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田埂与水渠一体化的外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1784阅读:10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田田埂与水渠一体化的外套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农田田埂与水渠一体化的外套装置。



背景技术:

农田硬底化是当前现代农业示范区或科研实验田普遍采用的技术做法,主要采用水泥、石砖对农田田埂或水渠进行硬化处理。虽然这一技术满足了农田标准化建设的需求,但存在很多弊端,如进行农田硬底化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包括时间、人力、物力,农田硬底化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泥、砖石等材料,且一旦硬化后则很难拆除或恢复农田原貌,也会破坏原有的农田地块形态,并对耕作土壤造成污染。同时,水泥、砖石的硬化阻隔也会不利于田间生物多样性的保育与维护。在农田现代化、标准化与规范化的建设过程中,为了使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更为环境友好,需要开发出一种环保、节时、节料、轻便、易安装、可拆卸、不破坏农田基本结构的农田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块化、镶嵌式的农田田埂与水渠一体化的外套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农田田埂与水渠一体化的外套装置,包括嵌套在农田田埂上的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模块、与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模块连接的转接模块;所述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模块和所述转接模块均由冂型结构的田埂外套和凵型结构的水渠面板组成,所述水渠面板设置在田埂外套的两侧;所述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模块的两端设有卡槽,所述转接模块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接口,以使所述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模块与转接模块连接;所述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模块的水渠面板的外侧板设有进/出水口。

在使用本装置时,首先需对原始田埂进行平整和修整到适当形状规格,将所述的外套装置的田埂外套套在平整过的田埂上,同时将位于田埂外套两侧的水渠面板与农田表土相接,以保证所述的外套装置与实际的田埂、以及田面土壤之间吻合紧实。

同时根据不同田埂的转角需求,在交叉和转角处安装所述转接模块,在安装转接模块时,同样地,首先将相应的原始田埂进行平整修理,然后将转接模块的田埂外套套在该田埂转角处,并通过所述卡接口与卡槽连接,使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模块和转接模块能牢固组装在一起。

所述水渠面板可用作水渠,不仅可以实现各田块的独立供水和排水,也可以作为实验田块间的保护行(如在沟渠中放置浅层土种植保护行作物),还可以实现对各田块径流、水质及生态环境指标进行定点适时监测(如在进出水口安装相应的原位监测探头等)。

本实用新型所述农田田埂与水渠一体化的外套装置能够保证各田块供排水的独立性和保水性。

优选地,所述进/出水口在所述外侧板上为波浪形分布。更优选地,所述进/出水口为孔径大小不相等的孔。更进一步地,所述进/出水口的孔径随着所述外侧板的高度而增大。

更优选地,所述进/出水口的孔径为5~10cm。

优选地,所述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模块的水渠面板的外侧板设有供粘虫黄板安装的粘贴部。粘贴部的大小及形状可根据粘虫黄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地,所述粘贴部为矩形。

优选地,所述外侧板设有供粘虫黄板安装的第一筒孔。所述第一筒孔位于外侧板的正上方。更优选地,所述第一筒孔的位置与所述粘贴部的位置相对应。

粘虫黄板的作用是用来诱捕田间部分害虫,达到减少虫害及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的效果。粘虫黄板可粘贴在水渠墙面的粘贴部上,也可先将粘虫黄板固定在可拆卸的板上,然后再将粘虫黄板的支架插入所述第一筒孔内,以固定在水渠面板上方诱捕害虫。所述粘贴部与第一筒孔可结合使用。

优选地,所述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模块的田埂外套设有用于安装标示牌的第二筒孔。更优选地,所述第二筒孔位于所述田埂外套的上表面的两侧。

通过设置所述粘虫黄板粘贴部、第一筒孔、第二筒孔,可以同步实现田间虫害防治和田间分区标识的安放(如安放作物名称牌、实验标识牌等),进而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农田建设。

所述农田田埂与水渠一体化的外套装置可根据农田田块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形状的转接模块,所述转接模块为十字型转接模块、T型转接模块、L型转接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转接模块能够适用于不同形状和规格的农田田块,便于田块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优选地,所述转接模块为十字型转接模块,所述十字型转接模块设有四个卡接口,且相邻的卡接口之间的夹角为90°。

优选地,所述转接模块为T型转接模块,所述T型转接模块设有三个卡接口,所述三个卡接口分别设置在T型转接模块的三个侧面。

优选地,所述转接模块为L型转接模块,所述L型转接模块设有两个卡接口,所述两个卡接口之间的夹角为30°~150°。更优选地,所述两个卡接口之间的夹角为60°、90°、120°。

优选地,所述转接模块的卡接口处设有用于放置挡板的阻水插槽,以实现各个水渠的独立供排水。更优选地,所述阻水插槽的高度与水渠面板的高度一致,所述阻水插槽的底部设有凹槽,以保证阻水效果。

优选地,所述转接模块的田埂外套设有用于连通各个水渠的桥孔。

优选地,所述卡接口由外环防脱卡口和内环防脱卡口组成。通过外环防脱卡口和内环防脱卡口的共同作用下,防止外套模块与转接模块松脱。

优选地,所述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模块和转接模块的材质为轻质化的可塑性材料,如PVC塑料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农田田埂与水渠一体化的外套装置,可直接镶套在原始的田埂上,其安装及拆卸方便,与现行田埂和水渠的硬质化工程相比,节约了人力和物力,减少时间的投入,大大降低安装使用成本,且不破坏农田基本结构,更加环保。所述水渠面板可用作水渠,不仅可以实现各田块的独立供水和排水,也可以在其中种植作物作为实验田块间的保护行,还可以实现对各田块径流、水质及生态环境指标进行定点适时监测。另外,通过设置所述转接模块,能够适用于不同形状和规格的农田田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农田田埂上的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所述十字型转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所述T型转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所述L型转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所述农田田埂上的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物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农田田埂与水渠一体化的外套装置,包括嵌套在农田田埂上的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模块、与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模块连接的转接模块。

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模块和转接模块均由冂型结构的田埂外套100和凵型结构的水渠面板200组成,水渠面板200设置在田埂外套100的两侧。田埂外套100和水渠面板200的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一般地,对于冂型结构的田埂外套100来说,长为500cm、宽为50cm、高为50cm,对于凵型结构的水渠面板,长为500cm、宽为30cm、深度为50cm。

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模块的两端设有卡槽300,转接模块设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接口400,以使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模块与转接模块连接,卡接口400由外环防脱卡口410和内环防脱卡口420组成,通过外环防脱卡口410和内环防脱卡口420的共同作用下,防止外套模块与转接模块松脱。

农田田埂与水渠一体化的外套装置可根据农田田块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形状的转接模块,转接模块为十字型转接模块、T型转接模块、L型转接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如图2,当转接模块为十字型转接模块时,十字型转接模块设有四个卡接口400,且相邻的卡接口之间的夹角为90°。

如图3,当转接模块为T型转接模块时,T型转接模块设有三个卡接口400,三个卡接口分别设置在T型转接模块的三个侧面。

如图4,当转接模块为L型转接模块时,L型转接模块设有两个卡接口400,两个卡接口之间的夹角为30°~150°。该两个卡接口之间的夹角为60°、90°、120°。

转接模块的卡接口400处设有用于放置挡板的阻水插槽500,以实现各个水渠的独立供排水。阻水插槽500的高度与水渠面板的高度一致,阻水插槽500的底部设有凹槽,以保证阻水效果。

转接模块的田埂外套设有用于连通各个水渠的桥孔600。

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模块和转接模块的材质为轻质化的可塑性材料,如PVC塑料。

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模块的水渠面板200的外侧板210上设有进/出水口700。进/出水口700在外侧板210上为波浪形分布,且进/出水口700的孔径随着外侧板210的高度而增大。一般地,进/出水口700的孔径为5~10cm。

在使用该外套装置时,首先需对原始田埂进行平整,使田埂宽、高度与此外套装置的尺寸规格相符,将外套装置的田埂外套套在平整过的田埂上,同时将位于田埂外套两侧的水渠面板与农田耕作表土相接,以保证外套装置与实际的田埂、以及田面土壤之间吻合紧实。同时根据不同田埂的转角需求,在交叉和转角处安装转接模块,通过卡接口与卡槽连接,使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模块和转接模块能牢固组装在一起。

在安装的过程中,需注意此外套装置是否水平,以保证供、排水充分、及时,也防止水渠滞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模块的水渠面板200的外侧板210上设有供粘虫黄板安装的粘贴部800。粘贴部800的大小及形状可根据粘虫黄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地,粘贴部为矩形,尺寸为20x25cm。进一步地,外侧板210的正上方设有供粘虫黄板安装的第一筒孔900。第一筒孔900的位置与粘贴部800的位置相对应。粘虫黄板的可粘贴在水渠墙面的粘贴部上,也可先将粘虫黄板固定在可拆卸的板上,然后再将粘虫黄板的支架插入第一筒孔900内,以固定在水渠面板上方诱捕害虫。粘贴部与第一筒孔900可结合使用。

另外,田埂与水渠一体化外套模块的田埂外套100的上表面两侧设有用于安装标示牌(如安放作物名称牌、实验标识牌等)的第二筒孔1000,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农田建设。

安装粘虫黄板时可根据天气、植株高度和田间水位的不同,选择将粘虫黄板安装在水渠面板的外侧板210和/或安装在外侧板上的第一筒孔900。安装结束时可根据需求使用玻璃胶将接口处密封。

其它部件及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