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刷窗器的窗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9701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涉及一种带有刷窗器的窗框。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需求量变大,摩天大厦矗立而起,但是对于高层建筑的窗户保洁也变得较为棘手,通常的方式是雇请专业的空中作业者进行保洁,但是此种方式不仅较为危险,而且每次保洁成本也较高。若是个人在室内站在凳子上伸出到窗户外部去擦拭窗户,则不仅擦拭不到位,而且也存在极大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刷窗器的窗框,避免了人工擦拭玻璃的弊端,运行时不仅效率高,而且操作简单、实施省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带有刷窗器的窗框,所述刷窗器固定安装于所述窗框,所述刷窗器包括条刷、传动机构、导轨:所述条刷用于擦拭位于所述窗框中间的玻璃,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条刷往复移动,所述导轨用于使所述条刷抵靠于所述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窗框的两侧,所述条刷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导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定滑轮、传送带,所述第一定滑轮高于所述玻璃设置,所述传送带固定连接有所述条刷,并绕于所述第一定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定滑轮,所述传送带绕于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空气液压杆:所述空气液压杆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传送带,当拉动所述传送带时,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条刷的移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滑轮上固定卷绕有牵引绳,当拉动所述牵引绳时,所述第一定滑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传送带、活塞杆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条刷包括缓冲条以及由所述缓冲条部分包裹的海绵条。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为电动伸缩装置,所述条刷固定连接于所述电动伸缩装置的伸缩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带有刷窗器的窗框,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条刷移动可快速全面地擦拭位于窗框中间的玻璃,而且导轨的设置使得条刷在往复移动的过程中抵靠在玻璃上,避免了玻璃中部位区域遗漏擦拭的问题。整个擦拭过程可快速实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带有刷窗器的窗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表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带有刷窗器的窗框,以便于利用刷窗器擦拭窗框中间安装的玻璃。刷窗器固定安装于窗框,且包括条刷10、传动机构、导轨。其中,条刷10具体用来擦拭玻璃,其结构和采用的材料并不唯一,优选柔性材料制成。传动机构则是用于带动条刷10往复移动,以便实现大面积、快速地擦拭玻璃。条刷10在往复移动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条刷10与玻璃之间形成间隙而降低保洁效果,本实施例通过导轨使条刷10在移动的过程中保持抵靠于玻璃。

为了使得条刷10在移动的过程中紧贴玻璃,本实施例中导轨设有两个,并分别位于窗框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导轨既可以在窗框的左右两侧,也可以在窗框的上下两侧。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将两个导轨设置在窗框的左右两侧,并使得条刷10滑动连接于两个导轨之间,导轨不仅使得条刷10可靠地抵靠于玻璃还限制了条刷10的移动方向,保证了条刷10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为了简化条刷10的结构,本实施例条刷10包括缓冲条以及由缓冲条部分包裹的海绵条,海绵条外露的部分与玻璃抵靠,缓冲条的截面呈U形,并可采用橡胶制成。考虑到需与导轨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在缓冲条的两端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有与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为达到防脱的效果,导轨上的滑槽为燕尾形滑槽,滑块为燕尾形滑块。或者如本实施例,具体在缓冲条的两端连接有套筒20,并将导轨具体设计为与套筒20滑动连接的滑杆30。

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机构并不唯一,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可为电动伸缩装置,条刷固定连接于电动伸缩装置的伸缩部,例如,电动伸缩装置为电动推杆。

而为了省去电线的布置,也可不采用电动式的传动机构,例如,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定滑轮40、传送带50。其中,第一定滑轮40高于玻璃设置,传送带50绕于第一定滑轮40并与条刷10固定连接(例如通过钢丝锁扣连接或者插装连接)。在拉动传送带50时,将会带动条刷10向上移动,松开传送带50时,条刷10受重力将会下降至窗框下部。

为了能够张紧或拉直传送带50,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定滑轮60,并且令传送带50绕于第一定滑轮40、第二定滑轮60之间。为了避免第一定滑轮40左右两侧的传送带50互相碰撞发生摩擦,本实施例还在窗框上设置用于导向的卡槽70,并将传送带50穿设于卡槽70内,具体的可使卡槽70与第一定滑轮40平行布置并呈一定间距。

由于手动拉动传送带50不易控制速度,为了使得条刷10平稳移动以助于达到良好地擦拭效果。进一步的,传动机构还包括空气液压杆80,其中,空气液压杆80的活塞杆81与传送带50固定连接,并且空气液压杆80与条刷10分别设于第一定滑轮40的左右两侧,以实现活塞杆81的移动方向与条刷10的移动方向相反即可。此方案下,在活塞杆81缓慢复位时利于实现条刷10对玻璃的有效擦拭。

当然,为了方便传送带50用户使用,本实施例优选在第一定滑轮40上固定卷绕有牵引绳90,当拉动牵引绳90时,第一定滑轮40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50转动,传动带进一步带动活塞杆81上移、同时带动条刷10下降至最低位置。当松开牵引绳90时,活塞杆81在液压的作用下平稳地下降并复位,同时,条刷10在传送带50的带动下慢慢上升并擦拭玻璃,由于活塞杆81平稳而又低速地复位,因而可以使得条刷10能够较为匀速地擦拭玻璃。此外,为确保结构的可靠性,本实施例空气液压杆80的缸体螺钉连接于窗框下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