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可调节拦藻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9245发布日期:2019-04-20 03:48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可调节拦藻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污染控制及环境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河道藻类爆发时,用于中小河道无法机械清理时的便携装置,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河道污染越来越严重,夏季高温,藻类爆发严重,来不及清理,进而腐化加剧,散发出难闻的味道,大河道可以采用机械清藻或者保洁船打捞,对于乡村的中小河道多数房屋紧邻,道路曲折狭窄,机械无法进入,因此提供一种便携式可调节的蓝藻清理装置迫在眉睫。

除藻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但是在河道中采用化学除藻方法药剂过量会存在安全问题,生物调控方法采用一定的鱼类和其他生物控制藻类,方法可靠,但是有待发展,目前尚不能将有效的噬藻病毒应用于水体。因此最常用的是物理方法处理藻类采用机械除藻和船只打捞,但是对于中小型河道,往往临建房屋较多,机械船只进入不方便,因此采用一种便携式高效的清藻方式十分必要。尤其夏季高温,藻类爆发急剧,有小控制藻类的方法就是及时清除生长的藻类,控制藻类的扩散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中小河道便携式可调节拦藻清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可调节拦藻清理装置,其包括浮力棒、拦截组件和配重组件,所述浮力棒和配重组件分别固设于拦截组件的顶部和底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拦截组件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拖拉把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浮力棒为可折叠式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拦截组件包括两层拦截网和夹设在两层所述拦截网之间的不透水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不透水膜为PVC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配重组件包括链条和若干铅锤,所述链条固设于拦截组件的底部,若干所述铅锤等距离挂设于链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可用于中小河道机械不便进入的河道清除藻类;

2、根据河道宽度可灵活调整与河道匹配的跨度,实用性较强;

3、可以折叠方便携带,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

4、材质均为环保耐腐蚀材料,使用寿命长;

5、可有限控制藻类扩散,把藻类聚集要一起,清理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拦截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配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力棒;2、拦截组件;3、配重组件;4、拖拉把手;21、拦截网;22、不透水膜;31、链条;32、铅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可调节拦藻清理装置,其包括浮力棒1、拦截组件2和配重组件3,浮力棒1和配重组件3分别固设于拦截组件2的顶部和底部。

拦截组件2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拖拉把手4。

浮力棒1为可折叠式结构。

拦截组件2包括两层拦截网21和夹设在两层拦截网21之间的不透水膜22。

不透水膜22为PVC膜。

配重组件3包括链条31和若干铅锤32,链条31固设于拦截组件2的底部,若干铅锤32等距离挂设于链条31上。

浮力棒采用可折叠的φ200的泡沫棒横穿于拦截组件的顶部,为整个装置提供浮力,每根泡沫棒长度1.5m,可折叠,方便携带。折叠的φ200的泡沫棒,其单米泡沫所具有的浮力大于等于拦截网的重力。

拦截组件的两个拦截网均为9股1厘米的渔网,PVC不透水膜中间夹设在两个渔网之间,可拦截藻类,防止藻类扩散,拖拉拦截网可将藻类聚集在一起,便于藻类清理,提高工作效率。其高度深入水中不小于50cm。上下均缝制成圆形,上部预留φ300的圆桶横穿泡沫棒,下部预留φ50的圆桶穿链条。

配重组件由不锈钢链条包裹在拦截组件底部,局部根据浮力情况在底部悬挂铅锤,保持拦截网在水体中的垂直方向,防止拦截网漂浮,提高拦截效果。不锈钢链条包裹在拦截组件底部,直径小于5cm的不锈钢链条,具有耐腐蚀防锈功能,间隔一定距离根据浮力悬挂预制配件,保持浮力和重力平衡。

两侧拖拉把手系统把手缝制在拦截组件的两端,用于藻类拦截去除时系统的移动和固定,根据不同河道宽度可自动调节拦截网的长度,移动固定方便。两侧拖拉把手材质采用泡沫中间穿绳索,材质轻盈、柔和,可用手拖拽和固定,拦截网和上部浮体可根据河道长短调节,不影响拖拉把手的实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