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进排水闸门的一体化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31093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进排水闸门的一体化泵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进排水闸门的一体化泵站。



背景技术:

用于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的一体化泵站直接与进、出水管相连,晴天时,截流泵工作,进水管的水流速度小,进水管中会逐渐产生淤积,而管道中的闸门或水力翻板在晴天时是自动关闭的,直至水位逐渐升高到设定水位时才会自动打开,短时间的泄流冲击下,管道中的淤积物被带到泵站;雨天时,截流泵来不及抽水,普通排放闸门从底部向上打开,管道中的淤积物被冲刷进入河道,造成河道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能控制合流制排水系统中污染物排放的、有进排水闸门的一体化泵站。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进排水闸门的一体化泵站,包括一体化泵站以及设置在泵站进、排水口的进、排水闸门和设置在进水管的水位计;

考虑到晴天的进水量较小,进水闸门要在进水管中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再打开,可以利用进水对进水管进行冲洗而不至于产生淤积,有两个优选的方案:

第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进水管的闸门采用电动闸门,并设置启闭机,由启闭机带动进水闸门,当水位计测得进水管中水位达到设定水位时,开启电动闸门,泵站进水;

第二个优选的方案是,进水闸门采用水力翻板闸,利用翻板闸的特性,在进水管中水流较小水位较低时,切断进水管进水,而在进水管中水位较高时,翻板闸自动开启,进水管进水。

这两个方案都会在进水管中的水位较高时进水,水位势能可以给进水管冲洗作用,减轻进水管道淤积。

排水闸门采用电动闸门,将排水电动闸门上限位设置在在出水管道顶部,下限位设置在在出水管道下部,从而控制闸门从上往下开启,小开启度时可用于雨水的溢流,不扰动进水管道中的淤积,减轻对水体的污染。

排水闸门的控制也是根据进水管道中的水位,如果雨天进水管道液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开启排水闸门到一定的开启度,如果液位继续上升,增加开启度,直至闸门完全打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常规的一体化泵站方案相比,可带来如下有益效果:一是在晴天利用进水冲刷进水管道沉积物,从而减轻雨天溢流中的污染物浓度;二是在小雨天时,可以控制排放闸门从上往下开启,避免了常规技术方案从下往上开启时对管道淤积的冲刷,减少了排水管溢流中的污染物浓度;三是闸门根据河道水位和泵站液位自动控制,减少雨天不必要的闸门误开启动作;四是排放闸门开启度可调,避免了常规技术方案中溢流堰无效或河水通过溢流堰倒灌的情形。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原理图;

附图2是进水闸门实施例1;

附图3是进水闸门实施例2;

图1中,1是一体化泵站,2是进水管,3是进水管闸门,4是排水管,5是排水管闸门;6是进水闸门启闭机,7是进水管中的水位计;

图2中,8是出水闸门启闭机;

图3中,9是水力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1是一体化泵站,2是进水管,3是进水管闸门,4是排水管,5是排水管闸门,6是电动启闭机,7是进水管水位计。现行的方案中,进水管和排水管都是直接连通一体化泵站,进排水都不受控制,在进水管2和出水管4分别设置进水管闸门3和出水管闸门5,可以改善进水管淤积和排水污染环境的问题。

出水管闸门5采用电动闸门,由电动启闭机6带动出水管闸门5开合,当进水管中水位到达设定水位时,电动启闭机6开启排水闸门5,并根据进水水位调整排水闸门5的开启度。

图2是进水闸门的实施例1,进水闸门3采用电动闸门,当进水管中水位到达设定水位时,由电动启闭机8来带动升降开启。

图3是进水闸门的实施例2,进水闸门采用水力翻板9,管道处于翻转轴以下的低液位时,翻板因为支撑点和重力处于垂直状态,即关闭状态。管道液位超过翻转轴到一定液位,翻转轴上部翻板的压力超过下部的压力时,水力翻板打开,形成管道冲刷;管道水位降低到一定液位时,水力翻板回复到原来的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有进排水闸门的一体化泵站,包括一体化泵站以及设置在泵站进、排水口的进、排水闸门和设置在进水管的水位计;方案1,在进水管中设置水位计,进水管上设置电动闸门;方案2,水力翻板代替进水闸门。两个方案都在进水管中的水位较低时关闭进水闸门或水力翻板,较高时自动打开进水闸门或水力翻板,水位势能冲洗进水管,减轻进水管道淤积。排水闸门采用电动闸门,排水侧闸门带有电动启闭机,由启闭机带动排水闸门启闭。排水闸门的控制也是根据进水管道中的水位。晴天利用进水冲刷进水管道沉积物,减轻雨天溢流中的污染物浓度;小雨天时,可以控制排放闸门从上往下开启,避免了常规技术方案从下往上开启时对管道淤积的冲刷,减少了排水管溢流中的污染物浓度。

技术研发人员:田冬;杨云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舒朋士泵业常州有限公司;舒朋士泵业(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31
技术公布日:2017.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