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撑杆式上折门的双滑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62088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电动撑杆式上折门的双滑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撑杆式上折门的双滑轨。
【背景技术】
[0002]上折门适用大跨度门口,尤其适用门口上部及两侧没有空间的建筑物,可广泛应用于车库、酒店、别墅或是其它大跨度门口。
[0003]由于上折门的运用场合,所以导致上折的体积较大,进一步的导致上折门的质量很大,一般的质量会在500-800斤,甚至有一千多斤重,然而该上折门在向上移动叠合时,全部的重力都是由电机承受,所以不但是电机的功能损耗会相当多,而且在该负重下,也会直接影响到电机的正常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假如驱动上折门移动的电机一旦损害,由于上折门的重量,所以导致人力无法将该上折门驱动打开,因此该上折门便成了死门,只能是等到电机的修复完成;同时,上折门在向上移动叠合的过程中,都是仅仅利用钢丝绳或是其他的拉绳将上折门往上拉动,而并没有一些稳定固定的结构,所以上折门在上移或是叠合时,在没有支撑物的情况下,稳定性相对较差,在环境影响下(如风吹),上折门很容易发生晃动,即导致上折门和门框产生碰撞,而引发的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如上折门和门框在频繁的碰撞后,会影响到两者的使用寿命;同时,上折门在频繁的晃动下,会导致拉绳与上折门之间的连接产生松动,存在着上折门在上升或是处于折叠状态下时,突然掉落的情况,因此存在着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门体稳定性的电动撑杆式上折门的双滑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撑杆式上折门的双滑轨,包括门框,门框的一侧设置有供上折门上下移动的第二滑道,以及供支撑杆一端上下移动的第一滑道,第一滑道的开口方向和第二滑道的开口方向相互垂直设置。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道的设置可供配合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支撑部件(如支撑杆)的配合抵触,即支撑杆的一端连接在上门体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一滑道中,从而有效的防止了门体前后晃动的情况,即起到了支撑的作用;进一步的,通过下门体和第二滑道的导向配合连接,防止了门体左右晃动的情况,所以通过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的共同限位作用,使得门体在上移或是处于叠合状态下时的稳定性得到显著的提升。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滑道由可拆卸固定连接在门框上的第一限位条形成。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拆卸固定连接可增加工作人员安装第一滑道时的方便性和灵活性,即门框和第一限位条在运输时,为拆分状态,所以便于搬运,以及在安装时由于轻巧,使得工作人员容易将其搬动。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二滑道由可拆卸固定连接在门框上的第二限位条形成。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拆卸固定连接可增加工作人员安装第二滑道时的方便性和灵活性,即门框和第二限位条在运输时,为拆分状态,所以便于搬运,以及在安装时由于轻巧,使得工作人员容易将其搬动。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门框上设置有带动支撑杆对应第一滚动件的一端上下移动的传动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撑杆的结构强度相对较高,所以传动件带动支撑杆的端部移动,从而联动门体的上下移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门体的稳定性。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门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链轮,门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链轮,传动件为设置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的传动链,门框上设置有驱动第一链轮来回转动的电机。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传动链、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的配合连接可有效的驱动支撑杆的端部上下移动,同时传动链的结构强度相对较高,所以可进一步的保证传动链在联动支撑杆时门体的稳定。
[00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包括有拉绳、平衡块和滑轮,所述滑轮安装于门框的顶部,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于平衡块,所述拉绳的另一端通过滑轮连接于下门体。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使得,门体的部分重力可由平衡块承受抵消,所以方便了电机对门体的驱动,进一步的,当平衡块达到一定的重量后,利用人力也可将门体向上抬起,以对大门起到启闭的作用。
[00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杆、第一滑道、第二滑道、滑轮、第一链轮、第二链轮、拉绳和平衡块均设置有两个,且对应门框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于门框的两内侧壁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对称设置,能够大大的增加门体在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撑杆式上折门的双滑轨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撑杆式上折门的双滑轨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撑杆式上折门的双滑轨实施例中局部门框的俯视截面图。
[0022]附图标记:1、门框;2、上门体;3、下门体;4、支撑杆;5、固定块;6、电机;7、第一链轮;8、滑轮;9、传动件;10、平衡块;11、第二链轮;12、第一滚动件;13、第一滑道;14、第二滑道;15、第二滚动件;16、拉绳;17、第一限位条;18、第二限位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电动撑杆式上折门的双滑轨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4]一种电动撑杆式上折门的双滑轨,包括门框I (此处需说明的是:在本技术方案中,门框可以仅为两根相互平行的支架,即仅有左右两侧壁;也可以是左右两侧壁和一顶壁式),门框I上连接有门体,门体包括有相互铰接的上门体2和下门体3,上门体2铰接于门框I的上侧壁上;门框I对应门体开启的另外一侧悬挂有平衡块10,门框和门体之间设置有支撑杆4,平衡块10上连接有拉绳16(该拉绳16可以是钢丝绳,也可以是其他材质的绳索),拉绳16对应平衡块10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门框顶部的滑轮8 (定滑轮)连接于下门体3上(连接于下门体的底部,即下门体对应上门体的另一侧),门框I上设置有传动件9,传动件9的传动方向沿门框I的高度方向来回传动设置;支撑杆4的其中一端通过销杆铰接有固定块5,因此支撑杆4通过该固定块5连接于上门体2上,同时固定块5与上门体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螺接,也可以是焊接;支撑杆4对应固定块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滚动件12,在本技术方案中,该第一滚动件12为小车(此处需说明的是,该第一滚动件12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是滚柱或是滚轮),支撑杆4对应第一滚动件12的一端连接于传动件9,同时通过第一滚动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