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13793阅读:来源:国知局
[0021]第I固定玻璃板211及第2固定玻璃板212以使衬垫部件214夹装在各个周缘部中的状态相互接合,在相互之间构成隔热空间215。第3固定玻璃板213以使衬垫部件216夹装在各个周缘部中的状态接合在第I固定玻璃板211的表面上,在与第I固定玻璃板211之间构成隔热空间217。根据附图也可知,第I固定玻璃板211相对于第3固定玻璃板213为门窗后端的端面(在图2中是右侧的端面)相互位于相同的平面上,并且关于作为门窗前端(在图2中是左侧)、上缘及下缘的另一端面,处于分别从第3固定玻璃板213的端面突出的状态。
[0022]在固定多层面材21的成为门窗前端、上缘及下缘的周缘部上设有罩部件218及端罩219。罩部件218将从第I固定玻璃板211的表面到第I固定玻璃板211的端面及第2固定玻璃板212的端面的部分覆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由铝合金等金属成形的罩部件218,通过粘接到第I固定玻璃板211的表面上,将第I固定玻璃板211的端面及第2固定玻璃板212的端面覆盖。在罩部件218与第I固定玻璃板211的端面及第2固定玻璃板212的端面之间分别填充有密封件220。端罩219将从第2固定玻璃板212的表面经由罩部件218到第I固定玻璃板211的端面及第2固定玻璃板212的端面的部分覆盖。关于端罩219也采用由铝合金等金属成形的结构,通过粘接到罩部件218上而配设在固定多层面材21的端部上。
[0023]相对于上述固定多层面材21,固定上框22、固定下框23及固定门窗前端框24分别以将第3固定玻璃板213的周缘部表面及从第3固定玻璃板213突出的第I固定玻璃板211的表面覆盖的方式设置,固定门窗后端框25以将第3固定玻璃板213的表面覆盖的方式设置。这些固定框22、23、24、25是由木材或树脂材成形的。
[0024]关于固定上框22、固定下框23及固定门窗前端框24,构成为,相互沿着进深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以将上述罩部件218的一部分覆盖的状态接合在第I固定玻璃板211的表面上。固定上框22、固定下框23及固定门窗前端框24分别是外周侧的端面接合在比第I固定玻璃板211的端面退后的位置。换言之,第I固定玻璃板211比固定上框22、固定下框23及固定门窗前端框24的各个端面突出,处于将固定上框22、固定下框23及固定门窗前端框24的一方的外观面22a、23a、24a完全覆盖的状态。
[0025]另一方面,固定门窗后端框25以沿着进深方向的尺寸在外周侧比内周侧大的方式构成为台阶状,在相互之间构成固定侧对置面25a。在固定门窗后端框25的成为内周侧的部分的沿着进深方向的尺寸构成为,从第3固定玻璃板213的突出量与其他固定框22、23、24大致相同。在固定门窗后端框25的外周侧端部上设有对合罩部件221。对合罩部件221将固定门窗后端框25的端面及3片固定玻璃板211、212、213的端面覆盖,由铝合金等的金属成形。
[0026]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固定门窗扇20以第2固定玻璃板212配置在室外侧的状态经由固定门窗前端框24、固定上框22及固定下框23安装在开口框架10上。更具体地讲,在除了门窗前端纵框架14以外的各个框架部件11、12、13中,在安装固定门窗扇20的部分的进深面上设有由铝合金等的金属成形的支承框架部件16,通过将对应的框架部件11、12、13对各个支承框架部件16固定,将固定门窗扇20安装在开口框架10上。在支承框架部件16与固定门窗扇20之间,通过设在各个支承框架部件16上的固定密闭件17压接在固定门窗扇20的罩部件218上而确保了希望的气密性及水密性。
[0027](可动门窗扇30的结构)
如图2及图5所示,可动门窗扇30的可动多层面材31与固定门窗扇20的固定多层面材21同样,通过将3片可动玻璃板311、312、313接合而构成。3片可动玻璃板311、312、313分别呈矩形状,两片具有相同的外形尺寸,其余的I片相对于其他两片纵横的尺寸分别较小。以下,为了方便,将外形尺寸较大的可动玻璃板称作“第I可动玻璃板311”及“第2可动玻璃板312”,将外形尺寸较小的可动玻璃板称作“第3可动玻璃板313”。
[0028]可动多层面材31虽然左右的宽度与固定门窗扇20的固定多层面材21不同,但在以下的方面都与固定门窗扇20的固定多层面材21是共通的:第I可动玻璃板311和第2可动玻璃板312具有相同的外形尺寸,通过经由衬垫部件314相互接合,在相互间构成隔热空间315 ;第3可动玻璃板313与第I可动玻璃板311相比纵横的尺寸小,通过经由衬垫部件316相互接合,在相互间构成隔热空间317 ;第I可动玻璃板311相对于第3可动玻璃板313为门窗后端的端面(在图2中是右侧的端面)相互位于相同的平面上,并且关于成为门窗前端(在图2中是左侧)、上缘及下缘的其他端面,处于分别从第3可动玻璃板313的端面突出的状态。
[0029]在可动多层面材31的成为门窗前端、上缘及下缘的周缘部上设有罩部件318。罩部件318是通过铝合金等金属成形的,粘接在第I可动玻璃板311的表面上,以将从第I可动玻璃板311的表面到第I可动玻璃板311的端面及第2可动玻璃板312的端面的部分覆盖。在罩部件318与第I可动玻璃板311的端面及第2可动玻璃板312的端面之间,分别填充有密封件320。
[0030]相对于上述可动多层面材31,可动上框32、可动下框33及可动门窗前端框34设置为成分别将第3可动玻璃板313的周缘部表面及从第3可动玻璃板313突出的第I可动玻璃板311的表面覆盖,可动门窗后端框35设置成将第3可动玻璃板313的周缘部表面及3片可动玻璃板311、312、313的端面覆盖。这些可动框32、33、34、35与固定框22、23、24、25同样,是通过木材或树脂材料成形的。
[0031]关于可动上框32、可动下框33及可动门窗前端框34构成为,沿着进深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以将上述罩部件318的一部分覆盖的状态接合在第I可动玻璃板311的表面上。可动上框32、可动下框33及可动门窗前端框34分别是外周侧的端面接合在比第I可动玻璃板311的端面退后的位置上。换言之,第I可动玻璃板311比可动上框32、可动下框33及可动门窗前端框34的各个端面突出,处于将可动上框32、可动下框33及可动门窗前端框34的一方的外观面32a、33a、34a完全覆盖的状态。
[0032]另一方面,在可动门窗后端框35中将第3可动玻璃板313的周缘部表面覆盖的部分构成为,从第3可动玻璃板313的突出量与其他可动框32、33、34大致相同。在可动门窗后端框35中将3片可动玻璃板311、312、313的端面覆盖的部分构成为,第2可动玻璃板312侧的外观面为台阶状。即,在可动门窗后端框35中位于第2可动玻璃板312侧的外观面构成为,内周侧部分位于与第2可动玻璃板312的表面大致相同的平面上、并且外周侧部分比第2可动玻璃板312的表面突出,在相互之间构成可动侧对置面35a。
[0033]如图5及图17所示,在该可动门窗扇30中,在可动下框33上设有多个门滑轮36。门滑轮36配设成各个下部周面从可动下框33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通过在载置于沿着水平方向的导引面上的情况下适当转动,能够使可动门窗扇30沿着可动下框33的长度方向滑动。根据附图也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门滑轮36的下部周面位于比第I可动玻璃板311的端面及第2可动玻璃板312的端面靠上方。
[0034](设在可动门窗扇30上的滑动部件40及操作手柄50的结构)
如图2、图5及图8所示,在可动门窗扇30中,在可动上框32、可动下框33、可动门窗前端框34及可动门窗后端框35的各个上形成有滑动槽32b、33b、34b、35b,并且在可动门窗后端框35上设有操作手柄50。
[0035]滑动槽32b、33b、34b、35b是沿着各可动框32、33、34、35的长度方向形成的空腔。在可动上框32、可动下框33及可动门窗前端框34上,以在各个进深面上开口、并且沿着进深方向的位置相互共通的方式形成滑动槽32b、33b、34b。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槽32b、33b、34b形成为使设在第I可动玻璃板311上的罩部件318在各自的一侧面上露出。相对于此,在可动门窗后端框35上,在比3片可动玻璃板311、312、313的端面靠外周侧且比可动侧对置面35a靠内周侧的部位上,以在上下两端面上开口的方式形成有滑动槽35b。该滑动槽35b的沿着进深方向的位置与形成在其他可动框32、33、34上的滑动槽32b、33b、34b共通。
[0036]在各个滑动槽32b、33b、34b、35b中配设有滑动部件40。滑动部件40是以仅能够沿着各可动框32、33、34、35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方式收容在滑动槽32b、33b、34b、35b中的长尺寸部件。配设在可动上框32、可动门窗前端框34及可动门窗后端框35上的滑动部件40是将呈宽度较窄的平板状的基部41和从基部41的两侧缘部向成直角的方向突出的一对肋板部42 —体成形的结构,以基部41相对于各可动框32、33、34的进深面大致平行的状态收容在滑动槽32b、33b、34b中。相对于此,在可动下框33上采用的滑动部件40呈平板状,以相对于可动下框33的下表面大致正交的状态收容在滑动槽35b中。关于可动上框32、可动下框33及可动门窗前端框34,露出于各个滑动槽32b、33b、34b中的罩部件318抵接在滑动部件40上,处于滑动部件40向接近于第I可动玻璃板311的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虽然在图中没有明示,但配设在各个可动框32、33、34、35上的滑动部件40的各个端部之间被具有柔韧性的动力传递部件连结,以相互联动而滑动。另外,以下在区别滑动部件40的情况下,将可动上框32的滑动部件称作“上方滑动部件(移位机构)40A”,将可动下框33的滑动部件称作“下方滑动部件40B”,将可动门窗前端框34的滑动部件称作“门窗前端滑动部件40C”,将可动门窗后端框35的滑动部件称作“门窗后端滑动部件40D”。
[0037]操作手柄50如图8所示,经由支承轴51可旋转地配设在设于可动门窗后端框35的门窗后端面上的收容凹部35c中,能够从如图8中的实线所示那样收容在可动门窗后端框35的收容凹部35c中的状态,移动到如图1及图8中的双点划线表示那样从可动门窗后端框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