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53452发布日期:2021-03-05 09:0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椅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摇摆功能的椅。


背景技术:

[0002]
存在能够根据各种标准分类的很多不同的椅结构。作为一种标准,它们能够根据靠背是否具有摇摆功能来分类。在称为管椅的简单结构的情况下,椅经常不具有摇摆能力。在这种不具有摇摆功能的椅中,已知靠背被固定到从后方包围就坐者的上支撑框架的后部。
[0003]
在另一个方面,已经提出了靠背即使具有简单的结构也要具有摇摆功能。作为其示例,jp-um-a-1986-129557的缩微胶卷公开了靠背被连接到布置在座的左右两侧上的侧框架的后端以能够向后倾斜。在已知示例中,侧框架具有中空结构,并且在侧框架的内部中布置板簧,该板簧抵抗靠背的向后倾斜。
[0004]
jp-um-b-1992-9863公开了在四腿椅中,靠背被连接到从座的后部竖立以能够向后倾斜的左后支柱和右后支柱。在jp-um-b-1992-9863中,后支柱由管子制成,并且在后支柱内布置抵抗靠背的向后倾斜的弹簧。
[0005]
外观设计注册号1627516公开了一种臂,该臂被连接到在座的左右两侧上竖立的侧支柱的上端以可向后倾斜,并且靠背被固定到左臂和右臂的后端。相反,在外观设计注册号1627516中,左臂和右臂被设置成在靠背上向前突出,并且臂的前端被连接到侧支柱以能够向后倾斜。假定在臂和侧支柱之间的连接部分中内置抵抗摇摆的弹簧。在外观设计注册号1627516中,座被一体地连接到臂,并且当该臂向后倾斜时,座也向后倾斜。
[0006]
在jp-a-2011-136203和jp-t-1997-502631中描述的椅设有上支撑框架,该上支撑框架从后方围绕就坐者,并且当靠背被附接到上支撑框架的后部时,上支撑框架由多个件构成,并且所述多个上支撑框架的弯曲变形被用于允许靠背的向后倾斜。
[0007]
由于jp-a-2011-136203和jp-t-1997-502631的构造需要多个上支撑框架,因此不能说能够满足用户对简单性的需求,并且能够说多功能性是低的。
[0008]
因为通过利用框架材料的弯曲将摇摆功能赋予靠背,所以存在靠背容易摆动的可能性,并且在这里也能够说在多功能性方面存在问题。
[0009]
在另一个方面,jp-um-a-1986-129557、jp-um-b-1992-9863和外观设计注册号1627516能够说具有高的多功能性,因为它们具有简单的外观并且无靠背摆动运动。在任一种情况下,由于连接部分的空间的约束,不能使靠背的后倾角变得非常大,并且因此能够说限制了用户的舒适度。在jp-um-a-1986-129557、jp-um-b-1992-9863和外观设计注册号1627516的椅中,由于靠背被连接到左右独立布置的支撑构件,因此认为椅整体的刚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10]
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现状而完成的,并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简单外观并且
强度和摇摆功能优异的改进的椅。本申请包括能够是独立发明的很多改进的技术,并且提供那些改进的技术可能是一个问题。
[0011]
(1)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形态,一种椅包括:
[0012]
座;
[0013]
靠背,所述靠背与所述座分开;和
[0014]
在比所述座高的位置处的上支撑框架,所述靠背被附接到所述上支撑框架,
[0015]
其中所述上支撑框架包括:
[0016]
在就坐者的左侧和右侧处均向前延伸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和
[0017]
后部,所述后部连续地且一体地连接所述左侧部分和所述右侧部分,
[0018]
所述左侧部分和所述右侧部分被连接到被布置在所述座的左侧和右侧的侧支撑本体以能够倾斜,并且
[0019]
所述靠背被连接到所述上支撑框架以能够向后倾斜。
[0020]
(2)在根据构造(1)的椅中,左和右侧支撑本体在侧视图中具有t形或l形,且具有前后纵向上水平部分和上下纵向支柱部分,并且
[0021]
所述上水平部分被设定到所述就坐者的肘能够放置的高度。
[0022]
(3)在根据构造(1)或(2)的椅中,所述靠背被连接到所述上支撑框架的所述后部。
[0023]
(4)在根据构造(1)到(3)中的任一构造的椅中,当所述靠背相对于所述上支撑框架向后倾斜时的阻力被设定为大于当所述上支撑框架相对于所述侧支撑本体倾斜时的阻力。
[0024]
(5)在根据构造(1)到(4)中的任一构造的椅中,所述靠背在比所述靠背的上下中间位置低的位置处连接到所述上支撑框架。
[0025]
(6)在根据构造(1)到(5)中的任一构造的椅中,所述座被附接到座接纳构件,使得当摇摆时所述座能够被所述就坐者向前推动。
[0026]
(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一种椅包括:
[0027]
座;
[0028]
靠背,所述靠背与所述座分开;和
[0029]
被设置在比所述座高的位置处的上支撑框架,所述靠背被附接到所述上支撑框架,
[0030]
其中所述上支撑框架包括:
[0031]
在就坐者的左侧和右侧处均向前延伸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和
[0032]
后部,所述后部连续地且一体地连接所述左侧部分和所述右侧部分,并且
[0033]
所述左侧部分和所述右侧部分被连接到所述座、座接纳构件和基底中的至少一个,以能够倾斜,所述座接纳构件支撑所述座,所述基底支撑所述座接纳构件,并且
[0034]
所述靠背被连接到所述上支撑框架以能够向后倾斜。
[0035]
在本发明中,腿装置能够采用各种形式。例如,能够采用包括由气缸形成的基座的构造。即,它能够被应用于转椅。替代地,它能够被应用于诸如四腿型的非旋转椅。
[0036]
构造(1)的效果
[0037]
在本发明中,上支撑框架具有左侧部分、右侧部分和后部被一体地连接的结构,并且因此整体上具有高刚性。因此,能够在不使上支撑框架过厚的情况下以平滑倾斜的状态
稳定地支撑靠背。
[0038]
然后,靠背通过上支撑框架的向后倾斜而整体上向后(向下)倾斜,并且相对于该上支撑框架向后倾斜,使得能够整体上增加后倾角。即,本发明具有包括两个前枢转支点和后枢转支点的双重摇摆系统,使得即使每一个摇摆角具有极限,整个摇摆角也能够增加。因此,能够在具有简单的外观的同时为用户提供高舒适度。
[0039]
例如,在如jp-um-a-1986-129557、jp-um-b-1992-9863中的靠背向后倾斜的构造中,当靠背的后倾角增加时,就坐者的头部在很大程度上向后移动。因此,后面经过的人容易挡路,或者当椅前后排列时,坐在它们后面的人容易挡路。
[0040]
相反,在本发明中,上支撑框架到侧支撑本体的连接部分和靠背到上支撑框架的连接部分在前后方向上偏离。因此,能够增加靠背的整体后倾角,而不会过度增加靠背相对于上支撑框架的后倾角。因此,即使当就坐者不使他或她的头部向后大幅度移动时,也能够实现高舒适度。结果,能够在不会打扰坐在后面的人的情况下确保高舒适度。
[0041]
作为就坐者的摇摆姿态,存在为了获得休息状态,就坐者在面向上并且上身向后弯曲时向后倚靠的情况,和在就坐者缩下巴并保持脸部面向前的状态下就坐者向后倚靠的情况,例如当就坐者在看着桌子上的显示屏的同时向后倚靠时。在本发明中,通过使靠背与上支撑框架的倾斜一起地相对于上支撑框架向后倾斜,能够满足前一要求,并且通过仅倾斜上支撑框架能够满足后一要求。
[0042]
当上支撑框架的枢转支点位于座下方时,由于上支撑框架的向后倾斜,存在靠背移动离开座的现象。因此,由于在就坐者的身体和靠背之间的相对滑动,容易发生所谓的衬衫卷起现象。在本发明中,由于上支撑框架的枢转支点位于比座高的位置处,所以靠背不会由于上支撑框架的倾斜而缩回,并且因此能够防止衬衫卷起现象。
[0043]
如上所述,当上支撑框架的枢转支点位于座上方时,靠背不会后退,因此在摇摆期间就坐者的身体向后后退的量减少。因此,当椅前后排列时,在摇摆时,能够更准确地防止就坐者的身体通过向后弯曲而打搅后面的人。能够说,由于它能够在不使身体向后弯曲的情况下获得高摇摆状态,因此它易于由女性使用。
[0044]
构造(2)的效果
[0045]
当采用构造(2)时,当坐在椅上或从椅上站立时,能够用手抓住侧支撑本体的上水平部分以支撑身体。替代地,能够使侧支撑本体的上水平部分能够用作肘垫。因此,它是用户友好的。
[0046]
构造(3)的效果
[0047]
靠背能够被连接到上支撑框架的侧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靠背的左侧部和右侧部被连接到上支撑框架,因此,就坐者作用在靠背上的负载在连接部分的枢转轴线上用作弯曲力。因此,担心连接部分容易扭曲。
[0048]
当如在(3)中靠背被连接到上支撑框架的后部时,作用在靠背上的负载从后方由后部支撑。因此,能够防止弯曲力作用在连接部分的枢转轴线上,并且因此能够确保高的支撑强度。
[0049]
构造(4)的效果
[0050]
当采用(4)的发明时,在摇摆时,靠背首先整体下降,并且然后向后倾斜。因此,在摇摆开始时不会出现上身后退的现象,并且因此用户不会感到不适。因此,能够实现舒适的
摇摆状态。
[0051]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能够选择在脸部面向上的状态下上身向后弯曲的休息状态,和在缩下巴并且脸部面向前的状态下上身向后倾斜的状态。在(4)的发明中,由于能够维持仅上支撑框架倾斜的状态,因此能够在脸部面向桌子上的显示屏的情况下容易地实现摆动。因此,它易于使用。
[0052]
构造(5)的效果
[0053]
当如在(5)中,靠背相对于上支撑框架的枢转支点在上下中间位置下方移位时,靠背的下端随着枢转而向前移动的量减小。因此,通过消除身体的紧张感,能够进一步提高就坐者的舒适度。由于从枢转支点到靠背的上端的跨度变大,因此能够确保由就坐者向后弯曲身体而导致的靠背的向后倾斜。
[0054]
构造(6)的效果
[0055]
当就坐者倚靠靠背时,身体倾向于整体伸展。当上支撑框架的枢转支点位于座上方时,上身在摇摆期间不会后退,并且作为反作用,下身趋向于向前移动。
[0056]
这里,当采用(6)的构造时,座能够被就坐者的臀部向前推动并且能够向前移动,使得能够允许身体在摇摆期间的伸展。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舒适度。换言之,能够进行摇摆而不会感到局促。
[0057]
构造(7)的效果
[0058]
如在(1)中那样,(7)的发明具有上支撑框架的倾斜和靠背本身的向后倾斜的双重摇摆功能,并且因此呈现与(1)的基本相同的效果。
[0059]
在另一个方面,(7)的发明与(1)的不同之处在于,上支撑框架的枢转支点位于比座表面低的位置处。在该构造中,摇摆会使靠背缩回,从而允许身体伸展而无需推进座。因此,即使当座为固定式时,也能够为就坐者提供舒适的状态。
附图说明
[0060]
图1由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椅的外观的视图构成,其中片段(a)是从前上侧看的透视图,片段(b)是局部前视图,片段(c)是从后上方看到的透视图,并且片段(d)是从后下方看到的透视图;
[0061]
图2由作为平面视图的片段(a)、作为侧视图的片段(b)和作为后视图的片段(c)构成;
[0062]
图3由作为在摇摆之前的状态中的侧视图的片段(a)和作为在摇摆状态中的侧视图的片段(b)构成;
[0063]
图4由作为分解透视图的片段(a)和片段(b)构成;
[0064]
图5由作为分解透视图的片段(a)和片段(b)构成,示出了靠背的连接结构;
[0065]
图6由作为沿图2的片段(c)中的线via-via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的片段(a)和作为从前侧看到的靠背内壳的螺母保持部分的透视图的片段(b)构成;
[0066]
图7由示出靠背的支撑结构的变型示例的视图构成,其中片段(a)是从后方看到的分解透视图,片段(b)是与图6的片段(a)相同的部分的截面视图,并且片段(c)是从构件的一部分的前方看到的分解透视图;
[0067]
图8由示出上支撑框架的连接结构的视图构成,其中片段(a)是盖被分开的透视
图,并且片段(b)是上支撑框架被分开的透视图;
[0068]
图9由示出上支撑框架的连接结构的视图构成,其中片段(a)是从前上侧看到的分解透视图,并且片段(b)是从后上侧看到的分开的透视图;
[0069]
图10是沿图2a的线x-x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0070]
图11由示出上支撑框架的连接结构的变型示例的视图构成,其中片段(a)是分解透视图,片段(b)是一些构件的分解透视图,片段(c)是前帽的透视图,片段(d)是上支撑框架的透视图,并且片段(e)是与图10相同的部分的横截面视图;
[0071]
图12由片段(a)到片段(c)构成,其中片段(a)和片段(b)是从上方和前方观察的基座的锁定释放操作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并且片段(c)是从下方观察的右侧上的侧支撑本体的局部透视图;
[0072]
图13由作为从前下方观察的锁定释放操作部分的分解透视图的片段(a)、作为从后方观察的沟槽帽的透视图的片段(b)、作为沟槽帽保持器的透视图的片段(c)和在附接了沟槽帽的情况下沿图13的片段(a)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的片段(d)构成;
[0073]
图14由示出锁定释放操作部分的视图构成,其中片段(a)是从前上侧观察的透视图,片段(b)是从后下侧观察的透视图,片段(c)是其中一些构件被分开并从后上方观察的透视图,片段(d)是从后方看到的旋钮帽的透视图,并且片段(e)是示出线附接过程的透视图;
[0074]
图15由作为沿图14的片段(a)中的线xv-xv截取的横截面视图的片段(a)和片段(b)构成,其中片段(a)示出锁定状态,并且片段(b)示出解锁状态;
[0075]
图16由作为构成座部分的主要构件的分解透视图的片段(a)和作为座被分开以露出座接纳构件的透视图的片段(b)构成;
[0076]
图17是座接纳构件与基底分开的状态的透视图;
[0077]
图18由示出气缸的锁定释放机构部分的视图构成,其中片段(a)是杠杆被分开的透视图,片段(b)是省略了基底的透视图,片段(c)是操作线缆的端部的透视图,并且片段(d)是杠杆和操作线缆被分开的透视图;
[0078]
图19由作为座部分的左右中心部分的竖直横截面侧视图的片段(a)和作为另一个示例的分解透视图的片段(b)构成;
[0079]
图20是翻转的座接纳构件的分解透视图;
[0080]
图21是从图20的xxi-xxi观察方向观察的座部分的截面视图;
[0081]
图22由作为从图20的xxii-xxi1观察方向观察的座部分的横截面视图的片段(a)、作为仅衬套和引导轴的透视图的片段(b)、作为在另一个示例中衬套和引导轴处于座完全缩回的状态下的侧视图的片段(c)和作为引导轴的透视图的片段(d)构成;
[0082]
图23由示出应用于四腿式腿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视图构成,其中片段(a)是从前上方看到的透视图,片段(b)是从前下方看到的透视图,片段(c)是分解透视图,并且片段(d)是沿图23的片段(a)中的线d-d截取的截面视图;并且
[0083]
图24包括作为示出第三实施例到第七实施例的视图的片段(a)到片段(f),其中片段(b)是图24的片段(a)中的局部平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84]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下文中,措词“前后/左右”用于指定方向,但是该方向基于正常地坐在椅上的人看到的状态。前视方向是面向就坐者的方向。首先,将描述在图1a到图23d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主要实施例)。
[0085]
(1)椅的轮廓
[0086]
首先,将参考图1到图3来描述椅的轮廓。如在图1中所示,椅包括腿装置1、座2和靠背3作为基本元件。腿装置1具有以下结构:由气缸构成的基座5被竖立在具有多个(五个)分支臂的接地本体4的中心处并且脚轮被设置在臂的尖端处的结构。因此,该实施例被应用于转椅。
[0087]
如在图1的片段(d)中所示,在底视图(和平面视图)中具有基本上四边形形状的基底6被固定到基座5的上端。座接纳构件7被安装在基底6上以能够前后滑动,并且座2被附接到座接纳构件7的上表面。基底6例如是铝压铸产品,并且座接纳构件7例如是合成树脂模制产品。
[0088]
尽管将在后面描述细节,但是座接纳构件7被作为弹性体的示例的弹簧偏压到缩回位置,并且当就坐者的身体在摇摆期间变得能够自由伸展时,座2和座接纳构件7能够被臀部向前推动。在图3a和图3b中,示出了座2被推进的状态。如能够从在图3的片段(a)和片段(b)之间的比较理解的,在该实施例中,座接纳构件7和座2在稍微升高的同时向前移动。
[0089]
椅包括上支撑框架8,该上支撑框架8被布置成在比座2高的位置处从后方包围就坐者。因此,上支撑框架8包括位于就坐者(和靠背3)的左侧和右侧上的左侧和右侧部分9,和在前视图中位于就坐者(和靠背3)后面的后部10。靠背3被连接到后部10以能够向后倾斜。
[0090]
自然地,靠背3被布置在后部10的前方。上支撑框架8由诸如钢管的金属管制成,但是它可以由方形钢管或金属圆杆或方杆制成。
[0091]
该实施例的靠背3被弯曲成在平面视图中向后隆起(向前凹进)的形状,以从后方保持就坐者的身体,并且上支撑框架8的后部10被弯曲成遵循靠背3的曲率。
[0092]
即,在平面视图中,上支撑框架8的后部10和靠背3的后表面具有类似的形状。侧部9和后部10在平面视图中平滑地连续以形成弯曲曲线。因此,侧部9和后部10的每一个在平面视图中弯曲。毕竟,上支撑框架8整体上弯曲成接近圆弧的形状,并且如在图2a到图2c中清楚示出的,在上支撑框架8和靠背3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e。上支撑框架8整体上处于水平姿态中。
[0093]
上支撑框架8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9被连接到布置在座2的左侧和右侧上的侧支撑本体13以能够倾斜。侧支撑本体13例如是铝压铸产品。侧支撑本体13包括在竖直上长的板形支柱部分14和基本圆形的上水平部分15,该基本圆形的上水平部分15一体地形成在该板形支柱部分14的上端处并且在前后方向上长。上支撑框架8的侧部9被连接到上水平部分15的后部,以克服弹性地倾斜。上水平部分15覆盖有弹性体类型的保护盖16。
[0094]
在侧支撑本体13的支柱部分14的下端处,一体地形成有在座2下方环绕的基底部分17。基底部分17的尖端被装配到在基底6中形成的接合孔18中(见图1的片段(d)和图2的片段(b)),并且该尖端用螺栓固定到基底6。
[0095]
如上所述,基座5由气缸构成,并且当释放气缸的锁定时,能够自由地调整座2和靠
背3的高度。然后,如在图1的片段(a)和片段(c)中清楚示出,用于解锁气缸的旋钮19被设置侧支撑本体13的右侧的上水平部分15上,以能够围绕上水平部分15的轴线旋转。旋钮19能够在向左或者向右方向上旋转,并且通过使其在任一方向上旋转来释放气缸的锁定。
[0096]
旋钮19的旋转经由通过管插入的线被传递到锁定释放杠杆。线被布置在在侧支撑本体13的支柱部分141中形成的沟槽中(细节将在下面描述)。如由图2的片段(a)和片段(b)中的交替的长短线所示,还能够将肘靠20附接到侧支撑本体13的上水平部分15。
[0097]
(2)摇摆运动
[0098]
如在图3中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当就坐者倚靠靠背3时,首先,上支撑框架8相对于侧支撑本体13倾斜以执行第一阶段摇摆。接下来,当上身向后弯曲时,靠背3相对于上支撑框架8向后倾斜,并且进行第二阶段摇摆。因此,即使当上支撑框架8的枢转角和靠背3的枢转角不是很大时,也能够整体上增加倾斜角。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为就坐者提供高水平的舒适感。
[0099]
由于上支撑框架8的枢转支点位于比座2高的位置处并且在侧视图中具有基本水平的姿态,因此靠背3几乎不通过使上支撑框架8向后倾斜来向后移动。因此,不会存在因摆动而使身体向后大幅移动并且打扰后面的人的问题。
[0100]
当上身向后倚靠时,身体变得可伸展,但是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座推进,所以允许身体的伸展。因此,就坐者能够享受高水平的舒适度,而不是在受限的状态下摇摆。换言之,通过组合两个阶段中的摇摆和座的向前移动,能够在不缩回靠背3的情况下确保高摇摆功能和高舒适度,这是该实施例的优点中的一个。
[0101]
例如,在办公室工作中,用户可以在摇摆状态中看到桌子上的显示屏。在这里,在防止上身弯曲、倚靠在靠背3上并缩下巴的同时,视线指向显示屏。在该实施例中,由于上支撑框架8在不弯曲上身的情况下通过倚靠在靠背3上倾斜,因此用户能够在确保稳定的摇摆姿态时看到显示屏。
[0102]
在另一个方面,当上身弯曲时,靠背3相对于上支撑框架8向后倾斜。因此,用户能够通过拉伸效果享受舒适的摇摆状态。当用户进行书桌工作时,存在上身倾向于向前倾的情况和上身竖直站立的情况。在该实施例中,由于上支撑框架8的枢转支点位于就坐者的腰部位置周围的高度处,所以即使当用户在腰部止靠在靠背3上的情况下采取向前倾姿态或直立姿态时,上支撑框架8也不倾斜。因此,用户能够在维持腰部止靠在靠背3上的状态的同时以向前倾姿态或直立姿态工作。
[0103]
如在图2的片段(b)和片段(c)中所示,靠背3相对于上支撑框架8的安装位置位于靠背3的上下中间高度位置下方。因此,当靠背3相对于上支撑框架8向后倾斜时,大的力矩被施加到靠背3,并且靠背3容易向后倾斜。能够防止靠背3的下端强烈地撞击就坐者的身体的现象。
[0104]
如在图3的片段(a)中所示,当靠背3围绕上支撑框架8中的后部10的后端轴线中心o1旋转时,在靠背3的下端处的任意点po移动到p1。因为p1显著地高于po,所以靠背3倾向于在向上推动就坐者的同时旋转,能够说这成为防止靠背3向后轻倾斜的一个因素,并且由于靠背3相对于就坐者的身体升高,所以容易发生衬衫卷起现象。
[0105]
在另一个方面,在该实施例中,如在图2的片段(a)和图3的片段(a)中所示,靠背3的枢转轴线中心o2从靠背3的后表面向前移位。即使当靠背3向后倾斜并且p0移动到p2时,
p3和p2的高度位置也几乎不变。因此,靠背3能够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轻微地枢转,并且不会出现衬衫卷起现象。
[0106]
(3)靠背及其安装结构
[0107]
接下来,将描述靠背3的结构和靠背3相对于上支撑框架8的连接结构。首先,将描述在图4到6中所示的结构。
[0108]
如在图4中所示(还见图1的片段(b)),靠背3包括靠背内壳(背板)22和在其前表面上拉伸的靠背软垫材料23,并且该靠背软垫材料23覆盖有表层材料24。如能够从图1和图6的片段(c)和片段(d)理解的,表层材料24为袋形,并且还覆盖靠背内壳22的后表面。因此,靠背3的外观的大部分由表层材料24构成。靠背软垫材料23可以通过嵌件模制被固定到靠背内壳22。靠背软垫材料23可以通过嵌件模制方法或者变型方法被环绕到靠背内壳22的背面。
[0109]
靠背内壳22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模制产品,并且具有如上所述在平面视图中向前凹进的形状。如在图4中所示,在靠背内壳22的后表面上形成有竖直和水平延伸的大量加强肋25。如在图6中所示,靠背3被柔和地弯曲以在纵向截面侧视图中朝向前部隆起。因此,靠背3适合就坐者的背部的s形曲线,并且允许就坐者容易地使上身向后弯曲。在摇摆期间几乎不发生由于下端引起的突出现象。
[0110]
例如,如在图4的片段(b)中所示,在形成上支撑框架8的后部10中,左右的两个凸台本体26向前突出,并且如在图5中所示,接纳托架27被固定到凸台本体26。接纳托架27包括从外侧装配到凸台本体26的管28和左右的指向前方的侧板27a,并且管28通过螺钉30固定到凸台本体26。凸台本体26被焊接到上支撑框架8的后部10。
[0111]
如在图5中所示,在接纳托架27的前部中,布置了竖直地长的推动托架31,该推动托架31具有指向后方的左右侧板31a。接纳托架27被设置在推动托架31的左右侧板31a之间,并且侧板27a和31a这两者通过在横向上长的支撑轴33连接。由泡沫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的第一弹性本体34被布置在推动托架31和接纳托架27之间且在支撑轴33的上侧上。
[0112]
接纳托架27和推动托架31通过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在竖直上长的盖35从后面覆盖,并且接纳托架27、推动托架31和盖35形成连接单元。然后,如在图4中所示,在靠背内壳22的后表面上,通过部分地去除加强肋25,形成了在竖直上长的矩形凹进部分36。包括接纳托架27、推动托架31和盖35的连接单元被从后方装配到矩形凹进部分36中。
[0113]
接纳托架27的管28覆盖有管状保护帽37,该管状保护帽37由诸如弹性体的橡胶材料制成。如在图5a到6b中清楚示出的,在保护帽37的下部中形成排出孔38,使得能够将螺钉30插入其中。
[0114]
如在图6中所示,螺母保持孔40被形成在靠背软垫材料23的前表面的一部分中,该部分是与左右矩形凹进部分36的上部和下部相对应的部分,螺母39能够被从前侧装配到该螺母保持孔40中。螺母39被形成为正方形形状,并且螺母保持孔40形成有用于保持螺母39不脱落的接合突起41。螺母39在接合突起41变形的情况下被强制地装配到螺母保持孔40中。
[0115]
如在图5中所示,在盖35中,形成了与推动托架31的上部和下部重叠的一对上下重叠部分35a,并且插入到盖35和推动托架31的重叠部分35a中的螺钉42被拧入到螺母39中。
因此,盖35和推动托架31与靠背内壳22在上下两个位置处被紧固在一起。
[0116]
如在图5的片段(b)中所示,推动托架31和第一弹性本体34形成有彼此连通的同心定位孔43,并且如在图6的片段(a)中所示,靠背内壳22形成有定位突起44,该定位突起44被装配到定位孔43中。结果,准确地限定了推动托架31的位置,并且第一弹性本体34被保持而不会掉落。
[0117]
在图1的片段(c)和片段(d)与图2的片段(b)和片段(c)中,盖35露出,但是实际上,盖35被表层材料24覆盖,并且无法从视觉上识别。仅保护帽37从表层材料24露出。
[0118]
图7示出变型示例。在该变型示例中,首先,凸台本体26和管28为非圆形,其中在顶部和底部上具有平坦的表面。当以此方式在顶部和底部上形成平坦表面时,能够准确地进行钻孔。在图7的变型示例中,仅在其下部处,推动托架31通过螺钉42而被固定到靠背内壳22。作为盖35的附接手段,采用了使用设置在顶部和底部处的接合爪35a的卡扣接合。因此,靠背内壳22形成有接合孔22a,接合爪35a在其中弹性变形并且然后接合。螺母39是t形的。
[0119]
(4)靠背的总结
[0120]
如在图5中所示,接纳托架27的侧板27a形成有倾斜部分45,该倾斜部分45在上升的同时向后移位。因此,在接纳托架27的侧板27a和推动托架31之间存在向上扩展预定角度θ1的空间。因此,当就坐者倚靠靠背3并使上身向后弯曲时,靠背3能够克服第一弹性本体34的弹性以支撑轴33的轴线中心(旋转轴线中心o2)为支点向后倾斜(旋转)θ1。
[0121]
第一弹性本体34被预压缩,使得当不施加就坐者的负载时,产生了弹性回复力。因此,不会出现靠背3由于就坐者的负载而导致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突然向后倾斜的现象,并且赋予了适当的抵抗向后倾斜的阻力。通过使接纳托架27的侧板27a的在倾斜部分45下方的部分与推动托架31接触来调节靠背3的向前旋转。
[0122]
如上所述,实施例的靠背3具有在平面视图中向前凹进的形状,并且具有对用户的优异的适应性。此外,上支撑框架8具有与靠背3的背面类似的形状,因此其设计良好并且具有优良的外观。由于侧部9和后部10一体地连续,因此上支撑框架8的刚性优异。因此,上支撑框架8能够确保必要的强度而不会使其过厚。
[0123]
在jp-a-2011-136203中,上支撑框架的后部具有线性姿态,并且通过左右保持器构件(关于靠背的已知技术)固定到靠背的后表面。
[0124]
当将靠背在直的水平位置中连接到一个后部使得它能够向后倾斜时,靠背能够在多个左右位置处连接。如在本实施例中那样,当上支撑框架8在平面视图中弯曲时,为了允许靠背3的向后倾斜,靠背3必须在左右中间部分处被连接到后部10,这引起连接强度变弱的问题。在该实施例中,问题之一是解决这种问题(关于靠背的第一问题)。
[0125]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靠背3和后部10之间设置间隙,靠背3能够经由左右彼此分开布置的多个凸台本体26连接成能够向后倾斜。因此,能够提高靠背3的支撑强度(关于靠背的第一效果)。
[0126]
如参考图3所解释的,当靠背3的旋转中心位于靠背3的后表面后面时,存在靠背3向后倾斜的平滑度降低以及很可能发生衬衫卷起现象的问题。该实施例还需要解决该问题(关于靠背的第二个问题)。
[0127]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轴33被布置在矩形凹进部分36内,并且靠背3的旋转支点o2被布置在靠背3的后表面前方。结果,如已经参考图3a和图3b描述的,靠背3的向后倾斜能够轻
轻地进行,并且还能够防止衬衫卷起(关于靠背的第二效果)。
[0128]
诸如螺旋弹簧的弹簧能够被用作弹性本体,该弹性本体抵抗靠背3的向后倾斜。当如在实施例中那样将聚氨酯泡沫弹性体用作第一弹性本体34时,存在即使在狭窄的空间中它也能够易于布置的优点。
[0129]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接纳托架27、推动托架31、盖35和保护帽37是一体的,因此能够通过通过以下方式来容易地组装椅:将该单元预先附接到靠背3,用表层材料24将其覆盖,然后将接纳托架27的管28装配到凸台本体26中并且用螺钉30固定管28。
[0130]
(5)用于上支撑框架的安装结构
[0131]
接下来,将描述上支撑框架8到侧支撑本体13的连接结构。首先,将描述图8到10的构造。
[0132]
如上所述,右侧支撑本体13设有用于解锁基座5(气缸)的操作构件。因此,左侧支撑本体和右侧支撑本体13具有稍微不同的结构,但是上支撑框架8在左侧和右侧上具有相同的连接结构。
[0133]
如在图9中清楚示出的,通过焊接将包括指向上的左右侧板48a的推动托架48固定到上支撑框架8的侧部9。推动托架48包括具有指向上的侧板48a的通道形部分,和位于该通道形部分后面的凸台部分49,并且该凸台部分49通过焊接被固定到上支撑框架8的侧部9。与上支撑框架8的前端表面相对应的凸缘在凸台部分49的附接基底处一体地形成。推动托架48由铸钢制成。
[0134]
如在图9中所示,在侧支撑本体13的更靠近上水平部分15的后部的部分中形成平坦部分51。在平坦部分51上,形成了矩形块52和位于其后面的螺孔53。在平坦部分51上叠置有包括指向上的侧板54a的通道形下接纳托架54,并且该下接纳托架54通过拧入到螺孔53中的螺钉55被固定到平坦部分51。在下接纳托架54的前部中形成用于避免与矩形块52干涉的结构,并且该下接纳托架54的侧板54a位于矩形块52的左侧和右侧上。
[0135]
在下接纳托架54内,装配了包括指向下的侧板57a的上接纳托架57。上接纳托架57从上方保持矩形块52,并且上接纳托架57和下接纳托架54的侧板57a和54a的前部与矩形块52通过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前支撑轴58连接。通过在上接纳托架57的前端处弯曲来形成指向下的钩部分59。
[0136]
推动托架48的沟槽部分进入上接纳托架57内,并且上接纳托架57和下接纳托架54的侧板57a和54a的后部与推动托架48的侧板48a的后部通过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后支撑轴60连接。由聚氨酯泡沫弹性体制成的第二弹性本体61介于推动托架48和上接纳托架57之间。
[0137]
上接纳托架57和下接纳托架54被固定,使得它们不能旋转。推动托架48由一个后支撑轴60连接,并且推动托架48的左右侧板48a形成有朝向前方降低的倾斜部分62。因此,上支撑框架8能够以倾斜部分62和上接纳托架57的发散角θ2克服第二弹性本体61的弹性围绕后支撑轴60的轴线中心倾斜。第二弹性本体61也被预压缩。
[0138]
如在图10中所示,上接纳托架57、矩形块52和前支撑轴58由从上方拧入到前支撑轴58中的前螺钉63固定。推动托架48和后支撑轴60由从上方拧入到后支撑轴60中的后螺钉64固定。
[0139]
如在图10中清楚示出的,下接纳托架54形成有指向下的突出部分54b,前螺钉55的
头部被插入到其中,并且该指向下的突出部分54b向下隆起。对应地,上水平部分15的平坦部分51形成有凹进部分51a,指向下的突出部分54b被插入到其中。
[0140]
侧支撑本体13的上水平部分15被上述保护盖16覆盖。如在图9的片段(b)中清楚示出的,保护盖16的后部是完整的筒形部分16a,并且指向下的开口部分65在其后面形成。在保护盖16内,形成了具有纵向长度的多个肋66(见图9的片段(b))。
[0141]
然后,如在图8的片段(b)中所示,保护盖16被预先附接到上支撑框架8上。当组装椅时,保护盖16从预定位置向后缩回,弹性变形并向上弯曲以组装每一个构件,并且然后在使保护盖16朝向前侧移动的同时,保护盖16以如下方式恢复到其原始形状,该方式使得保护盖16环绕上水平部分15和每一个构件。
[0142]
(6)上支撑框架的安装结构的变型示例
[0143]
图11示出上水平部分15的形式和上支撑框架8的连接结构的变型示例。在该变型示例中,首先,上水平部分15具有矩形形状,并且矩形块52在平面视图中为u形。尽管该实施例也包括上接纳托架57和下接纳托架54,但是未设置图9的前支撑轴58。上接纳托架57形成有指向上的隆起部分57b,该指向上的隆起部分57b保持第二弹性本体61不移位。
[0144]
在变型示例中,保护盖16向前打开,并且开口部分65前面的部分由向下开口的前狭缝16c分开。保护盖16的前表面被树脂前帽67覆盖。前帽67一体地形成有向后突出的下肋67a和横向宽度大于该下肋67a的上肋67b。
[0145]
在保护盖16的前部中,形成有与上水平部分15的前表面重叠的壁16e。保护盖16的壁16e和侧支撑本体13的上水平部分15形成有凹进部分16f和15b,前帽67的上肋67b被装配到所述凹进部分16f和15b中。在前帽67的上肋67b的后端处形成接合爪67c,并且该接合爪67c与在上水平部分15内形成的接合部分15c接合。结果,保持前帽67不脱落。
[0146]
前帽67的下肋67a的上半部被装配到保护盖16的前狭缝16c中。前帽67的下肋67a的下半部是左右扩展的伞部,并且保护盖16的在前狭缝16c的两侧上的部分从下方被下肋67a的伞部覆盖。因此,即使当人的指尖从下方撞击保护盖16的前部时,保护盖16也不会被翘起。
[0147]
保护盖16通过注射模制制造。通过使前狭缝16c具有前开口的形式,该前狭缝16c能够在它能够易于模切的状态中制造。由于夹持前狭缝16c的两侧都被前帽67的下肋67a覆盖,因此能够防止由于人的指尖的撞击而导致翘起。保护盖16通过使用模具而被模制,并且然后弹性变形以被模切。前狭缝16c的存在允许保护盖16变形以易于模切。
[0148]
(7)用于上支撑框架的安装结构的总结
[0149]
当椅具有肘靠功能时,它是用户友好的。当椅包括肘靠时,用户可以坐在椅上或站起来,并且然后用户有时用手握持(握住)肘靠来站起来或坐下。即使当肘靠被设定在一旁时,包括当坐在椅上或站立时支撑体重的构件也是方便的。然而,当设置专用扶手装置时,结构变得复杂并且成本增加,并且损害了设计的简单性。
[0150]
在另一个方面,设计注册号1627516公开了从靠背向前突出的臂被连接到在竖直上长的侧支撑本体,从而能够向后倾斜。由于侧支撑本体仅是柱状结构,所以不能期望它具有肘靠功能,并且当坐在椅上或在椅上站起来时,人不可能用手抓住侧支撑本体的支柱部分。
[0151]
在该实施例中,这种当前情形的改进是主题之一,并且椅得到了改进。
[0152]
在该实施例中,一个特征在于,侧支撑本体13设有在前后方向上长的上水平部分15,并且能够抓住该上水平部分15以坐在椅上或在椅上站立。即,能够使上水平部分15在就座或离开座时用作握持部分(伸展部分)。替代地,能够使上水平部分15用作肘靠。无论哪种方式,它都是用户友好的。(结构/效果)。
[0153]
侧支撑本体13的上水平部分15具有作为基本功能的上支撑框架8的连接功能。用于连接上支撑框架8使得它能够倾斜的上水平部分15能够用作握持部分或肘靠,使得结构不会变得复杂。因此,能够降低成本,并且维持简单性并且美学外观优异。(效果)。
[0154]
由于上水平部分15在前后方向上长,因此当将上支撑框架8连接成可倾斜时,能够确保构件的设置空间。因此,上支撑框架8能够以必要的强度被连接到上水平部分15。如在该实施例中那样设置保护盖16是特别优选的,因为对上接纳托架57等的布置没有限制。保护盖16具有独特的含义,并且将在后面描述。
[0155]
(8)基座锁定释放线缆的布局
[0156]
接下来,将描述基座5的锁定释放操作部分及其相关构造。附图主要参考图12到图15。
[0157]
如在图12和图13的片段(a)中所示,在侧支撑本体13的前表面上,在整个长度上形成由沟槽帽68封闭的长沟槽69,并且在图12中部分示出的操作线缆70被布置在该长沟槽69中。
[0158]
操作线缆70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包括管71和能够滑动地插入其中的线72。线72的两端被暴露于管71的外侧,并且球73被固定到暴露部分的尖端。包括环形沟槽的锁定本体74被固定到管71的两端。如上所述,当旋转旋钮19时,线72的一端被拉动,并且基座5被解锁。
[0159]
例如,如在图13的片段(d)中清楚示出的,沟槽帽68包括装配到长沟槽69中的向内凸脊68a,并且该凸脊68a被以适当的间隔布置在长沟槽69中的多个保持器75从左侧和右侧夹持和保持。如在图12的片段(c)中清楚示出的,保持器75被布置在长沟槽69的宽的宽度部分69a中,并且沟槽帽68的凸脊68a也被紧密地装配在长沟槽69中。沟槽帽68设有凸缘以包括凸脊68a。长沟槽69包括台阶部分,沟槽帽68的凸缘被装配到该台阶部分中。
[0160]
如在图13的片段(c)中清楚示出的,保持器75包括一对夹持凸脊68a的夹持部分75a,并且如在图13的片段(d)中所示,基底部分被螺钉76固定到长沟槽69的底表面。夹持部分75a被形成为向左右打开的框架形状,并紧密地装配到长沟槽69中。在保持器75的基板和沟槽帽68的凸脊68a之间,存在其中能够放置操作线缆70的间隙。
[0161]
能够仅将沟槽帽68的凸脊68a装配到长沟槽69中。这里,由于沟槽帽68的模制收缩率的差异导致尺寸变化,在长沟槽69中的装配强度可能变化。在另一个方面,如在该实施例中那样,当由合成树脂或金属板制成的保持器75被一起使用时,即使当沟槽帽68的尺寸变化时,也能够通过利用保持器75的弹性变形来牢固地固定沟槽帽68。
[0162]
特别地,当如在该实施例中那样,保持器75的夹持部分75a被形成为框架形状时,由于在沟槽帽68的凸脊8a的侧表面上形成的接合爪75c能够与在保持器75的夹持部分75a中形成的孔75b接合,所以能够在沟槽帽68不能被移除的同时容易地附接该沟槽帽68。在长沟槽69中,处布置保持器75的部分包括被切除以加宽沟槽宽度的台阶部分。
[0163]
如上所述,侧支撑本体13包括环绕在座2下方的基底部分17。如在图13中所示,沟
槽帽68被形成在侧支撑本体13的整个长度上。在侧支撑本体13的基底部分17中,与装配到基底6的接合孔18中的尖端部分(装配部分)17a相对应的部分仅由凸脊68a构成,并且不包括凸缘部分。
[0164]
原因在于,因为侧支撑本体13的基底部分17的尖端部分17a被恰好装配到在基底6中形成的接合孔18中(参考图1的片段(d))。而且在沟槽帽68中,凸缘部分也在装配到接合孔18中的部分处被切除。由于凸脊68a被装配在基底6的接合孔18中,所以沟槽帽68在其下部被保持为不向前脱出。
[0165]
(9)旋钮的基本结构
[0166]
锁定释放操作部分设有上述旋钮19作为主要构件,并且通过旋钮19的旋转拉动线72。旋钮19由合成树脂制成。如在图12中所示,旋钮19包括操作部分78和凸台部分79,该操作部分78在侧支撑本体13的上水平部分15(和保护盖16)的前方露出,该凸台部分79进入侧支撑本体13的上水平部分15内。操作部分78被由诸如橡胶的柔软材料制成的帽80覆盖。
[0167]
例如,如在图14的片段(a)中清楚示出的,在旋钮19的操作部分78的外周边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凹进部分82,所述多个凹进部分82由在周向方向上以等间隔布置的多个竖直肋81分开,并且所述凹进部分82被在周向方向上长的横向肋83前后地划分。如在图14的片段(d)中清楚示出的,在帽80的内表面上形成突起84,该突起84被装配到操作部分78的凹进部分82中。
[0168]
帽80克服其弹性而被强制地附接到操作部分78,并且该组突起84被装配在该组凹进部分82中。帽80被保持为使得帽80不能相对于操作部分78旋转,并且不能被向前拉出。由于帽80由橡胶制成,因此当用户用他或她的指尖握持帽80并旋转帽80时,指尖不会滑动。
[0169]
凸台部分79的直径小于操作部分78的直径,并且由具有低摩擦力和优异的耐磨性的树脂制成的轴承衬套86被装配在凸台部分79的靠近旋钮19的部分中。因此,凸台部分79经由轴承衬套86被侧支撑本体13的上水平部分15以可旋转方式保持。即,轴承衬套86的存在使得旋钮19能够易于旋转(凸台部分79不与由铝制成的上水平部分15形成接触,并且因此具有高的耐磨性)。尽管轴承衬套86是c形的,但是它可以被形成为环形形状(柱形形状)。
[0170]
例如,如在图14的片段(a)中所示,在凸台部分79在轴承衬套86后面的部分中形成环形沟槽87,并且在上接纳托架57的前端处形成的指向下的钩部分59被从上方装配到环形沟槽87中。因此,旋钮19如果上接纳托架57的指向下的钩部分59保持,从而不向前后移动。由于在指向下的钩部分59和环形沟槽87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所以旋钮19的旋转不受阻碍。
[0171]
作为用于保持旋钮19以使得旋钮19不能脱落并且能够旋转的单元,例如,能够采用专用螺钉,该专用螺钉被拧入到上支撑框架8中并且将螺钉的尖端插入到环形沟槽87中。当如在该实施例中那样使用上接纳托架57的指向下的钩部59时,能够减少构件的数目。
[0172]
旋钮19的操作部分78的直径大于凸台部分79的直径,并且如在图14的片段(a)、(b)和片段(e)中所示,在沟槽帽68的上端处形成头部68b,该头部68b抵接轴承衬套86的下表面。头部68b朝向前方凸出,并且在头部68b的前端表面上形成狭窄的接合突起68c,并且该接合突起68c与在保护盖16的前端部分处形成的分割沟槽16f装配。因此,沟槽帽68的头部68b通过保护盖16保持,使得沟槽帽68不能被向前拉出。
[0173]
最终,沟槽帽68由保持器75保持在多个位置处,同时沟槽帽68的上部和下部被保
105293中那样将操作部分构件布置在肘靠的下表面上时,如果肘靠被牢固地保持,则可能意外地拉动操作部分构件并且可能释放锁定。该实施例还旨在改善这种现状。(问题)。
[0186]
然后,在该实施例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旋钮19被设置在沿前后方向长的上水平部分15的前端处。利用这种构造,椅用户能够在自然状态下旋转旋钮19而无需过多地升高前臂,并且因此,能够减少在调节座的高度时对人的负担(效果)。
[0187]
由于旋钮19被布置在用户容易看到的位置处,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理解旋钮19的功能并调整座2的高度。即使当人牢固地握住上水平部分15时,旋钮19也不旋转。因此,不存在不可预料的情况,即不存在当人在握住上水平部分15的同时坐着或站着时,基座5被意外解锁。因此,安全性极好(效果)。
[0188]
在该实施例中,旋钮19是旋转型的,但是还能够采用竖直或水平推动的旋转型或向后推动的按钮型。能够采用这样的模式,其中旋钮19被设置在左侧和右侧支撑本体13的上水平部分15中,并且通过操作任何旋钮19来释放锁定。
[0189]
(12)操作线缆布置的意义
[0190]
如上所述,jp-a-2007-105293公开了在肘靠的下表面上设置按钮形操作部分构件(悬挂部分)。在本公开中,用于将操作部分构件的移动传递到推阀推动构件的操作线缆被布置在肘支柱部分内侧(背景技术)。
[0191]
将操作线缆放置在扶手装置内具有在美学上令人愉悦的优点。由于肘支柱部分必须被形成为具有多个构件的中空结构,因此存在结构可能复杂并且难以将其应用于细的肘支柱的问题。该实施例还具有改进关于操作线缆的布置的现状的问题(问题)。
[0192]
然后,在该实施例中,关于操作线缆70的布置,在其中布置操作线缆70的长沟槽69被形成在上水平部分15的外表面上,并且长沟槽69被沟槽帽68封闭。
[0193]
(解决问题的手段)。
[0194]
根据该结构,由于不必将侧支撑本体13形成为中空结构,因此能够简化结构并且能够降低成本。即使当侧支撑本体13是例如压铸产品时,也能够容易地应用该结构。即使当侧支撑本体13是薄的时,也能够通过在前表面或后表面上形成长的沟槽来应用该结构而不会使强度劣化(效果)。
[0195]
如在该实施例中那样,当在侧支撑本体13的整个长度上形成长沟槽并且将侧支撑本体13的基底部分17暴露于基底6的内时,能够显著地防止操作线缆70的露出。因此,能够防止在椅组装工作等中物体被操作线缆70卡住。
[0196]
如上所述,当保持器还被用作用于沟槽帽68的保持单元时,即使当在沟槽帽68或侧支撑本体13中存在加工误差时,加工误差也能够被吸收并且牢固地固定。当如在该实施例中那样,沟槽帽69的上端和后端被保持为不脱落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固定强度。已经指出能够使用保持器75牢固地附接沟槽帽69。
[0197]
(13)线保持沟槽的意义
[0198]
用于释放基座(气缸)的锁定的操作部分构件包括如在上述公开中的按钮型和杠杆型。即使在按钮型中,由于构件被旋转以拉动线,因此能够平滑地拉动线。然而,如上所述,当按钮型操作部分构件被放置在肘靠的下表面上时,用户可能会由于可见度差而感到困惑,或者当由于某个原因而握持肘靠时,操作部分构件可能被意外地拉动。(背景技术)。
[0199]
在另一个方面,当旋钮19在向外暴露的状态中被放置在像肘靠那样高于座地放置
的构件上时,可见度极好并且能够消除用户的困惑,并且即使当用户牢牢地握住肘靠时,也不存在锁定被意外释放的问题。这在设计上是创新的。
[0200]
然后,当被构造为使得线72被旋钮19拉动(卷起)时,如参考图15的片段(b)所述,当线保持沟槽91的内表面91a被形成为弧形时,旋钮19的旋转导致线72急剧弯曲,这可能降低线72的耐久性或导致线72的移动不平滑地进行。在该实施例中,改进现有情形是问题之一(问题)。
[0201]
为了消除上述问题,在该实施例中,在旋钮19中形成的线保持沟槽91的内表面91a具有使内表面91a更靠近穿过旋钮19的轴线中心的纵向中心线o3的结构(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202]
如上所述,通过这种构造,能够减小线72的弯曲程度,使得能够提高线72的耐久性并且能够确保线72相对于管71的平滑的滑动(效果)。
[0203]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向左或者向右方向上旋转旋钮19来释放锁定,但是可以仅通过在一个方向上旋转来释放锁定。如上所述,能够在左侧和右侧支撑本体13上设置旋钮19。旋钮19的布置位置不限于侧支撑本体13的上水平部分15。例如,还能够将旋钮19布置在座2或座接纳构件7的横向侧面上,以围绕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轴线中心旋转。
[0204]
(14)保护盖的意义
[0205]
外观设计注册号1627516公开了从靠背向前凸出的臂被连接到侧支撑本体,使得臂能够向后倾斜。如上所述,侧支撑本体仅是支柱,因此不能期望肘靠功能,并且当坐在椅上或从其站立时,人不可能用手抓住侧支撑本体的上端(背景技术)。
[0206]
在另一个方面,当侧支撑本体13设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上水平部分15并且上支撑框架8被连接到上水平部分15以能够倾斜时,有利的是,上水平部分15能够被用作肘靠或抓握构件。上水平部分15能够被用作使用旋钮19解锁基座5的安装构件。
[0207]
这里,有必要用盖覆盖上水平部分15,因为如果上水平部分15保持暴露,则会出现外观和安全问题。由于上支撑框架8倾斜,因此当盖由合成树脂制成时,如果在允许上支撑框架8的移动的同时覆盖上水平部分15,则上支撑框架8可能变得相当大。在该实施例中,问题之一是改善现状(问题)。
[0208]
在该实施例中,整个上水平部分15和上支撑框架8的前部被保护盖16覆盖,该保护盖16由弹性体的柔软材料制成(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209]
利用这种结构,在保持保护盖16与上水平部分15和上支撑框架8紧密接触的同时,能够允许上水平部分15的倾斜。因此,能够在使保护盖16紧凑的同时在安全状态下倾斜上支撑框架8。由于保护盖由诸如弹性体的柔软材料制成,因此能够放置就坐者的肘,并使上水平部分15用作肘靠(效果)。
[0210]
如在该实施例中那样,优选的是在保护盖的后部处形成管状部分,并将该管状部分从外侧装配到上支撑框架8的前部,使得能够防止保护盖脱落。这里,在保护盖被附接到上支撑框架8的情况下,保护盖16能够被升高并且变形。因此,在将保护盖16预先附接到上支撑框架8时,该上支撑框架8能够被附接到上水平部分15,这是该实施例的优异效果之一。
[0211]
如在图8中示出的实施例中那样,当保护盖16被形成在前开口中并且由前狭缝16c分开并且开口部分和前狭缝16c被前帽67封闭时,这是特别优选的,因为在确保容易模制的同时,保护盖16能够被保持为不滚动。当如在图12中所示使用环88时,同样如此。
[0212]
当沟槽帽68被附接到侧支撑本体13时,如上所述,通过保护盖16能够防止沟槽帽68的上端的向前移动。即,保护盖16还能够用作用于防止沟槽帽68脱落的止挡件。因此,保护罩16能够被用于各种目的。
[0213]
如在图15中所示,保护盖16的开口部分65的侧边缘向内凸出,并且该凸出部分装配到在侧支撑本体13中形成的接合沟槽13c中。因此,即使在人用手触摸也不能卷起保护盖16的状态下,保护盖16被紧密地装配到侧支撑本体13。
[0214]
(15)用于上支撑框架和旋钮的安装过程
[0215]
上支撑框架8例如通过以下过程连接。即,首先,作为预处理,推动托架48被预先固定到上支撑框架8的侧部9,而侧支撑本体13被固定到基底6。保护盖16被预先装配到上支撑框架8的侧部9中。
[0216]
然后,后支撑轴60插入上接纳托架57和下接纳托架54与推动托架48,并且第二弹性本体61被装配在推动托架48和上接纳托架57之间。然后,下接纳托架54利用螺钉55被固定到上水平部分15,并且然后,在图11的示例中,上接纳托架57利用前螺钉63被固定到矩形块52。当前螺钉63被拧入到矩形块52中时,第二弹性本体61被逐渐地加压,并进行预压缩。
[0217]
在图8到图10的示例中,在将第二弹性本体61夹持在下接纳托架54和推动托架48之间之后,通过用手或夹具向下推动上接纳托架57,第二弹性本体61被预压缩,并且然后,在该状态下,前支撑轴58被插入以连接上接纳托架57和下接纳托架54与矩形块52。在任何情况下,在上支撑框架8被连接到上水平部分15之后,保护盖16向前移动并被装配到预定状态中。
[0218]
在以下过程中附接旋钮19。首先,操作线缆70被从基底6的接合孔18拉出,并且同时,侧支撑本体13被附接到基底6。然后,在将旋钮19锁定到线72的上端之后,操作线缆70被装配到侧支撑本体13的长沟槽69中,并且旋钮19被装配到上水平部分15中。接着,沟槽帽68被附接到长沟槽69和旋钮19,并且然后保护盖16被附接并且环88被装配,并且最后,帽80被附接到旋钮19。
[0219]
在设置旋钮19的位置处,旋钮19被插入到上水平部分15中,并且然后上接纳托架57和下接纳托架54以如下方式被固定,该方式使得设置在上下接纳托架57上的指向下的钩部分59将被装配到旋钮19的环形沟槽87中。
[0220]
(16)座部分的基座锁定释放机构部分
[0221]
接下来,将描述座部分的结构。首先,主要参考图16到图19,将描述基座5的锁定释放机构部分及其相关结构。
[0222]
如在图17中所示,基底6具有浅盘的形状,它在平面视图中基本为正方形并且向上开口。如在图19的片段(a)中所示,在基底6的大致中心中形成凸台孔94,基座5的上端(更准确地,构成基座5的气缸的内缸)被从下方装配到该凸台孔94中。为了确保用于凸台孔94的必要高度,在基底6上形成向下的柱形部分95。凸台孔94的内周表面和基座5的上部的外周表面是渐缩的,使得向上直径减小。作为锥角,采用一般的莫氏锥度。
[0223]
例如,如在图19的片段(a)与图18的片段(a)和片段(b)中所示,在基座5的上端上以突出的方式设置用于解锁的推阀96,并且在基底6上布置用于推动该推阀96的推阀推动构件97。
[0224]
如在图18的片段(a)和片段(b)中所示,推阀推动构件97包括:支撑轴部分99,该支
撑轴部分99在左右方向上长并且由固定到基底6的第一托架98以可旋转方式保持;尖端臂部100,该尖端臂部100在前后方向上长并且从支撑轴部分99的右端朝向推阀96的顶部向前延伸;中间部分101,该中间部分101从支承轴部分99的左端向前延伸;以及基端臂部102,该基端臂部102以弯曲的方式被形成在中间部分101的后端处并与支撑轴部99平行地延伸。尖端臂部分100的尖端部分是扁平的并从上方与推阀96接触。
[0225]
第二托架104被固定到基底6的上表面的与第一托架98相对的一部分,其中基座5利用螺钉介于其间,该第二托架104以可旋转方式保持在前视图中具有倒l形的曲柄杠杆103。第二托架104包括前侧板和后侧板104a。通过开槽,在前侧板和后侧板104a中形成朝向推阀推动构件97的基端臂部102开口的轴承孔105,并且设置在曲柄杠杆103上的支撑轴106被装配到轴承孔105中。
[0226]
曲柄杠杆103具有倒l形,包括横向指向部分103a,并且该横向指向部分103a从上方与推阀推动构件97的基端臂部102接触。推阀推动构件97的基端臂部102也是扁平的。
[0227]
在曲柄杠杆103的下部中,形成了向后开口的球保持孔107和线插入沟槽108,和与它们连通的向下开口的线保持沟槽109。设置在线72的另一端处的球110被装配到球保持孔107中,并且线72被侧向地拉出。
[0228]
如在图18的片段(c)中所示,包括环形沟槽111a的锁定本体111被附接到操作线缆70的另一端,并且锁定本体111被附接到设置在第二托架104的与轴承孔105相反侧上的收缩肋112(见图18的片段(a))。
[0229]
如在图18的片段(b)中所示,操作线缆70的另一端被从侧支撑本体13的长沟槽69拉出。然后,当通过旋钮19的旋转操作拉动线72时,曲柄杠杆103旋转,并且横向指向部分103a向下推动推阀推动构件97的基端臂部102。接下来,推阀推动构件97旋转,并且尖端臂部100向下推动基座5的推阀96。因此,基座5被解锁并且能够调节座2的高度。
[0230]
如在图18的片段(b)中清楚示出的,操作线缆70的线72的另一端(下端)朝向第二托架104以基本线性姿态被从在侧支撑本体13中形成的长沟槽69拉出。因此,操作线缆70在平面视图中具有线性姿态。当从前方观察时,侧支撑本体13稍微弯曲,所以操作线缆70也稍微弯曲。由于操作线缆70在平面视图中具有线性姿态并且在前视图中柔和弯曲的协同作用,在操作线缆70中没有急剧弯曲。因此,在线72和管71之间几乎不产生滑动阻力。结果,能够通过旋钮19的旋转轻轻地推动曲柄杠杆103。
[0231]
如在图18的片段(b)中所示,在进入基底6的接合孔18的侧支撑本体13的基底部分17的尖端部分17a中,存在多个安装孔113,固定螺钉穿过所述多个安装孔113。在尖端部分17a外形成用于定位的阶形部分114。
[0232]
(17)主要以座部分中的座接纳构件上为中心的结构
[0233]
接下来,还将参考图20到图22描述与座接纳构件7有关的结构。图16的片段(a)示出构成座2的座内壳2a。座2包括座内壳2a和例如在图19的片段(b)中示出的坐垫2b,并且坐垫2b被表层材料(未示出)覆盖。座内壳2a能够以设置在前部上的铰链部分作为支点而向前倾斜。因此,就坐者即使在座2向前移动并升高时也不会感到大腿受压。
[0234]
如在图16的片段(b)和图17中所示,座接纳构件7的前部和后部形成有成组的多个接合孔117,设置在座内壳上的向下接合爪装配并接合所述成组的多个接合孔117。支撑座内壳的弹性本体118被布置在座接纳构件7的前部处。如在图16的片段(b)和图17中所示,座
接纳构件7包括较大开口部分119,该较大开口部分119在中心部分中形成的、在平面视图中为四边形的形状。座接纳构件7具有浅盘状形式,并且在内侧形成了大量竖直和水平延伸的加强肋120。
[0235]
如已经描述的,座接纳构件7被附接到基底6以能够前后地滑动。因此,作为滑动单元,首先,例如,如在图17中所示,在座接纳构件7的前部的左侧和右侧上,椭圆形孔121被形成为在前后纵向方向上竖直地贯穿,并且穿过椭圆形孔121插入的引导本体122被固定到基底6。引导本体122形成有凸缘122a,该凸缘122a以不可分开方式向上保持座接纳构件7,并且通过螺钉(未示出)固定到基底6。因此,在基底6中形成螺钉被拧入其中的螺孔123。
[0236]
例如,如在图17到图18中所示,一对左右轴承件124在座接纳构件7的后部的左侧和右侧上的两个位置处向下凸出。在基底6中,形成了支撑肋125,并且在支撑肋125中形成引导孔126,该支撑肋125在前后方向上是长的并由该对轴承件124夹持,该引导孔126在前后方向上是长的。在左右方向上长的引导轴127通过衬套128被插入到该对轴承件124和引导孔126中。因此,座接纳构件7的后部被连接到基底6以能够前后滑动。衬套128由具有优异的耐磨性的树脂制成,并且具有相当大的横向宽度以便提高耐久性。
[0237]
例如,如在图22中所示,引导轴127具有中空结构,并且由金属等制成的心轴129被插入其中。尽管心轴129是用于提高强度的措施,但是整个引导轴127可以被形成为实心结构。如在图22中所示,在引导轴127上形成平坦表面127a,并且该平坦表面127a被设定成与衬套128形成表面接触(在图20中,平坦表面127a面向前方和后方,但实际上,如在图22中所示,平坦表面127a面向上方和下方)。因此,能够减小在引导轴127和衬套128之间的摩擦阻力,并且因此能够使引导轴127的移动平滑。
[0238]
如在图22的片段(d)中所示,在引导轴127的平坦表面127a上形成沟槽127b,该沟槽127b在与轴线中心正交的方向上是长的。当被如此形成时,引导轴127在接近线接触的状态中与引导孔126接触地滑动,使得能够显著提高引导轴127的移动的平滑度。能够将润滑脂涂敷到在引导轴127和衬套128之间的接触表面,并且这里,沟槽127b能够保持润滑脂。
[0239]
在图22的片段(a)中,引导轴127处于完全缩回状态中,并且该引导轴127撞击引导孔126的后端。在图22的片段(c)中所示的变型示例中,当引导轴127完全缩回时,在引导轴127和引导孔126的后端之间设定了微小的间隙s。在另一个方面,在图19的片段(b)的变型示例中,在基底6后方和壁部上设置带有基本竖直的姿态的固定止挡肋6a,而在座接纳构件7的后部处,设置从前方与止挡肋6a重叠的可移动止挡肋7a。诸如橡胶板或海绵板的缓冲薄片(未示出)被附接到固定止挡肋6a和可移动止挡肋7a的任一个或这两者。因此,当座2(和座接纳构件7)已经完全缩回时,能够防止引导轴127撞击引导孔126的后端并产生撞击声。
[0240]
如在图20和图22中所示,在基底6的前部处形成向上开口的一对左右辊接收凹进部分130,并且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轴线中心的辊131以可旋转方式布置在辊接收凹进部分130中。座接纳构件7由左右辊131支撑。从上方抵接辊131的由金属等制成的增强板132被附接到在座接纳构件7的下表面上形成的凹进部分。
[0241]
如在图22的片段(a)中清楚示出的,在该实施例中,引导孔126(和衬套128)和增强板132相对于水平面以小角度θ3倾斜,以朝向前方更高。因此,座2和座接纳构件7在略微升高的同时向前移动。
[0242]
如在图20和图21中所示,作为向座接纳构件7的向前运动赋予弹性阻力的弹性本
体,在基底6的靠近前侧的部分处布置弹簧(压缩螺旋弹簧)133,该弹簧133在前后方向上具有纵向长度。弹簧133被布置在在基底6上形成的弹簧接收沟槽134中,并且如在图21中所示,前端由弹簧支承沟槽134的前壁表面135支撑,并且进而,后端由设置在座接纳构件7中的后弹簧接纳器136支撑。
[0243]
后弹簧接收器136被布置成与开口部分119交叉。前壁表面135和后弹簧接纳器136形成有用于保持弹簧133不移位的突起135a和136a。弹簧133以预压缩状态布置。弹簧133的前部通过固定到基底6的止挡件134a以不可向上移动方式被保持。
[0244]
(18)座接纳构件的滑动机构的意义
[0245]
在座和靠背分开的椅的类型中,例如,在jp-um-a-1986-123756的微电影、jp-um-a-1987-85239的微电影和jp-um-b-1986-2364中公开了当用户将上身向后倾斜时座被向前推动的构造。在jp-um-a-1986-123756和jp-um-a-1987-85239中,支撑座2的前后滑动件的轨道部分处于水平姿态中。在jp-um-b-1986-2364中,用于支撑座的管状支撑本体以向上偏斜的方式倾斜,并且就坐者的重量起到使座缩回的作用。因此,能够说,在不增加弹簧的弹性回复力的情况下,座能够缩回。(背景技术)。
[0246]
在座独立地前后滑动的构造中,座通过弹簧在缩回方向上被偏压,并且当就坐者抬起上身时,座被弹簧缩回。然而,由于就坐者的重量作用在座上,因此,如在jp-um-a-1986-123756和jp-um-a-1987-85239中那样,当轨道部分处于水平姿态中时,存在不使用具有大的弹性回复力的弹簧的座难以缩回的问题。当使用具有大的弹性回复力的弹簧时,出现了新的问题,即体重轻的人难以使座向前移动。
[0247]
在jp-um-b-1986-2364中,由于用于支撑座的管状支撑本体以向上偏斜的方式倾斜。因此,由于就坐者的重量起到使座缩回的作用,因此能够说,在不增加弹簧的弹性回复力的情况下,座能够缩回。然而,在jp-um-b-1986-2364中,靠背支柱从左右管状支撑本体的后端竖立,并且靠背被连接到靠背支柱,使得靠背能够向后倾斜。结果,存在设计自由度低的问题。在该实施例中,解决这样的问题也是问题之一(问题)。
[0248]
作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单元,在该实施例中,如在图22中清楚示出的,引导孔126和增强板132倾斜以朝向前方变高。即,在该实施例中,支撑座接纳构件7以使其能够前后移动的引导部分倾斜,使得座接纳构件7在向上移动的同时向前移动。当座2相对于座接纳构件7前后移动时,座2被构造为向前移动并且升高(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249]
通过这种构造,由于落座引起的向下负载的一部分用作使座2缩回的分力,使得能够在不增加弹簧133的尺寸的情况下缩回座2。因此,即使在由体重轻的人使用时,座2也能够平滑地前后滑动。(作用)。它不必像在jp-um-b-1986-2364中那样是管状支撑本体,并且能够采用各种滑动结构,使得它的多功能性优异。
[0250]
如在实施例中那样,当座接纳构件7的前部由辊131支撑时,能够进一步减小座接纳构件7的滑动阻力,这是优选的。如上所述,引导轴127的平坦表面127a和沟槽127b能够促进阻力减小效果。
[0251]
(19)腿装置的另一个示例
[0252]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气缸形成的基座5用作腿装置1,但是在图23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腿装置140具有四个杆腿141。因此,第二实施例的椅是非旋转的。
[0253]
通过在每一个杆腿141的上端处弯曲来形成水平部分141a,并且通过焊接,水平部
分141a被固定到碗形基底142。从下方装配到座接纳构件7的凸台孔94的锥形凸台突起143被固定到基底142的中心部分。因此,配备有气缸式腿装置1的椅和配备有杆腿式腿装置140的椅共享相同的座接纳构件7。
[0254]
结果,当制备具有不同的腿装置1和140的结构的多种类型的椅时,能够降低构件和组装的整体成本。当腿装置140为杆腿式时,不需要用于调整座2的高度的旋钮19。因此,左侧和右侧支撑本体13这两者都没有长沟槽69或沟槽帽68(旋钮19可以保留附接,或者旋钮19可以被附接并且以不可旋转方式被保持)。
[0255]
如在图23的片段(c)中所示,杆腿141的水平部分141a穿过基底142的外周边的下部,并进入基底142内。因此,基底142被牢固地固定。座接纳构件7由设置在基底142上的凸缘142a支撑。因此,能够稳定地支撑座接纳构件7。杆腿141装配有由木材等制成的装饰筒144,但是可以露出杆腿141。
[0256]
还能够将脚轮附接到每一个杆腿141的下端。作为非旋转式腿装置,能够采用除四杆腿式之外的各种形式。例如,能够采用侧视图中的u形或侧视图中的梯形。
[0257]
当木制装饰筒144被设置在杆腿141上时,设置在上水平部分15上的保护盖16能够由木材形成。这里,由于木质保护盖16不能变形,所以如在图23的片段(d)中所示,保护盖16被制造为具有向下的开口,并且因此被从上方附接到上水平部分15。
[0258]
作为木制保护盖16的固定单元,在通过粘结剂将树脂顶部构件16g固定到上内表面时,由树脂制成的下帽16h能够被从下方附接到上水平部分15,并且在下帽16h中插入的螺钉16i能够被拧入到顶部构件16d中。
[0259]
(20)摇摆机构的另一个示例
[0260]
图24示出座摇摆机构的其它示例的其它实施例。其中在图24的片段(a)和片段(b)中示出的第三实施例中,在上支撑框架8的角部11中设置在左右方向上定向的凸台本体146,并且靠背3被简单地在图24的片段(a)中示出的托架装置147以可旋转方式连接到凸台本体146。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
[0261]
在图24的片段(c)中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上支撑框架8的后部10被布置在靠背3下方,并且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凸台本体26以向上的姿态被附接到后部10。在该实施例中,作为用于旋转靠背3的构件,在姿态改变了90的情况下,使用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构件。在该实施例中,由于靠背3的旋转支点位于下部中,所以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相比,靠背3更容易向后倾斜。
[0262]
在图24的片段(d)中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中,侧支撑本体13的上下纵向支柱部分14被竖直地分开,并且上部14a在它能够倾斜的状态下被连接到下部14b。内置了提供倾斜阻力的弹性本体。作为弹性本体,也能够使用弹簧,其中缠绕成环形的线材的两端切向地凸出。上支撑框架8被固定成不相对于侧支撑本体13的上水平部分15移动。
[0263]
在图24的片段(e)中所示的第五实施例和图24的片段(f)中所示的第六实施例中,侧支撑本体13的下端被连接到基底6以能够向后倾斜。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靠背3相对于上支撑框架8向后倾斜。
[0264]
在图24的片段(e)中所示的第五实施例中,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侧支撑本体13具有侧视图t形。在图24的片段(f)的第六实施例中,侧支撑本体13仅由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支柱部分14构成,并且上支撑框架8被一体地连接到上端。在图24e中,上支撑框架8被固
定到侧支撑本体13的座接纳构件7。在图24的片段(e)和片段(f)的示例中,靠背3在摇摆状态中后退,因此不必一定要向前移动座2。
[0265]
尽管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各种其它方式实施。例如,本发明不仅能够被应用于便携椅,而且能够被应用于诸如剧院椅的固定椅。
[0266]
本发明能够实施为椅。因此,它能够在工业上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