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阻尼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55615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阻尼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阻尼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马桶盖板的阻尼器如专利号为ZL201110104841.3,名称为“一种慢落马桶盖板用阻尼轴”,其公开了包括一壳体及一转轴,转轴上至少设有一与壳体内壁贴合并可扰动阻尼油流动的挡油板,壳体内壁上至少设有一凸台,凸台上铰接有可由阻尼油拨动的或可由阻尼油及转轴轴面共同拨动的拨片;拨片上设有与转轴轴面抵触联动以拨动拨片摆转的配合面,在配合面与转轴轴面之间设有通过拨片摆转改变阻尼油液阻的过油通道。通过转轴和拨片的传动运动以及阻尼油的压力共同作用,使拨片快速摆动,控制阻尼油的液阻。
[0003]由于拨片铰接在壳体内壁,使得壳体内部的储油空间较小,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储油空间,转轴上的挡油板或壳体内壁上的凸台则需相应较薄,如此转轴或壳体的强度较小,无法满足长期使用对转轴或壳体的寿命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阻尼器,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新型阻尼器,包括转轴及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储油腔,所述转轴上设有至少一与壳体内壁贴合并扰动阻尼油流动的挡油板,所述壳体在储油腔内壁设有至少一挡油筋条,所述挡油筋条与挡油板配合将所述储油腔分隔成至少一高压油腔和一低压油腔,该壳体和/或转轴上还设有连通该高压油腔与该低压油腔的过油通道,还包括活动装接壳体和/或转轴上并位于所述储油腔外部、用于打开或关闭该过油通道的封油块,所述转轴正向转动时阻尼油带动该封油块正向转动并关闭该过油通道,所述转轴反向转动时阻尼油带动该封油块反向转动并打开该过油通道。
[0006]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过油通道设置在该壳体的挡油筋条之端部,所述封油块活动装接在壳体的端部,所述封油块上设有阀芯,所述阀芯插入到该挡油筋条内部,所述阀芯打开或关闭该过油通道。
[0007]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挡油筋条内部设有收容槽,该过油通道穿过该收容槽并在该收容槽的侧壁上形成一开口 ;该阀芯插入到该收容槽内,该阀芯对应该开口设有一封油面,所述封油面可关闭或打开所述开口。
[0008]—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壳体的端部设有隔板,该隔板将该壳体的内腔沿轴向分成过渡腔和所述储油腔,所述封油块位于该过渡腔内,所述过油通道与该过渡腔连通。
[0009]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一可调节该过渡腔容积大小的调节件,该调节件密封装设在该壳体的端部开口从而将该封油块限位在该过渡腔内。
[0010]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调节件螺纹连接在该壳体上,转动该调节件实现对该过渡腔之容积大小的调节。
[0011]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过油通道设置在该转轴的挡油板端部,所述封油块活动装接在转轴上,所述封油块上设有阀芯,所述阀芯插入到该挡油板端部并打开或关闭该过油通道。
[0012]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挡油板上设有收容槽,该过油通道穿过该收容槽并在该收容槽的侧壁上形成一开口 ;该阀芯插入到该收容槽内,该阀芯对应该开口设有一封油面,所述封油面可关闭或打开所述开口。
[0013]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封油块的中部设有一通孔,所述转轴穿过该通孔以使封油块绕转轴转动并与转轴为同心转动。
[0014]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挡油筋条、挡油板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挡油筋条对称分布在壳体的内壁上,两个挡油板对称分布在转轴的外壁上,储油腔被挡油筋条和挡油板分割成两个高压油腔和两个低压油腔。
[0015]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0016]1.所述封油块装接在壳体和/或转轴上并位于所述储油腔外部,封油块不占用储油腔的空间,在阻尼器阻尼油容量不变的情况下,所述转轴的挡油板或壳体上的挡油筋条的厚度尺寸可以做得更大,强度更高,满足阻尼器的长期使用要求。
[0017]2.隔板将该壳体的内腔沿轴向分成过渡腔和所述储油腔,所述封油块位于该过渡腔内,通过调整该封油块与该隔板之间的距离,可以方便地调整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且调节控制精准,动作平稳,使得阻尼器在一定程度上可依据不同扭矩的盖板调整匹配缓降时间和效果,具有一定的便捷性。还可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其不良品进行再调整利用,降低了成品的报废,节约社会成本。特别是,当该调节件螺纹连接在该壳体时,旋转该调节件,就能够方便、快速地轴向移动封油块。
[0018]3.所述调节件上套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外侧贴合在壳体的内壁,密封圈可随调节件进行轴向运动,从而达到密封作用。
[0019]4.所述封油块的中部设有一通孔,所述转轴穿过该通孔,封油块可绕转轴转动且封油块与转轴为同心转动,运行平稳,功能可靠。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阻尼器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2]图2绘示了图1所示阻尼器的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3绘示了图1所示阻尼器的壳体、封油块、调节件、密封圈的位置关系图。
[0024]图4绘示了图1所示阻尼器的立体图。
[0025]图5绘示了图1所示阻尼器的剖视示意图。
[0026]图6绘示了实施例一阻尼器的过油通道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0027]图7绘示了实施例一阻尼器的过油通道处于关闭状态的另一示意图。
[0028]图8绘示了实施例一阻尼器的过油通道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0029]图9绘示了实施例一阻尼器的过油通道处于打开状态的另一示意图。
[0030]图10绘示了实施例二阻尼器的过油通道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0031]图11绘示了实施例二阻尼器的过油通道处于关闭状态的另一示意图。
[0032]图12绘示了实施例二阻尼器的过油通道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0033]图13绘示了实施例二阻尼器的过油通道处于打开状态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实施例一:
[0035]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阻尼器,包括转轴20、壳体40、封油块60、调节件80、密封圈90。所述转轴20上设有两个挡油板22,两个挡油板22对称分布在转轴20的外壁上。所述挡油板22可与壳体40内壁贴合并扰动阻尼油流动。所述封油块60活动装接在壳体40的端部,本实施例的封油块60活动装接在壳体40的底端部。所述封油块60呈盘状结构,其上设有两个从盘状结构向外延伸的阀芯62,两个阀芯62以该封油块60的中心对称分布。该阀芯62的侧边形成一封油面622。所述封油块60的中部对应该转轴20设有一通孔64。
[0036]请参照图2至图5,该壳体40呈两端开口的轴套结构,该壳体40的端部设有一隔板41,本实施例中该隔板41设置在壳体40的底端部,隔板41将该壳体40的内腔沿轴向分成一过渡腔42和一储油腔44。该隔板41的中部设有穿孔412。所述壳体40在储油腔44内壁设有两个挡油筋条46,两个挡油筋条46对称分布在壳体40的内壁上。该壳体40上设有过油通道48,过油通道48设置在该挡油筋条46的端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