套的机支架4、隔热套6、机头加热组件7和机头下盖1在轴向方向上实现限位。

另外,机头加热组件7也优选地采用新颖的周向分体结构,可包括沿周向依次间隔布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加热单元。如图5和图6所示,在相邻的加热单元之间的间隙处设有周向弹性件9,通过周向弹性件9沿周向弹性地施压于两侧的加热单元,实现周向紧凑,以使得机头加热组件7径向向外贴紧于机头下盖1,实现机头加热组件7的径向限位。

在一种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7至图9所示,机头加热组件7包括半圆形的第一加热单元71和第二加热单元72,第一加热单元71的第一端面与第二加热单元72的第一端面邻接且第一端面之间设有第一周向弹性件91,第一加热单元71的第二端面与第二加热单元72的第二端面邻接且第二端面之间设有第二周向弹性件92。

一般地,机头加热组件7优选为ptc加热器、氮化硅加热器、电热膜加热器或电热管加热器等等。

同时,在机头加热组件7中,加热单元71优选为一体结构的金属压铸组合件或金属型材组合件。

其中,增设的周向弹性件9的结构形式不限,可优选为u形件、v形件、星形件或圆形件等的弹性件。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食品料理机,包括杯体和上述的料理机的机头,因此该食品料理机也具有上述料理机的机头的所有优点,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