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级可调桌面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43113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级可调桌面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极可调桌面的桌子装置,包括桌面、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调整螺栓和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所述桌面与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的一端过盈连接,所述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的另一端通过调整螺栓与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连接,所述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和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之间相对径向距离用调整螺栓来调节。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偏心距可实现无极精确调整,相应的应用桌子的桌面前后位置就会发生变化,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专利说明】
一种无级可调桌面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极可调桌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桌子桌面是和桌子四个脚固定的不可调节,市场上销售的桌子的特点是:桌子样式繁多,其不足是:桌面固定不可调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桌子桌面无法调节的问题,提供一种无极可调桌面装置,在原有保持桌子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桌面可调的功能。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极可调桌面的桌子,包括桌面、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调整螺栓和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所述桌面与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的一端过盈连接,所述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的另一端通过调整螺栓与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连接,所述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和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之间相对径向距离用调整螺栓来调节。
[0005]所述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下端设有燕尾型凸块,所述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上端设置有燕尾槽与燕尾型凸块相配合;所述燕尾槽底部开有圆柱槽,所述圆柱槽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开有螺纹孔,所述调整螺栓旋入圆柱槽的螺纹孔内,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所述燕尾型凸块上开有半圆槽,调整螺栓上设有轴肩,所述轴肩与半圆槽相配合实现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和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的相对径向距离调整。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偏心距可实现无极精确调整,相应的桌面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来满足对桌面不同位置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无极可调桌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两无极可调偏心轴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是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4是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如图1所示,一种无极可调桌面装置,包括桌面1、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2、调整螺栓4和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3;所述桌面I与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2的一端过盈连接,所述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2的另一端通过调整螺栓4与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3连接,所述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2和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3之间相对径向距离用调整螺栓4来调节。
[0013]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2下端设有燕尾型凸块21,所述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3上端设置有燕尾槽31与燕尾型凸块21相配合;所述燕尾槽31底部开有圆柱槽33,所述圆柱槽33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开有螺纹孔,所述调整螺栓4旋入圆柱槽33的螺纹孔内;所述燕尾型凸块21上开有半圆槽22,调整螺栓4上设有轴肩,所述调整螺栓4的轴肩与半圆槽22相配合实现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2和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3的相对径向距离调整。
[0014]工作时,根据所需要的偏心距离,调整调整螺栓4,进而调整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2和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3的相对径向距离达到所要调整的偏心距。
【主权项】
1.一种无极可调桌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桌面(I)、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2)、调整螺栓(4)和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3);所述桌面(I)与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2)的一端过盈连接,所述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2)的另一端通过调整螺栓(4)与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3)连接,所述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2)和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3)之间相对径向距离用调整螺栓(4)来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极可调桌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2)下端设有燕尾型凸块(21),所述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3)上端设置有燕尾槽(31)与燕尾型凸块(21)相配合;所述燕尾槽(31)底部开有圆柱槽(33),所述圆柱槽(33)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开有螺纹孔,所述调整螺栓(4)旋入圆柱槽(33)的螺纹孔内;所述燕尾型凸块(21)上开有半圆槽(22),调整螺栓(4)上设有轴肩,所述调整螺栓(4)的轴肩与半圆槽(22)相配合实现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2)和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3)的相对径向距离调整。
【文档编号】A47B13/08GK105901929SQ201610433655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8日
【发明人】胡凌俊, 杨厚廷, 金士良, 洪跃, 戴旻孜
【申请人】上海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