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85937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热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锅,属于厨房烹饪电器领域。
[0003]【【背景技术】】
[0004]目前市面上的电热锅一般包括底座、外锅和内锅,内锅容置在外锅中,外锅底部设置加热装置,实现对内锅的加热。外锅一般采用塑料注塑成型,以降低成本,为了减少外锅对底座的热传导和热辐射,以及使外锅与底座进行连接,现有技术在外锅与底座之间设置若干外锅支架,将外锅和底座隔开一定距离,从而减少外锅传递给底座的热量,避免底座的连接处因受热软化而降低其连接强度的问题。
[0005]外锅支架与底座通常采用螺钉方式连接,在实际装配时,由于外锅支架与底座相对位置的偏差,或者外锅支架的轻微变形,较易导致外锅支架上的螺钉孔与底座上的螺钉孔无法对位,使得螺钉无法顺利安装,给电热锅的装配带来一定不便。
[0006]【【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电热锅,方便底座与外锅的装配。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种电热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包括底座和外锅,所述外锅底部连接有外锅支架,所述外锅支架上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底座上设有与第一装配孔对位的第二装配孔,所述底座位于第二装配孔周围设有对位筋,所述外锅与所述底座装配时,所述对位筋引导所述外锅支架使第一装配孔对位到第二装配孔。
[0010]其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柱,所述第二装配孔贯穿设在所述安装柱上,所述外锅支架与所述安装柱上端面相抵,所述对位筋上端高于所述安装柱的上端面。
[0011]其中,所述对位筋和所述安装柱均由所述底座底壁向上延伸形成,且所述对位筋连接所述安装柱侧面。
[0012]其中,所述外锅支架下端设有折边,所述第一装配孔设在所述折边上,所述对位筋弓I导所述折边使第一装配孔对位到第二装配孔。
[0013]其中,所述对位筋包括位于所述折边左侧的左对位筋和位于所述折边右侧的右对位筋。
[0014]其中,所述对位筋包括位于所述折边前侧的前对位筋和位于所述折边后侧的后对位筋。
[0015]其中,所述对位筋与所述折边相抵;或者所述对位筋与所述折边之间有间隙,所述间隙小于第二装配孔孔径的一半。
[0016]其中,所述对位筋包括定位部和位于定位部上端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上设有呈倾斜或者弧形的引导面。
[0017]其中,所述外锅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后,所述定位部高出所述折边。
[0018]其中,所述外锅支架与所述底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螺钉依次穿出所述第二装配孔和第一装配孔。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20]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在底座位于第二装配孔周围设置对位筋,在外锅与底座装配时,通过对位筋引导外锅支架,校正外锅支架相对底座的偏位,使第一装配孔对位到第二装配孔,进而使得螺钉可以顺利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0021]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0022]【【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电热锅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6]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3的B处局部放大图;
[0028]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外锅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图5的C处局部放大图。
[0030]【【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2]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电热锅,包括锅体,锅体包括底座I和外锅2,外锅2和底座I之间通过若干外锅支架3固定连接,即外锅支架3的一端与外锅2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I固定连接。外锅支架3的数量可根据电热锅的具体规格确定,通常是在外锅2和底座I之间沿着周向方向均匀分布3-5个外锅支架3。通过外锅支架3将底座I和外锅2连接后,底座I与外锅2隔开适当距离,有效地减少了外锅2传递给底座I的热量,避免底座的连接处因受热软化而降低其连接强度的问题,以及防止底座出现变形的现象,由此可以采用成本较低的普通热塑性塑料生产底座,进一步降低了电热锅的生产成本。
[0033]参照图2-6,在实现外锅2和底座I通过外锅支架3固定连接的过程中,外锅支架3 一端先固定连接到外锅2底部,另一端再固定连接到底座I上,具体的:在外锅支架3上设有第一装配孔311,底座I上设有与第一装配孔311对位的第二装配孔111。为便于螺钉连接,在外锅支架3下端设有折边31,上述第一装配孔311设在折边31上,在底座I上设置安装柱11,外锅支架3的折边31与安装柱11上端面相抵,第二装配孔111贯穿设在安装柱11上,外锅2和底座I合到一起后,螺钉5依次穿过第二装配孔111和第一装配孔311,将外锅支架3锁紧到底座I上,实现外锅2和底座I的固定连接。本实施例设置安装柱11可以提高螺钉连接可靠性,螺钉5安装后不易松脱,但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如果底座壁较厚,也可以在底座壁上直接开设第二装配孔。
[0034]实际装配过程中,外锅支架可能因为偏离底座上预定的安装位置,而导致螺钉无法顺利安装,即折边上的第一装配孔偏离第二装配孔,一般来说,如果第一装配孔与第二装配孔之间的偏位超过螺钉孔直径三分之一以上的距离,螺钉就很难穿入第一装配孔内,这时操作者需要调整外锅与底座的相对位置,降低了装配效率。为此,本实施例在底座I位于第二装配孔111周围设置对位筋4,在外锅2与底座I装配时,利用对位筋4引导外锅支架3使第一装配孔311对位到第二装配孔111,从而使得螺钉5可以顺利穿过第一装配孔311。
[0035]本实施例对位筋4较佳的设计方案为:在安装柱11周围设置分布四个对位筋,分别为:位于折边31左侧的左对位筋4a、位于折边31右侧的右对位筋4b、位于折边31前侧的前对位筋4c、位于折边31后侧的后对位筋4d,每个对位筋的上端高于安装柱11的上端面。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柱周围还可以设置两个安装柱,例如设置左对位筋和右对位筋,或者设置前对位筋和后对位筋。在装配时,左对位筋4a和右对位筋4b用于校正折边31的左右偏位,前对位筋4c和后对位筋4d用于校正折边31的前后偏位,由于折边31前后左右位置都有对位筋进行引导,保证第一装配孔311能对位到第二装配孔111。通常的:螺钉5与第一装配孔311和第二装配孔111之间都有间隙,在进行螺钉连接时,允许第一装配孔311和第二装配孔111之间有一定的偏差,只要保证螺钉5能够无阻碍的穿过第一装配孔311即可,因此,本实施例所说的第一装配孔311对位到第二装配孔111,除了第一装配孔311中心对准第二装配孔111中心的情况之外,也包括了第一装配孔311偏离第二装配孔111的情况,但此时的偏离应是能保证螺钉5能够无阻碍的穿过第一装配孔311。由此,本实施例的四个对位筋可以安装如下方案实施:
[0036]1、在安装柱11周围分别设置左对位筋4a、右对位筋4b、前对位筋4c和后对位筋4d,其中,左对位筋4a和右对位筋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