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凹面槽的斗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0277发布日期:2019-04-09 21:07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凹面槽的斗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掘机斗齿,尤其是一种带有凹面槽的斗齿。



背景技术:

斗齿是挖掘机挖斗的挖掘部件,其通过齿座以及连接件安装在挖斗上,斗齿的主要作用是破开物料。斗齿与齿座连接时,通常是这样的,齿座的一端设有插接部,斗齿一端设有插口,将齿座插接部插入插口内,通过插销固定。

201620929803.X公布了一种挖掘机斗齿,其通过设置相对的厚、薄齿面,既保证了斗齿强度,又减少了加工工艺,斗齿通过销子连接在齿座上,拆装非常方便。然而,由于斗齿在在进行挖掘工作时,斗齿受到的冲击力非常大,因此斗齿的插口内腔与齿座插接部连接处容易受到磨损而使配合间隙增大,从而降低两者间的结合强度,增加了斗齿脱落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斗齿内腔构造进行改进。另外,斗齿插口边缘与齿座插接部处在挖掘进行时,使受力最大的部位之一,容易引起插口边缘的开裂,因而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带有凹面槽的斗齿,包括齿尖部和连接部;所述齿尖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宽面和两个窄面;所述的连接部包括四个面;所述四个面中央均设有凹面槽,所述凹面槽向内凹从而在斗齿内腔表面形成凸起部;所述的斗齿设有插口,所述插口边缘设有凸边。

进一步地,所述的宽面中央设有凸面,所述凸面的两侧设有向内平滑下凹的过度面,所述过度面与两侧的窄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齿尖部顶端设有齿锋,其包括顶端面,用于顶端面和窄面连接的窄面过度面,用于顶端面和宽面连接的宽面过度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宽面过度面包括用于连接顶端面和凸面的第一宽面连接面,设于宽面连接面两侧的用于连接顶端面和过度面的第二宽面过度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图2的右视图;

图中:齿尖部100,宽面110,凸面111,过度面112,窄面120,齿锋130,顶端面131,窄面过度面132,宽面过度面133,连接部200,连接孔210,凹面槽220,凸边2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创造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本发明创造优先实施的一种带有凹面槽220的斗齿,包括齿尖部100和连接部200。

所述齿尖部100用于挖掘时破开物料,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宽面110和两个窄面120。为了分散齿尖部100的受力,更好地保护齿尖部100延长其使用寿命,所述的宽面110中央设有凸面111,所述凸面111的两侧设有向内平滑下凹的过度面112。所述过度面112与两侧的窄面120连接。所述的齿尖部100顶端设有齿锋130,其包括挖掘动作时首先接触到物料的顶端面131,用于顶端面131和窄面120连接的窄面过度面132112,用于顶端面131和宽面110连接的宽面过度面133112;其中所述的宽面过度面133112包括用于连接顶端面131和凸面111的第一宽面110连接面,设于宽面110连接面两侧的用于连接顶端面131和过度面112的第二宽面过度面133112。宽面过度面133112和窄面过度面132112的设置可以优化齿锋130的受力,实现齿锋130与齿尖部100间受力的平缓过渡和分散。

所述的连接部200包括四个面,其中与所述窄面120对应的两个面设有连接孔210;所述四个面中央均设有凹面槽220,所述凹面槽220向内凹从而在斗齿内腔表面形成凸起部。凹面槽220改变斗齿内腔与齿座连接部200的结合状态,增加了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并能减少两者间可能的相对运动,实现了更紧密的横向结合状态,从而更好地避免了因为磨损带来的脱落的可能。

由于斗齿通过插口接受齿座的插入,因此,在挖掘动作进行时,与齿座相接触的插口边缘受力很强,容易引发开裂的隐患,因此为了加强该部位的强度,加大了插口边缘的厚度形成凸边230,从而增加了插口边缘的强度。

尽管本发明创造的优选实施例为了说明性的目的在此公开,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所附属权利要求所公开的本发明创造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各种修改、增加和变造都是可能的,应指出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创造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的上述各种修改、增加和变造都应涵盖在本发明创造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