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滑桩浇筑用振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3430发布日期:2019-06-19 02:06阅读:10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滑桩浇筑用振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滑桩的浇筑,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抗滑桩浇筑用振捣装置。



背景技术:

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深入于滑床的桩柱,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起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是一种抗滑处理的主要措施。根据滑坡体厚度、推力大小、防水要求和施工条件等,选用木桩、钢桩、混凝土桩或钢筋混凝土桩等。

现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577627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大型边坡两段式深埋抗滑桩支档结构,其中,深埋抗滑桩嵌固于边坡中部的完整基岩上,全埋抗滑桩嵌固于边坡前沿的完整基岩上,预应力锚索设置于边坡前沿的坡面上。本实用新型根据大型边坡支护这一问题,通过深埋抗滑桩和全埋抗滑桩的协同工作,合理的分配了整个大型边坡的滑坡推力,并与边坡前沿坡面上的预应力锚索相结合,形成了一种针对大型边坡的综合治理方法,解决了传统的抗滑桩多段式支档,各桩之间相对独立工作,无法充分发挥各个抗滑桩支档效果的问题。

抗滑桩的施工步骤是先在边坡上挖出较深的基坑,然后在基坑内架设钢筋架,最后再进行浇筑混凝土即可形成抗滑桩,在浇筑抗滑桩的过程中,每记住0.5米就需要用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使混凝土内的空气排出;但是因为基坑较深,需要工人进入基坑内进行工作,但是基坑内会注入混凝土,如果工人不慎跌入基坑,会产生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滑桩浇筑用振捣装置,其通过可以在基坑内上升下降的振捣机构代替工人进行工作,不需要工人进入基坑内进行工作,提高了工人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滑桩浇筑用振捣装置,包括固设于基坑两侧地面上的两个横板、设于两个横板之间的活动架、和活动架滑移连接的活动板以及设于活动板下方基坑中的振捣组件;

活动架的两端分别和两个横板滑移连接,且滑移方向和横板的长度方向相同,活动板在活动架的滑移方向和横板的长度方向垂直;

振捣组件包括设于基坑内的移动板以及固定连接在移动板上表面的软绳,软绳竖直向上延伸穿过突出活动板的上表面,活动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卷线轮,软绳突出活动板上表面的端部和卷线轮固定连接;

移动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振捣电机,振捣电机上固定连接有传动棒,传动棒远离振捣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振捣棒,且振捣棒位于矩形板的下表面倾斜向下;

横板附近的地面上还设有驱动活动架以及活动板运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在常见的抗滑桩浇筑过程中,需要工人进入基坑中,手持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但是为了提高抗滑桩的抵抗力,所以基坑一般都比较深,工人在较深基坑中进行振捣的工作存在安全隐患;故设于振捣组件,振捣组件中的移动板通过软绳和地面上的活动板进行连接,且软绳和转动连接在活动板上的卷线轮固定连接,活动板地面上方的活动架滑移连接,而活动架的两端和固定在地面上的两个横板滑移连接,故通过活动架、活动板、软绳以及卷线轮能够控制移动板上下以及前后左右六个方向移动,而振捣棒设于移动板的下表面,故不需要工人进入基坑就能够控制振捣棒的运动并且进行工作,提高了工人工作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可供传动棒穿过以及运动的通孔,通孔的直径大于传动棒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没有通孔,则传动棒从矩形板的一侧延伸到矩形板的下表面,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过程中,矩形板会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移动,但是传动棒是从矩形板的一侧延伸下去的,在振捣棒进行工作的过程在中矩形板另外一侧的混凝土不能够被振捣棒进行振捣,影响混凝土整体的稳固性;故在移动板上开设有通孔,使传动棒尽量从矩形板的中间部分延伸到矩形板的下表面使振捣棒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对混凝土进行均匀的振捣,提高混凝土整体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向下的气缸,气缸的伸缩杆末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板,从通孔穿下来的传动棒固定连接在矩形板上,使振捣棒处于矩形板的下方且倾斜向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控制振捣棒进行短暂的位移,软绳控制移动板的上下位移,振捣棒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重复上升下降的动作多次,采用气缸控制能够使振捣棒的运动更加可控更方便,因为软绳控制物体移动一般都是向固定的方向运动,不会控制物体来回运动,所以在进行振捣棒的来回运动采用气缸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矩形板两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凸起,凸起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竖直向上的导柱,矩形板上开设有导向孔,导柱伸入导向孔内且在导向孔内做上下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虽然传动棒的震动比较小,但是传动棒还是存在震动力的,在工作时间较长后,会导致矩形板的运动发生偏移,使振捣棒不能够很好的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故设有导向柱,导向柱能够对矩形板的运动进行限定,即使工作时间过长后,也能够保证矩形板只能上下运动,不会发生运动偏移,使振捣棒能够对混凝土进行振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板两侧的侧壁上行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下表面和地面贴合,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插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下端伸入大地内,固定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盘,圆盘的下表面和固定板的上表面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横板只是单纯的放置在地面上,在工作的过程中,两个横板容易发生偏移,使两个横板不再水平,进而导致活动架不能够在横板上滑动,故每个横板两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固定杆固定在地面上,进而使横板固定连接在地面上,确保工作的过程中横板不会发生偏移,使活动架能够顺利的在横板上进行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架为矩形框架的形状,且和矩形框架滑移连接的活动板下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套接在活动架的两侧边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架为矩形的边框形状,能够减少活动架的重力,进而减少驱动能源的消耗,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且活动板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直接套设在活动架的两侧边的上表面即可,不需要活动架上设置额外的连接装置,进一步减少了活动架的重量,能够更好的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板和活动板之间设有多个导杆,导杆包括固定连接在移动板下表面的连接杆以及固定连接在活动板上表面的上套杆;

连接杆和上套杆之间设有下套杆,上套杆和下套杆均内部中空且上套杆和下套杆的下端均开设有连接孔,上套杆和下套杆连接孔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挡环,下套杆和连接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

连接杆的上端通过连接孔伸入下套杆的内部,下套杆的上端通过连接孔伸入上套杆的内部,且固定环处于挡环的上方,所以连接杆能够在下套杆内上下滑动且不会和下套杆分离,下套杆能够在上套杆内部上下滑动且不会脱离上套杆,故导杆能够伸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绳质地较软,活动板的左右前后运动过程通过软绳传递给移动板,但是软绳容易发生晃动,进而导致移动板会来回晃动,影响振捣棒的工作,故设有导杆,导杆能够使移动板和活动板同步运动,且不会运动;但是移动板会随着混凝土的注入量而上升,所以导杆包括连接杆、下套杆以及上套杆,连接杆能够缩回下套杆内,下套杆能够缩回上套杆内,实现导杆的伸缩,故导杆不会对移动板的上升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一横板两端地面上的两个支撑座,两个支撑座之间设有纵向螺杆,纵向螺杆的两端分别和两个支撑座转动连接,纵向螺杆穿过且螺旋连接于活动架;

其中一个支撑座远离纵向螺杆一侧的地面上固定连接有托板,托板上固定连接有纵向电机,纵向电机的输出轴和纵向螺杆固定连接;

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活动架中轴线处的横向螺杆,横向螺杆的两端和活动架两端部的侧壁转动连接,横向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活动板的下表面;

活动架远离横向螺杆的侧壁外侧固定连接有竖板,竖板上固定连接有横向电机,横向电机的输出轴和横向螺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向电机驱动和活动架螺旋连接的纵向螺杆转动,进而驱动活动架的运动,横向电机驱动和活动板螺旋连接的横向螺杆转动,进而驱动活动板运动;活动架以及活动板的运动分别通过横向螺杆和纵向螺杆实现,横向螺杆和纵向螺杆都属于螺旋杆,所以驱动活动板和活动架的运动更加方便控制,且活动板和活动架的运动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活动架能够前后运动,活动板能够在活动架上左右运动,且移动板通过导杆和活动板固定连接,故活动板能够带动移动板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运动,使处于活动板上的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均匀的振捣;

2.导杆有连接杆、下套杆以及上套杆构成,连接杆能够在下套杆内运动,下套杆能够在上套杆内运动,使导杆能够伸缩,故导杆不会对移动板上下运动造成影响且能够使移动板随着活动板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中突显驱动组件的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中突显固定板和固定杆的爆炸图;

图4是实施例中振捣组件的结构图;

图5是实施例中突显卷线轮的结构图;

图6是实施例中突显导杆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A部放大图。

图中:1、横板;11、滑道;12、固定板;13、固定孔;14、固定杆;15、圆盘;2、活动架;21、滑块;3、活动板;31、滑槽;32、连接块;33、支撑板;34、卷线轮;35、方形板;36、驱动电机;4、驱动组件;41、支撑座;42、纵向螺杆;43、托板;44、纵向电机;45、横向螺杆;46、竖板;47、横向电机;5、振捣组件;51、移动板;511、导向孔;512、软绳;52、振捣电机;521、传动棒;522、振捣棒;53、通孔;54、气缸;541、矩形板;542、凸起;543、导向柱;55、导杆;56、连接杆;57、上套杆;58、下套杆;581、连接孔;582、挡环;583、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抗滑桩浇筑用振捣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于基坑两侧的横板1、和横板1滑移连接的活动架2、和活动架2滑移连接的活动板3、设于基坑附近地面上能够驱使活动板3以及活动架2运动的驱动组件4以及处于基坑内部的振捣组件5;活动架2在横板1上能够前后滑动,活动板3和活动架2滑移连接,故活动板3能够在活动架2上左右滑动;振捣组件5设于活动板3的下表面,故振捣组件5能够在基坑内部前后左右滑动,故振捣组件5能够对基坑内部的混凝土进行更好的振捣;活动架2为矩形的框架,这样能够减少活动架2的重量,节约驱动活动架2运动所需的能源。

如图2所示,两个横板1的上表面开设于滑道11,活动架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21,滑块21能够在滑道11内滑动;活动板3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31(参见图5),滑槽31能够套接在活动架2两侧边上,使活动板3能够沿着活动架2的长度方向滑动,且横板1的长度方向和活动架2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活动架2能够沿着横板1的长度方向滑动,故活动板3能够实现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滑动。

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组件4包括固定连接在一个横板1两端地面上的支撑座41以及设于支撑座41之间的纵向螺杆42,纵向螺杆42的两端分别和两个支撑座41转动连接,纵向螺杆42穿过且螺旋连接于活动架2;一个支撑座41远离纵向螺杆42一侧的地面上固定连接有托板43,托板43上固定连接有纵向电机44,纵向电机44的输出轴和纵向螺杆42的一端固定连接,纵向电机44能够驱动纵向螺杆42转动,因为活动架2和纵向螺杆42转动连接,所以纵向电机44能够通过纵向螺杆42驱动活动架2在横板1上滑动。

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组件4还包括设于活动架2轴线上的横向螺杆45,且横向螺杆45的两端分别和活动架2的两端部侧壁转动连接,活动板3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和横向螺杆45螺旋连接的连接块32;活动架2远离纵向螺杆42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竖直的竖板46,竖板46靠近横向螺杆45的侧壁上行固定连接有横向电机47,横向电机47的输出轴和横向螺杆45固定连接,横向电机47能够驱动横向螺杆45转动,则横向电机47能够通过横向螺杆45驱动活动板3左右运动;通过驱动组件4能够实现活动板3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运动,且活动架2的运动受纵向螺杆42控制,活动板3的运动受横向螺杆45控制,使活动架以及活动板3的运动更加可控。

如图3所示,每个横板1的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12,两个固定板12分别位于横板1两端处且固定板12的下表面和地面贴合,每个固定板12上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13,固定孔13内均插接有固定杆14,固定杆14的下端伸进大地内,固定杆1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盘15,圆盘15的下表面和固定板12的上表面贴合,如果横板1只是单纯的放置在地面上,活动架2运动的过程中产生震动力,容易导致横板1发生偏移,偏移角度过大后就会影响横板1的运动;故在横板1的两侧设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上插接有伸进大地的固定杆14,且固定杆14上端的圆盘15贴合在固定板12的上表面,所以固定板12被固定杆14固定连接在大地上,固定板12固定连接在横板1上,所以横板1被固定杆14固定连接在地面上,防止横板1受到震动时产生偏移。

如图4所示,振捣组件5包括移动板51以及固定连接在移动板51上表面的振捣电机52,移动板51上开设有通孔53,振捣电机52上固定连接有传动棒521,传动棒521穿过通孔53处于移动板51的下表面,移动板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向下的气缸54,气缸54的伸缩杆末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板541,传动棒521远离振捣电机52的一端穿过且固定连接在矩形板541上,使传动棒521远离在振捣电机52的一端突出矩形板541的下表面且朝向倾斜朝向,在传动棒521突出矩形板541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振捣棒522;传动棒521和振捣电机52固定连接,所以振捣电机52能够带动传动棒521震动进而使和传动棒521固定连接的振捣棒522震动,将振捣棒522伸入混凝土内,能够使混凝土产生震动,从而使混凝土中的气体快速排除,气缸54能够控制矩形板541上下运动,传动棒521和和矩形板541固定连接,振捣棒522和传动棒521固定连接,所以气缸54能够控制振捣棒522的上下运动,完成对混凝土的振捣。

如图4所示,矩形板541的两侧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凸起542,两个凸起5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柱543,移动板51上开设有可供导向柱543运动的导向孔511,因为振捣棒522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震动,使用时间过长后就会导致矩形板541的运动发生偏移,故设有导向柱543,导向柱543能够对矩形板541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定,使矩形板541只能够上下运动,不会因为振捣棒522的震动导致矩形板541的运动发生偏移,使振捣棒522能够上下运动对混凝土进行震捣。

如图1和图5所示,移动板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软绳512,软绳512竖直向上延伸穿过活动板3突出活动板3的上表面,活动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33,两个支撑板33之间设有卷线轮34,卷线轮34的两端和支撑板33转动连接,支撑板33相互远离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方形板35,方形板35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6,驱动电机36的伸出轴和卷线轮34固定连接;驱动电机36能够驱动卷线轮34转动,而软绳512突出活动板3上表面的端部和卷线轮34固定连接,所以卷线轮34能够收卷软绳512,且软绳512的下端和移动板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以驱动电机36能够通过软绳512带动移动板51上升或下降。

如图6和图7所示,移动板51的上表面四个角处均设有导杆55,导杆55包括和移动板51固定连接的连接杆56、固定连接在活动板3下表面的上套杆57以及设于连接杆56和上套杆57之间的下套杆58;上套杆57和下套杆58均内部中空,上套杆57和下套杆58的下端均开设有连接孔581,上套杆57和下套杆58的连接孔581处均固定连接有挡环582,连接杆56和下套杆58的上端分别处于下套杆58和上套杆57内,且连接杆56和下套杆5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583,固定环583的处于挡环582的上方,所以连接杆56能够在下套杆58内上下滑动且不会脱离下套杆58,下套杆58能够在上套杆57内上下滑动且不会脱离上套杆57;连接杆56、下套杆58以及上套杆57的配合,使导杆55可以伸缩。

具体使用方式:首先在基坑附近的地面上安装好横板1,然后将安装有活动板3的活动架2安装在横板1上,且使活动架2下表面的滑块21安装进横板1上的滑槽31内,然后将振捣组件5下降到基坑内部,将软绳512和活动板3上的卷线轮34固定连接;安装完成后向基坑内注入混凝土,注入深度大约0.5米后,停止注入混凝土,然后启动振捣组件5上的气缸54以及振捣棒522,在后启动横向电机47以及纵向电机44,纵向电机44使活动架2前后移动,横向电机47使活动板3左右移动,所以移动板51能够在基坑内前后左右移动,气缸54控制振捣棒522上下运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振捣完成后,气缸54振捣棒522停止工作,卷线轮34在驱动电机36的驱动下转动,通过软绳512带动移动板51上升一定距离,再进行注入混凝土,注入达到0.5米后,再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