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6295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全球性缺水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对很多地区的缺水人们只能通过打水井的方式缓解,但那会使得地下水过度开采,水质急剧恶化。而地下水也只能靠雨水、河水来补充,其水质无法满足日常使用,且净水很快下渗地下,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着人们的用水问题。

传统的做法一者为钢筋混凝土池,其施工周期长,对地形要求高,因地制宜性差,雨水过滤能力差,无法对雨水进行保鲜;二者使用塑料储水池,水质易变坏,稳定性能差,现在采用的渗透材料透水性不稳定,且透水性不好,严重影响雨水的入渗、储存,使用大量自然资源,开发或开采时易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收、滤、存、净、排为一体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雨水过滤系统、清水池系统、溢水池;利用输水管道使所述雨水过滤系统的底部与所述清水池系统的底部连通,所述雨水过滤系统的上部通过溢水管与所述溢水池连通,所述溢水池用于储存所述雨水过滤系统的多余的水量,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过滤系统内设置有透水球,所述透水球用于过滤雨水。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优选所述雨水过滤系统为水平设置的半圆柱体,由透水球、透水板及防水透气膜组成。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优选所述雨水过滤系统中,所述透水球,其基本尺寸为φ50mm~φ130mm,其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过滤精度在0.02cm~0.1cm;

所述透水板,其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过滤精度在0.05cm~0.1cm。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优选所述清水池系统为立方体形状,其设置的位置比所述雨水过滤系统要低。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优选所述清水池系统,其外表面为防水透气膜,其内部铺设有透水球。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优选所述清水池系统中,所述透水球,其基本尺寸为φ50mm~φ130mm,其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过滤精度在0.02cm~0.1cm。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优选在所述清水池系统中还设置有从所述清水池系统上部贯穿到底部的调水井。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优选所述雨水过滤系统和所述清水池系统为工厂中一体化成型品,可分别通过卡件进行拼接构成雨水过滤系统组和清水池系统组。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净水系统,用于净化处理从所述清水池系统抽取的雨水,所述净水系统通过管道与泳池、喷泉、绿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优选所述溢水池,设置有多个储水槽,所述储水槽通过溢水管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本发明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造价明显降低,现场安装简便;性能稳定,不会因现场安装失误而产生二次复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的雨水过滤系统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的清水池系统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1雨水过滤系统2透水板21

防水透气膜22透水球23过滤找平层24路面透水层25

培土层26清水池系统3透水球33调水井34输水管道50

溢水管60溢水池70泳池11绿地12喷泉13净水系统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1的示意图。本发明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1,由雨水过滤系统2和清水池系统3、溢水池70组成。利用输水管道50使雨水过滤系统2的底部与清水池系统3的底部连通。其中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1的雨水过滤系统2的上部通过溢水管60与溢水池70连通。溢水池70用于储存雨水过滤系统2的多余的水量。

如图所示,雨水过滤系统2为半圆柱体,水平设置,其上部设置有透水板21,其四周设置有防水透气膜22。在雨水过滤系统2的内部设置有透水球23,透水球23紧密地堆积在雨水过滤系统2中。雨水过滤系统2可在工厂一体化成型,现场直接堆放固定,通过卡件连接成雨水过滤系统组。

优选地,透水板21利用一种或者几种材质,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等,且可根据不同地区水质,进行材质的选择。优选地,透水板21的过滤精度在0.05cm~0.1cm,通过选择不同的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配比,即可获得不同过滤精度的透水板21。例如,选择粉煤灰、石英砂10-40目、多孔陶瓷的孔径低于1.5mm时,获得的透水板21的过滤精度基本为0.05cm~0.08cm;随着石英砂与多孔陶瓷的目数改变,凝固中会形成不规侧孔隙,孔隙的变化随着材料的规格而改变。透水板21设置在雨水过滤系统2的上部,用于进行初级过滤,过滤掉颗粒度较大的杂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透水球23为球体状,基本尺寸为φ50mm~φ130mm,利用一种或者几种材质,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等,且可根据不同地区水质,进行材质的选择。优选地,透水球23的过滤精度在0.02cm~0.1cm。通过选择不同的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配比,即可获得不同过滤精度的透水球23。例如,选择粉煤灰、石英砂10-40目、多孔陶瓷的孔径低于1.5mm时,获得的透水球23的过滤精度基本为0.05cm~0.08cm;随着石英砂与多孔陶瓷的目数改变,凝固中会形成不规侧孔隙,孔隙的变化随着材料的规格而改变。优选地,透水球23可滤除水中的砂砾、微生物、重金属等,且水可以自由进出透水球23,过滤掉90%的沉淀物。优选地,位于雨水过滤系统2上部的透水球23的过滤精度低于位于雨水过滤系统2下部的透水球23的过滤精度。优选地,位于雨水过滤系统2上部的透水球23的直径大于等于位于雨水过滤系统2下部的透水球23的直径。这样,就形成多级过滤系统,使过滤后的水更加清洁,大大降低了杂质含量。同时,可方便维修,也就是说,当雨水含有大量泥沙时,可更换最上部的透水球23,以确保过滤水清洁。

在本实施中,优选地防水透气膜22,具有耐高温,抗老化,抗腐蚀的功能,其静水压在2米以上,其内部的pe高分子透气膜保证防水透气膜22具有高透气性,其主要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等。在本实施例中,雨水过滤系统2四周与整个坑洞壁接触的地方都设置有此防水透气膜22,使得雨水从雨水过滤系统2的底部和四周向外渗出的量被降到最低,同时由于其透气性好,保证了雨水不变质发臭,起到保鲜作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雨水过滤系统2的上层的透水板之上均匀铺设有一层过滤找平层24,其材料为粒径5~80目砾岩、砂岩,厚度为5~15cm,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在过滤找平层24上为路面透水层25,路面透水层25为透水砖、透水混凝土层等。雨水过滤系统2、清水池系统3以及溢水池70之间填充有培土层26。根据本实施例的雨水过滤系统2,由于上层设置了透水板21,就能够承受来自过滤找平层24及路面透水层25的压力,保证透水球23的完整性,以防止因垂直压力过大,导致透水球23碎裂。

图3为本实施例的清水池系统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清水池系统3为立方体形状,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梯形体、圆柱体、球形体。清水池系统3与雨水过滤系统2并行设置,其设置的位置比雨水过滤系统要略低20cm~40cm。本实施例中,清水池系统3,其外表面为防水透气膜32,其内部铺设有透水球33,中部中空的部位为调水井34,可在工厂一体化成型,在现场直接堆放固定,通过卡件连接成清水池系统组。优选地防水透气膜32,具有耐高温,抗老化,抗腐蚀的功能,其静水压在2米以上,其内部的pe高分子透气膜保证防水透气膜32具有高透气性,其主要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等。在本实施例中,清水池系统3四周与整个坑洞壁接触的地方都设置有此防水透气膜32,使得雨水向外渗出的量被降到最低,同时由于其透气性好,保证了雨水不变质发臭,起到保鲜作用。

如图1所示,清水池系统3的底部利用输水管道50与雨水过滤系统2的底部连通。经过雨水过滤系统2做基础过滤后雨水进入清水池系统3,做雨水保鲜存储。优选地,清水池系统3中透水球33为球体状,基本尺寸为φ50mm~φ130mm,利用一种或者几种材质,填料包含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且可根据不同地区水质,进行材质的选择。优选地,透水球33的过滤精度在0.02cm~0.1cm。通过选择不同的粉煤灰、石英砂、多孔陶瓷配比,即可获得不同过滤精度的透水球33。例如,选择粉煤灰、石英砂10-40目、多孔陶瓷的孔径低于1.5mm时,获得的透水球33的过滤精度基本为0.05cm~0.08cm;随着石英砂与多孔陶瓷的目数改变,凝固中会形成不规侧孔隙,孔隙的变化随着材料的规格而改变。优选地,透水球33可以与透水球23材质相同,也可以材质不同。优选地,透水球33的过滤精度与透水球23的过滤精度相同。优选地,透水球33的过滤精度高于透水球23的过滤精度。优选地,清水池系统3的上部设置的透水球33的过滤精度低于清水池系统3的下部设置的透水球33的过滤精度,这样,可逐级滤除更加细小的杂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1,还包括净水系统80,用于净化处理从清水池系统3抽取的雨水,净水系统80通过管道与泳池11、喷泉13、绿地12连接,利用水泵(未图示)可从清水池系统3的调水井34中抽取清水,并经过净水系统80向外进行清水输送,以便用于泳池11、绿地12、喷泉13等。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1中还设置有溢水池70,当流入雨水过滤系统2中的雨水过多时,雨水就会通过溢水管60流入到溢水池70中储存,以便回收更多的雨水。溢水池70可设有多个储水槽,例如:3个,且各个储水槽之间通过溢水管相60连,溢水管位置被设置为从与雨水过滤系统2连接的溢水管60起逐级降低的状态。

根据本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采用相同体积的透水球紧密堆积,过滤效果大大提高。由于雨水过滤系统2和清水池系统3都可在工厂中预制化生产、一体成型,其造价明显降低,在现场无限拼接,安装简便性能稳定,不会因现场安装失误而产生二次复工。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