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4758发布日期:2019-07-06 12:4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被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结构不牢固,淤泥处理不方便,不便于观察水位情况,且,对水草的收集不及时,容易出现水草破坏水泵的现象,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中间设置有淤泥排出口,所述淤泥排出口下端设置有封盖,所述底座上端设置有淤泥滤网,所述淤泥滤网上端设置有抽水口,所述抽水口上端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右侧设置有水位监测器,所述抽水管上端设置有上端口,所述上端口上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左侧设置有水位指示灯,所述抽水管左侧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外壳左侧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左侧连接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设置有第一滤网主体,所述第一滤网主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网网格,所述第一滤网网格中部设置有第一滤网导向槽,所述第一滤网左侧设置有第一草钩辅助装置,所述第一草钩辅助装置中部设置有第一草钩索,所述第一草钩索下端连接有第一草钩,所述第一草钩设置有第一草钩支架,所述第一草钩支架下端设置有第一草钩曲杆,所述第一草钩曲杆下端设置有第一草钩嵌入块,所述第一草钩支架上端设置有第一草钩连接块,所述第一水泵上端设置有第一水草粉碎装置,所述第一水草粉碎装置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下端设置有第一加强架,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外壳上端左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外壳上端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下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下端设置有第二加强架,所述第二支撑杆右侧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外侧设置有第二草钩索,所述第二草钩索下端设置有第二草钩,所述第二加强架下端设置有第二水草粉碎装置,所述第二水草粉碎装置下端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右侧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右侧设置有第二草钩辅助装置。

进一步而言,所述底座与外壳通过焊接连接,且底座截面的中间为弧形结构,连接牢固,使用寿命长,弧形的底座有利于淤泥的聚集,便于集中处理。

进一步而言,所述淤泥滤网整体为圆柱体结构,且淤泥滤网上端进行倒圆角处理,能有效对淤泥的流动形成缓冲和过滤。

进一步而言,所述水位监测器与水位指示灯电性连接,且水位指示灯为LED指示灯,节约能源,便于观察水位状况。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滤网导向槽共有三个,且均匀分布在第一滤网网格内部,增加了第一滤网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有效的阻止了水草的进入,防止水草对第一水泵进行破坏。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滤网导向槽为“凸”形槽,有利于增加第一草钩的嵌入稳定性,增加对水草的收集效率。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对称分布,增加了装置的排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1、由于水位监测器与水位指示灯电性连接,且水位指示灯为LED指示灯,节约能源,便于观察水位状况,2、由于底座与外壳通过焊接连接,且底座截面的中间为弧形结构,连接牢固,使用寿命长,弧形的底座有利于淤泥的聚集,便于集中处理,3、由于第一滤网导向槽共有三个,且均匀分布在第一滤网网格内部,增加了第一滤网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有效的阻止了水草的进入,防止水草对第一水泵进行破坏,且第一滤网导向槽为“凸”形槽,有利于增加第一草钩的嵌入稳定性,增加对水草的收集效率,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的第一滤网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的第一滤网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的第一草钩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的第一草钩左视图。

图中标号:1、外壳;2、底座;3、淤泥排出口;4、封盖;5、淤泥滤网;6、抽水口;7、抽水管;8、水位监测器;9、第一水泵;10、第二水泵;11、第二滤网;12、第一滤网;1201、第一滤网主体;1202、第一滤网网格;1203、第一滤网导向槽;13、第一草钩;1301、第一草钩支架;1302、第一草钩曲杆;1303、第一草钩连接块;1304、第一草钩嵌入块;14、第一草钩辅助装置;15、第一草钩索;16、第二水草粉碎装置;17、第一水草粉碎装置;18、第一滚轮;19、第一支撑杆;20、第一加强架;21、第一电机;22、第三电机;23、出水管;24、水位指示灯;25、上端口;26、第二电机;27、第二滚轮;28、第二支撑杆;29、第二加强架;30、第二草钩索;31、第二草钩辅助装置;32、第二草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3-4-5所示,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底部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中间设置有淤泥排出口3,所述淤泥排出口3下端设置有封盖4,所述底座2上端设置有淤泥滤网5,所述淤泥滤网5上端设置有抽水口6,所述抽水口6上端连接有抽水管7,所述抽水管7右侧设置有水位监测器8,所述抽水管7上端设置有上端口25,所述上端口25上端设置有出水管23,所述出水管23左侧设置有水位指示灯24,所述抽水管7左侧设置有第三电机22,所述外壳1左侧设置有第一水泵9,所述第一水泵9左侧连接有第一滤网12,所述第一滤网12设置有第一滤网主体1201,所述第一滤网主体1201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网网格1202,所述第一滤网网格1202中部设置有第一滤网导向槽1203,所述第一滤网12左侧设置有第一草钩辅助装置14,所述第一草钩辅助装置14中部设置有第一草钩索15,所述第一草钩索15下端连接有第一草钩13,所述第一草钩13设置有第一草钩支架1301,所述第一草钩支架1301下端设置有第一草钩曲杆1302,所述第一草钩曲杆1302下端设置有第一草钩嵌入块1304,所述第一草钩支架1301上端设置有第一草钩连接块1303,所述第一水泵9上端设置有第一水草粉碎装置17,所述第一水草粉碎装置17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9,所述第一支撑杆19下端设置有第一加强架20,所述第一支撑杆19左侧设置有第一滚轮18,所述外壳1上端左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1,所述外壳1上端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机26,所述第二电机26下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杆28,所述第二支撑杆28下端设置有第二加强架29,所述第二支撑杆28右侧设置有第二滚轮27,所述第二滚轮27外侧设置有第二草钩索30,所述第二草钩索30下端设置有第二草钩32,所述第二加强架29下端设置有第二水草粉碎装置16,所述第二水草粉碎装置16下端设置有第二水泵10,所述第二水泵10右侧设置有第二滤网11,所述第二滤网11右侧设置有第二草钩辅助装置31,所述底座2与外壳1通过焊接连接,且底座2截面的中间为弧形结构,连接牢固,使用寿命长,弧形的底座2有利于淤泥的聚集,便于集中处理,所述淤泥滤网5整体为圆柱体结构,且淤泥滤网5上端进行倒圆角处理,能有效对淤泥的流动形成缓冲和过滤,所述水位监测器8与水位指示灯24电性连接,且水位指示灯24为LED指示灯,节约能源,便于观察水位状况,所述第一滤网导向槽1203共有三个,且均匀分布在第一滤网网格1202内部,增加了第一滤网12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有效的阻止了水草的进入,防止水草对第一水泵9进行破坏,所述第一滤网导向槽1203为“凸”形槽,有利于增加第一草钩13的嵌入稳定性,增加对水草的收集效率,所述第一水泵9和第二水泵10对称分布,增加了装置的排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及效果: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在使用时,第一水泵9和第二水泵10进行抽水,且第二滤网11、第一滤网12阻止水草的进入,并通过第二水草粉碎装置16、第一水草粉碎装置17进行粉碎,有效的阻止了水草对第一水泵9和第二水泵10的缠绕和破坏,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