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倒水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5570发布日期:2020-11-19 20:1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倒水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倒水支架。



背景技术:

医院病房公共场所对开水的需求量很大,每天来医院就诊的病人及病人家属都需要喝开水,每个病房里住院的病人也需要通过开水瓶盛装开水。

目前,医院里每个病房的开水瓶由护士配送之后都是随意摆放在桌子上,而开水瓶属于较危险物品,如果不小心碰倒开水瓶,容易导致开水瓶炸裂,开水瓶的碎渣和热水溅射到人身上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并且对于住院的病人而言,提起装满开水的开水瓶进行倾倒是极其不便的,稍有不慎,开水就会将病人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够让病人省力的倾倒开水,又能够防止倾倒过程中开水溅出的新型倒水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在一个总体方面,提供一种新型倒水支架,包括底座、两个立柱、水瓶架和水杯架,两个立柱均垂直设置于底座,水瓶架设置于两个立柱之间,水瓶架包括托盘和两个扶手杆,两个扶手杆均垂直设置于托盘,两个扶手杆分别铰接于两个立柱,水杯架包括两个架杆和杯托,两个架杆平行设置,杯托设置于两个架杆之间;

两个架杆分别连接于两个扶手杆,杯托呈环状,杯托铰接设置于两个架杆远离扶手杆的端部之间;

水瓶架还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挡水板;

第一限位块呈圆弧状,第一限位块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扶手杆,第一限位块设置于扶手杆朝向杯托的一侧,第一限位块的内圆周面与开水瓶的瓶身相抵接;

第二限位块呈圆弧状,第二限位块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扶手杆,第二限位块设置于扶手杆朝向杯托的一侧,第二限位块的内圆周面与开水瓶的瓶颈相抵接;

挡水板连接设置于两个扶手杆之间,且挡水板位于架杆背离底座的一侧,挡水板远离扶手杆的一端向杯托的方向倾斜。

可选的,一个扶手杆的长度大于另一个扶手杆的长度。

可选的,托盘上设置有若干漏水孔。

可选的,水瓶架还包括把手,把手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扶手杆的下部,把手设置于扶手杆背离杯托的一侧。

可选的,挡水板包括梯形底板,梯形底板的下底两侧的腰分别连接两个扶手杆,梯形底板的上底向杯托的方向倾斜。

可选的,挡水板还包括两个侧板,两个侧板分别设置于梯形底板的两腰。

可选的,底座上设置有蓄水槽。

可选的,托盘设置于扶手杆背离杯托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倒水支架,由于两个架杆分别连接于两个扶手杆,杯托呈环状,杯托铰接设置于两个架杆远离扶手杆的端部之间,水杯可以放置在杯托中,倒水过程中扶手杆倾斜时,由于水杯的重量向下,会使杯托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水杯不会倾倒,水不会洒落;而水瓶架还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挡水板;第一限位块呈圆弧状,第一限位块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扶手杆,第一限位块的内圆周面与开水瓶的瓶身相抵接,第二限位块呈圆弧状,第二限位块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扶手杆,第二限位块的内圆周面与开水瓶的瓶颈相抵接,倒水过程中扶手杆倾斜时,开水瓶的重量会被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承受,当扶手杆倾斜角度过大使瓶口斜向下时,第二限位块卡住瓶颈,防止开水瓶滑动;而挡水板连接设置于两个扶手杆之间,且挡水板位于架杆背离底座的一侧,挡水板远离扶手杆的一端向杯托的方向倾斜,当扶手杆倾斜角度过大使瓶口斜向下,倒出来的开水速度过快时,开水冲击在挡水板上,从而顺着挡水板流入水杯中,避免了开水洒落烫伤使用者,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倒水支架静置状态时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倒水支架静置状态时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倒水支架使用状态时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倒水支架安装有开水瓶时使用状态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倒水支架安装有开水瓶时使用状态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倒水支架,包括底座1、两个立柱2、水瓶架3和水杯架4,两个立柱2均垂直设置于底座1,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是方形,当然也底座1可以是圆形或者多边形。本实施例的两个立柱2并排平行设置于底座1的两边,只需要保证两个立柱2相间隔即可。水瓶架3设置于两个立柱2之间,水瓶架3包括托盘31和两个扶手杆32,两个扶手杆32均垂直设置于托盘31,两个扶手杆32并排平行设置于托盘31的两边,而两个扶手杆32则通过铰链分别铰接于两个立柱2,拉动一个扶手杆32的一端,扶手杆32可以围绕铰链转动。水杯架4则包括两个架杆41和杯托4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架杆41平行设置并且两个架杆41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扶手杆32,两个架杆41的另一端向远离扶手杆32的方向延伸;杯托42呈环状,杯托42的环形口用于放置水杯,而杯托42可拖住水杯的边缘,避免水杯从环形口掉落;杯托42则通过铰链铰接设置于两个架杆41远离扶手杆32的端部之间,铰接点位于杯托42的对称中心,杯托42可以围绕铰接点转动,当拉动一个扶手杆32的一端,扶手杆32倾斜时,由于水杯的重量向下,放置有水杯的杯托42会围绕铰接点转动,由于铰接点处于杯托42的对称中心,所以杯托42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水杯不会倾倒,水杯中的水不会洒落。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水瓶架3还包括第一限位块33、第二限位块34和挡水板35;第一限位块33呈圆弧状,第一限位块3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扶手杆32,第一限位块33设置于扶手杆32朝向杯托42的一侧,第一限位块33的内圆周面与开水瓶的瓶身相抵接;第二限位块34呈圆弧状,第二限位块3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扶手杆32,第二限位块34设置于扶手杆32朝向杯托42的一侧,第二限位块34的内圆周面与开水瓶的瓶颈相抵接;倒水过程中,当扶手杆32倾斜时,开水瓶的重量会被第一限位块33和第二限位块34承受,当扶手杆32倾斜角度过大时,开水瓶的瓶口斜向下倾斜,此时第二限位块34卡住瓶颈,防止开水瓶向倾斜的一侧滑动。

更进一步的,挡水板35连接设置于两个扶手杆32之间,且挡水板35位于架杆41背离底座1的一侧,挡水板35远离扶手杆32的一端向杯托42的方向倾斜,在本实施例中挡水板35包括梯形底板351,梯形底板351的下底两侧的腰分别连接两个扶手杆32,梯形底板351的上底向杯托42的方向倾斜。挡水板35主要起到当扶手杆32倾斜角度过大使瓶口斜向下,倒出来的开水速度过快,开水冲击在挡水板35上,从而顺着挡水板35流入水杯中,避免了开水洒落烫伤使用者,而本实施例的挡水板35还包括两个侧板352,两个侧板352分别设置于梯形底板351的两腰,侧板352可以使开水才冲击梯形底板351以后汇聚于梯形底板351的上底,从而流入水杯中。

进一步的,一个扶手杆32的长度大于另一个扶手杆32的长度,扶手杆32越长,杠杆就越长,使用者拉动长扶手杆32就越省力。考虑到医院里面的患者还有小孩,小孩身高小于成年人,因而在本实施例中,水瓶架3还包括把手37,把手37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扶手杆32的下部,把手37设置于扶手杆32背离杯托42的一侧。把手37的位置较低,可以方便身高较矮的人使用。把手37到扶手杆32与立柱2的铰接点处同样构成了杠杆,较为省力。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使用者操作的不慎,总会有水洒落,顺着开水瓶流下因而本实施例的托盘31上设置有若干漏水孔36,方便开水瓶流下的水滴落。与之相配合的,在底座1上设置有蓄水槽5,用于盛接滴落的水,避免桌子被打湿。

值得注意的是,托盘31设置于扶手杆32背离杯托42的一侧,由于水杯架4、第一限位块33、第二限位块34和挡水板35都是大部分位于扶手杆32的同一侧,因而容易由于水杯架4、第一限位块33、第二限位块34和挡水板35自重的原因使扶手杆32自动倾斜,从而使开水瓶不稳定,容易造成开水泼出伤人的事故,所以,本实施例的托盘31和把手37均设置于扶手杆32背离杯托42的一侧,用于平衡水杯架4、第一限位块33、第二限位块34和挡水板35的重力产生的力矩,使水瓶架3能够保持竖直状态。

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倒水支架,由于两个架杆41分别连接于两个扶手杆32,杯托42呈环状,杯托42铰接设置于两个架杆41远离扶手杆32的端部之间,水杯可以放置在杯托42中,倒水过程中扶手杆32倾斜时,由于水杯的重量向下,会使杯托42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水杯不会倾倒,水不会洒落;而水瓶架3还包括第一限位块33、第二限位块34和挡水板35;第一限位块33呈圆弧状,第一限位块3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扶手杆32,第一限位块33的内圆周面与开水瓶的瓶身相抵接,第二限位块34呈圆弧状,第二限位块3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扶手杆32,第二限位块34的内圆周面与开水瓶的瓶颈相抵接,倒水过程中扶手杆32倾斜时,开水瓶的重量会被第一限位块33和第二限位块34承受,当扶手杆32倾斜角度过大使瓶口斜向下时,第二限位块34卡住瓶颈,防止开水瓶滑动;而挡水板35连接设置于两个扶手杆32之间,且挡水板35位于架杆41背离底座1的一侧,挡水板35远离扶手杆32的一端向杯托42的方向倾斜,当扶手杆32倾斜角度过大使瓶口斜向下,倒出来的开水速度过快时,开水冲击在挡水板35上,从而顺着挡水板35流入水杯中,避免了开水洒落烫伤使用者,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