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0189发布日期:2019-01-04 23:2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柜。



背景技术:

蒸柜是一种烹饪工具,使用方便,主要用于蒸煮食品,但现有的蒸柜能源浪费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蒸柜,节约能源,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蒸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包括外壁、蒸汽室与加热室,所述蒸汽室与加热室设置于所述外壁围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加热室设于蒸汽室下方并设置有连通蒸汽室的第一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水腔以及补水管,所述储水腔设于所述柜体的外壁与蒸汽室之间,且所述储水腔靠近所述蒸汽室的面设置有隔热板,所述蒸汽室设置有至少一根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蒸汽室,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水腔,所述排气管设置有换热阀;

所述加热室具有水胆,所述水胆内设置有至少一根“Z”型火管,所述火管的一端对应设置有炉头;

所述补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储水腔,所述补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水胆,所述储水腔设置有使补水管自动导通与关闭的浮阀。

进一步地,所述火管包括第一火管、第二火管与第三火管,所述第一火管、第二火管与第三火管排列设置,且高度依次增高。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还包括收集箱,所述第一火管、第二火管与第三火管远离所述炉头的一端连通所述收集箱。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室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设置有柜门,所述第二开口的周缘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室包括第一蒸汽室、第二蒸汽室与第三蒸汽室,所述第一开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蒸汽室、第二蒸汽室与第三蒸汽室,且所述第一蒸汽室、第二蒸汽室与第三蒸汽室分别设置有所述排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外壁外侧还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水胆内还设置有水位测量器,所述控制板具有CPU、启动键与调节键,所述水位测量器、启动键与调节键分别电连接所述CPU,所述CPU连接所述炉头,并控制所述炉头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蒸汽室通过换热阀排出的蒸汽将排出的蒸汽通入储水腔中,进而使储水腔中的水吸收蒸汽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也防止了蒸汽排出柜体外使室内温度升高,通过补水管与浮阀使储水腔中温度较高的水自动补充到水胆内,还可以减少加热能源;“Z”型的火管使得水胆内的水受热更加均匀,且能更好地测量水胆内的水位是否低于火管;储水腔与蒸汽室之间设置有隔热板,避免在储水腔内的水吸收蒸汽室内蒸汽的热量,进而使工作效率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蒸柜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提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蒸柜,包括柜体,柜体包括外壁、蒸汽室与加热室2,蒸汽室与加热室2设置于外壁围成的容纳空间内,加热室2 设于蒸汽室下方并设置有连通蒸汽室的第一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水腔3 以及补水管31,储水腔3设于柜体的外壁与蒸汽室之间,且储水腔3靠近蒸汽室的面设置有隔热板,蒸汽室设置有至少一根排气管14,排气管14的一端连通蒸汽室,另一端连通储水腔3,排气管14设置有换热阀;加热室2具有水胆21,水胆21内设置有至少一根“Z”型火管,火管的一端对应设置有炉头;还包括补水管31,补水管31的一端连通储水腔3,补水管31的另一端连通水胆21,储水腔3设置有使补水管31自动导通与关闭的浮阀。

本实施例中,蒸汽室通过换热阀排出的蒸汽将排出的蒸汽通入储水腔3中,进而使储水腔3中的水吸收蒸汽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也防止了蒸汽排出柜体外使室内温度升高,通过补水管31与浮阀使储水腔3中温度较高的水自动补充到水胆21内,还可以减少加热能源;“Z”型的火管使得水胆21内的水受热更加均匀,且能更好地测量水胆21内的水位是否低于火管;储水腔3与蒸汽室之间设置有隔热板,避免在储水腔3内的水吸收蒸汽室内蒸汽的热量,进而使工作效率降低。

本实施例中,蒸汽室用于蒸煮食品,水胆21内的水加热产出蒸汽后,从第一开口通入蒸汽室,供蒸汽室蒸煮食品。炉头对应火管的一端设置,给火管通过加热介质。浮阀使用市面上常用的浮阀即可,当水胆21内的水减少时,实现自动给水胆21补水。储水腔3可以布置在蒸汽室侧壁与顶壁的外部,可以理解,储水腔3还设置有入水口与出水口,入水口用于给储水腔3加水,出水口用于将储水腔3的水放出使用。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火管包括第一火管211、第二火管212与第三火管 213,第一火管211、第二火管212与第三火管213排列设置,且高度依次增高,高度不一的火管增加水的流动性,也使水的各部分受热较为均匀,增加了加热效率,具体地,第一火管211、第二火管212与第三火管213分别对应设置有炉头 (图未示),且每个炉头之间独立工作。更具体地,柜体外壁外侧还设置有控制板(图未示),水胆21还设置有水位测量器(图未示),控制板具有CPU、启动键与调节键,水位测量器、启动键与调节键分别电连接CPU,CPU连接炉头,并控制炉头工作。水位测量器用于测量水胆21内水位的高度,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火管211、第二火管212与第三火管213均对应设置一个水位测量器,当水位低于第一火管211或第二火管212或第三火管213一定时间,CPU可以自动控制火管对应的炉头停止工作,即可以起到保护火管的作用,也可以节省能源。在另一实施例中,柜体还包括收集箱(图未示),第一火管211、第二火管212与第三火管213远离炉头的一端连通收集箱。收集箱用于收集箱火管产生的废气,收集箱内可以设置废气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蒸汽室具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设置有柜门(图未示),第二开口的周缘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使用硬度较小的硅胶材料制成,密封圈与柜门配合,减少蒸汽的泄漏。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蒸汽室包括第一蒸汽室11、第二蒸汽室12与第三蒸汽室13,第一开口分别连通第一蒸汽室11、第二蒸汽室12与第三蒸汽室13,且第一蒸汽室11、第二蒸汽室12与第三蒸汽室13分别设置有排气管14,使第一蒸汽室11、第二蒸汽室12与第三蒸汽室13的排气互不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蒸汽室通过换热阀排出的蒸汽将排出的蒸汽通入储水腔3中,进而使储水腔3中的水吸收蒸汽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也防止了蒸汽排出柜体外使室内温度升高,通过补水管31与浮阀使储水腔3中温度较高的水自动补充到水胆21内,还可以减少加热能源;“Z”型的火管使得水胆21内的水受热更加均匀,且能更好地测量水胆21内的水位是否低于火管;储水腔3与蒸汽室之间设置有隔热板,避免在储水腔3内的水吸收蒸汽室内蒸汽的热量,进而使工作效率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