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2442发布日期:2019-01-04 22:47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钢筋混凝土涵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设隧道和各种地下管网时,整体的盾构管片圆环和涵管无法在隧道内运输安装,所以只好将混凝土圆环分解为多块,然后在运输,拼装;地下管道只好采用大开挖、顶管等办法安装涵管,这样的施工方式不仅缓慢,而且浪费资源。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整体运输的涵管,以提高施工效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管材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涵管无法整体运行至地下、影响施工效率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材结构,包括圆环形主筋,所述圆环形主筋上套设有多个弧形管片,所述圆环形主筋和多个所述弧形管片为一体结构,且多个所述弧形管片的圆心与所述圆环形主筋的圆心重合,多个所述弧形管片的轴向和径向均相同,多个所述弧形管片绕所述圆环形主筋的圆心等间隔分布,且两两之间互不接触。

进一步,每个所述弧形管片顶部的内边缘处均设置有内凸起部,每个所述弧形管片底部的外边缘处均设置有与所述内凸起部相对应的外凸起部。

进一步,所述圆环形主筋至少为三个。

进一步,所述弧形管片至少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圆环形主筋连接绕其轴心等间隔分布的弧形管片,实现了各个管片公用主筋的目的,避免了传统的弧形管片之间仅通过连接件或叠加式连接的弊端,提高了管材的整体强度;本实用新型构成的管材结构整体构成中间等间隔分布多个缺口并仅露出圆环形主筋的部分的特异性结构,在面对地下隧道等结构时,可按照需要的管材尺寸对设备进行浇筑制备,制备完成后可通过将圆环形主筋露出的部分弯折后,使得管材整体内径缩小,从而可整体运输至安装处,然后将弯折的圆环形主筋复原后,通过浇筑主筋裸露的部分,完成管材整体的浇筑,使得各个弧形管片之间通过圆环形主筋连接,避免了传统弧形管片分片式安装的弊端,提高了设备的强度,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材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材结构中弧形管片竖直边示意图。

图中:1、圆环形主筋;2、弧形管片;3、内凸起部;4、外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和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管材结构,包括圆环形主筋1,圆环形主筋1上套设有多个弧形管片2,圆环形主筋1和多个弧形管片2为一体结构,且多个弧形管片2的圆心与圆环形主筋1的圆心重合,多个弧形管片2的轴向和径向均相同,多个弧形管片2绕圆环形主筋1的圆心等间隔分布,且两两之间互不接触;这样设备整体构成由圆环形主筋1连接及多个弧形管片2的圆柱形空心管材结构,且各个弧形管片2之间之间存在间隙,即部分圆环形主筋1裸露在外;

每个弧形管片2顶部的内边缘处均设置有内凸起部3,每个弧形管片2底部的外边缘处均设置有与内凸起部3相对应的外凸起部4;

圆环形主筋1至少为三个,弧形管片2至少为三个,在本实施例中圆环形主筋1和弧形管片2均为三个。

工作原理,在生产预制钢筋混凝土涵管时,在圆环形主筋1上等间隔套设弧形的管片状附筋网之后,对多个弧形的管片状附筋网整体采用混凝土浇筑,构成由圆环形主筋1连接多个等间隔分布的弧形管片2的圆柱状空心管材结构,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将圆环形主筋1裸露的部分内折或外折,拉近弧形管片2两两之间的距离,进而可有效缩小管材结构整体的内径,使得其小于初始内径后,便可整体运输进和其整体初始内径相同的涵洞内,运输至安装处后,管材整体吊起后,通过复原其对折的主筋后,在裸露主筋的外侧包覆附筋网,进行整体浇筑,实现与之前的弧形管片2之间的有效连接,这样便完成了管材的整体安装,提高了设备的整体强度,避免了传统分片式安装的弊端;同时通过连接内凸起部3与外凸起部4的配合,进而可完成前后管材的整体安装,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节约资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